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雄穗败育直接影响产量.以河南省林州市为例,通过调查发现,气象条件、生长调节剂、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玉米雄穗败育.通过雄穗败育的原因分析,找准防治方法,提高玉米产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抽雄期水分胁迫对玉米籽粒产量及其果穗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不同抗旱性玉米品种为试材,在不同强度水分胁迫下,玉米穗粒数的减少是抽雄开花期产量降低的主要限制因子,而秃尖增长和行粒数减少是穗粒数降低的主要因素。说明干旱导致雌穗发育受阻,花期不遇,籽粒败育率增加,抗旱性强的品种维持产量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玉米叶片早衰及籽粒败育的机理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导致玉米叶片早衰的遗传基因、外界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因素,及玉米籽粒败育的机理(营养供应限制、粒位与籽粒败育、输导及合成限制、库容及库活性)和影响籽粒败育的因素(遗传因素、水分条件、温度及光照条件和密度等);提出了减少籽粒败育的几点措施(选用优良品种,适宜密度、拔除雄穗,科学合理施肥、改善植株营养条件,适宜灌溉、及时排涝)。  相似文献   

4.
正辽宁省的玉米干旱多为高温造成的,其表现形式如下:苗期干旱,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茎杆细小,即使后期雨水调和,也不能形成粗壮茎杆孕育大穗;喇叭口期干旱,雌穗发育缓慢,形成半截穗,穗上部退化,严重时,雌穗发育受阻,败育,形成空穗植株;抽雄前期干旱,雄穗抽出推迟,造成授粉不良,形成花籽粒。无论是哪种干旱形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都是极大的,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处理。1.干旱对辽宁省玉米的产量影响  相似文献   

5.
玉米蚜在玉米苗期聚集于心叶及嫩叶上吸食汁液,导致玉米滞育文无苗.蚜虫还传播矮花叶病毒,造成大面积严重减产.随着玉米生长,玉米蚜危害向上部转移,玉米抽雄后,扩散到雄穗上大量繁殖为害,吸食营养物质,造成雄花败育,影响授粉受精.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空秆是在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它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了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空秆率,提高玉米产量,现将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形成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1.1品种问题由品种的遗传因素造成的,致使某些品种空秆率高。1.2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分化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高密度下,产量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收获穗数实现的,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氮素不足及过量可使败育发生,秃尖增大;适量施氮(220 kg/hm2),可促进子粒发育,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一、玉米空杆原因 没有空杆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玉米空杆的原因是: 1、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分化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能而成,发能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不符合条件下,雄穗会对雌穗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如缺乏营养时,雄穗就利用顶端生长优势,将大量养分吸收到顶端,致使雌穗因营养不良足导致发育不良而形成空杆。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兼饲料作物,是河南秋粮的主要作物。近年来,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轻者减产20%左右,重者减产80%以上,甚至绝产,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一、玉米粗缩病的症状患玉米粗缩病的玉米病株植株节间缩短,矮化粗壮;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呈对生状,叶背面叶脉上产生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根和茎部的维管束肿大,根系不发达,易拔出。轻者雄穗主轴缩短,能抽雄,但被半包在喇叭口里,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花丝不发达,结实少;重者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不结实。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1.传播途径: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主要依靠灰飞虱传毒。灰飞虱成虫和若虫在田埂地边  相似文献   

10.
玉米空秆是在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它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空杆率,提高玉米产量,现将玉米空杆的主要原因和防止措施介绍如下:一、形成玉米空杆的主要原因1、品种问题由品种的遗传因素造成的,致使某些品种空秆率高。2、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分化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会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就利用顶端生长优势,将大量养分吸收到  相似文献   

11.
<正> 玉米栽培在定向密植的基础上,在肥、水、温、湿等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量主要由穗粒数、穗粒重所决定。玉米后期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穗粒数和穗粒重,90%以上的产量在此期间产生。然而种植户往往都不重视玉米的后期管理,容易导致雌花退化而败育,造成秃头玉米、半边玉米、癞子玉米的比率上升;或使玉米植株提早衰老,籽粒灌浆期缩短,穗粒数、穗粒重普遍减少、下降,严重制约着产量的提高。因此,加强玉米后期管理,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具体的技术环节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玉米雄性不育自交系及雄性不育杂交种的4种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雄性不育与人工去雄的增产效果基本一致。不育留雄与可育去雄效果相近,二者均比可育留雄显著增产;不育去雄又比不育留雄和可育去雄显著增产。增产原因主要是节约了养分,使穗重、穗粒数、果穗整齐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玉米籽粒类型及其与成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玉米雌穗总粒数在抽丝后18d决定;败育粒在抽丝后8-28d决定;抽丝后3-4d内抽出花丝的,基本上能成为有效粒。高产栽培时,措施及气候因素对晚败粒及雌穗中下部败育粒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优良自交系FAPW和BN490A组配的单倍体群体为材料,利用t测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单倍体花药外露、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率较低(28.2%),大部分花药外露(81.3%)和小部分花药不外露(15.6%)的单倍体花粉可育;花粉可育的单倍体花药大小大于花粉败育的单倍体,但在花粉可育的单倍体植株中,花粉的育性并未随着花药大小的增大而提高。在实际单倍体自然加倍过程中,可以依据玉米单倍体花药外露与否、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的关系,通过花药是否外露与花药大小判断雄穗的育性。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是南阳市主要秋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万hm2,其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多种病虫害也逐年加重,加上连年重茬种植,土壤中积累的菌源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玉米顶腐病在南阳市玉米田发生呈上升趋势。据调查,一般发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较小;发病严重的植株雄穗败育,不能正常抽雄散粉,造成授粉不良甚至空秆,使玉米产量严重受损,对南阳市玉米生产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南阳市主要秋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万hm2,其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多种病虫害也逐年加重,加上连年重茬种植,土壤中积累的菌源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玉米顶腐病在南阳市玉米田发生呈上升趋势。据调查,一般发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较小;发病严重的植株雄穗败育,不能正常抽雄散粉,造成授粉不良甚至空秆,使玉米产量严重受损,对南阳市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玉米雄穗发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抗旱保产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原土处理和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并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正常供水、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玉米的抽雄吐丝间隔、雄穗形态特征、生理指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导致玉米雌穗吐丝时间延后,雌、雄穗开花吐丝不同步,且在重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原土处理较CK延长了6.33 d,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延长了4.67 d;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会导致玉米雄穗变小、主轴缩短,轻度干旱胁迫有利于雄穗积累干物质,原土处理和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的雄穗干物质分别比CK增加了5.18%和14.87%;干旱胁迫会促使雄穗分泌抗氧化系统酶以及渗透调节物质抵御逆境伤害,但重度干旱胁迫时雄穗内部产生过多丙二醛(MDA)以及有害物质,会导致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有所降低;干旱胁迫会造成玉米产量严重下降,重度干旱胁迫时原土处理的产量与CK相比下降了62.39%,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的产量则下降了57.77%。【结论】干旱胁迫会对玉米雄穗发...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二年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表油菜素内酯(24—Epi brassinolide,简称BR)能够减少玉米果穗顶端籽粒的败育率。用0.01PPM BR全株喷施效果较好。抽雄前全株喷施似乎比吐丝后喷施对减少籽粒败育的效果更好。喷施米果穗的次数增多,虽能减少败育率,但效果不如全株喷施。喷施BR以后,玉植株光合作用增强、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增高,而果穗顶端籽粒的相对电导率下降(即籽粒活性增强)。这些性状均与籽粒败育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另外,吐丝后喷施BR亦有增加千粒重的效果。因而BR从增加穗粒数和粒重两个方面提高了玉米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9.
王志杰 《河南农业》2014,(19):57-57
<正>一、主要原因(一)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d,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会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就利用顶端生长优势,将大量的养分吸收到顶端,致使雌穗因营养不足导致发育不良而形成空秆。(二)营养因素如果玉米在雌穗分化阶段营养不足,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质积累少,便会使雌穗发育不良而导致空秆率增  相似文献   

20.
玉米空秆是在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它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空秆率,提高玉米产量,现将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和防止措施介绍如下:1空秆的主要原因1.1雄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天。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的,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