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擂茶 ,是我国湘赣闽粤和台湾一带客家人最普通 ,也是最隆重的待客礼节 ,是祖国茶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它以古朴醇厚见奇趣 ,以保健疗效见奇功 ,闻名遐迩 ,蜚声中外。擂茶 ,不同于日本的茶道 ,也区别于我国南方各地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客家擂茶 ,以其独特的烹茶艺技自成系统 ,堪称一绝。尤其是客家妇女制作擂茶的熟练手法 ,精湛的功夫 ,使人们惊讶而钦佩 ,有“方圆百里擂茶乡 ,没有不会打擂茶的姑娘 ,不会打擂茶的姑娘无人娶”之说。客家人 ,民风淳朴 ,热情好客 ,每当客来 ,女主人先是端出一套擂茶茶具 ,人称“擂茶三宝” :一是口径约…  相似文献   

2.
拙作《〈九经〉茶荼考略》和《〈九经〉茶荼再考》(简称《再考》)二文见刊后,深得国内学者注目。个中赞同者有之,诘疑者有之,暴跳如雷“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者亦有之。这是笔者事先所估计到的。笔者希冀以此引起茶业界诸位同仁各抒己见、集思广义的正常争鸣,还期望有更多的人研究下去,争取求得有一定深度和高度的结论,直至水落石出。这个初衷无疑对认识茶叶的起源,深化茶叶发展史,是不无裨益的。在此过程中,笔者拜阅了陈椽先生在《安徽茶业通报》(1991年第3期)和《农业考古》(1991年第4期)上发表的两篇内容基本相同的文章。陈先生身为中华茶业界一代师长之一,著论颇丰,桃李天下,深得笔者敬重。于此,坦诚就教于陈先生和诸位茶叶界师长同仁。唐突不恭之处,肯望海涵。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表饮品"茶"义的词语中,单音词主要以"茶"为主,双音词主要以"茶叶"为主。其中词语"茶"的书写形式有两个,即"荼"与"茶",两者为古今字的关系,陆羽《茶经》以前均写作"荼",陆羽《茶经》以后逐渐被"茶"字代替。"荼"被"茶"代替,与"荼"在古代所承担的语义功能相对过多有关,也与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密不可分。"茶叶"组合最初是一个词组,表"茶树叶子"之义,直至明代文献中"茶叶"才完全凝固成一个表"茶"义的双音词,"茶叶"一词的使用真正成熟时期是在清代。清至现代汉语中,单音词"茶"与双音词"茶叶"共同担负起表"茶"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阳达  唐林 《农业考古》2022,(5):138-143
“三言”中虽然提及具体茶事的内容不多,但细究起来,里面包含了丰富的茶文化,而且能将传统的茶文化与小说叙事与人物塑造相结合,服务于作品整体的艺术性。“三言”中对茶文化的描写,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凸显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拓展了叙事空间。通过对“三言”中茶文化的研究,可以窥见冯梦龙在情节上的精心安排,让作品的内容更加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5.
朱自振等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收录唐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茶书114种,纵览其中所关联的汉水流域茶文化,史迹清晰,意蕴深厚。分别呈现唐至五代茶之出、茶之事、水品次等基本内涵;宋元时期茶艺掌故及其意蕴、茶之生长环境与采拾、茶政体系及其样貌等发展样态;明清时期茶诗意向、水品意蕴、陆羽生平、茶之品名等多元意蕴。基于中国古代茶书,探究历史时期汉水流域茶文化,可为当下对其内涵研究、价值开掘、品牌塑造和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冯祖祥  周重想 《农业考古》2000,(4):270-271,273
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很久以前(至迟在三千年前),就定居在鄂西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巴人以顽强的毅力,奋斗不息,为中华民族和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鄂西地区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鄂西地区,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为茶树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据史志记载,巴东县治南有巴山,产茶。《名胜志》:“巴山,县治所依,一名金字山,一峰分三冈,形如金字,山产茶,色微白,即巴东真香茗也。”《巴东县志》言:“真香茶旧名。”又云:“海内自变乱后,荒为榛莽,间有采而售者,皆大叶粗梗,兼…  相似文献   

7.
自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发表了诸多茶文化"宣言"、"共识"。笔者梳理发现,其中四种"宣言"、"共识"存在不同程度的茶史与学术错误,有的还相当严重,已经以假乱真,混淆了中国茶史。  相似文献   

8.
佛茶与中国茶文化四川省新津县人大常委会徐金华四川省新津师范学校姚定瑛佛茶作为一种物质精神,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但反映了佛教的思想,而且从佛茶的产地、茶名、培育、管理、采摘、炒制、品饮和吟诵等,都带有佛教文化的浓厚色彩,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佛茶...  相似文献   

9.
茶沫与唐代茶文化福建省建瓯市农业局郑立盛茶沫,古代称沫饽,近代叫汤花,都是指由茶汤产生的泡沫。在唐代,茶沫已不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对于造茶、品饮、茶具、诗歌、茶艺等都占有重要位置,增进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时饮用的茶有四类:粗...  相似文献   

10.
山水一方幽惋叹陶公错过;风情如此好宜招陆圣神游。品茶论道情牵异域万千里;交友传经谊重神州第一村。茶联 题“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江西婺源@朱德馨  相似文献   

11.
王褒《僮约》中“荼”非茶的考证中国茶叶博物馆周文棠王褒《僮约》一文,由于其中有“武阳买荼”,“烹荼尽其”之句,在茶叶历史上曾被认为标志着西汉时代蜀地茶叶已被作为日常生活的内容和有客来饮茶的习惯,并已有一定的茶叶商品市场。有的还认为当时已有专用的茶具。...  相似文献   

12.
武夷茶与早期欧洲茶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夷岩茶,香、清、甘、活兼之,品质特具一格,驰名中外。早在宋、元、明、清各朝都列为“贡品”。明末清初传到欧洲,清代康熙年间,大量运销欧洲,备受欢迎。最早在欧洲一般上流社会就喜用Bohea一字,作为武夷茶的别称。由于武夷茶的独特优异品质,博得人们的喜爱,有誉为“百病之药”。诗人借吟诗作赋,赞口不绝。苏格兰诗人阿兰·莱姆赛在1721年写的一首诗中称:“信嘉乡之殊珍兮而百草之尤,称绿茶兮而武夷之名茶最优”。  相似文献   

13.
《农业考古》2007,(2):I0001-I0006
由日本“中国茶文化国际检定会”会长棚桥篁峰率领的日本茶友一行12人,在参加于景德镇举行的中国茶艺师资格考试之后,于2007年3月24日专程到南昌女职白鹭原荼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婺源上晓起)参观访问,与中国学者进行茶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 ,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烹荼尽具”和“武都买荼”考辨──兼与周文棠同志商榷苏州市经济协作委员会方健王褒《僮约》是茶文化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其“武都买茶”之说是汉代武阳(治今四川彭山县东)已有茶叶集市的明证,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随葬物简册上之(即)字,同为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的文化萌动应该开始于汉代,逐渐从药用阶段、食用阶段发展到饮用为主的时代.而随着人们对茶叶认识的深入,饮茶在人们生活中角色的加重,茶叶也逐渐被赋予各种文化内涵,形成茶文化,并进而逐步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出现茶文化学.  相似文献   

17.
唐宋两代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两个重要的时代,也是中国茶文化各具特色的两个时代,从这两个时代的茶文化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国民性演变的两个重要历程。从盛唐的豪迈、浪漫到中晚唐时代的空灵,再到宋代的内敛,不同时代的国民性的形成,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紧密相连的。唐代是诗的时代,是信仰自由的时代;宋代是科举引领文化精英价值追求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茶"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饮品之一,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提到"八件事",分别指柴、米、油、盐、酒、酱、醋、茶,茶是其中之一[1];元人多称"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仍是其中必不可少之一,如贾仲明《玉壶春》第一折:"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杨景贤  相似文献   

19.
“打油茶”—中国茶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利用茶叶的国家,是名副其实的“茶的故乡”,世界上茶的栽培、茶的加工、茶的饮用、茶的文化,与茶有关的一切均源于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传颂各种各样与茶有关的故事,同样流传着各种各样至真至情的饮茶习俗。 在广西居住的各族人民,世代相传有“打油茶”的习惯,不但苗家、瑶家人民打油茶,壮族、侗族人民也打油茶,甚至汉族人也不例外,并因此而诞生出独具风格的油茶文化,是祖国茶文化宝库中一块瑰宝。虽然广西各族人民打油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均具有古朴醇厚的风格,他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