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10%。自治区马铃薯精深加工发展较快,但是,产后损失严重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实施三年来取得的成效充分证明,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扶持农牧民和专业合作社兴建产地初加工设施是解决农产品产后损失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补助政策的实施不仅对自治区马铃薯产后损失情况有所缓解,也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一、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2014年,自治区在9个盟市的23个旗县区组织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62%的资金补助新建马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问题。全面落实好国家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近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政策的实施原则、实施内容和实施范围,提出组织管理和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实施背景产地初加工是对收获后的农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过程的处理,包括净化、分等分级、烘干、预冷、储藏、保鲜、包装等。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后初加工主要由农民、合作社自行完成,由于方法原始、设施简陋、工艺落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损失浪费严重。我们对四类农产品做过典型调查,粮食的产后损失率大概在7%~11%之间(不同品种、不同地区有所差别),每年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充分认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的重要意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是为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环节,存在的方法原始、设施简陋、损失严重等问题,经国务院批准,由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实施的一项强农惠农富农新政策。2012年和2013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了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浪费严重问题,全面落实好国家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近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14年补助政策的实施原则、实施内容和实施范围,提出组织管理和监管要求。农业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答记者问,表示国家将加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助力度,2014年资金规模将增至6亿元,较上年增加20%,主要补助新建的马铃薯储藏窖、果蔬保鲜库和烘干设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产品供给量已达到一个历史新高.但因产后储藏、保鲜和制干等初加工环节方法原始、设施简陋、工艺落后,导致农产品产后品质下降、损失严重,折算经济损失每年达3000亿元以上。同时,粮食过度加工每年损失75亿kg以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增产,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农业部和财政部从2012年起,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1,(12):7-7
农业部将启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农产品产地储藏、加工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但我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落后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包括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环节的产地初加工方法仍原始、设施简陋、工艺落后。造成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大量的产后损失,不仅严重侵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也给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带来较大的压力和隐患。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13,(11):23
<正>近日,国家财政部发布公告称,为加快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问题,中央财政决定今年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近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13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投资5亿元在14个省区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水平,降低产后损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决定开展农产品产后减损专题调研工作,主要调研已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地区重点调研项目实施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政策建议,未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地区对本地主要农产品产后初加工情况开展全面调研。调研以各省区市自行调研为主,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将对部分省进行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10.
数语     
<正>20%为加快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问题,全面落实好国家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近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工作的通知》,加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助力度,资金规模从5亿元增加到6亿元,增幅20%。4700亿元日前,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发布报告预测称,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将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长,至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增加有效市场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辽宁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在铁岭县实施。该县认真落实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多措并举,推进项目落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由于贮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环节的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造成了大量农产品在收获后白白损失掉。据测算,我国每年农产品产后损失超过3000亿元,相当于1.5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2012年起,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本期将跟随补助政策实施的脉络,探寻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给农业产业链带来哪些改变。  相似文献   

13.
<正>为改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增加有效市场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在我省实施。根据农业部和财政部《关于做好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30号)的精神,省农委和省财政厅制定了《吉林省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按照项目实施主产区和各县的需求情况,确定了农安县、  相似文献   

14.
为切实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问题,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实施区域应季销售的马铃薯和果蔬,平均售价比去年提高10%—20%,入窖马铃薯和入库果蔬的增值潜力好,初加工项目设施的稳价增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30号),云南省农业厅结合云南实际,以高原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以"助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认真谋划,突出果蔬保鲜,部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2014年,通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初助项目,有效改善了云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充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30号),云南省农业厅结合云南实际,以高原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以"助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认真谋划,突出果蔬保鲜,部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2014年,通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初助项目,有效改善了云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充  相似文献   

17.
正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是原农业部、财政部2013年启动并在部分省区选择试点实施的一项农业补贴政策。主要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扶持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建设果蔬通风库、冷藏库、烘房等产地初加工贮藏保鲜设施,改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条件,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湖南省是第一批获得实施补助政策的省份,已连续实施5年,补助资金由首年的25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有效实施,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准确理解政策、掌握实施要领、明确程序要求,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近日在北京举办了两期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培训班。13个补助政策实施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省、地、县三级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和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的380人参加了培训,实现了补助政策实施县(区、市)管理部门全覆盖,为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四川省农业厅及农产品加工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全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座谈会精神,加强组织领导,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采取"五专"行动,深入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一是召开专门会议。2015年1月,召开全省农产品初加工设施综合利用现场会,传达学习全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座谈会精神,围绕推动农产品初加工设施综合利用、推进补助政策实施工作"常态化"、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以及更好发挥补助政策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四川省农业厅及农产品加工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全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座谈会精神,加强组织领导,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采取"五专"行动,深入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一是召开专门会议。2015年1月,召开全省农产品初加工设施综合利用现场会,传达学习全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座谈会精神,围绕推动农产品初加工设施综合利用、推进补助政策实施工作"常态化"、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以及更好发挥补助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