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中毒性腹泻。主要是幼兔吃了腐烂饲料、有毒植物和被农药污染的饲料,引起中毒性胃肠炎而出现腹泻。病初,幼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粪便带黏液,随后拒绝吃食,精神倦怠,粪稀且有恶臭味。防治方法:用新鲜、清洁的饲草喂养,发病早期可以加喂马齿苋和黄瓜藤,病重时可灌服土霉素,每次0.1-0.25克,每天服3次,直至停泻。  相似文献   

2.
徐燕 《农家致富》2012,(2):40-41
兔魏氏梭菌病又叫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的粪便,病理变化主要在消化道。一、流行特点本病的主要传播源是兔。病菌可随病兔的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6,(5)
正1.腹泻腹泻是家兔的常见疾病,尤其是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更易多发,幼兔和断奶兔发病多于成年兔。兔舍阴冷潮湿,家兔腹部受凉,或断奶过早,贪吃过多饲料,饲养管理不当、或受大肠杆菌感染等均可导致腹泻。临床症状家兔腹泻,一般可分为普通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胃肠炎性腹泻和传染性黏液性肠炎腹泻。普通腹  相似文献   

4.
正仔兔黏液性腹泻病又称仔兔大肠杆菌病。本病常年均可发生,其中3月龄内的仔兔较易感多发,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饲料更换等因素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1发病情况文登区小观镇某养兔专业户2016年3月发生20余窝仔兔暴发腹泻,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快,1周左右时间迅速传染,200多只幼兔发病,在发病过程中,成年兔及母兔很少发病,养殖户先后投喂磺胺脒片效果不明显,后来带着病兔来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5.
兔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兔的一种死亡率很高的暴发性肠道传染病。根据临床发病症状分为腹泻型、败血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1~2月龄仔兔易感染此病,个别兔场发病率达50%以上,病死率超过80%,已成为影响家兔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2012年5月,滨州市某兔场饲养的1 000余只商品兔在断奶10余天后陆续发病。发病初期兔表现为精神沉郁、粪便干燥并带有黏液性物质,1~2  相似文献   

6.
<正>利用山区丰富的草原资源发展养兔,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好方法。但是,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诱发兔黏液性肠炎,尤其是出生40~70日龄的幼兔更容易发生。兔黏液性肠炎,又叫做黏液性肠病、黏液性下痢,是一种血清型大肠杆菌为主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典型的特征就是腹部膨大、流涎、黏液性或者水样粪便。发病后不及时治疗,死  相似文献   

7.
<正>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兔消瘦,眼球下陷,急性腹泻、排黒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达70%以上。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因此,通  相似文献   

8.
<正>犊牛腹泻是一种急性、肠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下痢为特征。由于治疗不当,常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笔者将犊牛腹泻病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发病症状与病因分析1.1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性腹泻1.1.1发病症状。发病较广,季节性明显,5~8月为发病高峰期,病畜为当年生牛犊。病初精神尚可,食欲如常,主要拉灰白色、石灰水样、糊状或带有黏液的粪便,排烘频数,尾部粪染,少数拉污黑带绿色水样便,带血丝,农民称之为"奶泻",一般无体  相似文献   

9.
1临床症状 病兔初期腹部膨胀,粪便细小,成串,外包有胶冻状黏液,腹泻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由于膀胱积液和肝肿大导致腹围增大,肝区触诊有痛感。幼兔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四肢麻痹,极度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10.
<正>犊牛腹泻是一种急性、肠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下痢为特征。由于治疗不当,常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一、发病症状1.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性腹泻1.1发病症状。发病较广,季节性明显,病畜为当年生牛犊。病初精神尚可,食欲如常,主要拉灰白色、石灰水样、糊状或带有黏液的粪便,排烘频数,尾部粪染,少数拉污黑带绿色水样便,带血丝,农民称之为"奶泻",一般无体温反应。病重者,精神萎顿,喜卧,不能吃,皮肤弹性消失。发病率30%~  相似文献   

11.
<正>犊牛腹泻是一种急性、肠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下痢为特征。由于治疗不当,常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发病症状1.1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性腹泻发病较广,季节性明显,病畜为当年生牛犊。病初精神尚可,食欲如常,主要拉灰白色、石灰水样、糊状或带有黏液的粪便,排烘频数,尾部粪染,少数拉污黑带绿色水样便,带血丝,农民称之为"奶泻",一般无体温反应。病重者,精神萎顿,喜卧,不能吃,皮肤弹性消失。发病率30%~70%,死亡率6%  相似文献   

12.
兔拉稀是断奶后幼兔常见的疾病,一般分普通性拉稀、伤食性拉稀和胃肠炎型拉稀。一、家兔拉稀的原因1.普通性拉稀发病原因大都是因为天气突然变化,气温骤降,家兔腹部受凉和吃了冰冻和带霜及露水草所致。粪便稀薄如糊,肛门周围沾满粪便,病兔常啃舔其肛门处。2.伤食性拉稀是因幼兔贪食、采食过量、肚子发胀、消化不良引起。病兔排出湿  相似文献   

13.
<正>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胃黏膜出血和溃疡为特征。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病原体为两端稍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家兔消化道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产生外毒素,引起家兔高度致死性中毒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秋冬和初春季节变换时期多发。a.流行病学该病不分兔只品种、年龄、性别,均有易感性,尤以毛用兔和獭兔最易感。1~3月龄幼兔  相似文献   

14.
<正>家兔积食症又称肚胀病或胃扩张,多发于2~6月龄的幼兔和青年兔,以消化功能障碍,大量食物滞留于胃,发酵产气,不腹泻、粪便干硬为主要特征,治疗不及时极易死亡。1.发病原因一是饲喂方法不当。投喂过多豆科牧草或不易消化的玉米,易发酵的小麦,含有露水、冰冻和泥沙的饲料。突然更换饲料或粗饲料喂量过多,饮水不足等均  相似文献   

15.
<正>兔大肠杆菌病又叫黏液性肠炎,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幼兔肠道传染病。大肠杆菌是引起断奶前后家兔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主要侵害20~70日龄的仔兔和幼兔,成年兔很少发病。其致病机理是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容物中大量增殖,并附着在肠黏膜上,导致肠壁渗透性增强,患兔腹泻脱水。当大肠杆菌侵入血液时,即可分布于全身各个器官,出现败血症。近年来,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耐药性大肠杆菌菌株日益增  相似文献   

16.
<正>兔饲料及原料常因霉菌污染而发生霉变。霉变的饲料或饲料原料中含有多种霉菌毒素。霉菌毒素被兔采食后引起兔霉变饲料中毒病,严重的继发肠炎等疾病,造成经济损失。1症状及解剖变化1.1症状。病兔精神萎顿,食欲下降或废绝,被毛粗乱,腹部膨胀,呼吸急促,口唇皮肤发紫,流涎,粪便腥臭、稀软,并混有粘液或血液。随病情加重出现神经症状,前肢麻  相似文献   

17.
犊牛腹泻是一种急性、肠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下痢为特征。由于治疗不当,常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笔者将犊牛腹泻病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一、发病症状与病因分析1、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性腹泻(1)发病症状。发病较广,季节性明显,5~8月为发病高峰期,病畜为当年生牛犊。病初精神尚可,食欲如常,主要拉灰白色、石灰水样、糊状或带有黏液的粪便,排烘频数,尾部  相似文献   

18.
<正>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感染引发的,是一种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兔拉黑褐色稀粪,且一旦发病基本上治不好,尤以1~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较高。一、病因青饲料短缺,饲料粗纤维含量低,突然更换饲料,长期饲喂高蛋白精料,长期饲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等,均可诱发此病。二、临床症状该病常突然发生,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急性下痢,粪便呈水样,污褐色,有特殊腥臭味,肛门周围、后肢及尾部被毛被稀粪污染;提起患兔,粪水即从肛门流出;后期兔体严重脱水,消瘦;出现症状后多在12~48小时死亡,少数病兔可拖至1周或更长时间,但最终死亡。三、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9.
邢兰君 《油气储运》2011,(15):20-21
长毛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胨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1~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兔群发病后,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兔大肠杆菌病又称兔黏液性肠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暴发性肠道疾病,以断奶后不久的幼兔多发,且病程长,反复发作,死亡率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的兔均有易感性,尤其以1 ̄2月龄幼兔最易被感染。症状:发病初期,病兔食欲下降,被毛蓬乱,精神不振,拉两头尖的粪便,之后拉胶冻样黏液,渴欲增加,畏冷打颤,磨牙,有的流口水,最后绝食衰竭而死。剖检可见肠道内容物有胶冻样黏液,小肠充血、出血、水肿。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兔群体质,注意通风换气,兔舍和笼具定期消毒,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刚断奶的仔兔不要喂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