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云南蔗区建设水田甘蔗每公顷产糖15t工程的必要性,分析了云南实施该工程的有利条件与技术经济可行性,根据该技术经济指标,提出了以应用新一代高产高糖品种为基础,提早种植时期、地膜覆盖、化学除草、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快锄低砍等综合集成的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
1~2月值甘蔗萌芽期,要防治甘蔗凤梨病、赤腐病、黑穗病、蔗龟、白蚁、二点螟、条螟。防治措施:1)引种和外调种苗要严格做好检查工作,以防止危害性病虫害和杂草传播和蔓延。2)收获甘蔗时,实行小锄低砍,及时清园,消灭越冬虫卵。3)选用无病虫害种苗。下种前用2%石灰水浸种24h,或用0.1%多菌灵或苯苯特、申基托布津药液浸种5min,可防治凤梨病、赤腐病。将种苗浸在冷水数小时后浸入  相似文献   

3.
对 11个甘蔗新品种及桂糖 11号收获后的原料蔗进行品质分析 ,结果表明 ,在甘蔗砍收后 ,其品质即开始发生变化 :重量平均每天减轻 1% ,甘蔗蔗糖分平均每天下降 0 .1% ,重力纯度平均每天降低 0 .5 % ,甘蔗还原糖分平均每天提高 0 .0 7% ,但各品种品质劣变程度有所不同。砍收后甘蔗蔗糖分和重力纯度下降、还原糖分上升较慢的品种有新台糖 2 0号、桂糖 17号、巴西 4 5号和桂糖16号 ;变质速度比较快的品种有新台糖 16号、新台糖 2 4号和农林 8号  相似文献   

4.
宿根甘蔗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恩艳 《云南农业》2014,(10):30-31
宿根甘蔗栽培是盈江蔗区甘蔗的主要生产方式,栽培面积占甘蔗总种植面积的50%~60%,单产不高不稳,阻碍了盈江糖业发展。通过分析宿根甘蔗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加大即砍即管宿根甘蔗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对高熟高糖宿根性强的主栽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加大优新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从而促进宿根甘蔗单产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机械收割与人工砍收处理对比,研究机械收获对蔗蔸质量及来年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机械收获留茬蔗蔸质量优于人工砍收,具体表现为机械收获为入土或平地低砍,留茬蔗蔸高度、蔗蔸破头率明显低于人工砍收;机械收获的留茬蔗出苗率比人工砍收低,但不影响留茬蔗的发株率;甘蔗株高、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及蔗茎产量与人工砍收持平,蔗株茎径稍优于人工砍收,蔗糖分提高0.03%~0.49%(绝对值).  相似文献   

6.
干旱条件下 ,两个甘蔗品种剥叶不砍种处理的出苗率、成茎率、有效茎数高于剥叶砍种浸种的 ,而且具有较高的净光合强度、蒸腾强度、胞间 CO2 浓度、气孔导度和甘蔗蔗糖分。在春季雨水较多的 1998年 ,新台糖 16号剥叶砍种浸种消毒处理的甘蔗产量最高 ;在春季连续干旱的 1999年 ,桂糖 11号剥叶不砍种的甘蔗产量是两个品种 4种砍种处理中最高的 ,增产幅度 11.94 % - 69.86%。  相似文献   

7.
2018年开展旱地晚砍甘蔗宿根蔗高产管理试验结果为:每666. 67m~2试验地块的宿根蔗比同一时期按传统常规管理的宿根蔗增产1. 01t,比早砍2个月按传统常规管理的甘蔗的减产0. 18t,结果表明,旱地晚砍甘蔗宿根蔗进行一套田间科学管理等技术集成,可以弥补宿根蔗生长期不足的问题,几乎可抢回近2个月的生育期,提高旱地蔗产量。  相似文献   

8.
勐海县蔗区海拔高 ,气温低 ,甘蔗生产受霜冻影响较大 ,轻霜年年有 ,中霜 3- 4年出现 1次 ,重霜 10 - 15年出现 1次。为掌握甘蔗霜冻后不同品种的蔗糖分变化情况 ,指导霜冻后甘蔗品种的收砍 ,在甘蔗霜冻后 50天内 ,不同时期对新台糖 16号、新台糖 2 0号、选蔗 3号、云蔗 89/151、桂糖 15号、勐海 92 /2 99、勐海 92 /351等 17个甘蔗品种进行检糖化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制糖企业原料甘蔗砍收自动化决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B/S结构面向制糖企业原料甘蔗砍收自动化决策系统的开发过程,结合一个以甘蔗为原料的制糖企业成功应用案例,分析讨论了原料甘蔗成熟砍收时的自动化决策管理方案及系统的安全性、准确性等关键性问题,其结论对建立同类型企业自动化决策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机械收割对不同种植行距宿根蔗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出适宜甘蔗机械收割的最佳行距,减少机械对甘蔗蔗蔸损伤及蔗田土壤环境的破坏,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方法]设置不同种植行距(1.0、1.1、1.2和1.3 m)处理,每种处理分别采用机械收割和人工砍收两种收割方式,然后对不同处理机械收割后宿根蔗苗期地下芽生长情况、蔗蔸开裂程度、蔗株农艺性状和生理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机械收割对宿根蔗地下芽、蔗蔸开裂有一定影响,不同处理高位芽的死芽率比人工砍收高,但不影响宿根蔗发株,且死苗率低于人工砍收.+1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表现出机械收割比人工砍收高的趋势,但根系活力普遍比人工砍收低.在1.2 m种植行距下,机械收割对蔗蔸开裂程度的影响最小,高位芽和低位芽死芽率低,宿根蔗苗期发株数最多,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最高.[结论]机械收割增加了蔗蔸的开裂程度和上位芽的损伤程度,但对蔗蔸开裂程度的影响随行距加大逐渐变弱,对宿根蔗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明显,也不影响宿根蔗发株;种植行距影响宿根蔗幼苗生长,生产上可采用1.2 m的种植行距作为适宜甘蔗机械收割的最佳行距.  相似文献   

11.
<正>甘蔗产业是龙陵县勐糯镇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全镇共有甘蔗产业面积33483亩,2013-2014榨季甘蔗入榨量为13万吨。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致使甘蔗单产过低、劳动老龄化致使甘蔗砍运成本高等原因,给全镇甘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全镇甘蔗产业出现了逐年下滑的状况。针对当前我镇甘蔗产业存在的问题,镇党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浓度的五种除草剂对枣树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伟  闫旭宇  李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24-125,48
本文主要研究了施田补、麦哈乐、快锄、现锄、扑草净五种农田常用除草剂对枣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田补和快锄使叶绿素含量降低,麦哈乐和现锄对枣树中叶绿素含量有极严重的影响,扑草净对枣树的叶绿素含量无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秋植甘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植甘蔗是在立秋至立冬前栽种的一种栽培制度,具有几方面优点:一是具有高产、稳产、高糖、早熟及甘蔗萌芽出土成苗快,分蘖期长,分蘖多,基本苗足,生长期长,伸长量大等特点;二是备耕整地栽种容易,可以避免1-4月份种植甘蔗、砍收甘蔗,  相似文献   

14.
甘蔗是广西地区栽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是当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结合合浦县甘蔗栽植的实际,对甘蔗的高产栽培进行总结,包括科学选择甘蔗品种、科学整地施肥、适期种植、种植后管理、砍收等方面,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甘蔗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及对策,为甘蔗绿色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台湾甘蔗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台湾果蔗、新台糖甘蔗良种的组培快繁技术和效果。在果蔗组培苗的生根诱导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和/或蛭石具有促根作用;新台糖甘蔗良种以生长盛期的甘蔗茎尖作为外植体,只需简易消毒,接种的污染率也可以比常规的低,而且褐化现象少,如果把茎尖逐段切成多个单芽节间作为外植体进行接种,则各蔗芽都能快速萌发。在组培过程中,对于繁殖率低、诱导生根率不高以致移植成活率低的品种,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予以改善,同时,有必要考虑低成本操作。  相似文献   

16.
过去各地多用蔗刀来收获甘蔗,只能收取蔗茎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往往留在泥土里浪费掉了。以后全国各地蔗区推广使用了本省创用的小锄收获法,用锋利的小锄代替蔗刀来斩蔗,把地下一部分的蔗茎(不是全部)收取,每亩能增产300斤以上。现在介绍一个比小锄收获更进一步的新的收获方法——开垅倒蔗法。本法是国营广东制糖工业公司万顷沙甘蔗繁殖场在上一个甘蔗收获季节创用的,它只适合在收  相似文献   

17.
粤北蔗区原料蔗低糖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粤北蔗区原料蔗低糖原因的分析结果表明:冬春季节甘蔗播种和蔗苗生长期间低温阴雨天气多发,以及秋季甘蔗生长后期干旱低温天气出现早,是造成当地原料蔗低糖的主要环境因素;品种老化、退化严重,植期过迟,偏施、重施速效氮肥以及病虫草害发生严重,是导致原料蔗低糖的主要原因;而原料蔗质量差、夹杂物多,砍、运、榨不协调,砍后堆放时问过长等造成了原料蔗蔗糖分进一步下降.针对原料蔗低糖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快推广早熟高糖品种:提早种植;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措施;改革甘蔗种植和收购模式,推行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稳定蔗源;加强原料蔗砍、运、榨计划管理,提高砍收质量,减少收获后蔗糖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菠萝老茎留苗地间种甘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摘果后的常规菠萝老茎留苗地为试验地,以菠萝老茎留苗与甘蔗种进行间种.探讨和研究不同间种规格和方法对菠萝老茎所留种苗数量、质量(种苗合格率)以及甘蔗产量的影响.并与常规技术的经济指标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菠萝老茎留苗地间种甘蔗技术,以菠萝大行距间为种植沟,实施隔行间种甘蔗.该技术能使老茎留苗地菠萝留苗平均可达12.81万株/hm^2,种苗合格率占94.8%,平均可产甘蔗种31.95t/hm^2以菠萝大行距间为种植沟,实施连行间种甘蔗技术,菠萝种苗留苗的数量相对减少。种苗合格率占93.6%.平均每公顷可摘种苗8.30万株.平均可产甘蔗种42.00t/hm^2。菠萝种苗数减少.但甘蔗产量增加。两种不同的间种规格和方法对留苗和砍种都有各自的效果.与常规菠萝老茎留苗技术相比.菠萝老茎留苗与甘蔗种间种技术总体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PEST分析模型分析讨论了新冠肺炎疫情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对广西甘蔗产业的影响。总体上看,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到位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对广西甘蔗砍收、传播及榨糖企业生产影响不大,广西顺利完成了本榨季工作,蔗糖产量稳定。疫情在国外蔓延和国内疫情防控要求也给广西蔗糖产业造成了销售不畅、库存积压,春播计划延后和国际供给不确定等不利影响。基于对不良影响的研判,提出了相应的短期和长期措施,以促进甘蔗产业健康发展,力保国家食糖市场平稳供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机械收割与人工砍收处理进行对比,研究机械化收获对来年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机械收割处理的甘蔗株高、茎径、蔗糖分与人工砍收差异不显著;对宿根蔗发株能力有较明显影响,其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其中对ROC22的影响较明显,低于人工砍收,其有效茎数、蔗茎产量也低于人工砍收,而GT32的发株率比人工砍收提高1.29%,有效茎数、蔗茎产量与人工砍收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