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追肥新类型的冲施肥,因具有施用简便、作物易吸收、肥效快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欢迎。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的大棚内已得到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蔬菜施用冲施肥,肥效迅速,有利于蔬菜增产,特别是冬季大棚栽培蔬  相似文献   

2.
<正>用水冲肥的施用方法又叫“冲施肥”,是在作物快速生长时期提供补充营养的一种追肥方式,既然是补充施肥,它不能替代基肥等主要施肥方式。但是由于这种方法既方便又来得快,所以在蔬菜地和种植经济作物、特种食用作物的水浇地上被广为采用。目前,冲施肥主要用于蔬菜作物生长的旺盛季节追肥,广泛用于大棚种植和露地蔬菜上。由于冲施肥的肥效快,一般冲后2~3天或3~5天就可见效,反映在叶色和株高的变化明显,很符合一些  相似文献   

3.
正用水冲肥的施用方法又叫"冲施肥",是在作物快速生长时期提供补充营养的一种追肥方式,既然是补充施肥,它不能替代基肥等主要施肥方式。但是由于这种方法既方便又来得快,所以在蔬菜地和种植经济作物、特种食用作物的水浇地上被广为采用。目前,冲施肥主要用于蔬菜作物生长的旺盛季节追肥,广泛用于大棚种植和露地蔬菜上。由于冲施肥的肥效快,一般冲后2~3天或3~5天就可见效,反映在叶色和株高的变化明显,因此冲施肥  相似文献   

4.
作为追肥新类型的冲施肥(简称"冲肥"),由于具有使用简便、作物易吸收、肥效好等突出优点,而受到广大农民欢迎.近年来冲施肥的研制开发、使用推广等方面发展很快,特别在保护地栽培的大棚内已得到了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作为追肥新类型的冲施肥(简称“冲肥”),由于具有使用简便、作物易吸收、肥效好等突出优点,而受到广大农民欢迎。近年来冲施肥的研制开发、使用推广等方面发展很快.特别在保护地栽培的大棚内已得到了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施用磷肥有无效果,主要决定于土壤中的磷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状况;在施用磷肥有效果的土壤上,肥效的大小又与栽培条件和施肥方法有密切关系。因而合理的施用磷肥,除按土施肥外,还必须讲究施用方法,并与栽培条件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充分的发挥磷肥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光温室大棚栽培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高效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的一条新途径,合理施用化肥则是日光温室大棚栽培的关键技术。对日光温室大棚栽培施肥技术,如增施有机肥料、基肥深施、氮磷钾肥和微肥配合施用、根外追肥、加深土壤翻耕、撤膜淋雨溶盐或灌水洗盐等做了一些有益的调查和探讨,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冬季棚室及拱棚内温度较低,大棚蔬菜要获得优质高产,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可以改土壤施肥为叶面喷施。这样不但操作方便,省工、省肥、不伤害作物茎叶,而且肥效快,增产增效显著,有利于提高蔬菜品质。要做到正确施用叶面肥,须掌握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冲施肥以见效快备受菜农欢迎,在棚菜生产中,有不少菜农冲施肥料施用过勤、过量,造成菜地土壤板结、沤根、菜株萎蔫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 目前大部分冲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量少,钾肥不足,钙、镁等微肥几乎为零,也有部分含腐植酸。由于冲施效果仅限于表层,加上地膜覆盖,地温高,表层根多量大,如遇到低温寒流或用劣质肥冲施,往往会造成烧根甚至烂根。为此,提醒菜农在大棚菜生产中,施肥应做到“四个结合”。 1.追肥与冲施肥相结合选用优质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采取追施与冲施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解决表层根需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阜南县蔬菜大棚因施肥、灌溉不科学等造成的土壤酸化、盐渍化、板结问题,于2018年6—11月进行了大棚秋延辣椒施用硝基复合肥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老菜园施用15-5-22硝基复合肥750kg/hm~2作基肥,可减轻辣椒疫病等危害,且增产显著;与施用等量不含硝态氮的15-5-22普通复合肥作基肥相比,辣椒死苗率降低2.48个百分点,增产9.48个百分点;与菜农习惯施肥(施用15-15-15普通三元复合肥750kg/hm~2作基肥)相比,降低死苗率4.23个百分点,增产16.66个百分点,增产鲜辣椒3746.85kg/hm~2;同时对改良老菜园土壤理化性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一、土壤施肥存在的问题1、过量施用氮肥,钾肥施用严重不足。目前温棚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重氮轻钾的施肥方法。一些菜农过于迷信氮肥的增产作用,盲目过量施用,而对钾肥,又误认为土壤里富含钾,根本不施或仅靠有机肥来补充,结果造成土壤里氮肥过量钾肥短缺的现象,作物平衡吸收受阻,降  相似文献   

12.
大棚蔬菜若施用肥料不当,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引起蔬菜肥害,而且还会使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大棚蔬菜生产上,一定要慎施化肥科学施肥。大棚蔬菜科学施肥应抓好8个关键措施。1、施用腐熟农家肥。大棚蔬菜施用农家肥时要充分腐熟,因为没有经过腐熟的农家肥存有病菌和虫卵,施用后,容易使病害得到传播。另外,如果将农家肥放到大棚里再进行腐熟,将会产生氨气烧伤菜苗。2、施肥方法要科学合理。底肥最好在蔬菜定植一周前施用,并且要与土壤混合均匀。追肥可以在距离植株7—10厘米的地方沟施或者穴追,追肥后  相似文献   

13.
大棚蔬菜产量高,投入大,对水、温度、养分要求高,菜农对水、温度方便观察,容易控制,而对各种养分用量很难做到准确施用。另外。为了一味追求高产量,生产中菜农往往盲目过量追肥。造成养分大量浪费及环境污染,并降低蔬菜品质。因此。菜农需要了解蔬菜养分需求知识,从而做到合理施肥。本文就设施蔬菜养分积累特点试验,谈谈山西省大棚蔬菜施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2005,(5):28-28
大棚蔬菜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施肥方法不同,不仅影响肥料的利用率,而且还影响着生产的经济效益。一、当前肥料施用中常见的误区1.有机肥晒干人粪和鸡粪已成为大棚蔬菜生产的主要基肥,但菜农为了施用方便经常将人粪、鸡粪在田间晾晒失水成干。这种做法会造成蝇蛆繁殖,氮素挥发,损失了肥料的氮素养分。2.钙、镁、磷在碱性土壤上作基肥钙镁磷是弱酸性肥料,不溶于水,在弱酸条件下才能逐步转化为水溶性磷酸盐被作物根系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上施用,解决不了作物幼苗对磷的迫切需要,造成生理缺磷。3.过磷酸钙地表撒施作追肥…  相似文献   

15.
<正>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要充分发挥肥效,夺取蔬菜优质高产,施肥要做到“三看”。其具体施法如下:1 看肥施肥。要根据不同肥料的性质合理地施肥。如有机肥大多应作基肥施用;无机肥除用作基肥外,也可用作追肥施用;各种蔬菜专用肥以及肥药双效蔬菜肥最好作基肥施用;对易挥发及要避免反硝化作用的氮肥最好深施以防止流失;磷、钾肥最好作基肥均匀地施于土壤;对于易溶于水的肥料可随灌水施入;而对蔬菜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但需要量却很少的各种微肥、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最好进行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16.
颗粒型磷酸钾适于粮、棉、油、糖、瓜果、蔬菜等各类作物作基肥或追肥施用.具有防寒、抗旱,促进萌芽、开花、结果、增产、改善品质等作用.磷酸钾铵肥效明显优于磷酸二氢钾是由于磷酸钾铵为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氢铵的同晶体,N、P、K呈水溶性离子态,有吸收的同步效应,所以在养分等量等比条件下产生了不等量的增产效应.颗粒型磷酸钾铵比单纯的磷酸二氢钾(CK)一般可增产10%以上.由于机械成型粒状,故适合机械施肥的强度,因此在土壤中养分释放缓慢,肥效持续时间长,作物可充分吸收利用.颗粒磷酸钾铵每公斤售价3元,在肥效市场颇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微生物系列复混肥在大棚蔬菜生产上施用效果分析可知: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其肥效长、后劲足,能延缓作物衰老;对连作菜地易发病害有较好地抑制作用,发病率显著下降,能提高蔬菜品质;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地力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冲施肥技术     
冲施肥技术是将用于追施的肥料定量溶解于水中,随浇水一起冲施于田地中的技术.冲施肥具有施肥安全、均匀、方便的优点:既可避免开沟施肥损伤作物根系,又可避免撒施化肥损伤幼嫩茎叶,还可避免发生土壤集中施肥后,因局部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引起的烧根现象,适用于不宜其它追肥方式的作物栽培模式,如薄膜覆盖、中小拱棚、畦面作物密植栽培的作物.普遍应用于保护地栽培的瓜、果、蔬菜,也可应用于露地栽培的作物.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肥效试验,研究大棚苦瓜的硝硫基螯合肥施用方法。结果表明,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条件下,硝硫基螯合肥作基肥和追肥分期施用是最佳施肥模式,苦瓜产量达到107.4 t/hm~2,较习惯施肥增产5.9%,净增收提高5.3%。  相似文献   

20.
在塑料大棚内栽培早春瓜菜,因空间较小,土壤湿度较大,种植密度较高,进行土壤追肥不但操作不便,而且易损伤瓜菜的根系和茎叶。实践证明,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改土壤追肥为叶面喷施,不但操作方便、省工、省肥、不损伤作物茎叶,而且肥效快、增产、增效显著,有利于提高瓜菜品质。要做到正确施用叶面肥,须掌握以下技术: 1.适于瓜菜类蔬菜的肥料和喷施方法。西瓜、甜瓜、黄瓜、西葫芦等瓜类蔬菜及西红柿、茄子、辣椒、芸豆、豆角等茄果类蔬菜,可喷洒喷施宝、光合微肥、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硫酸钾等肥料,这些肥料既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