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用于蛋白富集的三七渣培养基制备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腐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发酵三七渣进行蛋白富集,研究了氮源添加量、磷源添加量、水含量、原料粒径、初始pH值等因素对蛋白富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基制备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白腐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发酵三七渣进行蛋白富集是可行的,优化的培养基制备条件为:氮源添加量40 mg硫酸铵/g干药渣,水含量50%,原料粒径80目,pH自然,在此条件下发酵,发酵培养物中真蛋白含量可达到20.48%。  相似文献   

2.
木薯渣作为广西生产木薯淀粉后的废弃物被大量浪费,本文研究如何利用米曲霉固态发酵提高木薯渣蛋白质含量,使木薯渣能被畜牧业广泛应用。试验设计包括木薯渣发酵的底物含水量、发酵时间、米曲霉接种比例、添加硝酸铵比例四个因素,每个因素下设三个水平。即采取3水平4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共9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组添加5﹪玉米粉作为米曲霉的营养物质和不同比例的硝酸铵作为氮源。结果表明:米曲霉固态发酵对增加木薯渣粗蛋白质含量较优工艺条件为,底物含水量55%、发酵时间6 d、米曲霉接种比例为5%、添加硝酸铵比例3%。  相似文献   

3.
以好食脉孢霉为菌种,通过固态发酵麸皮生产类胡萝卜素,将类胡萝卜素产量作为发酵指标,通过对培养基含水量、无机盐种类及添加量、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培养基装量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培养基条件为:麸皮12.5 g、KH_2PO_4 0.25 g、豆渣(氮源)添加量2%(与麸皮量比w/w)、MgSO_4添加量0.3%(与麸皮量比w/w)、培养基含水量85%,pH值约为7.5。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与麸皮量比w/w),孢子浓度为1.05×10~7个/mL好食脉孢霉、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96 h。通过优化后的类胡萝卜素产量为147.38μg/g。  相似文献   

4.
以稻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在室温条件下(温度不定)通过单因素筛选出康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对氮源、接种量、麸皮添加量、含水量、发酵时间和初始pH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的最佳发酵条件:氮源为尿素,添加量3%,接种量2%,稻草麸皮比7:3,营养液添加量150%,初始pH值3.0,发酵时间72 h,此时,羟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清香型白酒糟为原料,添加酿酒酵母SY、枯草芽孢杆菌D和植物乳杆菌2-41进行混菌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探索麸皮添加量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比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酒糟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和发酵培养基初始酸度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从而优化混菌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清香型白酒糟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酒糟和麸皮比为9∶1,在酒糟初始水分为50%~60%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基总装料量为50 g,其中清香型白酒糟45 g,麸皮5 g。混菌固态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菌种接种量13%、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 d、初始酸度0.90 mmol NaOH/10 g。在此混菌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下进行3组平行试验,测得酒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24.97±0.05)%,感官评价最终得分18分,等级为优良。研究结果对混菌固态发酵酒糟制备蛋白饲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装料量、温度、接种量、接种比、发酵时间、接种方式对白腐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混菌固态发酵三七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影响,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三七渣固态发酵过程受发酵工艺条件的影响较大。接种比、接种量、接种方式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这三个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试验结果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接种量交互作用接种比接种方式。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为:白腐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接种比1∶2,接种量10%,白腐菌发酵2 d后再接入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30℃,装料量10 g,在此条件下,发酵培养物的真蛋白质含量可达22.81%。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优化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葡萄皮渣蛋白饲料的条件。选取发酵时间、接种比例、接种量、料层厚度、pH值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B试验挑选出对发酵产物中真蛋白含量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分别为发酵时间、接种比例和pH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以真蛋白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发酵参数。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2 h、接种比例(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 1.5∶1.0、pH值为6.0,在此条件下发酵葡萄皮渣中的真蛋白含量为15.03%,比发酵前葡萄皮渣真蛋白含量(10.45%)提高了43.83%。研究表明,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对葡萄皮渣进行固态发酵,可以提高葡萄皮渣的营养价值,对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选出最佳单一菌株且确定其混合菌比例和发酵路线,再运用正交试验对混合菌固态发酵红薯渣工艺进行条件优化,以达到提高产物粗蛋白质含量的目的。首先采用4株酵母菌,4株黑曲霉菌,5株枯草芽孢杆菌,1株乳酸菌,在相同发酵条件下固态发酵红薯渣,以产物粗蛋白质含量为主要衡量目标,进行单一菌株的筛选;再利用筛选出的4株最佳单菌进行发酵路线选择;最后对选出的发酵工艺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氮源添加量和菌液接种量4个因素为变量进行L16(44)正交试验,通过测定产物粗蛋白质含量,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41126、枯草芽孢杆菌Y111、乳酸菌为最佳单一菌株;混合菌比例为(黑曲霉41126∶产朊假丝酵母=2∶1)+(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1∶1∶1)的二次发酵路线产物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5.11%;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 d,发酵温度28℃,氮源添加量1%,菌液接种量3%。此发酵条件下,产物粗蛋白质含量达12.35%,较同等氮源添加量原料发酵前提升了85.99%,且产物能量值和氨基酸含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9.
对魔芋飞粉固态发酵生产酵母蛋白饲料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的固态发酵培养条件:豆粕添加量为20%,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为0.3%,培养基含水量为50%,装料量为30g,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60h。优化后的发酵产品中酵母数可达到61.43亿/g,粗蛋白质含量可达34.02%,天门冬氨酸和苏氨酸等16种氨基酸含量均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进行浅盘扩大培养,发酵产品中酵母数可达到60.10亿/g,粗蛋白质含量可达33.77%。  相似文献   

10.
对菊芋糟渣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白地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效果较好。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的固态发酵培养条件为最适麸皮添加量10%,最适初始pH为5.5,加水比为1:1.7,尿素含量为2%,接种量为9%,在此条件下30℃培养5 d,粗蛋白含量达到32.09%,比培养基初始粗蛋白含量提高了超过90%。在此基础上,对固态发酵糟渣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扩大试验,粗蛋白含量达到27.92%。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酿酒酵母菌固态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发酵时间、接种量、料水比、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因素,最终确定酿酒酵母菌的固态发酵工艺。发酵条件:自然pH条件下,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 h、接种量7.00%及料水比1∶1.25。培养基成分:麸皮与甘油比9∶1、尿素0.50%及磷酸二氢钾0.20%。依照此工艺进行发酵,酿酒酵母菌活菌数最高可达8.60×1亿/g个。  相似文献   

12.
柑桔皮渣发酵高蛋白饲料菌种筛选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桔皮渣为原料,研究微生物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的菌种、辅料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的产品粗蛋白含量优于单一菌种发酵,添加氮源的产品粗蛋白含量比不添加氮源的高;当黑曲霉、米曲霉和扣囊腹膜胞酵母的混合比例为2∶3∶1,培养基中柑桔皮渣85 %,麸皮15 %,含水率达70 %,接种量为0.4 mL/g,自然pH,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4 d时,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可从10.37 %提高到34.40 %.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凉茶渣在畜牧业中的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以黑曲霉为菌种固态发酵凉茶渣,首先在单因素试验条件下考察了时间、温度、含水量、浸泡液pH、氮源和碳源对凉茶渣降解率和产物pH的影响;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和规模化生产实际需要,以4%硫酸铵为氮源,2%葡萄糖为碳源,以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并通过检测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凉茶渣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发酵前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含水量为60%,浸泡液pH为9.0,31℃发酵168 h是凉茶渣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最佳工艺条件下凉茶渣的降解率为25.23%,发酵产物pH为4.53。当凉茶渣发酵前水提液浓度为24 mg/mL时,超氧自由基清除率为43.56%,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47.06%,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0.71%;当最优条件下发酵产物水提液浓度24 mg/mL时,超氧自由基清除率为30.77%,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95.63%,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7.36%。本试验结果表明,黑曲霉是适宜的凉茶渣发酵菌种,且凉茶渣经过黑曲霉发酵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玉米秸秆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麸皮添加量、氮源、含氮量、含水量和接种量等因素对一株经航天诱变筛选出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黑曲霉ZM-8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并在确定了最佳氮源的基础上对其他各组分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固态培养基组分为:氮源为(NH4)3PO4,含氮量0.6%,含水量250%(m/m),玉米秸秆粉与麸皮质量比为4:1,接种量1:30.在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上测定的滤纸酶(FPU)酶活和内切β-1,4葡聚糖酶(CMC)酶活分别为3.32 U/g和12.48 U/g,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约50%和56%.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种类、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氯化钙、麦芽糖添加量8%、蛋白胨添加量4%、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7.0。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了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最优发酵条件为:麦芽糖添加量8%、蛋白胨添加量8%、氯化钙添加量8 g/L、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7.0。在最优发酵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的中性蛋白酶酶活为420.36 U/mL,比优化前98.36 U/mL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6.
试验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对热带假丝酵母菌固态发酵工艺进行研究,包括发酵时间、接种量、料水比、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因素,最终确定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固态发酵工艺。发酵条件:在自然pH值条件下,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11%、料水比1∶0.75。培养基成分:麸皮与甘油8.5∶1.5 (g/g)、尿素0.5%、磷酸二氢钾0。依照此工艺进行发酵,热带假丝酵母菌活菌数最高可达32.94×108个/g。  相似文献   

17.
选择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米曲霉CGMCC 2.0951和热带假丝酵母CGMCC 2.118混合固态发酵玉米皮制备菌体蛋白质饲料的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二水平PB设计对影响玉米皮发酵的8个因素进行筛选,得出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麸皮、尿素和K2HPO4;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这3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适添加量分别为麸皮7.63%、尿素1.54%和K2HPO41.16%.优化后的玉米皮培养基经过混菌发酵,其真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2.54%,较发酵原料提高了1.65倍.  相似文献   

18.
研究混菌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以豆粕的可溶性蛋白和大豆球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设计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含水量、外源酶的添加量、初始p H值等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添加量为4%,初始p H值为6.5,正交试验得出:发酵时间为7 d、发酵温度40℃,初始含水量为40%,外源酶的添加量为0.45%,该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为168.5μmol/g,大豆球蛋白的含量为11.2μmol/g,效果理想,为豆粕固态发酵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羽毛粉麸皮混合固态发酵条件,在发酵结束后测定固态发酵产率和发酵产物体外消化率,计算可消化物产率,并以此作为衡量指标对发酵条件(羽毛粉比例、缓冲液添加量、缓冲液pH、接种量、NJQ2接种比例、培养基厚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羽毛粉比例50%,缓冲液添加量100%,缓冲液pH 7.5,接种量10%,NJQ2接种比例60%,培养基厚度1.5 cm,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7 d。此时的发酵产率为86.2%,体外消化率为60.3%,可消化物产率为52.0%。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了发酵产物的体外消化率,理论上拓宽了羽毛粉的应用范围,具有很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优化微生物固态发酵提高红薯淀粉渣真蛋白含量的工艺。以红薯淀粉渣为主要原料,利用14种不同类型菌株进行单因素发酵试验,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在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中,米曲霉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最佳的发酵菌种组合为米曲霉+巨大芽孢杆菌+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接种比例为3:2:1,接种量为1×106CFU/g DM;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温度33℃、初始含水量66%、时间86 h)下,红薯淀粉渣发酵饲料真蛋白含量为12.11%,约为未发酵底物的3倍,接近模型预测值。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是提高红薯淀粉渣发酵饲料真蛋白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