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喀尔巴阡蜂(A·m·carpatica),原产于罗马尼亚。1978年引进我国,1979年引入我站,通过近3年的饲养观察,谈谈初步体会。形态特征喀尔巴阡蜂的蜂王身体细长,多为黑褐色,每一腹节都有棕色环带,少数体色为纯黑色;工蜂略小于意蜂,体为黑色,第一腹节中间常有黄斑,绒毛灰色;雄蜂粗壮,为黑色。初步测定:工蜂初生体重为97.83毫克±  相似文献   

2.
喀尔巴阡蜂原产罗马尼亚,1978年引进我国,1979年我所开始饲养并进行纯种繁育及其杂交种选育试验,到1983年不仅建立了喀尔巴阡蜂近交系的基础,而且选育出喀(阡)×高、喀(阡)×意两个优良杂交种。在推广过程中充分证明喀尔巴阡蜂是一个很有经济价值的育种素材。为了进一步选育比较理想的杂交种,我们以此为开端,又收集了喀尼阿兰蜂、东北黑蜂、高加索蜂,意大利蜂等多种素材,继续进行杂交种的组配和选育试验。在喀×喀(阡)单交种的基础上,进而选育出喀·喀(阡)×意三交种,并逐步扩大推广,深受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属高寒地区,越冬时间长,蜜源相对集中,以生产蜂蜜为主。我养蜂几十年,饲养过蜜蜂品种(系)有原意、白山5号、松丹一号、高加索蜂、黑美意、东北黑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等。通知饲养对比发现,在东北高寒地区,以产蜜为主的蜂场,喀尔巴阡蜂是比较理想的品种。主要性能体现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灵石县养蜂协会于1983~1985年,在引种试养观察的基础上,先后从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引进喀尔巴阡种蜂王100余只,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改良换种。把原来的本地意蜂改为喀(阡)×意杂交种及喀(阡)蜂,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产蜜量比原来提高25~30%,饲料消耗降低20%,越冬死亡率降低15%,抗病力和抗逆性明显增强,因此深受全县蜂农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前言喀尔巴阡蜂(Kr)自1983年引进本溪的5年中,通过饲养观察,它具有对外界敏感,蜜粉源丰富时蜂王产卵多,蜂群繁殖快,蜜粉源缺乏时降低繁殖并减少活动,以利保存实力;子脾面积大,密度高达95%以上,育子成蜂率高;在分蜂季节(5-8月),蜂王能维持子脾数10-12框(标准蜂  相似文献   

6.
<正>这两年我使用喀意杂交种,发现能充分利用零、整蜜粉源,对外界气候、蜜源条件较为敏感,外界有零星蜜粉源时繁殖很好,子脾密实,出勤早,工蜂寿命长,特别是抗白垩病、死蛹病,节约饲料、性情温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蜜蜂良种。通过《蜜蜂杂志》介绍,我邮购了1本葛凤晨老师编写的《养蜂探索》,细读后倍感深切地了解了喀尔巴阡蜂的优良性状。喀×意杂交一代以饲养双王群为主,这样蜂群强壮。喀×意二三代可饲养单  相似文献   

7.
自1980年开始,我校蜂场先后引进了东北黑蜂,安纳托利亚蜂,喀尔巴阡蜂、喀尼阿兰蜂等种蜂,作为本场的杂交素材。用其作母本培育蜂王和本意雄蜂杂交,目的在于摸索适于我地饲养(主要是定地饲养)的优良蜂种。根据我们饲养中的观察及记录材料,对各蜂种的优良性状及不足之处,已有粗浅认识。现作一介绍,供参考。一、东北黑蜂优点:蜂王产卵力强,子脾面积大,密实度常在85%以上。耐寒,春繁速度快。单王群达15框,双  相似文献   

8.
喀蜂(全称喀尼阿兰蜜蜂)于1970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带入我县饲养,后来又与我县本地意蜂杂交,培育喀意杂交蜂用于生产,至今已饲养12年时间,收到了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作者测定K—6901 (工蜂腹部呈“▽”形),崇庆县本地意蜂(1924年引进的后代)和喀意杂交第一代。  相似文献   

9.
喀尔巴阡蜂(A.m.carpatica)原产于罗马尼亚,它是在欧洲西南部特殊气侯、地理、蜜源条件下形成的一个单独的喀尔巴阡体系,与喀尼阿兰蜂(A.m.carnica)有着明显的区别,1978年引进我国,1979年引进我所试养、保存。10年来经过我所科技人员的精心选育,喀尔巴阡蜂在长白山区已经扎根,并繁育了十几代,选育出纯系,培  相似文献   

10.
张河勇 《蜜蜂杂志》2020,40(3):36-37
<正>喀尼阿兰蜂,也有译作"卡尼鄂拉蜂"的,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原产奥地利;喀尔巴阡蜂,又译作"卡尔巴阡蜂",原产罗马尼亚,体型较小,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以上2种西蜂,与意蜂相比较:群势较小,分蜂性较强,比意蜂暴躁,产育率和产浆能力均低于意蜂。但也有超越意蜂的明显优势,即善于采集零星杂花蜜源,产蜜量极高,  相似文献   

11.
郑智华 《中国蜂业》2010,61(1):22-23
闽西山区资源丰富,自然生态条件良好,主要大宗蜜粉源植物有山乌桕、乌桕、桉树、野桂花、八叶五加等。具有植物种类多样化,零星蜜源相当丰富的优势,有利于推广和发展闽西山区的意蜂饲养。笔者多年饲养西方蜂种(意大利蜂、喀尔巴阡蜂),摸索并总结出初步的饲养管理技术模式,谨以此文与广大蜂业同仁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有关喀尔巴阡蜂的生物学特性,曾在《中国养蜂》1982年第2期作了初步的报道,现将我们继续观察的情况介绍如下。 1、繁殖力:蜂王产卵力强,有产满一张巢睥后再转移到另一张巢脾上产卵的习性,子脾集中密实,工蜂寿命长。外界蜜源丰富时期,蜂王产卵旺盛,工蜂哺育积极,幼虫饲料充足,子脾扩展的速度快;蜜、粉  相似文献   

13.
喀尼阿兰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卡尼鄂拉蜂),以下简称喀蜂。喀蜂有许多的亚种,如喀尔巴阡蜂、安纳托利亚蜂、乌克兰蜂和马其顿蜂等都被认为是喀蜂的亚种。喀蜂是世界上四大(欧洲黑蜂、意大利蜂、喀尼阿兰蜂和高加索蜂)最  相似文献   

14.
正一、蜂种饲养适合北方地区越冬及春繁的黑色蜂种及其杂交种(以下简称"黑蜂"),如:喀尔巴阡、喀阡黑环系、双喀、"松丹一号"等品种,普遍具有越冬安全、省饲料、存活率高,来年春繁快等特性。越冬存活率一般为85~90%或以上,死蜂很少。我地越冬期5个月左右(当年10月至来年2月底),只需掏3次死蜂。饲料消耗40~50%,越冬安静,工蜂保持年轻状态,积聚的能量在春繁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15.
论蜂群越冬     
正一、蜂群越冬基础蜂群越冬好坏取决于当年秋繁,蜂群群势强、蜜粉足,适合当地饲养蜂种。北方寒冷地区饲养黑色蜂种为好,如:喀尔巴阡、"松丹一号"、双喀、东北黑蜂等品系及其杂交种(以下简称黑色蜂),普遍具有越冬安全、省饲料,存活率高,死亡率低,来年春繁快的特点。而意蜂黄色蜂种(简称黄色蜂),本身不耐寒。越冬表现在死亡率高,存活率低,消耗饲料多,春繁群势  相似文献   

16.
《蜜蜂杂志》2003年11期16页刊登了《中意蜂合并饲养利弊谈》一文,我拜读了多遍,深有同感。几十年来,在我地教育界,我也算是位养蜂爱好者。退休后,我走上了中、意蜂同场饲养之路,采取定地饲养为主,短途转地饲养为辅的方式追花夺蜜。“以蜂为友,颐养天年”,陶冶情操,是我养蜂的真实目的。1中蜂群改意蜂群,我成功了!2003年早春,我有一强群中蜂,发现有1只未受精的处女王。无奈之下,我把中蜂群里的雄蜂脾抽出化蜡,加一意蜂封盖成熟子脾。日后观察,中意蜂和睦相处,平安无事。又过数日,抽出出尽的意蜂空脾,再加1张虫、卵、蛹混合的意蜂子脾,让其哺…  相似文献   

17.
喀蜂是一个不耐热的蜂种,但它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节省饲料,所以它深受广大养蜂者的欢迎,饲养喀蜂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蜂农由于对喀蜂的特性不太了解,在管理上和意蜂一样密集,因而在夏季常出现蜜脾断裂、产生分蜂热等不正常现象,给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使优良的喀蜂种在生产上也体现不出优越性来。因此,根据喀蜂的特性在夏季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一、培育蜂王经过春季繁殖之后,不少蜂王产卵力下降,这时期,要是没有及时更换蜂王,全年  相似文献   

18.
在南方山区定地养蜂,传统认为中蜂最为适宜。但饲养中蜂经济效益相对低;而意蜂因大量消耗饲料也不理想;喀蜂则因秋衰严重而无法饲养。为了培育适应山区饲养的高产蜂种,我在试验蜜蜂杂交组合过程中发现(Kr×K)×E 三交种蜂具下面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性状,适宜南方山区定地饲养。一、蜂王产卵力强,工蜂育虫积极,子脾密度高,能保持10框子脾。分蜂性弱,群势能维持到20框。  相似文献   

19.
辽宁本溪地区蜜蜂饲养方案设计(二)辽宁省本钢歪头山铁矿(117006)陈广春1.蜂种选择在本区气候、蜜源条件下,蜂种选择非常重要。多年来,在吉林省养蜂研究所蜜蜂育种场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引进喀尔巴阡蜂、喀尼阿兰蜂、高加索蜂、东北黑蜂、意大利蜂纯系和松丹...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原延边养蜂科学实验站)近4年向全国各蜂场推广喀尔巴阡及高加索种蜂王7,300多只,结合输送卵虫的方法,共推广良种蜂10万多群。对比试验证明:喀尔巴阡蜂王,在生产杂交过程中形成的K(r)×E(b)、K(r)×G两个杂交种,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