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全新的农业技术革命,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农区分布面广.自然条件各有差异.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既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又要考虑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地区特点。巴彦淖尔市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水浇地上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从2002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实验示范.经过几年的实践,巴彦淖尔市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工作逐步规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玉英 《河北农机》2023,(17):25-27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强国。我国农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人力畜力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正向着智能化、信息的方向前进。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土壤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本文以精准农业技术为例,对保护性耕作中的机械化应用进行了全面研究。首先,明确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和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机械化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具有的优势;随后,分析了机械化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指出了当前农业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总之,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农业从业者、决策者和技术开发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实践参考,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采用的耕作模式属于保护性耕作,这种耕作模式对促进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今国内机械化生产也开始和农业耕作相结合,本文针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在今后的保护性耕作中加大机械化耕作的发展方式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的本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论述了传统耕作与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背景和本质,绍了保护性耕作的工艺技术体系与关键机具,对传统耕作与保护性耕的优缺点作了较全面的对比分析,出改变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为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是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保护耕作技术,主要生产目标是“控药、控肥、控水、促生产”。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进对土壤保护、避免水土流失以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耕作技术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近年来,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经应用推广且范围较广,研究相关技术对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有着积极意义。主要分析了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选择,以及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提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向传统农业耕作的挑战.发展保护性耕作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提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这么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向传统农业耕作的挑战,他以大量科学的试验依据以及农业生产实践充分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极赋有生命力的新技术。研究、实施、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指导性的深远影响,将是一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重要的耕作模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生态环境及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模式。但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种植模式复杂多样,配套机具研发难度较大,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起步较晚,在技术路线的研究和相应机具的开发上落后于北方地区。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进度,如皋市在水稻、小麦水旱轮作种植上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各地认真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和推广,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指导和交流,保护性耕作技术日益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1.
辽阳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耕作技术,在建立节约型农业与可持续型农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综合分析了辽阳市近年来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的成就,总结出适合辽阳市的3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以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好保护性耕作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石贞芳 《农业工程》2013,3(3):15-16
针对山西省晋东南地区传统的玉米耕作使得土壤风蚀和水蚀严重、土壤有机质下降和耕层变浅等问题,研究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在保证种子正常发芽、生长的基础上减少耕作的农业耕作技术,通过农作物秸秆等覆盖地表、农药控制病虫害来实现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防止扬尘、减少侵蚀、蓄水保墒、节约成本、增产增效的作用,不仅具有积极的经济价值,还能够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是我国建设生态农业、环保农业、节约型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耕作机械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战略转折的重要阶段,为了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研制、引进吸收及推广等工作力度,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合理地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为此,介绍了国外耕作机械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耕作机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耕整机械的发展趋势和对策进行了探讨,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旱作农业耕作机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宏观上论述了国内外旱作农业耕作机械的发展历程;研究了旱作农业耕作机械发展的3个阶段;探讨了旱作农业机械耕作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及旱作农业耕作机械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适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耕作机械系统.农业耕作机械将逐步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最终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松溪县旧县乡六墩村地处闽浙两省交界。是闽北通往浙江的重要门户。近年来,随着农业总量的不断增加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该流域内原有的水利设施已经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境内许多农田、茶山、果园、竹林等急需建设相应完善的农业及水利设施。2007年,松溪县农业综合开发旧县乡小流域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农业的生产模式持续向着合理化发展,土地合作经营、机械化生产、农艺技术的统一等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农业生产效益持续提升的同时,农业也因常年的机械化耕作出现了土壤退化、营养流失等问题,为农业生产的后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改善我国农业生产耕地退化的问题作用显著,随着农民生产认识提升,对于保护性...  相似文献   

18.
李斌  杨豪中 《农业工程》2019,9(5):127-129
休闲农业带动了陕南新农村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休闲农业的概念理解,以及对陕南新农村概况、休闲农业主要类型进行介绍,提出并分析了陕南新农村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扩大休闲农业发展规模,向生态化发展的建议;同时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利用好互联网,加强宣传力度,这些措施将会有力地促进陕南新农村休闲农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北京休闲农业文化的资源类型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粉  李华 《农业工程》2014,4(3):154-158
休闲农业文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为了了解北京休闲农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加快北京休闲农业和文化产业的整合升级,在准确把握休闲农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北京休闲农业文化资源分为饮食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作物文化、民俗文化和农事节庆文化6大类型。以此为依据,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以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为依据,探讨分析北京休闲农业文化的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20.
《Agricultural Systems》2005,85(3):340-363
This study tests a method to identify and map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neral farming system types in five districts of the northern mountain region (NMR) of Vietnam. Over the last 50 years the NMR has suffered from a large loss of forest cover, often blamed on the swidden farming systems that are found in the mountains. As a result different program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change local land use practices: to decrease the amount of swidden land, “sedentarize” farmers responsible for practicing swidden agriculture, and introduce new farming systems. However, some researchers have identified one type of swidden farming system, composite swiddening, as ecologically more stable, causing little net deforestation and les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an other farming systems in the NMR. To date no study has identified how widespread this or other types of farming systems are in the NMR. This study makes use of geographic data for five districts in the NMR within a GIS, combined with field checking, to characterize, identify and map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eneral farming system types, including composite swiddening, by commune for these districts. The results of the mapping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few communes where a single farming system type is found. As these districts are spread over five provinces, the results reinforce the view that in Vietnam’s NMR, farming system types vary down to below the commune level. An 80% agreement between the results shown on the map and field checking resulted from an examination of 19 communes in the districts mapped. A comparison was done of 2000 data to 1992 data for one district.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es’ farming systems for 1992 and for 2000 indicate that permanent agriculture farming systems of both rice paddy agriculture and permanent upland agriculture are appearing and replacing swidden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