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辽宁省西部建平县马场乡和张家营子乡的栗褐土区,采用最优回归设计设置玉米氮磷复因素田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配置了二元二次效应方程,计算出两个乡在不同边际利润下的玉米氮磷最佳经济用量和配比。1987年在这两个乡的一千余亩玉米田上推荐 N 用量6~7公斤/亩,P_2O_5用量5~6公斤/亩的肥料配方,玉米平均增产15.1%,每亩平均获利润20.7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栗褐土肥力低,质地轻,保水保肥性能差,研究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其腐殖质含量与质量的影响,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试验对山西省河曲砖窑沟流域试验区进行了长期定位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栗褐土经过20年的不同施肥处理,与不施肥相比,耕层腐殖质均有显著积累,其效果以高量有机肥低量有机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与有机肥和氮肥及有机肥和氮磷肥配合施用差异不显著;不同肥料对腐殖质中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三种组分含量的影响也表现出与腐殖质相似的规律,但对不同组分的影响程度不同。单施化肥比较有利于富里酸的积累,HA/FA比值有降低趋势,不利于提高腐殖质品质;而有机肥对增加胡敏酸含量更具有优势,HA/FA比值明显高于对照,对提高腐殖质品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Pb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外,Pb、Cd对小白菜生长和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当Pb最高浓度达到1 500 mg/kg时,株高比对照降低0.33 cm,比对照减产24.2%;当Cd最高浓度达30 mg/kg时,株高比对照降低0.95 cm,比对照减产40.8%,当Cd浓度为5 mg/kg时,叶绿素含量达最大值,之后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且Cd对叶绿素a的影响大于对叶绿素b的影响;Pb、Cd在小白菜体内的累积量为根部>茎叶;在最高浓度时茎叶吸收Pb的量仅是对照的3倍,而吸收Cd的量是对照的45倍。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产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基准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大力度开展了土壤基准值的相关研究.他们分别从食品安全和保护地下水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土壤最大允许浓度或最高限量.并在国家/区域水平上建立了相应的农产品产地的土壤质量标准。由于这一工作对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国从2006年起施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法律层面提出“禁止生产区域”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大银鱼温度基准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大银鱼的温度评价标准。提出了大银鱼温度的基准值,包括短期暴露的极限和低温,极限致死高温和大银鱼温度区域图,以及温度对胚胎的发育和孵化的影响,其中极限致死显38.6℃,安全受热方程为T=23.6267+0.5183T0-2。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宁夏银川平原开展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高密度采样,对54种元素分析,取得了大量的地球化学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银川平原地球化学土壤基准值,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资源与环境评价提供了实用的基础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在北方地区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在85 PPM左右的岗地轻壤质褐土上,进行高产栽培,在施用较多的有机肥和氮、磷肥的基础上,施钾肥后小麦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达6.3—13.3%。建议在此类土壤上进行高产栽培时,可结合钾肥的分期施用,对提高小麦产量有良好的效果。施钾量以亩施K_2O16斤为最理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期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0~40 cm土壤及2013年玉米籽粒中Cd含量的测定,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褐土Cd的盈亏状况、年际变化特征及对玉米籽粒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土壤Cd盈亏状况表现不一,土壤Cd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磷肥和有机肥对褐土中Cd含量的影响较大,但施肥对褐土Cd含量的影响不显著;2013年秋季不同施肥处理土壤Cd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2013年玉米籽粒中Cd含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因此,应加强对磷肥和有机肥的管理,降低施肥导致的Cd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晋南褐土区冬小麦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在氮磷配施增产的基础上再施用一定量钾肥增产效果显著.钾肥用量以75kg/ha表现最好,比CK增产50.7%;比NP增产5.7%,每kgK2O增产3.82kg小麦,产投比1.55.获得最高产量的理论施钾量为131.95kg/ha。依据边际理论求得经济合理施钾量为75~90kg(K2O)/ha。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富啡酸(FA)对土壤吸附重金属离子(Cu2 、Cd2 、Pb2 )的影响。结果表明,潮褐土对富啡酸的吸附作用很强;潮褐土对富啡酸的吸附随pH的升高先缓慢增大后迅速下降;潮褐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随pH的升高而增大,且在低pH值下,富啡酸促进潮褐土对Cu2 、Cd2 、Pb2 的吸附和Pb2 的次级吸附,抑制对Cu2 、Cd2 的次级吸附;在高pH值下,富啡酸抑制土壤对Cu2 的吸附和次级吸附,而促进Cd2 和Pb2 的吸附和次级吸附;在富啡酸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潮褐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为:Pb2 >Cu2 >Cd2 。  相似文献   

11.
铜矿区重金属污染分异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江西德兴铜矿、安徽铜陵铜矿和江苏九华铜矿的矿区典型污染土壤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铜矿区环境现状,提出了一些可能对策的建议。研究发现,3个矿区典型污染土壤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污染状况。三个铜矿尾矿砂中铜含量超标,其高低次序为德兴铜矿>铜陵铜矿>九华铜矿,而锌含量顺序依次为铜陵铜矿>九华铜矿>德兴铜矿。矿区周围土壤以铜污染为主,锌有部分超标情况发生。同时,在矿区典型土壤生长的作物中,铜、铅、锌、镉都有超标的情况,部分作物重金属含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达10—20倍之多。被调查的多种植物中也存在重金属含量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包括地统计学方法、GIS技术、经典统计学、分形理论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在重金属空间分析中的应用,并分析和讨论了这些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根据当前土壤重金属空间分析采用较多的地统计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提出在应用中应考虑各变量在不同尺度的空间特征及其转化,应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研究提供资料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包括地统计学方法、GIS技术、经典统计学、分形理论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在重金属空间分析中的应用,并分析和讨论了这些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根据当前土壤重金属空间分析采用较多的地统计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提出在应用中应考虑各变量在不同尺度的空间特征及其转化,应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研究提供资料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蚯蚓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过向供试土壤中添加CuSO4、ZnSO4、Pb(Ac)2、Hgcl2:以模拟受污土壤,研究接种于其中的微小双胸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以不加重金属盐类为对照,分别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和不同重金属浓度对富集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对各种重金属的富集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变化,且对不同重金属最大富集量的出现时间也不相同.在第2周时蚯蚓对Cu、Pb富集量达到最大,而对Zn的富集量在第4周时达到最大.与Cu.Zn、Pb的富集量相比,蚯蚓对Hg没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且对Hg的最大富集量时间不明显.在其耐受浓度范围内,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蚯蚓对重金属的吸收顺序为:Zn>Cu>Pb>Hg.说明了微小双胸蚯蚓对Cu,Zn、Pb、Hg4种元素有一定的忍耐和富集能力,但其对重金属的忍耐和富集能力是有选择性的,说明不同重金属表现出的毒性是不一样的.研究结果初步推断,影响蚯蚓对重金属富集作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体内酶的作用,不同重金属可以从多方面干扰了动物机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入手,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现状和危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物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河北省北运河污灌区土壤和小麦、玉米作物样品,对污灌区作物不同时期、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分析,采用吸收系数法对作物不同部位对不同重金属吸收能力进行比较,了解作物对重金属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各部位对Cu、Pb的吸收能力都高于小麦相同部位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而小麦各部位对Zn的吸收能力都高于玉米相同部位的吸收能力,小麦与玉米各部位对Cd的吸收能力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研究及现场采样分析,探讨了太湖地区水稻土 pH和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经济快速发展影响下,太湖地区水稻土近十几年间发生了土壤 pH降低、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升高的明显变化,指出近十几年间该地区化肥投入水平和结构的变化,酸雨强度和频率逐年增加,是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壤地球化学性质的不同是导致变化幅度差异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农业土壤重金属状态评价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为标准.对比分析了农业土壤中Cr、Ni、Cu、Zn、As、Cd、Pb、Hg 8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累积情况,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土壤存在着一定的Cr、Cu、Zn、As、Cd累积趋势,其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3.61、21.95、65.42、9.14、0.125 mg·kg-1,比相应的背景值高79.9%、17.4%、13-8%、28.9%、5.O%:Ni和Pb的累积则不明显.平均值比相应的背景值低7.9%、29.2%,分别为24.84和19.04 mg·kg-1;而Hg含量的平均值与背景值一致,为0.08mg·kg-1.从单因子评价结果来说,Cr污染指数在1.06-2.93之间,所有的样点都处于轻度或中度污染状态;As、Cu、Zn、Cd的污染指数相对较小,平均值分别为1.29、1.17、1.13、1.05,有50%以上的样点处于轻度污染状态;而Ni、Pb、Hg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有60%以上的样点处于清洁或尚清洁状态,污染较轻.若从综合评价结果来说,综合污染指数处于0.96~2·16之间,平均值为1.45,几乎所有的土壤样点都属于轻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中草药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调查和采样,对贵州省中草药基地重金属Cu、Zn、Pb、Cr、Cd、Ni以及类金属As进行分析和测定,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中草药基地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Cd 0.146 mg.kg-1、Cu 37.88 mg.kg-1、Zn 128.24 mg.kg-1、Ni 22.33 mg.kg-1、As 7.62 mg.kg-1、Pb 34.37 mg.kg-1、Cr 67.81 mg.kg-1,均没有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各单项污染指数均低于0.70,全省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61,耕作层中Cd、As、Cr相对富集,底层中Zn相对富集。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中草药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处于安全级。  相似文献   

20.
成芬  冯爱云 《湖北农业科学》2011,(20):4152-4155
通过对温县怀山药种植区土壤及怀山药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适合于农田土壤环境的二级指标中的第三类评价标准;怀山药中除岳村乡刘郭作村的山药中Zn的含量略微超标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均低于国家粮食限量标准,Zn、Cu、Mn含量较高,而Pb、Ni、Cr含量较低;土壤中主要污染因子为Zn、Pb;怀山药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u、Z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