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福建省惠安县15年生木麻黄为试材,对5种不同密度木麻黄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大单株生物量减少,林分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增加,但枝与小枝的生物产量趋于平稳;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干>根>枝>小枝,净生产力表现为干>小枝>根>枝。  相似文献   

2.
广西海岸沙地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岸沙地木麻黄防护林带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3年生木麻黄林带的生物量为100.01t.hm-2,生物量的大小序列为干材>根系>树枝>叶枝>干皮>枯枝。立木生物量总量的空间格局是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器官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却有所不同,干材和干皮生物量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少,树枝生物量则主要集中在树冠中层或中下层,叶枝则主要分布在上层或中上层。沙地木麻黄林带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为7.693t.hm-2.a-1。海岸沙地木麻黄这种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足以说明它对海岸沙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木麻黄林生产力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木麻黄林生物产量随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林龄的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木麻黄林生物量大小在不同立地表现为潮积沙土>风积沙土>残积沙土,立地愈好干材生物量所占比例愈高;15年生木麻黄林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增加,但干材生物量百分率的变化趋势相反;林分净生产量随林龄而增大,至成熟阶段达到最大,到过熟阶段又趋下降,林俞生产力与叶面积指数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选择直线方程、对数方程、幂函数方程和指数方程4种数学方程,对木麻黄各组分(根、干.枝和小枝)生物量与测树因子间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木麻黄各组分生物量与胸径(D)和胸径平方乘树高(D2H)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但不同数学方程的关系模型拟合的相关程度不同,在分别以D和D2H为自变量的两种关系模式中,均表现为直线方程对木麻黄根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幂函数方程对于、枝和小枝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对木麻黄5年生林分生物量的间伐效应的研究表明,间伐后3年单株及林分生物量的增长速率均高于未间伐林分。单株生物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林分生物量大小则表现为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强度间伐。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间伐后3年林分的树枝、小枝和根系生物量的分配率不断增加,而树干生物量的百分率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几种木麻黄单宁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几种木麻黄单宁含量与种类、年龄、部位、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木麻黄小枝总多酚含量排序为:细枝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na)>山地木麻黄(C.junghuhniana)>山神木麻黄(C.collia)>短枝木麻黄(C.equisetifolia)>鸡冠木麻黄(C.cristata)>粗枝木麻黄(C.glauca)>肥木木麻黄(C.obesa)>滨海木麻黄(Allocasuari-na littoralis);不同年龄木麻黄小枝总多酚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短枝木麻黄和细枝木麻黄总多酚、可溶性单宁、蛋白质结合缩合单宁以及纤维素结合缩合单宁含量大体上以细根>树皮>小枝。随着离海岸带距离的增加,木麻黄小枝总多酚含量降低。木麻黄小枝蛋白质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非常低,而纤维素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较高,这可能与木麻黄鳞片叶退化为小枝,纤维素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海岸带不同立地木麻黄群落能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福建省东山县海岸带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与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各组分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及群落能量分布与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1 5 681 84g·m- 2 和 3 1 7795 3 1kJ·m- 2 ;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5 1 2 9 87g·m- 2 和 1 0 5 75 1 40kJ·m- 2 ;红壤性风积沙土的木麻黄群落各组分热值范围为 1 9 84~ 2 1 70kJ·g- 1 ,其中叶热值最高 ,根最低 ,各组分能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为 :干 ( 3 8 0 9% ) >枝 ( 1 9 48% ) >根( 1 7 0 9% ) >叶 ( 1 6 86% ) >皮 ( 6 83 % ) >枯枝 ( 0 88% ) >果 ( 0 77% ) ,凋落物的能量归还量为 90 70 47kJ·m- 2a- 1 ,2 0 0 2年群落能量的净固定量为 3 1 2 98 70kJ·m- 2 a- 1 ;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各组分热值在 1 9 98~2 1 3 9kJ·g- 1 ,其中枯枝的热值最高 ,根最低 ;各组分能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为 :干 ( 4 6 93 % ) >根 ( 1 6 44% ) >枝 ( 1 3 92 % ) >枯枝 ( 1 2 2 8% ) >皮 ( 5 87% ) >叶 ( 3 90 % ) >果 ( 0 66% ) ,凋落物的能量归还量为 2 0 61 77kJ·m- 2 a- 1 ,2 0 0 2年群落能量净固定量为 1 2 662 82kJ·m- 2 a- 1 ;在红  相似文献   

8.
木麻黄人工林生物产量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麻黄干材、树皮、果实生物量及全林生物量均随林龄的增长而提高,树叶、枝、根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变化呈相反趋势。随着林分的生长,木麻黄浓密的枝叶层由树冠下部逐渐上移,密集根层亦由土壤下层向上发展。不同生长级林木的生物量大小表现为优势木>平均木>劣势木,干、皮量随胸径增大而下降,枝叶量以平均木最高,果、根量则以优势木最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直干桉在石漠化地区的生长适应性,以建水县半干旱石漠化地区4年生直干桉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收获法,计算直干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含水率,分析直干桉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及林分生产力水平。结果表明,建水县试验地4年生直干桉单株生物量为9.767kg/株,其中树干生物量为3.989kg/株,树枝为1.772kg/株,根部为1.316kg/株,其中,干、枝、叶、根、皮各器官所占比例依次为40.84%、18.14%、15.98%、13.47%、11.56%。各器官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干枝叶根皮。含水率则为树叶树皮树干树枝树。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为5.564。4年生直干桉林分生物量为32.573t/hm~2,林分净生产力为8.144t/(hm~2·a)。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径级标准木和样方收获法,对24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分生物量为120.55t/hm2,年平均净生产力为8.47 t/(hm2.a),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为乔木层>枯枝落叶层>下木层>草本层,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02.17t/hm2,净生产力为8.09t/(hm2.a),其生物量分配格局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在林分产量结构方面,8 m以下树干生物量占其总量的81.80%,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主要分布在10~14 m,分别占树枝和树叶总生物量的71.11%和73.05%,地下根系生物量分配格局为粗根(直径大于5 cm)>根头>中根(0.5~5 cm)>细根(<0.5cm),粗根生物量占根总生物量的53.98%。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南丹县23年生秃杉(Taiwania flousiana)林和连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3年生秃杉林和连栽杉木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存在差异,秃杉林为干材树根树枝树叶树皮,连栽杉木林为干材树根树枝树皮树叶;23年生秃杉林和连栽杉木林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95.21、136.32t/hm~2,其中干材生物量分别为118.32、87.91 t/hm~2;2种林分乔木层年净生产力分别为8.49、5.95 t/(hm~2·a),其中干材净生产力分别为5.14、3.82 t/(hm~2·a)。因此,秃杉林比连栽杉木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积累能力,可以作为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替代树种。  相似文献   

12.
海岸退化沙地木麻黄人工林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GR-3500型氧弹式热值仪测定福建沿海中部惠安县崇武林场1989年造的海岸沙地木麻黄人工林热值和能量现存量.结果表明:现存生物量为152.60 t·hm-2,净生产力为10.17 t·hm-2a-1,凋落物的年归还量为14.17t·hm-2a-1.木麻黄各组分干质量热值为19.26~20.53 kJ·g-1,平均为19.70 kJ·g-1,灰分含量为1.20%~11.92%,平均5.23%.整个林分能量现存量为2 986.92GJ·hm-2,各组分的分布为干(43.30%)>根(24.10%)>枝(13.60%)>皮(10%)>小枝(6.60%)>枯枝(1.60%)>果(0.80%).能量的归还量为294.56 GJ·hm-2,净固定量为196.80 GJ·hm-2,整个林分对林地有效太阳辐射能转化率为0.90%.木麻黄在东南沿海地区有较高的太阳能利用率和生长适应性,是很好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3.
18年生樟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樟树人工林资源 ,为进一步研究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对 18年生樟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8年生樟树人工林分生物量为 111.0 8t/hm2 ,年平均净生产力为 6.17t· hm- 2 a- 1 ,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为乔木层 >枯枝落叶层 >下木层 >草本层 ,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 91.97t· hm- 2 ,净生产力为 5 .11t· hm- 2a- 1 ,其生物量分配格局为树干 >树枝 >树根 >树皮 >树叶 ;在林分产量结构方面 ,5 m以下树干生物量占其总量的 80 % ,树枝的生物量主要分布在 4~ 11m,占其总量的 86% ,树叶的生物量主要分布在 8~ 12 m,占树叶总生物量的 78% ,地下根系在离地面 40 cm深土层内的生物量占总根量的 84.74% .目前 ,该林分群落结构不合理 ,应调整群落产量结构 ,以提高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不同径阶木麻黄无性系标准木各3株,测定木麻黄各径阶树干、树枝、树叶、果和根的含水率和生物量。结果表明:木麻黄生长过程中除了木麻黄果实外,树干、树枝、树叶和与根的含水率总体上表现为随林木径阶增大而不断减少。其中,径阶为2~4cm与24~28cm含水率下降幅度高达26%;木麻黄林分生物量与不同径阶大小相关性强,随着林木径阶增大也相对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热带木麻黄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海南岛尖峰岭35年生鸡毛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特点、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生长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达285 53t·hm-2,其中树干为190 82t·hm-2,树皮为19 19t·hm-2,树枝为35 93t·hm-2,树叶为7 96t·hm-2,根为31 63t·hm-2,鸡毛松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比例为树干∶树枝∶根∶树皮∶树叶=24 0∶4 5∶4 0∶2 4∶1 0。12~22cm径级的立木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70 9%,而8m以下的树干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80%以上。1~25a内生物量增长迅速,年平均净生产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25a后生物量增长相对较慢,进入生长的平稳期。35a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力可达10 34t·hm-2·a-1,最大可达13 99t·hm-2·a-1,表现出较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湖北省10个县、市31块标准地的11种主要密度类型林分的生物量与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型杨树单木生物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各组份生物量中,树干最大,树枝其次。单木和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达91.22%~92.19%,且林分密度越高,比例越大。中等密度林分的生物量结构特征较合理,生产潜力较大,应作为全省杨树栽培的主要模式。林分密度对净生产力有显著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林分和林分各组份的净生产量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7.
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生物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木为我国亚热带代表性针叶树种之一。本文对用国地区30年生柏木人工林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为126.463t/h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124.016t/ha,占总量的98.06%。乔木层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是:树干>树根>树叶>树枝>树皮>球果。树龄30年时,乔木层总净生产量及干材净生产量均处于速生阶段,因此,不宜在30年前对柏木人工林进行主伐。  相似文献   

18.
木麻黄小枝切基沙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沙培法不仅能促进小枝在6天内生根,而且生根率可达到94%;木麻黄小枝沙培的最佳长度为6—10cm;小枝最优生根年龄为1年生以内或6个月内木麻黄萌芽条,最适生根水温为25—32℃。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坡位6年生杉木木荷混交林林分生长及生物量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木荷混交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生长量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各个器官生物量均体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杉木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树干>树叶>树枝,木荷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树干>树枝>树叶;就杉木及木荷不同径级根生物量差异而言,杉木各径级根表现为骨骼根>中根>大根>粗根>小根>细根,木荷则表现为骨骼根>中根>大根>小根>细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银中杨各器官生物量的测定和营养元素的分析,研究了其生物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密度为2m×4m,林龄为15年银中杨人工林生物量为188.389t/hm ̄2,其中干材所占的比例较大,叶片最小,地上部各器官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84.33%;根的生物量75.33%分布在地T20~60cm;林分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为16.000t/(hm ̄2·a),干材最高,叶仅次于干材;每生产1t生物量需从土壤中吸收9种主要营养元素16.409kg;叶片中营养元素积累的速率明显高于其它器官,枝仅次于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