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浸渍叶蝶法和浸虫法测定了艾蒿(Artemisia argyi)和苦楝(Melia azedarach的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油茶尺蠖(Biston marginata)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艾蒿和苦楝各溶剂提取物对油茶尺蠖3龄幼虫均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在提取物浓度为120 g/L时,艾蒿乙醇提取物的拒食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4.01%和85.00%;苦楝乙醇提取物的拒食作用最好,拒食率为81.77%,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触杀作用较强,校正死亡率为80.00%.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对油茶尺蠖的触杀作用有显著影响.毒力回归分析表明,艾蒿乙醇提取物和苦楝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毒力较强,处理48 h后的LC50分别为34.595 g/L和42.020 g/L.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危害,研发新型、高效植物源杀虫剂.[方法]采用95%乙醇对半夏干粉进行索式提取,以叶片浸渍法和浸虫法测定了提取液对小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触杀、胃毒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在触杀试验中,当提取物在100 mg/ml浓度下,处理72 h后小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1.44%.在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32.68 mg/ml(24 h)和39.16 mg/ml(48 h);在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7.26 mg/ml(24 h)和21.32 mg/ml(48 h).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胃毒及生长发育抑制作用也明显.饲喂72h时,浓度为100mg/ml处理的小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高达69.41%;在处理48h,浓度为100mg/ml的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为64.43%o[结论]半夏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息半夏皮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小菜蛾防治上的应用。采用叶片浸渍法和浸虫法测定息半夏皮干粉95%乙醇提取物对3龄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触杀活性和胃毒活性。结果显示:在选择性拒食试验中,95%乙醇提取物对试虫24 h和48 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30.89 mg/mL和38.71 mg/mL;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对试虫24 h和48 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4.63 mg/mL和6.54 mg/mL;同时,息半夏皮95%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显示,100 mg/mL粗提物72 h对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3.54%和70.2%。息半夏皮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胃毒作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甜菜夜蛾的拒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碟法测定了半夏乙醇提取物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选择性拒食活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结果表明:半夏乙醇提取物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作用,拒食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为100mg/mL时,其24h选择性拒食率可达85.37%,非选择性拒食率为86.78%。在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32.107mg/mL(24h)和43.594mg/mL(48h);在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4.459mg/mL(24h)和21.527mg/mL(48h)。以上结果表明,半夏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室内测定了巴豆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巴豆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对小菜蛾成虫有较强的产卵忌避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巴豆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和生长抑制中浓度(AGC50)分别为3.70和4.12 mg/mL.巴豆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成虫产卵忌避中浓度(AOC50)为4.37mg/mL.巴豆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触杀和胃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瑞香狼毒对菜粉蝶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采用叶蝶法、夹毒法和点滴法,测定了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提取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这些提取物对菜粉蝶5龄幼虫具有很强的拒食、胃毒、生长抑制作用,但是其触杀作用较差。根乙醇粗提物(简称SCEE)对菜粉蝶5龄幼虫24h的AFC50(拒食中浓度)为381.28μg/mL;胃毒作用的LD50(致死中量)为22.42μg/头;其浓度为500μg/mL时,处理2d后幼虫的体重为49.38mg,7d后的校正死亡率为100%。氯仿萃取物浓度为300μg/mL时,处理24h后,对菜粉蝶5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93.58%,7d后幼虫的死亡率为82.76%。当瑞香亭、伞形花内酯与狼毒色原酮的浓度为500μg/mL时,处理24h后,它们对菜粉蝶5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80.45%、83.79%和70.03%,7d后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75.87%、79.31%和65.52%。SCEE对菜粉蝶5龄幼虫触杀作用LD50的值为52.48μg/头。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黒沙蒿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已烷和丙酮5种提取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黒沙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触杀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但胃毒作用相对较弱.黒沙蒿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24 h内的拒食率达到93.75%,拒食中浓度为8.4 mg/mL;触杀活性较显著,浸虫法测定的72 h的校正死亡率达89.29%;有较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1 d后的生长发育抑制率为91.78%,2 d后是86.32%,平均蛹重169.1 mg,最终化蛹率为43.33%,且生长发育速度较对照缓慢.其它提取物也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
野西瓜苗提取物对小菜蛾活性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野西瓜苗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拒食和抑制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野西瓜苗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触杀和拒食活性.浸渍法处理对小菜蛾3龄幼虫72h的致死中浓度(LC5D)为3.2g·L^-1,24h、48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8.6060、2.8495g·L^-1;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处理剂量50.00g·L^-1’时,抑制生长率大于100%,化蛹率为24.34%,羽化卒为9.28%。  相似文献   

9.
用60%乙醇采用破碎提取法获得苦楝叶、果皮、果肉和夹竹桃叶提取液,用煎煮法获得苦楝根皮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并配制成不同浓度对淡色库蚊和棉铃虫幼虫进行生物测试。结果表明各提取液对两种害虫均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淡色库蚊的死亡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48 h后趋于稳定,苦楝果肉和果皮提取物的毒杀活性最高,LC50分别为0.281 0 mg/mL和0.278 0 mg/mL;苦楝根皮提取物对棉铃虫的毒杀和拒食作用最明显,其LC50为0.187 7 mg/mL。  相似文献   

10.
李水清  黄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73-4575
以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石油醚为溶剂,利用温浸法从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干粉中获得了提取物,测定了各溶剂提取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5龄幼虫的触杀、拒食和胃毒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触杀活性,其中,以乙醇提取物的触杀活性最强,处理24 h后,乙醇提取物对菜粉蝶的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为55.13%;处理48 h后,校正死亡率为64.86%;而各溶剂提取物的拒食和胃毒活性微弱。  相似文献   

11.
苦楝种核的几种溶剂提取物对菜青虫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作用均较强,其中石油醚和氯仿两种提取物对菜青虫拒食作用高于乙醇和水的提取物,也高于苦楝油,而低于川楝素。  相似文献   

12.
20种植物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杀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测定13科20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酸豆、牛角瓜、番荔枝、苦楝乙醇提取物以10mg/mL处理后24h,供试2龄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13%、85.71%、89.28%、89.28%,处理后48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01%、96.34%、92.67%和96.34%,均具有强杀线虫活性;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后24h和48h,4种提取物的LC50由小到大顺序为:酸豆〈牛角瓜〈番荔枝〈苦楝。  相似文献   

13.
用水为溶剂.将100g苦楝果实,经烘干粉碎,通过超声波处理过滤,得到苦楝果实水提取物.以果实重量为标准计算,配成不同浓度的苦楝果实提取物溶液,用于测定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玉米幼苗经过浓度为333.3、166.7、83.3、33.3、16.7 g·L-1的浓度梯度处理后,生长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在一定浓度的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对玉米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并促进根的生长;超过一定浓度时,则会起抑制作用.333.3 g·L-1的苦楝水提取物对玉米生长起强抑制作用,并出现根腐烂现象.  相似文献   

14.
马齿苋鲜样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和拒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9种极性不同的溶剂采用冷浸法对常用中草药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鲜样制备了提取物,研究了其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毒杀和拒食活性。浸渍法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鲜样乙醇提取物在24和48h后对棉蚜的毒杀毒力最高,LC50分别为30.84mg/mL(以鲜样计/mL,下同)和8.80mg/mL,丙酮提取物次之,拒食试验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在浓度为25mg/mL时对棉蚜的拒食活性最高,为70.56%。  相似文献   

15.
瑞香狼毒和坡柳提取物对小菜粉蝶幼虫的拒食活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对小菜粉蝶4龄幼虫24 h选择拒食作用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219.6 mg/L;完全拒食作用的AFC50为1 246.4 mg/L;坡柳乙醇提取物对小菜粉蝶4龄幼虫24 h选择拒食作用的AFC50为691.6 mg/L,完全拒食作用的AFC50为398.0 mg/L.  相似文献   

16.
白喉乌头总生物碱抑菌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皿法和凹玻片法测定白喉乌头总生物碱提取物对稻瘟病菌、意大利青霉、甜瓜枯萎病菌、瓜类腐皮镰孢菌、黄瓜疫霉病菌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测定提取物对棉蚜的触杀活性、拒食活性和内吸活性.初步研究表明,白喉乌头总生物碱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甜瓜枯萎病菌、瓜类腐皮镰孢菌、黄瓜疫霉病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稻瘟病菌和意大利青霉无抑制作用.对棉蚜的触杀活性测定表明药后24、48和72 h LC50分别为14.30、9.30和7.84 mg/mL;100 mg/mL浓度下药后24和48 h拒食率分别为87.63;和93.81;;同时未观察到有内吸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同地区楝属植物中川楝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高速液相色谱(HPLC)对我国楝属(Melia)植物主要分布区的川楝、苦楝的树皮、果实及叶片中川楝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区川棘、苦楝样本中川楝素的含量差别较大。树皮中的含量以贵州(沿河),陕西(西乡)采的苦楝及河南(扶沟)采的川楝较高,分别为5.160、4.697和4.223mg/g。果实中川楝素的含量都较低,苦楝果中仅含微量或测不出。杭州采的川楝果中川楝素含量却显著高于其它楝果样本,而且比其树皮的含量还高(分别为0.800和0.574mg/g)。所采的楝叶中在该测定条件下测不到川楝素存在。楝科中其它9种非楝属植物树皮中不含有川楝素。从整个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川楝素只存在于楝属植物树皮中,果中也有少量分布,川楝中川楝素的含量不一定高于苦楝。各样本中川楝素含量的差异是否与其分布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及土壤等因素有关,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梁瑞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12-1113
[目的]为穗花马先蒿的开发利用和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研究穗花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用95%乙醇作提取剂,料液比1∶10,提取穗花马先蒿杀虫活性成分为15.30%。随着乙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浓度50.00 mg/m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6.38%,毒力回归方程为y=2.220x+2.859。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的顺序为石油醚>正丁醇>氯仿>乙酸乙酯>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6.38%。[结论]穗花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好的杀虫效果,48 h的LC50为9.21 mg/ml。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活性比较得知,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酯溶性的弱极性物质,分布在石油醚所在极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液分配法对圆滑番荔枝叶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不同萃取组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中20 mg/mL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74.43%,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