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搞好成鱼池的水质调节,这对夺取成鱼的稳产、高产极为重要。水质调节的原则:春季要“小水大肥”,即水深保持在1~1.5米,水要肥一些,这样水体中浮游生物的量大,可供鲢、鳙鱼摄食;夏季要“大水小肥”,即水深保持在2.5米左右,水不要过肥,以避免在沉闷雷雨天造成泛池。现介绍五种成鱼池的水质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池塘养殖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内蒙主自治区各级渔业工作者从本地区渔业生产的特点出发,进行了池塘精养高产技术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综合各地的精养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抓好两个基础(一)建设标准鱼池和改造老化鱼池鱼池是鱼类生活、生长的场所。各种增产措施的实现,都要通过鱼池才能发挥作用。要想获得高产,首先要抓好鱼池这个基础。因此,新鱼池一定要按规定标准修建,对不合格的老化鱼塘要按标准加以改造,进行小塘改大塘,浅塘改深塘,死水塘改活水塘。加宽堤坎加固堤埂,使所有鱼…  相似文献   

3.
一、从“深”字上着手 现在池塘大部分都是老池塘,老池塘连年淤积,水位越来越浅。要想达到高产.鱼种池和成鱼池水深应分别达到1.5—2.5m。生产实践证明,鱼池每增深0.5m,产量可提高10%-30%。同时,667平方米鱼池挖深0.5米,可取塘泥333立方米,经有关科研单位测定:这些塘泥的肥效相当于144公斤尿素、170公斤过磷酸钙和44.4公斤氯化钾,此外,还含有大量腐殖质,这些塘泥送进田地当肥料。可促使农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4.
正鱼池的水质、底质状况不良产生的饱和气体,常常附着在鱼的鳍条、鳃、皮肤上,或被鱼误食,导致肠道充气,使鱼体失衡,解救不及时会产生大量死鱼现象。预防与应急控制措施如下。1)控制池水肥度,保持肥、活、嫩、爽,切忌肥水压塘。2)水较浅、水质肥的鱼池应加注一定量的新水,保持适宜水位,应对天气的突然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建设好高标准鱼池。标准鱼池的具体要求是: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进、排水渠道畅通,最好能够自灌自排。机电设备齐全,主要是提水、增氧、饲料加工机械和用电设备齐全。鱼种和成鱼池配套,目的是实现鱼种自给,提高其成活率,以便节省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另外,老鱼塘要注意年年清整。  相似文献   

6.
陈泽 《饲料研究》2001,(11):37-37
为了促进鱼类生长,需培肥鱼池水质。但一些水生有害昆虫也随之大量孽生,如松藻虫、水蜈蚣、龙虱、红娘华等。它们直接危害鱼苗鱼种,使其出池率降低;或者争食鱼类的适口饵料,使鱼生长缓慢。因此,对鱼池中的有害昆虫,必须杀灭。  杀灭鱼池中的有害昆虫,往往也会影响到池水中的浮游生物量。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对鱼池中的有害昆虫,就需要巧杀。巧杀的方法是:每公顷鱼池按水深1m计算,用柴油750mL或煤油1200mL、破花生油900mL,加入150mL敌杀死农药,充分混合摇匀后,在小竹竿一端,绑上塑料泡沫或布条,蘸…  相似文献   

7.
(一)适时注入新水 加注新水能给鱼池带进较多的氧气和老水中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冲淡水中耗氧的有机质以及一些有毒的代谢物。尤其是夏秋季节,养殖池塘5~7天必须加注新水1次。  相似文献   

8.
在混养密放的精养鱼池中,要使池中各种养殖鱼类得到充足的食料而较快地生长,必须在投喂人工饲料的同时给鱼池适当施肥,这是提高池塘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1.施基肥 瘦水鱼池或新建鱼池,水质较难变肥,因此,必须施基肥。基肥最好采用粪肥、绿肥或厩肥等有机肥。基肥应早施,最好在冬季鱼池排水清整后进行,以  相似文献   

9.
(一)清塘培肥 将鱼池中鱼(种)全部转入另池喂养.鱼池保留淤泥10~15厘米,清除多余的淤泥,对原鱼塘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100~120千克消毒.清塘7天后,每0.067公顷可施发酵腐熟的猪、牛粪400~600千克或大粪100~150千克,以培肥水质.  相似文献   

10.
<正> 如皋市新民乡对树龄衰老、准备更新的桑园,在老桑中先栽桑苗,培养新株后再挖除老桑树,这样不致因桑园更新而桑叶减产。在秋冬或初春于老桑园行间开沟、铺草、填肥、栽植新桑,饲养春蚕后即淘汰挖除老桑,并加强新桑抚育管理,增施肥料,  相似文献   

11.
生石灰在淡水养殖中常用来杀灭病菌、调节水质等,为保证其使用效果,泼洒生石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池塘对象 一般精养鱼池,鱼类摄食生长旺盛,经常泼洒生石灰效果较好;新挖鱼池因无底淤,缓冲能力弱,有机物不足,不宜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有限的有机物加剧分解,肥力进一步下降,更难培肥水质;对于水体pH值较低的池塘,要泼洒生石灰加以调节;水体  相似文献   

12.
1 春季早施肥促早发 (1)浅水施基肥,确保肥水下塘。干池清塘后,鱼种放养前 15~20天,合理施基肥,水深 1米的鱼池,每亩施有机肥不超过500千克,培肥水质保证肥水下塘。(2)早春施大肥,催生长。放养鱼种后,随着鱼池水温的不断增高,应经常施腐熟的厩肥,每亩300~400千  相似文献   

13.
高温期由于浮游生物繁殖生长快,鱼类生长旺盛,池水中磷的消耗量大,往往导致缺磷.因此,在这段时间要及时合理地向鱼池施用磷肥,以提高池水的肥度,确保养鱼高产.施用磷肥,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新鸭老鸭不混杂:新鸭多动喜闹,老鸭喜静少叫。新老鸭混杂同养,新鸭会把老鸭吵叫得心神不安,影响产蛋和健壮。保持鸭群旺盛:把衰弱、老瘦、病劣及产蛋少的鸭子淘汰掉.保证鸭群个体只只健壮。要不断地选择增添新鸭子,保持鸭群旺盛不衰,以保证产蛋总量高。加强四季的管理:一、春鸭养膘尾如花。春天鸭肥生蛋早,反之鸭瘦生蛋迟。所以,冬天一定要对鸭子精心喂养,使鸭子在开春以后膘肥体壮,尾巴长得像一条盛开的绣球花,这样的鸭子一般在上半年就能产10公斤鸭蛋。二、夏天停喂把毛拔。俗话说,鸭子生蛋,先是去油,后是去膘,生到最后…  相似文献   

15.
鱼鸭混养是国内外常见的综合养殖经营方式。一般在鱼池堤埂k建鸭棚,用鱼网(或棚栏围一部分鱼池作鸭的活动场地,鱼池为鸭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减少寄生虫病和其他病菌对鸭群的侵害,鸭又能摄食青蛙和鱼类有害生物,利用鱼鸭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使鱼鸭丰产丰收。回、水域选择鱼鸭混养水域以1亩以上水面为宜(水田可以改造),水深1米左右,以成鱼池为佳,鱼池边应留一块10平方米左右的开阔地,利于建鸭棚和围鸭群在陆地上的运动场,对沙土埂,土质较松地埂及新开挖鱼池上的鸭棚他埂应修筑30度左右的护坡,靠鸭棚的一方用鱼网(或棚栏…  相似文献   

16.
在马尾松的针叶中,含有松节油、二戊烯等成分,具有杀虫、杀菌作用,可用来防治多种鱼病。  当鱼发生赤皮、烂腮和肠炎病时,可按每50 kg鱼用马尾松针叶0.5 kg捣碎,加食盐50 g,拌和青料投喂;或按每hm2鱼池用300 kg马尾松针叶,研成粉末,兑水375 kg,向鱼池中泼浇;也可按每hm2鱼池水深1 m用马尾松针叶525 kg,浸泡在鱼池进水口处,每天翻动一次。这三种方法,对治疗鱼的赤皮、烂腮和肠炎病的效果都较好。  当鱼发生锚头蚤和鱼虱病时,每hm2鱼池用马尾松针叶225 kg,捣碎后浸泡于水中,用浸出的汁液向鱼池中泼浇;或每hm2用带枝的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蚕茧生产任务,必须大抓秋蚕及晚秋蚕的饲育,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桑叶,实行多次养蚕;另一方面,要在现有新老桑园的基础上,加强肥培管理,才能提供足够的优良饲料,为秋蚕茧丰收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8.
浮萍是鱼类的优良青绿饲料。向鱼池中投喂浮萍 ,要注意三大禁忌 :一忌让浮萍覆盖整个鱼池水面。否则 ,会造成鱼池中的水严重缺氧 ,引起鱼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 ,向鱼池中投喂浮萍 ,一定要搭好食台 ,将投喂的浮萍固定在鱼池的一边 ,一般应约占鱼池水面的1/ 3。特别是水面较小、仅在 0 .0 6 6 7hm2 左右的鱼池 ,投喂的浮萍更不能过量。二忌在闷热雷雨天气向鱼池中大量投喂浮萍。遇有闷热雷雨天气时 ,鱼池水中的溶氧往往会减少 ,如果再大量投喂浮萍 ,使鱼池水中溶氧不足 ,容易造成泛塘、死鱼。所以 ,在闷热雷雨天来到之前 ,就要控制浮萍的投…  相似文献   

19.
1.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夜晚给鱼池注水,尤其是凌晨3~4时或1~2时注水,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改良水质,避免鱼缺氧浮头,对防止泛池和病害发生有明显效果。2.改吸深层水为吸浅层水。用抽水机给鱼池加注新水时,通常是将抽水管插入水下1米或更深处,所吸注的是深层水。这种水有机质含量高,溶氧含量低,水温也偏低,注入鱼池后,不利鱼的生长发育。因此,要改吸溶氧丰富的浅层水,即将吸水管插入水下30厘米即可。3.改水流直冲为斜冲。不少养鱼户在为鱼池加注新水时,把抽水机水管架在池埂中间,直接向池中冲水,使新注入的水和原来鱼…  相似文献   

20.
陈谭 《饲料研究》2001,(6):39-39
硫酸铜、硫酸亚铁、漂白粉、敌百虫、高锰酸钾等都是防治鱼病的常用药。为提高用药效果,须注意以下事项:1.要注意用药量 如用药量过多,会对鱼及水质造成危害;用药量不足,则达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因此,用药量一定要适量。如漂白粉的用量,应根据含氯量30%计算。如漂白粉含氟量低于30%,应按降低的比例增加用量,否则,使用后会无效。又如在水质比较肥的鱼池中使用硫酸铜,因水中有机质较多,硫酸铜易与有机质作用而降低浓度,应通过试验,适当增加硫酸铜的用量,使水中的合药浓度与要求浓度基本相符。2.要注意用药的时间 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