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转基因动物食用安全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是目前具有极大应用前景的生物技术之一,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转基因动物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任何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进入食物链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生物安全评价,其中食用安全评价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参阅部分国内外文献,结合近几年从事国家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对国内外转基因动物及产品食用安全评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期望为中国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的动物的制作方法,转基因动物应用研究及其取得的成就,阐明了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表达特征,提高转基因表达的策略以及转基因动物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展望了转基因动物产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市场上会出现带转基因标识的食 品吗 农业转基因生物,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 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 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目前,我国转 基因作物耕种面积已有100多万亩,继美国、阿 根廷、加拿大之后列第4位,但主要种植的是抗 病毒的烟草和抗虫棉。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 有一例大宗转基因粮油作物获准进入商品化生 产,只有一些科研机构有小面积的转基因作物  相似文献   

4.
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转基因技术是近10多年来农业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但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也是国内外争论的热点问题,这种争论可能是长期的。本来转基因生物安全是一个科学问题,但是国内外对这个问题争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成为十分复杂的科学、社会、经济、贸易问题。本文试图说明学术领域关注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以及它与社会、经济和贸易问题的关系,目的是消除公众和消费者存在的认识误区,使社会各界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有一个比较科学公正的认识,以利于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位于北京海淀区,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归口管理。2008年12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农业部审查认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授权开展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与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业务,并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中心现有专职检测人员19人,其中,中级职称11人、高级职称8人,硕士5人、博士8人;中心团队在检测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共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参与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位于北京海淀区,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归口管理。2008年12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农业部审查认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授权开展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与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业务,并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中心现有专职检测人员19人,其中,中级职称11人、高级职称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论述了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意义。简要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国际组织、部分发达国家及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方面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对我国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初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9,(6):1055-1055
美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采取自愿标识的政策,由商家自愿标示并解释说明转基因食品与相应的传统产品相比对消费者具有同等的安全性。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主要负责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评估。但除非涉及食品特性的较大变化,如引入过敏源,否则不能强制商家添加食品标签,标明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9.
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配套规章的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贯穿于其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申请人在对转基因生物进行自我评价、确定安全等级的基础上,向农业部提交申报材料,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技术审查并提出评价意见后,由农业部审核、批复。由此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位于北京海淀区,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归口管理。2008年12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农业部审查认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授权开展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与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业务,并为《农业转基因  相似文献   

11.
刘升  罗云波  黄昆仑 《核农学报》2015,29(2):337-343
研究证实营养素在疾病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摄入不足将影响人体健康,所以营养素的补充强化已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营养改良型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围绕转基因技术在植物营养改良方面的应用,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植物中维生素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矿质元素含量和降低植物中有害因子、改善脂肪酸组成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商业化进程提出了建议。以期使读者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转基因技术在改良植物营养价值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转基因产品的定性PCR、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及其它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综述了转基因产品品系特异性检测技术、内标基因、标准物质及影响检测的抑制因子等已2v取得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因修饰食品的几个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基因修饰植物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而且伴随基因修饰植物商业化和进展,有关基因修饰植物的潜在风险和影响人类健康的争论日趋尖锐。对基因修饰植物向肠道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细胞发生基因转移潜在性,用于基因修饰植物筛选的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基因修饰食物的过敏性评价,转基因植物营养价值变化等经常提及的几个基因修饰食品专门安全性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肠道微生物平衡对于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发挥重要作用,与宿主的营养代谢、免疫调节有着重要的关系。肠道健康直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态。外源物质可通过肠道菌群、肠壁通透性、粘膜免疫、肠道代谢物等影响机体健康。对转基因生物进行肠道健康的安全评价可以监测转基因生物通过肠道产生的非期望效应,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证。本研究汇总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转基因生物在肠道微生物平衡方面的研究,完善了非期望效应的评价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进一步完善了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放射免疫技术快速检测转基因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分别合成掺入地高辛标记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核酸探针,再利用放射免疫技术将I^125标记的地高辛抗体与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探针分别进行杂交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样本的杂交信号均为阳性,且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为转基因植物的分析检测又提供了一种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七种转基因玉米的重组DNA结构分别对Bt11、Bt176 、Mon810 、Mon863 、TC1507、 GA21 和NK603设计转化体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检测。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和筛选了七种转基因玉米转化体特异性oligo探针,制备转基因玉米的寡核苷酸芯片。实验表明,该探针特异性好,同常用的凝胶电泳检测方法相比,芯片杂交的灵敏度(0.01%),优于凝胶电泳检测(0.1%),由于采用了多重PCR技术一次可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西省可持续食物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爱清  卞新民 《土壤》2007,39(5):819-823
选取化肥用量等23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江西省可持续食物安全度.结果表明,1978-2003年江西省可持续食物安全度逐步提高,目前食物处于安全水平.江西省食物生产因子、资源禀赋因子和气候因子安全水平较高,对食物安全较有保障;食物保障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安全水平偏低,是可持续食物安全的薄弱环节;可持续环境因子的安全水平正逐步加强,有利于提高可持续食物安全度.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GIAR's identification of food safety as an area requiring priority attention to safeguard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smallholder farmers and the poor,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leve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tention accorded by the scientific and development community to this theme. This baseline survey of work undertaken exposes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the food safety situation of the poor; food safety concerns in technology and policy research in the CGIAR; the role of capacity-building; and, subsequently, attempts to provide pointers to the CGIAR research community along which it could proceed. It is clear that within the CGIAR System, there has been no set strategy to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topic, and that work done to date has been largely of an ad hoc nature. The formulation of a strategic framework to guide the incorporation of food safety considerations in CGIAR research is now essential and would prevent duplication, capture synergies from the currently isolated activities and promote greater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