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皇竹草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皇竹草腋芽或顶芽作外植体,接种在脱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可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接在再分化培养基上即可产生胚状体再生植株,获得的再生植株经多次切割后其基部又能产生不定芽形成再生植株,由此可获得大量的皇竹草再生植株建立起皇竹草快繁体系,为牧草生产提供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2.
草麻黄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萍  刘军 《中国草地》1998,(6):53-55
将草麻黄幼草节间幼茎部分作外植体,培养在附加KT0.054mg/l+2,4-D1.11mg/L的MS培养基中,可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同样的外本培养在附加BA3mg/l+IAA0.2mg/l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大量不定芽;不同途径得到的芽转移到MS附加6-BA0.056mg/l+1.11mg/l2,4+11.11mg/l2,4-D的培养基后,可分化出不定根,从而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3.
以皇竹草腋芽或顶芽作外植体,接种在脱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可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接在再分化培养基上即可产生胚状体再生植株,获得的再生植株经多次切割后其基部又能产生不定芽形成再生植株,由此可获得大量的皇竹草再生植株建立起皇竹草快繁体系,为牧草生产提供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4.
柱花草愈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热研2号柱花草无菌实生苗的胚轴与叶片切段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MS NAA 2 mg/L BA 0.5 mg/L及MS 2,4-D 3 mg/L BA 0.3~0.5 mg/L CH 200 mg/L对叶片切段诱导效果最好。而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 NAA 3 mg/L BA 0.1~0.3 mg/L和MS 2,4-D 3 mg/L BA 0.5 mg/L最优。愈伤组织在MS BA 2.5 mg/L NAA 0.1 mg/L进行分化培养,可实现高频植株再生。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 1.0mg/L IBA 0.5 mg/L IAA,生根率可达95.84%。  相似文献   

5.
以中华结缕草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进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中华结缕草成熟胚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6~7 mg/L 2,4-D和0.05 mg/L 6-BA的出愈能力很强,但初生愈伤组织呈无定型棉絮状,不能再生成株。采用不同的糖类和固化剂以及一定比例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方法,对初生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诱导出致密颗粒状的、具有高度再生能力的胚性愈伤组织,此类胚性愈伤组织在最佳分化培养基MS 1.0mg/L NAA 1.0 mg/L KT 3.00 mg/L 6-BA上有较高再生频率,生根培养基采用1/2 MS。  相似文献   

6.
黄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花苜蓿下胚轴、子叶为材料,在MS+2,4—D0.5~2mg/L以及MS+2,4—Dlmg/L+6BA0.2~1.0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将它们分别传入MS+2,4—D1mg/L或MS+2,4—D0.2mg/L+6BA0.5mg/L的培养基中3~6个月,可分化出芽或类胚体;转入无激素的1/2MS培养基后,可生根并发育为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
桑子叶愈伤组织的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陈爱玉  王勇 《蚕业科学》1995,21(2):120-121
桑子叶愈伤组织的培养与植株再生陈爱玉,王勇,倪国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桑树多种离体材料,如桑芽、未成熟叶、雌幼穗、花药和胚珠的培养都已成功地再生出植株[1-4]。然而,桑愈伤组织培养成植株尚有较大困难。目前,只有桑下胚轴、茎段和幼胚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8.
利用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新品系无菌苗不同部位,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子叶、下胚轴、叶柄、叶片及根段在MS+0.5mg·L-1 6-BA+1~2mg·L-1 2,4-D培养基上都极易诱导出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0.5mg·L-1 6-BA+1.0mg·L-1 2,4-D,添加2,4-D比NAA更利于愈伤的增长和保存;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75mg·L-1 6-BA+0.5mg·L-1 NAA,最高分化率为16.67%,且分裂素6-BA优于KT,6-BA与NAA组合比与IBA组合更有利于红三叶愈伤组织的分化;茎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1 6-BA+1.0mg·L-1 IBA,再生苗的增殖效果IBA>NAA,2,4-D不利于茎芽生长;最佳生根条件为50mg·L-1浓度的IBA中浸泡1h后植入含0.5mg·L-1 IBA的MS中,生根率达80%,红三叶新品系IBA生根最大极限浓度为0.75mg·L-1,浓度过高表现出对根系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9.
红三叶组织培养及再生植株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孟玉玲  韩榕 《草业学报》1994,3(2):51-54
本文采用MS,B5和PC一L2作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激素组合条件下对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子叶及下胚轴进行组织培养。在MS,B5和PC一L2附加2mg/L2,4-D和0.5mg/LBA的培养基上,子叶及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均在89%以上。愈伤组织继代在B5无机盐十三倍MS有机成分+3%蔗糖+0.5mg/L2,4-D+0.5mg/L6BA0.2mg/LNAA,+10mg/LVc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愈伤组织在B5附加0.1mg/L6BA+0.2mg/LIBA的培养基上再生植株。下胚轴在MS附加2mg/L6BA+1mg/LNAA的培养基上直接分化形成丛生苗,转入无激素NS培养基上再生根。实验表明VE,Vc,PVP和活性碳对愈伤组织褐化有抑制作用,10mg/LVc抗褐化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0.
百脉根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时永杰  周丽霞 《草业科学》1997,14(5):61-61,64
百脉根下胚轴在附加有2,4-D 0.6 ̄2.0mg/L、KT 0.3mg/L的MS的培养基上,3 ̄4周时形成愈伤组织,继代2 ̄4次后,在附加有BA 0.5 ̄2.0mg/L,NAA0.1 ̄2.0mg/L的MS培养基上2 ̄3周有白色根形成。  相似文献   

11.
普那菊苣的核型分析和C-分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根尖染色体常规制片分析,确定普那菊苣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2n=2x=18=18m。利用BSG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C-分带研究,确认普那菊苣的标准C-分带为2n=18=2CT+4CTI++1CT++ICTI++ICT+I+;同时证实利用C-分带方法验证核型分析中染色体的配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壤不同种植方式普那菊苣的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砂土、粘土、壤土3种不同的土壤上以穴播、条播、撒播和育苗移栽4种种植方式种植黔引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Puna,测定其鲜草产量和再生速度。结果表明:黔引普那菊苣在各种不同质地土壤上采用各种种植方式均有较高的产量。在同质地土壤上,鲜草产量以条播为最高,穴播次之,育苗移栽产量最低。同一播种方式以在壤土上的产量为最高,砂土次之,粘土最低。再生速度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黔引普那菊苣适宜在各种土壤上种植,但以在土壤肥沃的壤土上种植产量较高,条播、穴播为推广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3.
菊苣再生体系建立及转AFL2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菊苣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建立高效再生体系和农杆菌介导的稳定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再生频率从48%提高至100%;单叶盘再生芽数达12个;试管苗叶片与农杆菌菌株PIG 121 Hm共培养3 d,在附加卡那霉素20 mg/L和头孢霉素600 mg/L再生培养基上选择培养2周后,叶片再生出转化芽,绿芽率达8.6%,转化芽在附加30 mg/L卡那霉素培养基中长大并继代增殖,初步鉴定是转化芽.  相似文献   

14.
以小花碱茅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脱颖处理和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成功建立了其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种子脱颖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降低了污染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5.0 mg/L 2,4-D的MS培养基,诱导率可达55.2%,2周可见白色愈伤组织;最佳芽分化培养基为添加1.0 mg/L 6-BA和0.5 mg/L NAA的MS培养基,分化率可达31.7%,同时伴随根毛的发生,生根率达81.7%,诱导时间为2周;分化后的再生苗移植于1/2MS培养基上,100%生根,炼苗移栽后可全部成活。从小花碱茅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到植株再生共需16周左右。小花碱茅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探究小花碱茅耐盐碱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导入APX基因提高了普那菊苣植株的抗逆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把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来自棉花(Gossypium spp.)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基因导入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结果表明:经过卡那霉素(Km)筛选和对抗性植株的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APX基因成功地整合到普那菊苣基因组中。转APX基因普那菊苣植株对NaCl和甘露醇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在NaCl浓度为500mmol·L-1、甘露醇浓度为30g·L-1的条件下,转APX基因不定芽能够正常生根和生长,转基因植物叶片外植体能够形成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而野生型植株不定芽不能正常生根、已生根幼苗不能正常成长,野生型植株叶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6.
普那菊苣种子细小,直播建植覆土浅,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旱作栽培条件下抓苗保苗较困难,着重介绍普那菊苣育苗丰产栽培技术,对干旱半干旱地地区利用普那菊苣具有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百慕大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百慕大是一种难以培养的草坪草。本研究首次以百慕大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进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百慕大成熟种子的出愈能力很强,且不同的基本培养基诱导效果相近,但初生愈伤组织呈无定型棉絮状,不能再生成株。采用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和琼脂浓度以及在培养基中附加适宜浓度ABA,CH和一定比例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方法,对初生愈组织实施继代改造,高频诱导出致密颗粒状的,具有高度再生能力的胚性愈伤组织,此类胚性愈伤组织在含有2.0mg/L 6-BA,1.0mg/LK和0.5mg/L NAA的分化培养基上再生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兰引3号结缕草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引3号结缕草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植物激素GA3,IBA和6-BA对兰引3号结缕草匍匐茎带芽茎段发芽,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S+GA30.5 mg/L+IBA 0.1mg/L是促进兰引3号结缕草试管苗茎段发芽,生根及生长的最优组合培养基,MS+GA31.0 mg/L+IBA 0.1 mg/L是适宜兰引3号结缕草试管苗茎段发芽,生根和生长的较优组合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对热研2号柱花草无菌实生苗的胚轴与叶片切段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S 0.5~2.5 mg/L BA均可实现100%的再生频率,其中叶片切段在MS 1.5 mg/L BA上单位外植体产生的丛生芽数最多,为18.45;而胚轴切段在MS 2.0 mg/L BA上单位外植体产生的丛生芽数最多,为15.30.经过4周的壮苗培养,切下单芽进行生根培养.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 1.0 mg/L IBA 0.5 mg/L IAA,生根率可达95.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