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1秋季的特点主气为燥(秋高气爽),兼有热邪(秋老虎)、寒邪(昼夜温差大,一场秋雨一场寒)、风邪(秋风扫落叶),还有湿邪(昼燥夜湿,有露水)。2从中兽医角度看秋季鸡的咳喘证肺为娇脏,风、寒、燥、热等外邪极易侵袭肺脏,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相似文献   

2.
中兽医认为,肺寒吐沫的病因病机是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致使寒邪凝于肺窍,而寒属阴邪,易于阻遏气机,寒凝则气滞,气滞则津液不行,聚而化为涎沫发为此病。正如《元亨疗马集·马患肺寒吐沫第二十九》所说:“夫肺寒吐沫者,气凝肺窍也。皆因乘骑紧骤,遇寒水饮之太急,抢于肺脘。肺气凝结津液,变化成痰……吐沫垂涎,此谓肺受寒邪之症也。”并对其症状描述说:“口中白沫吐连连,唇舌无疮号肺寒……棚下绕  相似文献   

3.
<正>耕牛喘证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病证,而痰热郁肺型喘证是炎热季节感受暑湿之邪所引起的以灼热喘咳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生多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厩舍潮湿,空气不流通,暑湿浊气犯肺,肺气壅滞,也会造成肺失宣降,以致肺气上逆而发为喘。或表寒邪未解,进而入里化热,或肺热素盛,皆会造成肺失宣降,亦气逆作喘。近年来,我们应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耕牛痰热郁肺型喘证七例,疗效显著,现将其中一例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气喘是各种原因所致的以呼吸急促、肷肋煽动,鼻张引息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代兽医学的肺气肿属本病的范畴。内因外因都可引起,一年四季皆可发生,而以秋冬最多。1病因病理风寒伤肺,致肺气壅塞,宣降失常而作喘,或风寒未解,郁而化热,或外感风热,肺失清肃亦可成喘,此外,饲管不善,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贮于肺,肺气不利,或痰湿久郁而化热,肺失肃降而上逆,或脾失健运,中气虚弱,致肺失充养,气无所主而喘促;后天不足,真元亏损,肾虚失纳,气逆而上,亦可作喘。  相似文献   

5.
加味半夏散治疗猪肺寒叶沫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寒吐沫是指寒邪凝于肺窍,津液化为涎沫之症,故名肺寒吐沫.《元亨疗马集》描述道:“口中白沫吐连连,唇舌无疮号肺寒.奔行饮急因伤肺,气结津液变作痰,棚下绕桩浑似雪,槽边满地恰如绵.”指马类畜肺寒吐沫之症,采用半夏散治疗.本人采用加味半夏散治疗猪受风寒湿潮致肺寒吐沫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耕牛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 ,以发热、恶寒、咳嗽、流涕、食欲减退、皮温不均为主证。多在夏秋季气候突变时发生 ,发病率高 ,呈流行性 ,其传播迅速。笔者在实践中用此方法治疗 2 3头耕牛 ,取得良好的效果。1 病 因(1)因气候突变 ,冷风袭击或阴雨淋袭 ,外邪伤及肺卫 ,肺失宣降 ,毛窃腠理不通而成本病。 (2 )因风热邪气侵袭畜体 ,皮毛疏泄不畅 ,邪热入肺 ,肺失清肃而发病。 (3)因感冒疫气互相传染而发病。2 症 状突然发病 ,病初食欲 ,反刍减退 ,头颈肌肉发抖 ,两耳下垂 ,背拱起 ,鼻镜干燥 ,流泪 ,流清鼻涕 ,口角流涎呈线状 ,咳嗽 ,颤抖毛…  相似文献   

7.
1 病因 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阴盛阳衰,故形寒怕冷,耳鼻发凉;寒伤阳气,胃受纳和腐熟失职,故食欲减退;寒从湿化,寒饮上逆,故口腔滑或口流清涎;若传之于肺,肺气凝滞,津液化成涎沫而溜于口角外。  相似文献   

8.
<正>役牛咳嗽病症,多见于役牛因肺失宣降、呼吸不畅、痰涎异物壅滞于肺或喉管而发生的病证[1]。该病是临诊中常见的症状,也是肺经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四季皆可发生,但春秋和冬季较为多见。该病或因役牛感受六淫之邪所致。肺主气,司呼吸,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当外邪从口、鼻、皮毛犯肺,致使肺失宣降清肃遂发咳嗽。在外感咳嗽诸证中,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多以风为先导,临床上有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不同宜应详加辨认。或由于饲养失  相似文献   

9.
耕牛肺寒吐沫是一种常见病症 ,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有部分患牛因延误治疗而并发它病导致死亡。笔者从 1 980年以来共收治该病 1 9例 ,灌服中药 ,均治愈 ,效果满意。1 病因本病多因外感风寒 (气候突变 ,偶遇风、寒、雨侵袭 )或内伤阴冷 (渴极多饮冷水等 ) ,令寒邪直中肺窍 ,凝结肺气 ,津液化为痰沫 ,而成此病。2 症状食欲不振 ,毛焦肷吊 ,口中不住淌流白色泡沫 ,落地不化 ,沫中有少量水滴流下 ,口色如绵 ,舌苔白腻 ,脉沉细。3 治疗温化寒痰 ,调气健胃。药用二陈汤加减 :制半夏45 g,陈皮 45 g,茯苓 35 g,防风 35 g,草豆蔻 35 g,砂仁 2 5 g…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瘫痪多因饲养管理不善,产前营养不良,母体气血亏损,虚弱,产后护理不当,风、寒、湿邪乘虚侵入肌肤,继传肾经,肾受寒邪传于腰肢,致使气滞血瘀,发生腰腿疼痛而引发本病。主要症状初期食欲不振,精神倦怠,泌乳量减少。病母猪不吃或少吃,奶少,后肢无力,站...  相似文献   

11.
<正>幼畜久咳是因外感、内伤致肺气壅塞,宣降失常而发生,临床上常见,现就笔者治验介绍如下。1治肺为先宣降配合"五脏六腑皆令兽咳",但咳嗽的病机再复杂,关键病位仍在肺,正如《医学三字经·咳嗽》说"……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上连气道、咽喉,外合皮毛。幼畜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气不足,表卫不固,易受外邪袭表。肺宣降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宣发和肃降是肺生理功  相似文献   

12.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引起,或由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失宣降而产生;或由劳役损伤,脏腑气血功能病变,传至肺脏而咳嗽。前人有“五脏六腑皆令兽口空,非独肺也”之说。然肺为气之市,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张景岳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1 外感咳嗽外感咳嗽主要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但由于四时气候变化及畜体感受外邪的不同,在临床上也就会出现风寒、风热及燥热等不同的咳嗽。临床所见以风寒为多。又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外感咳嗽诸证中,不论由于风寒…  相似文献   

13.
1病因病理 脾胃虚寒呕吐是因胃气失降,气逆于上所致。胃气以降为和,无论何种原因,伤及于胃,使胃气失降,气逆而上,均能发生呕吐。常见于瘦弱耕牛,劳役太重,饲喂不当,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再遇久渴失饮,突然饮水过多,为寒所伤,寒凝胃腑,胃气不降,上逆而为呕吐。  相似文献   

14.
耕牛吐草为胃气上逆所出现的一种症状。常有吐草、流涎、料水混杂吐出等表现。根据临床所见,按症论治于后:1.口流清涎,吐出草团或料水混合物,被毛竖立,耳鼻俱凉,鼻汗不成珠,日色淡白。此为胃寒吐草。被毛竖立,耳鼻俱冷,鼻汗不成珠,口色淡白,乃为寒邪内盛之象。食欲与反刍减少,口流清涎,并出现吐草,乃寒邪侵犯胃腑,胃不主纳。脾健运失权,浊气上逆,是湿痰外泄之故。治宜健脾暖胃,理气止吐。方选“健脾散”。  相似文献   

15.
牛患肺气喘症乃因牛肺气壅滞、逆塞胀满而发生气喘之症。多为劳役过度、使役不当和飼养管理不良所致。特别是在农忙季节尤以老年牛更易发生本病。笔者先后試用“苏白散”对本病进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膈痉挛中兽医称为跳肷、振心黄、撞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膈痉挛的病畜,一般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1病因分析多因吃饱后奔走太急,出气不匀,致使肺气壅塞,逆气凝于膈间,或因使役过劳,突饮冷水太过。冷热相击,逆气上冲膈胸,致使隔膜发生痉挛而成其病。此外,马骡驴因患结症,误投热性药剂,后期亦可继发此病。2临床症状精神不安,食欲减少,两肷频频跳动,出气多,吸气少,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候之一,其包括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各种肺炎等引起的咳嗽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所为,也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历代本草方中载有许多止咳蜜膏方,辑录几则如下,供选用.  相似文献   

18.
咳嗽是指家畜外感内伤,肺系受病,宣降失常而肺气上逆做声,鼻流痰涎的病症。各种家畜均可发生。咳嗽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  相似文献   

19.
肺热咳嗽是肺经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外感、内伤,肺经受病,肺之宣降失常,肺气上逆而发咳嗽。笔者自1997年以来,用咳血方治疗家畜肺热咳嗽25例,治愈24例,现予报道,供同行参考。1病因多因畜体平素肺卫不固,役后汗出,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外束腠理,内...  相似文献   

20.
牛胬肉翻睛是牛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多发于署月炎天。本病以两胞肿胀,向外翻出,难于缩入为本病的主要特征。笔者参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体会,试对本病的辩证施治作一浅析。1病因病机1.1多因署月炎天,劳役过度,驱赶太急,使热毒积于心肺,疫气流入肝经,外传于眼,而致本病。1.2署月炎天,长期日晒或拴于通风不良的厩舍之中,使热毒积于心肺,疫气流入肝经,外传于眼而致本病。1.3外感风热,热邪乘虚而入,肝受其邪,外传于眼而致求病。1.4饲养管理失调,喂养太盛,内伤料毒,日久化热,使热毒积于心肺,流入肝经,肝受其邪,外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