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所谓嵌合体动物,是指由两个以上不同的受精卵或三个以上的配子相结合,由不同基因型的细胞群所构成的复合体。另外还有一种复合体与此非常相似,通常叫做镶嵌体(mosaic)。两者的区别是,后者来自一个受精卵,是由于在其个体发生过程中体细胞发生突变或染色体不发生分离交换而产生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2.
嵌合体是指由2个或2个以上具有全能性或多能性的细胞系发育而成的复合体。随着发育生物学理论和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将胚胎干细胞导入小鼠植入前胚胎制备嵌合体逐渐成为研究细胞分化机制的有效工具[1]。经基因修饰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可遗传的嵌合个体,也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实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实验证明,体外成熟(IVM)的培养基不仅影响卵母细胞的受精能力,而且影响胚胎的后来发育。因此,受精卵母细胞发育到2-细胞期的能力不是衡量其正常状况的适宜指标。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条件的优化并不能推广到牛卵母细胞的 IVM。牛 IVM/IVF(体外受精)胚胎在不存在血清或其他蛋白、不使用体细胞复合培养时,均能完成体外发育,未出现显著的8~16-细胞期阻滞。引人注目的是,我们的培养条件与其他  相似文献   

4.
动物生育遗传:6.胚形成中异倍体对降低水貂生育力的作用[据苏联《遗传学杂志》1978年14卷第2期报道]在34只标准、青玉、珍珠色水貂的126个胚胎中,发现异倍体15个(占11.9%)。其中,2个是三倍体,9个是二、三倍体嵌合体,1个是2n、XX/2n、XY嵌合体,2个是二、四倍嵌合体。看来二、三倍体和2n、XX/2n、XY嵌合体正常发育,其余嵌合体均被吸收。本文论述了受精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倍体胚胎的原因。该文献的结论中提出,异倍体嵌合体是不育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通过转基因动物获得蜘蛛拖丝蛋白的方法,试验利用前期构建的蜘蛛拖丝蛋白基因(2S)逆转录病毒载体侵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通过嵌合体法制备转基因小鼠,并用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获得嵌合体小鼠;目的基因2S-IRES-EGFP已整合入F0代及F1代嵌合体小鼠的鼠尾基因组中。说明利用逆转录病毒可成功获得表达蜘蛛拖丝蛋白基因(2S)的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6.
共培养系统的体细胞类型和状态对猪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体外成熟、受精和培养获得猪胚胎 ,采用体细胞共培养研究了体细胞类型和状态对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取体外成熟的不同直径卵泡 (>5 m m,2~ 5 mm)卵母细胞的卵丘团 (颗粒细胞团 ) ,培养铺层后与猪受精卵共培养 ,组间受精卵的卵裂率和发育能力无显著差异 ;根据卵巢的状况对猪输卵管上皮细胞 (POECs)的状态进行分组 ,受精卵和卵巢表面布满卵泡的 POECs共培养 ,卵裂率显著低于卵巢表面有黄体和 /或红体的 POECs共培养组 (P<0 .0 5 ) ,虽然各组间 3~ 4-细胞的发育率无显著差异 ,但卵巢表面有红体和卵泡的 POECs共培养组的 >4-细胞的发育率显著高于卵巢表面布满卵泡的 POECs共培养组 (P<0 .0 5 ) ;受精卵在共培养系统和非共培养系统中的卵裂率无显著差异 ,受精卵非共培养系统中 3~ 4-细胞的发育能力显著低于颗粒细胞共培养组 (P<0 .0 5 ) ,极显著低于 POECs共培养组 (P<0 .0 1) ,无能力突破 4-细胞继续发育 ,与颗粒细胞单层、POECs单层共培养的受精卵 >4-细胞的发育率分别为 2 4.0 %、5 3.8% ,差异显著 (P<0 .0 5 )。结果表明 ,共培养系统对胚胎体外发育的作用 ,一方面与体细胞类型有关 ,另一方面也受输卵管上皮细胞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几种冷冻条件对牛体外受精卵发育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比较了乙二醇 (EG)、丙二醇 (PG)、二甲基亚砜 (DMSO)、甘油 (G)和不同的投液氮温度 (- 33℃或 - 4 0℃ )对牛体外受精卵冷冻后发育率的影响。结果 :投液氮温度无论是 - 33℃或 - 4 0℃ ,均以 1.5 mol/ L EG的冷冻效果为最好 ,与 1.5 mol/ L PG相比 ,受精卵的发育率差异显著 (39.7% vs19.2 % ;4 7.8% vs2 4 .7% ,P <0 .0 5 ) ;同 1.5mol/ L DMSO和 1.5 mol/ L G相比 ,受精卵的发育率差异极显著 (39.7% vs 16 .1% or 13.3% ;4 7.8% vs 19.2 % or17.3% ,P <0 .0 1)。 - 4 0℃投液氮 ,受精卵冷冻后的发育率略高于 - 33℃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以 2 5 % EG 2 5 % PG作为细胞外玻璃化溶液对牛体外受精卵进行冷冻 ,冷冻后受精卵的发育率达 5 8.9% ,高于用 1.5 mol/ L EG冷冻在 - 4 0℃投液氮这一处理 (47.8% ) ,但无统计学上差异 (P >0 .0 5 )。然而 ,试验组冷冻后受精卵的发育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80 .6 8% ,P <0 .0 1)。结果表明 ,投液氮温度以 - 4 0℃为较好 ,防冻剂以 EG的冷冻效果为最佳。玻璃化冷冻法完全可以应用于冷冻牛体外受精卵  相似文献   

8.
家蚕染色体工程及其应用研究——Ⅳ.家蚕人工单性生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方瑗  徐安英 《蚕业科学》1989,15(4):202-206
按张果(1952)的方法,用46℃水浴处理家蚕未受精卵18分钟,获得发育卵,进一步对30多个蚕品种和杂交种,对热处理卵的孵化、生长情况作了比较,发现蚕品种间热处理效果差异大。先后饲养近2万条热处理后代,全是雌蚕,标记基因证实它们的基因型和母本相同,在AcmaypoB(1973)的基础上,将热处理卵发育成雌蛾的未受精卵,再次用热处理继代成功,连续用这种方法继代,已获得几个雌蚕无性繁殖系(clonc),处理卵的孵化率逐代提高,蚕也一代比一代好养,按Stronnikov(1975)方法,用-11℃或-17℃冷冻30分钟,处理了30多个蚕品种或杂交种的未受精卵,获得一些雄蚕,用标记基因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是纯合体,进一步饲养这种雄蚕,用雄核发育方法继代成功。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技术构建丁酰胆碱酯酶(BChE)敲除小鼠模型,试验设计多对TALENs组合,合成相应的载体,并通过3T3细胞系对这些载体的活性进行检测,选择出活性最高的组合进行体外转录获得TALENs mRNA,并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中,对子代小鼠进行基因测序并筛选,最终获得BChE基因敲除小鼠。结果表明:针对4个基因位点设计并构建了30对TALENs组合,选择最优3L3-3R1组合进行体外转录并注射入小鼠受精卵,获得4只携带突变的F0代嵌合体小鼠;通过杂交及筛选,最终获得4只携带移码突变的F1代小鼠,可用于交配繁殖。说明通过TALENs技术可以稳定可靠地制备BChE基因敲除小鼠,并用于后续BChE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凌  杨殿有 《畜牧与兽医》1998,30(4):181-183
Gordon等(1980)将重组DNA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首次获得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此后的十几年中,建立了许多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转基因兔、猪、羊、牛,使得转基因动物这一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前...  相似文献   

11.
词汇     
[同卵双生] 二个个体从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它们极为相象。一般地说(但不总是)在出生前它们是同在一个胎膜中。[单精合子]起源于一个受精卵,而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生产了二个或更多个的个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体外培养液中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3-硝基丙酸(3-NPA)处理的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氧化应激早期胚胎体外发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小鼠受精卵体外培养液中添加0、20、50、100和150 ng/mL bFGF,培养24、48和96 h,统计2-细胞率、4-细胞率和囊胚率,筛选最佳bFGF处理浓度。经腹腔注射12.5 mg/kg 3-NPA生产氧化应激体内受精卵,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将获得的受精卵分为添加或不添加bFGF组,即3-NPA和3-NPA+bFGF组及对照组(C)和bFGF组,培养到囊胚后,用DCFH-DA检测胚胎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CMF2HC检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水平,JC-1检测早期胚胎线粒体膜电位强度。【结果】0、20、50、100和150 ng/mL bFGF组2-细胞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100 ng/mL bFGF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50 ng/mL bFGF组4-细胞率和囊...  相似文献   

13.
1981年瑞士日内瓦大学的Illmensee用受精卵核移植技术,首次制成了无性生殖小鼠,即所谓的“克隆小鼠”。随后不到10年时间,绵羊(Willadsen,1986)、牛(Prather等,1987)、家兔(Stice和Robl,1988)、猪(Prather等,1989)等家畜都成功地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了无性生殖后代。目前,哺乳动物的这一“复制”技术虽还不能即刻应用于生产,但可通过核移植来培育遗传性状完全一致的个体,这在畜牧科学或其他生命科学研究中会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此技术的一般程序和在家畜方面的成功经验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胚胎移植也称为受精卵移植,是将一头良种母牛配种后的早期胚胎用冲洗子宫的方法取出,或是经体外受精获得的胚胎移植到另一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俗称“借腹怀胎”或“人工受胎”。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而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受体。胚胎移植基地是用黄牛  相似文献   

15.
胚胎移植又称受精卵移植 ,是从一头母畜 (称为“供体”)的生殖器官里取出附植前的受精卵 (又称为“胚胎”) ,直接或经冷冻保存再解冻后移植到另外一头与供体同时发情排卵但未经配种的母畜 (又称为“受体”)的相应部位 ,使这个外来的胚胎在受体的子宫着床 ,并继续生长和发育 ,最后产下供体的后代 ,即“借腹怀胎”。牛的胚胎移植是选择遗传品质优良、体质健壮结实、体型优美具有高产能力的母牛 (供体 ) ,使用人工措施使之超数排卵 ,经受精后 ,将胚胎取出借用其他母牛 (受体 )的子宫 ,同时生出供体的多个犊牛的方法。牛的胚胎移植具有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前  言据报告 ,迄今为止生产克隆动物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用人工方法将 2~ 1 6细胞胚胎或桑椹胚、囊胚分割为两部分生产孪生动物。利用该技术已经获得了小鼠、山羊、绵羊、牛和马的孪生后代(Willadson ,1 982 ) ,但用此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的数量有限 ,一般仅能得到二个孪生后代。第二种方法是利用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ES细胞在体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并且当将它导入早期胚胎时能够形成嵌合体 (Evans和Kaufman ,1 981 )。种系嵌合体成熟以后 ,人们可获得由ES细胞繁育来的动物 (Bradley等 ,1 9…  相似文献   

17.
1.5.1 转入基因整合发生的时间很多人认为,非同源嵌合体转基因动物,外源 DNA整合发生于第一细胞周期 S 阶段的 DNA合成之前;转基因同源嵌合体(mosaic)此过程发生于第一、二细胞周期之间。但是这种解释并未得到较多直接证据。根据下述对于小鼠胚胎发育过程的分析,很多非同源嵌合体转基因动物的整合很可能发生在第一次DNA 合成之后。32-细胞阶段的小鼠胚胎中,约有10~11个细胞在内细胞团,21~22个细胞在滋养外胚层。小鼠内细胞团是胎儿前体,一项有关异源嵌合体(chimera)形成的研究证明,胚胎的前体至少有4个细胞。但这一发  相似文献   

18.
5.1.2种间核移植 种间核移植是将来源于不同种的供体细胞重组在一起进行核质杂交技术。McGrath和Solter(1986)首先进行了不同种间小鼠受精卵原核互换试验。Wolf和Kracemer(1992)获得了不同属间(野牛×牛、羊×牛)的核质杂交囊胚,梅祺和邹贤刚(1993)以小鼠早期胚胎为供体细胞核,兔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胞质,获得不同目间核质杂交的囊胚,可见,如果种间核移植进一步完善,就可挽救像大熊猫这样的珍贵物种。 5.1.3胚胎干细胞核移植 胚胎干(ES)细胞,是早期胚胎或原始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核移植技术将单个细胞注入去核2-细胞卵裂球中,比较来自于囊胚的内细胞团(ICM)和滋胚层细胞(TE)产生孕体或嵌合体的发育潜力。用TE和ICM重构胚胎的发育潜力,主要取决于注射hCG后从输卵管收集到的2-细胞胚胎的时间。在注射hCG后38~42 h和43~46 h收集得到的2-细胞胚胎,其重构胚胎仅仅能够发育到4-细胞期。注射hCG后48~51 h收集得到的2-细胞胚胎,重构后发生卵裂的胚胎比率显著提高,有少部分会发育到囊胚期。用诺考达唑(Nocodazole)处理这些重构胚,发生卵裂的胚胎比率会显著提高,并且有部分重构胚发育到囊胚阶段。将这些囊胚移植到受体鼠中,在其妊娠中期未检测到供体核的出现。用ICM和TE进行重构得到的嵌合2-细胞胚胎,其体外发育潜力有限,本试验中也未得到嵌合孕体。  相似文献   

20.
将2469枚经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后获得的牛早期胚胎(2~8细胞阶段)随机放入7组不同日龄(分别预培养0~9天)的牛卵泡颗粒细胞单层细胞滴中进行“复合”培养,然后观察这些胚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继续发育至囊胚和孵化囊胚阶段能力的差异。结果随单层细胞预培养时间的延长(0~4天内),牛早期胚胎的囊胚发育率、发育速度及囊胚胎孵化率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尔后,培养效果又稍有下降。经统计学检验,各组间囊胚发育率(31.7~39.2%)和囊胚孵化率(61.1~72.6%)及7日龄囊胚发育比率(41.8~58.5%)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利用不同预培养时间(0~6天)的颗粒细胞单层与牛早期胚胎“复合”培养,都同样具有促进胚胎在体外条件下发育到囊胚和孵化囊胚阶段的能力,但以使用预培养2~4天单层细胞进行“复合”培养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