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AG含量测定中常见的3种DNS试剂使用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NAG)为还原糖,用常见的3种DNS试剂测定还原糖的含量,比较其准确度和灵敏度。结果表明,虽然它们标准曲线的斜率及R2不同,但3种DNS试剂对NAG测定效果均良好,且以DNS3试剂效果最佳,灵敏度和准确度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烟用香料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体积分数为5%的冰醋酸水溶液作为萃取剂,振荡萃取30 min,静置后直接用连续流动分析法同时测定烟用料液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结果]总糖和还原糖的回收率在94.65%~99.16%,相对标准偏差(RSD)≤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和重复性好,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的要求,可用于烟用香料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3.
干制方式对红枣Vc、还原糖和总酸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红枣中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自然方式干制红枣,Vc损失很大,干制2d,损失率达90%以上,还原糖含量随自然干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总酸含量下降;用远红外辐射或热风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整个过程中均下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干制方式对Vc和总酸影响显著,对还原糖影响不显著,干制温度和时间,尤其是时间对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用真空冷冻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的损失很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了解许昌烟叶还原糖含量的区域特征。[方法]以许昌各主产县(市/区)烤烟样本为材料,采用连续流动法对该市各县域烟叶B2F、C3F、X2F 3个等级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应用常规统计方法对许昌烤烟还原糖含量的基本统计特征、部位差异、地区差异、生态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许昌烟叶B2F、C3F、X2F等级还原糖含量均值分别为23.26%、24.07%、21.62%,除部分样本还原糖含量较高或较低外,绝大多数处于合理水平,属还原糖含量中等烟区;该地区烤烟不同等级之间还原糖含量差异明显,不同县域之间烟叶还原糖含量差异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完善烟叶质量评价体系和卷烟工业采购原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烟叶等级和醇化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9种不同醇化时间和不同等级的云南K326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测定其pH值。结果表明: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烟叶中总氮、烟碱和挥发碱的含量均有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还原糖、总糖和纤维素的含量没有规律性变化,三者含量的变化与烟叶等级相关。对于上部烟叶(B3F),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总糖含量逐渐下降,纤维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对于中部烟叶(C3F),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总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纤维素含量逐渐上升;对于下部烟叶(X3F),还原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纤维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随着烟叶醇化时间的延长,烟叶pH值逐渐下降,其中中部烟叶(C3F)的pH值变化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6.
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菜用甘薯叶中的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菜用甘薯叶片还原糖和总糖的吸收光谱、测定和提取条件进行研究,以间接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菜用甘薯叶片中还原糖的最适检测波长为493 nm,DNS显色剂用量为2.0 mL,显色反应时间为10 min,显色反应后静置时间10 min。还原糖及总糖样品液提取水浴温度为100℃,水浴时间为30 min;总糖样液酸解时盐酸用量为2.0 mL,沸水浴时间为20 min。此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符合实验要求,可准确测定菜用甘薯叶片中的多糖含量,实现了对菜用甘薯叶片中还原糖、总糖和多糖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田间条件下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成熟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和移栽后天数的增加,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随之降低,两糖差值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3个部位烟叶之间两糖差值、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的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移栽后天数之间两糖差值的差异不显著,总糖/烟碱比值的差异显著,还原糖/烟碱比值的差异极显著。不同移栽后天数与两糖差值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与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中,总糖/烟碱与还原糖/烟碱比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两糖差值与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曲靖烟区土壤pH值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烟叶的总糖含量为314.69g/kg,还原糖含量为237.42 g/kg。曲靖烟区不同等级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高低顺序为C3F>X2F>B2F。土壤pH值与烟叶总糖、还原糖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并非简单的直线关系,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烟叶总糖、还原糖的形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9.
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两糖差值、还原糖/烟碱、总糖/烟碱比值均表现为随之上升的变化规律。随着采收日期的延迟,烟叶中两糖差值的变化呈现出上升趋势,还原糖/烟碱和总糖/烟碱比值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3个烟叶部位之间叶片中两糖差值的差异不显著、还原糖/烟碱和总糖/烟碱比值的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日期之间3个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采收日期与两糖差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56*);烟叶中总糖/烟碱与还原糖/烟碱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7**)。  相似文献   

10.
以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和M641萌发过程中的种子为实验材料,对DNS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蒽酮法测定总糖含量,分析了大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DNS法测定还原糖的最佳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530 nm,DNS用量2 mL,显色时间7 min。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云麻1号和M641的总糖含量总体升幅分别为158%和78%,还原糖含量总体升幅分别为671%和703%。本研究探明了大麻种子萌发过程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可为大麻种子萌发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今后大麻植物及种子中的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叶面肥和赤霉素对骏枣果实生长发育中糖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a生骏枣为试材,研究喷施复合叶面肥、钙肥、赤霉素对骏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还原糖和蔗糖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骏枣为蔗糖积累型果实;随着骏枣果实的生长发育蔗糖含量逐渐增加,蔗糖与还原糖的比值增大。复合叶面肥、钙肥、赤霉素均增加成熟期骏枣果实中总糖的含量;成熟时复合叶面肥处理的蔗糖与还原糖比值最大,为3∶1,其次是钙肥,为2.7∶1,赤霉素处理的最小,为2∶1;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复杂,赤霉素对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影响最大。喷施钙肥的果实成熟早。  相似文献   

12.
还原糖含量、还原糖烟碱比与烤烟形态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我国主产烟区124份烤烟中部叶样品为研究材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还原糖含量、还原糖烟碱比与若干形态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还原糖含量和形态特征在样本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还原糖、还原糖烟碱比与单叶重的变化趋势相似,即总体上随单叶重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至单叶重为12.3 g时达到最低点,然后又呈上升趋势;随叶长的变化规律也相似,都是随叶长的增加而增大,在叶长超过64.9 cm后,二者迅速增加;与叶厚的变化曲线一致,都是随叶厚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叶厚大于0.126 mm后,还原糖烟碱比下降幅度较大;还原糖烟碱比随叶宽增加逐渐上升.分别建立了单一形态特征对还原糖含量、还原糖烟碱比的曲线回归方程,还原糖与单叶重、叶厚的关系可分别用二次函数(y)=45.243-3.667x+0.139x2、(y)=11.217+316.779x-2 026.595x2进行描述,还原糖烟碱比与单叶重、叶厚的关系可分别用对数函数(y)=16.278-3.375 lnx、复合函数(y)=14.075×0.002x进行描述;且均达到5%显著水平,表明曲线回归较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更有效.经过数据验证,建立的曲线回归方程拟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昭通烟区烤烟的择优布局及优质烟叶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2011—2015年对昭通3个主烟区(昭阳、彝良和镇雄)烤烟K326各部位糖含量(总糖、还原糖、两糖差)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5年,昭阳和镇雄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彝良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呈W型。3个烟区两糖差含量均呈2011—2012年急剧下降,2013年后下降-上升或上升-下降的趋势;2011—2015年昭阳、彝良及镇雄烤烟中部叶的糖含量均最高,上下部叶烤烟糖含量因烟区和年份不同而异。各基地烟叶糖含量5年均值中部叶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在海拔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各部位烤烟糖含量均值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总体上,昭通3个烟区烤烟K326总糖、还原糖含量偏低,两糖差适宜。  相似文献   

14.
秸秆纤维素酶水解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设计了以砂芯坩锅为反应器,建立了用差重方式进行纤维素酶水解率的测定新方法,与常规方法测定还原糖方法计算纤维素酶水解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差重法比还原糖法的酶水解率普遍高,避免了产物复杂而使还原糖法计算酶水解率偏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费林溶液是较弱的氧化剂,在与还原糖反应时只能将糖氧化成醛糖(一)酸,不能氧化生成醛糖二酸,并且也没有化学计量关系。在实际测定的重量法和容量法中,1摩尔葡萄糖等还原糖大致都相当于5—5.5克当量。但现行文献中所写该反应的示意式,都不能表达这些事实。本文根据反应机理和实验数据,认为大约有3/4的还原糖被费林溶液降解氧化,生成低一级的醛糖(一)酸和碳酸盐,1摩尔葡萄糖相当于约5克当量,并据此提出了较符合事实的费林溶液与还原糖的反应式和一个简略的、强调还原糖降解氧化的示意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抗逆性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在水稻分蘖期叶面喷施3%分裂素·烯效乳油。测定水稻叶片中SOD、CAT、POD三种保护酶活性以及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喷施3%分裂素·烯效乳油可有效的增加水稻叶片中三种保护酶及还原糖的含量,能够使水稻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3%分裂素·烯效乳油100 m L·hm~(-2)对于三种保护酶和还原糖、总糖含量的提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农业废弃物水热糖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临界水的状态下对稻壳和麦麸进行水热糖化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入水的体积以及氧化剂、醋酸、乙醇、碳酸钠等对还原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和麦麸的还原糖产率随着温度、时间、水的体积的变化都存在一个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还原糖产率随H2O2和Na2CO3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乙醇的增加有利于还原糖产率的提高,在乙醇的浓度为70%时还原糖产率达到最高,稻壳为47.5%,麦麸为63%;而醋酸对还原糖产率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8.
草莓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乃波  张志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28-2329
以3种不同需冷量的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确定其花芽分化进程,并测定相应时期内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3个品种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整个分化过程中一直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在分化期前变化不大,在花序分化期迅速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分化期前迅速下降,在花序分化期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在整个分化过程中,需冷量长的品种高于需冷量短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在分化过程中,需冷量短的品种高于需冷量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康如龙  刘倩  苏小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85-7386,7394
[目的]探索利用树脂脱色对罗汉果深加工柱流液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方法]将罗汉果甜甙生产过程中的柱流液柱进行酸水解后,对稀释浓度为0.4%、深褐色和不透明的柱流溶液,用D941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之后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罗汉果加工柱流液干燥固体中游离还原糖含量和总还原糖含量。[结果]罗汉果加工柱流浓缩液含固量为56.3%,树脂脱色后固体产物的得率为35.05%。用D941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色,脱色效果显著,可用于直接滴定,滴定终点明显,且经脱色后还原糖回收率可达98.48%。测得罗汉果柱加工流液干燥固体中游离还原糖含量为12.55%,总还原糖含量为23.50%。[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罗汉果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烟叶的醇化质量以及实现卷烟原料的可用性。【方法】对贵州中烟6个原料基地上中2个部位片烟的总糖、还原糖、烟碱和糖碱比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1)片烟醇化过程中,3个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表现为下降,变化速度最快的醇化时期是醇化6~12个月。此时正好处于仓贮环境温度上升的阶段,全年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的醇化库可加速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的降解和转化。(2)不同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总糖和还原糖下降幅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兴义库的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片烟总糖和还原糖下降幅度大于贵阳库和贵定库片烟,但3个醇化库的浓香型片烟降幅差异均不显著。(3)片烟醇化过程中,3个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总生物碱含量变化微弱,糖碱比的变化规律与总糖同步。【结论】全年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的醇化库能加速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缩短烟叶的自然醇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