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蔗产量与田间锤度呈较密切遗传负相关,而与环境的相关不显著.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比田间锤度的大.即产量对环境的反应比田间锤度敏感.改变栽培环境以提高产量不会导致糖分明显降低.以单位面积产糖量作为甘蔗的育种目标。比以高产高蔗糖百分率作为育种目标更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甘蔗品种的区试蔗茎产量和蔗糖分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AMMI(主效可加互作乘积)模型及双标图、Di(品种稳定性参数)以及相应表现型值与Di值的聚类分析,对2005~2006年14个甘蔗品种云南5个试点的2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基因环境互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产量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显著,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德蔗93-94等;甘蔗糖分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云蔗98-236等.②根据AMMI双标图,提出了参试品种在参试点的适应性.③根据平均产量和糖分及其Di值聚类分析,参试品种可分为5类.基于AMMI的互作稳定性分析和聚类分析为蔗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1年在广西隆安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ROC 22、桂糖02-901、云蔗99-91、粤糖55、福农39、桂糖32、福农30等7个基因型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处理,以不种马铃薯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对马铃薯和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对甘蔗和马铃薯生长及产量未见有不良影响,却可增加马铃薯产量14 000~16 000kg/hm2,比不种马铃薯收益增加42%~85%,平均62.71%.收获的马铃薯可帮助解决广西粮食紧张问题,有利于缓解蔗粮争地矛盾,增加蔗地单位面积收益,提高蔗农收入,值得在广西蔗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利用甘蔗15个双亲杂交组合的后代为材料,研究了有性和无性世代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遗传相关和间接选择高产高糖基因型的效率。结果表明,不论在有性世代还是在无性世代,植株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大,与蔗茎产量和含糖量的遗传相关显著。相关遗传力分析揭示,通过植株高度间接选择高产高糖基因型的效果好,在甘蔗早期世代的育种实践中应对株高的选择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甘蔗叶片碳、氮代谢与产量、品质关系研究初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试验选用10个不同甘蔗基因型,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结果如下:1.伸长初期叶片碳、氮代谢之间及其与产量之间有密切的正相关;成熟期叶片蔗糖代谢和氮代谢与蔗茎蔗糖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2.通径分析表明:在伸长盛期,叶片蔗糖合成强度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遗传效应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互作效应都居首位,酸性转化酶活性通过二者对产量的正向间接作用也较大;在工艺成熟期,叶片中性转化酶活性和叶片蔗糖含量的遗传效应对蔗茎蔗糖分的直接作用和互作效应居首位,叶片酸性转化酶活性的环境效应对蔗茎蔗糖分的直接作用和互作效应最大,但以负值为主,叶片水分和叶片蛋白质与酸性转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中早熟高糖品种川蔗10号和迟熟低糖品种海蔗5号为材料,研究甘蔗叶片中转化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甘蔗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中转化酶活力与生长呈正相关,而与糖分积累呈负相关。成熟期较高的酸性转化酶活力对糖分积累不利。不同类型品种转化酶转化模式不同,反映了它们遗传型的差异。因此,转化酶特别是酸性转化酶可作为甘蔗育种及其基因型选择的显著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甘蔗杂交育种早代叶冠形态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甘蔗15个杂交组合有性世代(PC)与无性世代(FC)的叶冠形态因子与产量因子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叶冠形态因子在PC和FC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差异,利用它们对广义遗传率较低的一些产量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较理想。随着育种进程的推进,育种种策略倾向于以蔗茎产量的提高促进蔗糖产量的增加,角度指数与叶宽是高产高糖基因型中期评价的有益指标。通过选择叶片宽大、叶姿紧凑的基因型,可望获得较理想的蔗茎与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大麦不同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差异,为饲料大麦在不同地区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和方法。【方法】对不同海拔饲料大麦产量性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不同品种产量性状的平均值及差异显著性水平;以及不同地区产量性状的平均值,并进行多重比较;估算其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及遗传环境互作方差,比较遗传及环境对饲料大麦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每个大麦品种中的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均有明显差异;玉溪地区的环境更有利于有效穗的增加,昆明和玉溪地区的环境更有利于实粒数的增加,保山和大理地区的环境更有利于千粒重的增加,玉溪和临沧地区的环境更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实粒数主要受遗传控制,其次受基因与环境互作影响较大,环境影响最小。有效穗、千粒重、产量等产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基因与环境互作变异要大于遗传的影响。【结论】产量性状受遗传影响,产量遗传育种仍是提高饲料大麦产量的关键,根据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表现,选择产量高的饲料大麦品种进行推广,是提高不同生态区饲料大麦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下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基因与环境互作下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加性及显性方差比率均达极显著水平,株高、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千粒质量等性状加性方差比率较大,结实率、单株产量的显性方差比率较大,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单株产量性状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的方差比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的加性×环境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方差比率均达极显著水平,着粒密度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方差比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甘蔗15个杂交组合有性世代(PC)与无性世代(FC)的叶冠形态因子与产量因子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叶冠形态因子在PC和FC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差异,利用它们对广义遗传率较低的一些产量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较理想.随着育种进程的推进,育种策略倾向于以蔗茎产量的提高促进蔗糖产量的增加.角度指数与叶宽是高产高糖基因型中期评价的有益指标.通过选择叶片宽大、叶姿紧凑的基因型,可望获得较理想的蔗茎与蔗糖产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栽培技术和时间因素,提出了洞庭湖区甘蔗NC0310春植生长过程及促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甘蔗基因型蔗茎糖分及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2个甘蔗基因的蔗茎糖分及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遗传和相关。结果表明,除蔗糖分外,所研究的生理生化性状遗传参数均较小。生理生化性状中,比叶重和蛋白质的广义遗传力最大,光合产物转移速率和多酚氧化酶遗传力量小;而相对遗传进度则叶绿素总量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最大,光合强度和中性转化酶最小;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中性转化酶和比趺重分别与蔗糖分呈正遗传相关;其余为负遗传相关。通径分析结果:比叶重,光合强度,中性  相似文献   

13.
对蔗茎含糖量低,纤维分高的晋江割手密、崖城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 L.),崖城斑茅(S.arundinaceum Retz.)三个野生种,含糖量中等的松溪竹蔗(S.sinense Roxb.)、春尼(S.barberi Jesw.)、黑车里本(S.officinarum L.)三个原始栽培种和目前在我省大面积种植或推广的台糖134,闽糖70/611、福引79-9三个高糖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做了解剖比较。结果表明,高糖甘蔗的叶片具有较多的叶脉数,较高的中小脉数/大脉数比值和较低的总脉数/叶宽比值。方差分析表明,含糖量不同的三个类型的甘蔗之间,这些解剖特征的差异程度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种或品种在不同生长期取样所获的总脉数/叶宽比值差异不显著,可作为预测蔗茎含量糖的一个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甘蔗新品种福引79-8,福引79-9是从国外引进的甘蔗品种中选育出来的,具有早生快发、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高产高糖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本文报道福引79-8、福引79-9的选育过程、性状表现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蔗糖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探讨了构建蔗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思路,并为进一步促进蔗糖业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链的形成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甘蔗应用稀土化合物方法、浓度、期次和土类对糖分与蔗茎产量效应进行研究,并从生理上探明其增效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以自育的27个新品系和2个对照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测定出苗率、分蘖率、宿根发株率、枯心苗率、黑穗病发病率、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田间锤度、甘蔗蔗糖分、甘蔗纤维分、公顷蔗茎产量、公顷产糖量和公顷总可发酵糖量等性状,对各性状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变异和遗传相关分析,对公顷产糖量和公顷总可发酵糖量进行多性状指数选择,并与单性状选择做比较。结果表明:除新植枯心苗率之外,所测性状在试验材料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公顷有效茎数、公顷蔗茎产量、公顷产糖量和公顷可发酵糖量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且广义遗传率较高,株高、茎径和田间锤度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且广义遗传率较低。公顷有效茎数与公顷蔗茎产量、公顷产糖量、公顷可发酵糖量的表型和遗传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用指数选择法进行综合选择,13个新品系入选,且有8个入选材料的新宿平均公顷产糖量和新宿平均公顷可发酵糖量均超过双对照,指数选择法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可用于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的评价选择。  相似文献   

18.
稀土处理对甘蔗离体叶绿体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了三种稀土浓度对甘蔗三个不同品种进行了试验,在稀土浓度为100~200ppm范围内处理甘蔗离体叶绿体、其循环及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活力均比对照高,其中品种342在400ppm浓度下仍未出现抑制现象。它能提高磷酸化的偶联程度、增加p/2e(或p/o)比值、促进质子吸收和提高ATP酶活性,表明稀土元素处理对光合能量转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西蔗农适度规模经营测算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蔗农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大小,采用295户蔗农样本数据,利用C-D生产函数,对广西蔗农适度规模经营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蔗农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为1.61~1.84hm2/户,是目前蔗农平均种植规模的1.66~1.91倍。蔗农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甘蔗是否种植于坡地和是否雇工生产对蔗农适度规模经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甘蔗种植行距、甘蔗地是否通机耕路和家庭纯收入对蔗农适度规模经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研究认为,推进甘蔗适度规模经营应该重视改善甘蔗生产条件,推广科学种植模式,提高甘蔗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0.
果蔗主要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1 6个果蔗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大部分果蔗品种是甘蔗属热带种 (SaccharumofficinarumL .) ,其株形直立 ,蔗茎粗大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80 ,叶片酯酶同工酶的变异不大 ;少部分果蔗品种是杂交选育的品种。不同果蔗品种的出苗率、分蘖率、产量及品质有较大的差异。夏植“黑皮果蔗”的有效茎数及产量与下种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文末介绍了若干优良果蔗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