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放养前的准备 1.1温差训练 雏鸡购回后,第1个月按常规方式进行室内育雏,待脱温后再进入林地放养。放养鸡前7~10天,即育雏脱温结束后,训练鸡适应野外温度。方法是:由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将鸡舍南北开窗,逐渐提早到每天早上天亮至天黑全日开窗,让鸡适应外界温度。  相似文献   

2.
一、土鸡育成期的放养准备(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基本放养条件。在放养地搭建固定式鸡舍或安置移动式鸡舍,建围栏。鸡棚的地面可硬化,垫清洁垫料。准备好鸡群所需要的料槽和饮水器。2.鸡群筛选。对拟放养的鸡群进行筛选,淘汰病弱、残疾及和体弱鸡只。3.强化训练。雏鸡在育雏期即进行调教训练,育雏期在投料时以口哨声或敲击声进行适应性训练。  相似文献   

3.
贵妃鸡体型贵妃鸡体型小、耐粗饲、耐粗放、行动灵活、觅食力强、抗病力强,适合山坡林地放养.放养后鸡肉质细嫩,风味独特,绿色环保,虽价格比普通家鸡高出2~3倍,但在市场上仍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明显.现将贵妃鸡生态放养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饲养管理 1.1 适应过渡 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宜直接在山地放养,应先进入育雏室进行人工育雏.一般2~3周龄雏鸡脱温后才开始上山放养.放养前须将雏鸡移到鸡舍外饲养3d左右,增强雏鸡对外界气温和周围环境的适应性. 1.2适时补料 鸡只放养以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生长期采用定时饲喂、补饲,早晚各补饲1次,补饲量以其能摄取到的食物种类和量而定.饲料要求新鲜、无霉变,防止发生黄曲霉素中毒.  相似文献   

4.
一养好雏 鸡放养肉杂鸡的育雏技术要求与舍饲肉杂鸡相同,要求有专门的育雏舍,其开食、饮水、喂料、通风换气等与常规育雏一样。育雏的关键在于保温,第一周33-35℃,此后每周下降2-3℃,一般夏季至第4周龄结束即可脱温,逐渐转入放养地放养,春秋6周后、寒冬8~10周后开始放养。  相似文献   

5.
4土鸡的放养每亩林地宜放养200~300羽土鸡。规模太小,效益低;规模太大,不便管理。晚春至中秋,天然饵料丰富,适宜放养;晚秋和冬季气温低,虫、草减少,应视情况缩小规模放养或停止放养。通过4~6周龄育雏脱温后,鸡群才可转移到山上放养。刚开始时,要人工训练小鸡上山觅食。一般要有2人进行配合训练,1人在前,吹口哨并撒抛颗粒饲料,让鸡群抢食;另1人在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家禽40余年养殖经验进行总结发现,温度对家禽育雏期至关重要,温度管理对育雏前期的准备工作及进鸡以后的饲养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1育雏期家禽的六大生理特点 1.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刚出生雏鸡较成年鸡体温低2℃~3℃,10日龄左右雏鸡体温能够达到成年鸡体温,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技能趋于完善,7~8周龄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1)买来鸡苗后,要按照育雏的要求操作,注意饲料、饮水、温度、防疫等各个环节,提高育雏期成活率,并在时间上与玉米的生长衔接好。2)到达正常体重的75%时,鸡只对外界生活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放养,并逐步做好过渡。前期仍要给予饲料,训练鸡只能招之即来的条件反射,逐步日中减料到傍晚补料,让它学会野外觅食。3)做好雨天及兽害的防疫。田间还要搭建些遮雨棚,遇到天气突变下雨时,鸡只能有躲雨的地方。放鸡的地块要用网围好,防止走散和兽害。  相似文献   

8.
1温度关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性条件。环境温度与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饮水、消化吸收、活动、休息及腹中卵黄的吸收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严格控制育雏舍的温度。雏鸡刚出壳后,体表只有绒毛,没有羽毛,鸡体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此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对环境温度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育雏的前10d,环境温度是决定育雏成败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一温度初生雏鸡体温一般比成年鸡体温低2~3℃,10日龄后才能达到成年鸡体温,一般为40.3~41.5℃,京海黄鸡10日龄前不能完全根据自身产热调节体温,需要通过环境温度来调控体温。因此10日龄内环境温度对于雏鸡来说至关重要,对京海黄鸡而言前10天保温区的温度应为35~36℃的高温育雏的方式,这不仅有利于控制糊肛的发生,而且提高育雏质量和成活率,以后随着周龄的增  相似文献   

10.
优质三黄肉鸡需120多天的放养生长,为使有一个良好的生长过程,必须抓好育雏的饲养管理。育雏是一项十分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育雏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而且直接关系到成鸡的生长质量与经济效益,故育雏是养鸡成败的关键。现将有关优质三黄肉鸡育雏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于后。一、进鸡前的准备出栏后第二天清理完鸡粪,进雏前第四天将鸡舍整理至可进雏鸡状态。1.出栏后及时用消毒药(季铵盐、氯碘制剂,过氧乙酸等)喷洒地面、四面墙壁、顶部、鸡笼等,水料桶用清毒药浸泡。2.清除鸡粪,垫料,彻底打扫鸡舍后闲置一段时间。3.粪盘及底网…  相似文献   

11.
一瓦灰鸡饲养管理1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应来自有种鸡生产许可证,而且无鸡白痢、禽流感、支原体、禽结核、白血病的瓦灰鸡种鸡场。育雏前的准备:进雏前1周对育雏舍、育雏所用设备进行彻底清扫、清洗和消毒。准备好育雏舍、育雏所用设备、药品、饲料和垫料,调好育雏室内温度,检查通风换气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肉杂鸡经4周育雏,脱温后销往沙地放养户,放养至120日龄体重3 kg以上出栏。据调查,5~17周龄沙地放养肉杂鸡成活率达90.8%,体重3.06 kg,羽均获纯利润28.62元。  相似文献   

13.
<正>(接上期)2.9.5自动式料线采用自动式料线的在育雏前5天也要用开食盘(带育雏盘的料线除外),1~3天每天加8次料,4~5天每天加6次料,从第6天起每天撤出1/3开食盘,第8天撤完,全部使用自动料线。育雏开始时自动料线与开食盘同时使用,让鸡逐渐适应自动料线。使用料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1温度控制 艾维菌肉仔鸡育雏的适宜温度为30~32%,舍内经加温后最高温度可达到34℃。仔鸡20日龄后,舍内每天只需晚间提供少许热量就可达到鸡只生长所需要的温度。鸡舍内温度不应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正自然放养的土鸡,多在五、六月份育雏,经过4个月的放养,正好赶上国庆中秋上市,可获得好的养殖效益。要放养好土鸡,必须首先搞好育雏期的管理。1土鸡育雏期的温度管理行为是一切自然演变的重要表达。育雏过程中,每隔数小时就应该检查雏鸡的行为,并及时做出调整。行为观察不止是在白天,夜间也同样需要不间断的进行。1.1学会看鸡施温温度是否合适,不能由饲养员自身的舒适与  相似文献   

16.
育雏环境的好坏,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好的环境是提高育雏成活率,减少疾病发生的保证。笔者根据多年养鸡的经验,浅谈一下育雏期的环境管理。 一、温度管理 1.温度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育雏舍进鸡前要做预温工作,预温时间视季节而定,寒冷季节应提前  相似文献   

17.
(一)育雏 生态放养土杂鸡很有季节性,进雏时间最好掌握在每年的3~9月份,其他月份天气寒冷不适合这种饲养方式.育雏一般采用舍内网上育雏为好.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病情况河南许昌某养殖户7月14日从广州引进珍珠鸡5 600只,进鸡第1天采用红糖水、多维饮水,育雏温度37~39℃,网上饲养。第2天出现瘫鸡,每天死亡10~20只。找多家兽医院进行诊断,有认为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竹丝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过程,记录了竹丝鸡的育雏管理措施并指出了育雏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在生产实践中能够更好的抓住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1育雏期的管理1.1育雏前的准备1.1.1消毒对鸡舍及鸡舍里的一切设备、用具进行冲洗、消毒,杀灭鸡舍内的一切病原微生物。1.1.2其它工作进鸡苗前一周熏蒸消毒完毕后在鸡舍周围撒上石灰,育雏前1d对鸡舍进行预温(将鸡舍内的温度升到35℃)准备好常用药品、饲料及必要的记录本和报表。  相似文献   

20.
茶园养鸡是1种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新模式,其关键技术包括:以地方鸡种或杂交土鸡作为放养品种,建设可移动鸡舍,选择在茶龄3年及以上的茶园进行放养,放养密度为30~50羽/667 m^2,做好育雏、放养训练、放牧管理,实行轮牧放养,最佳放养时段为秋、冬季节,保证营养平衡与精饲料补充,加强疫病免疫与防控。综合利用茶园养鸡配套关键技术进行生态养殖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