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播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之一。沈丘县夏播大豆常年种植面积1万hm^2。平均单产165kg,总产2475万kg。对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维持粮油供求平钠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提高大豆单产,我们经过多年实验、示范。总结出了夏播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陇东夏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播大豆在平凉市发展较快,近年来播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长,目前年种植面积达0.56万hm2以上,占夏收作物面积的12.3%,单产达2 250 kg/hm2.2000年以来,我们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了夏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在示范区创造了夏播大豆生产的历史最高记录,产量高达3 000 kg/hm2以上,示范带动了全市夏播大豆生产.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经过6年的研究,选育成功一种无腥味的大豆新品种,这种大豆既稳产高产,又能使大豆食品加工成本大幅下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大豆食品加工产生的豆腥味,使许多人不愿接受.为此,工业上不得不选用高温脱腥和化学脱腥工艺进行大豆加工.但这两种脱腥方式既降低大豆蛋白溶解度,又对大豆制品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还增加了成本. 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于1994年开始选育无腥味大豆新品种,并于2000年获得成功,在2000年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2 482.5kg/hm2.专家认为,无腥味大豆的育成,为大豆食品加工业提供了理想的原料品种,还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本刊辑)  相似文献   

4.
高油双抗夏大豆品种齐黄3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优质、抗病虫是黄淮海地区夏大豆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夏大豆齐黄33在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2848.60 kg/hm2,最高单产达3628.65 kg/hm2,平均较对照品种齐黄28增产4.95%;脂肪含量达23.22%;高抗大豆胞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高抗大豆花叶病毒Y6株系;夏播生育期107天左右,能够较好满足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生产的需要。齐黄33的育成说明创造和利用优良种质、选择适宜的亲本和采用有效的选育方法对大豆育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冀中南地区大豆以麦茬夏播为主,一般每667m2土地产量在150~200kg。作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推广了适于冀中南地区夏播大豆单产超200kg/667m2的"一优、五适、三喷"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冀中南地区大豆以麦茬夏播为主,一般每667m2土地产量在150~200kg。作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推广了适于冀中南地区夏播大豆单产超200kg/667m2的"一优、五适、三喷"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夏播大豆;二是发展优质专用大豆;三是科学栽培,提高单产;四是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冀中南地区大豆以麦茬夏播为主,一般每667m2土地产量在150~200kg。作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推广了适于冀中南地区夏播大豆单产超200kg/667m2的"一优、五适、三喷"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是廊坊市主要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约1万hm2,总产达3500万kg。为进一步提高本市大豆产量水平,各级农技部门及种田大户积极引入示范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经过连续种植,中黄13高蛋白大豆表现较为突出,夏播生育期100d左右,亚有限结荚,株高70cm,株型收敛,抗倒伏;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褐脐;成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大豆新品种齐黄34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新品种齐黄34夏播生育期105天,单产在2 759.7~4 473.0 kg/hm2之间,蛋白质含量42.77%,脂肪含量21.26%,豆腐得率257.17%,抗大豆花叶病毒SC3、SC7株系群,耐涝性强,是一个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豆新品种。齐黄34的育成说明选择适宜的亲本和采用有效的选育方法对大豆育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河北省大豆夏播极早熟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与4个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该区大豆高产优质的适宜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施肥量为N 150.0 kg/hm2+P2O5180.0 kg/hm2+K2O12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密度为2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施肥和密度处理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均45%,达到了优质标准。河北省大豆夏播极早熟区大豆高产优质的施肥量为N 150.0 kg/hm2+P2O5180.0 kg/hm2+K2O 120.0 kg/hm2,种植密度为2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张海生  李秀珍  吴聚兰  张鑫鑫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0):1026-1028,1039
L-6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大豆雄性不育系MSP-287为母本、当地主推品种为父本进行天然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好、综合抗性好,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豆2010002。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大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 739.8 kg/hm2,比对照晋豆19号(2 544.0 kg/hm2)增产7.7%。蛋白质含量40.89%,脂肪含量22.13%。抗SMV-SC3,SMV-SC7和大豆灰斑病,适合山西省中部地区春播和晋南地区夏播。  相似文献   

13.
A121是云南省农科院选育的一个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系。该品系蛋白质含量38.15%、脂肪16.17%。景东县于1999年8月引进,经过两年多点的秋播和夏播试种,均表现良好,夏播亩产达200~250kg,秋播亩产达100~150kg;夏播青豆米百粒重高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优质大豆良种大豆巨人、中黄13与当地种植的通农8号进行春播和夏播比较试验表明:大豆巨人、中黄13春播比当地种植的通农8号分别增产1038kg/hm^2、972kg/hm^2,夏播比当地种植的通农8号分别增产775kg/hm^2、655kg/hm^2;主要农艺性状、生长势及抗性均优于当地种植的通农8号,为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莹 《河南农业》2019,(25):32-32
目前,永城市夏播大豆生产上存在问题很多,如品种多乱杂,病虫草害严重,管理粗放,大豆品质参次不齐,单产水平低。全市大豆常年平均每667m^2产量在100~150kg,高产地块每667m^2产量可超过250kg,而低产地块每667m^2产量不足100kg。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区域大面积种植大豆产量严重下降,部分地块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6.
开展粮油高产创建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沂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山东省的粮油主产区,粮食面积、总产均占全省的1/10,油料居全省第一.近两年,该市紧紧抓住国家开展的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增加投人,从而在全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中走在了前列.2009年,全市共安排小麦高产创建示范面积0.89万hm2,平均单产达到652.3kg/667m2,比全市小麦平均单产高263.3kg/667m2.其中,10个高产攻关片,平均单产达到713.24kg/667m2,单产最高的郯城县达到了731.6kg/667m2,比2008年增加了9.93kg/667m2.玉米、水稻、花生高产攻关均列全省第一,单产分别达到了1 084.4kg/667m2、746.67kg/667m2和644.3kg/667m2,水稻单产创造了新的记录.  相似文献   

17.
五大连池市总播种面积117万亩,其中大豆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1.2%.过去由于因循守旧,耕作粗放,技术不配套等多种因素,造成我市大豆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大豆单产在65kg上下徘徊,70年代到80年代,大豆单产在120kg上下波动,单产比五、六十年代提高55kg.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从90年代我们承担国家农业部大豆高产攻关项目开始,在高油大豆高产技术中主要推广了新的栽培法,使大豆产量达到了170kg,比七、八十年代提高50kg,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地处沙岗薄地的新郑市八千乡,群众素有种植夏播大豆的习惯。近年来,不少豆农反映目己家的大豆光结荚不结籽甚至既无荚又无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于2009年在新郑市八干乡宋庄村宋油锤家的责任田进行了喷硼铝治虫试验。试验结果,2000m2大豆总产754.5kg,平均单产251kg。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遗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为母本、早熟1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在陕西省引育中心试点,最高单产4 707 kg/hm2;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2 889 kg/hm2,比对照晋豆19号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46.5 kg/hm2,比对照增产6.5%。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41.95%,脂肪含量最高可达23.62%。抗大豆花叶病毒SMVⅠ号,SMVⅢ号和大豆灰斑病。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适合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春播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夏播。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的大豆生产与出口基地,多年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垦"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相结合的方式,使垦区大豆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单产水平达到2305kg/hm2,总产达到163.6万t.由于近几年连续的旱灾使大豆生产滑坡,加上国内外粮油市场价格的低迷,导致了大豆生产效益下滑,严重影响了大豆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借鉴大豆垄上覆膜栽培技术,研究开发了大豆平作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