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厚朴人工纯林种内竞争及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厚朴人工纯林中选取一定数量对象木,以对象木为线索,研究厚朴人工林中的个体间的竞争与生长关系。选用简单竞争指数并建立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为预估厚朴林分的生长提供了一条简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厚朴人工纯林篑人竞争及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厚朴人工纯林中选取一定数量对象木,以对象木为线线索,研究厚朴人工林中的个体间的竞争与生长关系,选用简单竞争指数并建立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为预估厚朴林分的生长提供了一条简有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太岳山三种树种萌芽更新的调查数据,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伐桩内萌芽条之间的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伐桩内平均竞争强度随着萌芽条数目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随着萌芽条平均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竞争木对对象木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总数以及个体大小均服从幂函数关系,竞争强度与对象木总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个体大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合偏相关分析得出,影响伐桩内平均竞争指数较大的因子是伐桩内萌芽条总数.  相似文献   

4.
根据系列调查资料,分析比较多个单木竞争因子,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区色木(Acermono Maxim.)单木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常用的单木竞争指数与天然次生林下生长的色木的胸径生长量相关不显著,而对象木相对直径(RD)、竞争压力指数(CSI)等指标与胸高断面积定期生长量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8块马尾松人工林固定样地每木定位资料,选用简单竞争指数,建立了单木生长模型,为预估林分生长,评价森林经营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单木模型的研制及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简单竞争指数作为杉木人工林的适宜竞争指标,分别各竞争指数级,用阻滞方程描述胸径的相对生长速度与胸径的关系,并对阻滞方程中的参数与简单竞争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双曲线作为参数预估模型,据以建立杉木人工林单木模型。单木模型经过检验证明适用,文中还用改进单纯形法,对单木模型作了进一步的优化,提高了单木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对象木的胸径与8株竞争木的平均胸径比值和8株竞争木与对象木的平均距离的乘积作为竞争指标,根据Von Bertalanffy生长理论,建立马尾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残差分析及误差计算表明:所建立的单木生长模型适用,精度较高,可用于预估林分内单株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竞争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因素。树木间竞争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本研究将树木间竞争影响范围分为两部分 :相邻树木存在树冠和根系接触部分称为内圈 ,树木间竞争影响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 ;内圈以外称为外圈 ,树木间竞争主要来自地下。同时依据竞争木树种划分竞争指数分量 ,由此构建竞争指数模型。以年材积生长量为因变量各竞争指数分量为自变量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中树木个体生长的竞争效应模型 ,模型拟合效果好 ,回归结果与林分实际相符 ,从而为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理论研究和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竞争势的林分生长量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杉木林分2008年至2011年每木检尺调查结果为数据源,开展对开阔比数模型fo,简单竞争因子模型fH和竞争压力指数模型fCSI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林木综合竞争因子即竞争势模型fC=1/(fo+fH+fCSI),计算结果经过残差分析方法剔除异常,以竞争势为依据将林分总体生长量分配到林木个体,构建林分生长量分配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比分别以fC、fH、fCSI三个模型为依据的林分生长量分配结果,计算通过模型分配到个体的生长量与个体实际生长量之间的相关指数分别为0.6,0.44,0.29.分析结果表明竞争势模型可以作为林分生长可视化模拟中林分生长量向个体分配的一个依据,为林分生长可视化模拟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0.
帽儿山地区次生林椴树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区不同林分条件下选设的20块椴树(Tilia amurensis)固定样地的解析木调查资料,分析多个单木竞争指标与对象木胸高断面积定期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在椴树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中引入林木自身大小、单木竞争指标和立地因子,应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椴树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表明:天然次生林下椴树的胸高断面积定期生长量与对象木相对直径(RD)和竞争压力指数(SCI)等指标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应用主分量线性组合的方法构造的综合竞争指标(MCI)包含了各竞争指标与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之间的绝大部分的相关信息,可以作为竞争指标应用于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光泽天然林中南方铁杉的种内与种间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各种竞争指数的比较,提出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研究福建光泽天然林中南方铁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南方铁杉受到的种内竞争指数为52.03,高于任一其他树种的竞争指数,但低于种间竞争指数总和(164.08)。南方铁杉受到的种间和种内竞争大小顺序为:南方铁杉>木荷>猴头杜鹃>甜槠>棕脉花楸>小叶青冈>鹿角杜鹃>厚叶红淡比>黄山松>鼠刺叶石栎>野漆>吴茱萸五加>厚叶厚皮香>柳杉>枫香>榕冬青>石灰花楸>马醉木>树参>冬青>银钟花。南方铁杉对象木受到的竞争强度随着对象木径级的增大呈明显减少趋势。当对象木胸径大于30 cm后,个体受到的竞争强度趋于稳定。竞争指数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藏东南嘎朗国家湿地公园内39株对象木及210株竞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利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计算华山松群落内物种的竞争指数,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对象木胸径与整个林分、伴生树种、种内竞争强度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1)华山松胸径与树高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2)华山松的种内和种间竞争指数分别占总竞争指数的54.68%和45.32%,以种内竞争为主;3)华山松种间竞争树种的顺序为川滇高山栎林芝云杉高山松;4)华山松胸径与整个林分、伴生树种、种内的竞争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所得模型能有效的预测华山松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5)华山松种群属于增长型,需加强保护成熟林以防出现断层。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会同县的杉木为例,研究了直径生长率与树高生长率、材积生长率的相关关系。采用生长量修正法建立了杉木单木竞争生长量模型,回归拟合出树高生长指数κ的相关模型作为中介模型,推手出了杉木直径生长率、树高生长率、材积生长率的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不同混交模式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及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混交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林分生长状况和林木竞争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杉幼林阶段刺槐与柳杉混交模式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要比其他几种模式要小。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竞争指数的大小顺序为:纯林柳杉>柳杉与滇柏混交模式>柳杉与桦木混交模式>柳杉与刺槐混交模式>柳杉与漆树混交模式。通过幂函数C I=ADB预测柳杉-刺槐混交模式中,柳杉个体胸径与竞争的关系,柳杉种内及柳杉-刺槐种间竞争的内外圈竞争指数总趋势是随着对象木的胸径增大而减小,当对象木的胸径达到20 cm后,竞争指数变化不大,因此要获得高产量的柳杉木材,在柳杉个体胸径达到20 cm之前,必须进行人工抚育,以利于柳杉个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在VonBertalanffy生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单木直径潜在生长模型,以相对植距和相对优势度为竞争指标构造了生长修正函数,综合单木直径潜在生长模型和生长修正函数组建了杉木人工林单木直径竞争生长模型,该模型预估精度高,能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以构建青冈栎次生林林木竞争单元,了解青冈栎次生林林木竞争规律为目的,以芦头林场青冈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简单竞争指数,计算两块样地中的青冈栎对象木以不同株数邻近木作为竞争木的竞争指数,并采用成对比数据假设检验的方法对竞争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竞争木株数的增加,对象木的竞争指数也不断增加,当竞争木较少时,竞争指数增加较为明显,随着竞争木的增加,竞争指数变化趋于平缓,以对象木周围6株邻近木为对象木的竞争单元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根据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杉木生态公益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复测数据,通过研究Hegyi,V_Hegyi,W_V_Hegyi三种竞争指数与胸径的相关性,选择相关性最强的W_V_Hegyi竞争指数,构建单木竞争生长模型。以此为基础,用加权平均树高作为胸径生长量的权重,重新构建了单木竞争生长模型,并对W_V_Hegyi竞争指数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径阶竞争指数预估模型和径阶生长模型。通过基于加权胸径生长量与W_V_Hegyi竞争指数构建径阶生长模型,以期为林木从单木到林分的模拟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竞争指数的杉木林分生长可视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过的Hegyi的简单竞争指数模型对杉木纯林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单木生长模型,再通过径阶模型将其应用于全林分,将单木生长模型研究扩展到全林分生长模型研究。同时,通过可视化模拟技术,为更加逼真的恢复和重建林分空间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优势种种群竞争关系及其动态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优势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华北落叶松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大小顺序为:种内>云杉>红桦>白桦>关帝柳>花楸>山杨。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非线性回归关系,回归结果与林分实际相符,从而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混交林理论研究和合理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藏东南地区不同海拔的川滇高山栎天然林的种内与种间竞争指数,揭示海拔对林木竞争指数的影响,为川滇高山栎天然林的经营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根据海拔梯度设置4块川滇高山栎天然林样地,土壤类型为山地暗棕壤,林分特征为针阔混交林。对样地内的竞争木和对象木进行调查,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分析各样地内林木的种内与种间竞争;用幂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多项式、Logistic这5种模型拟合川滇高山栎对象木胸径与其竞争指数变化的回归关系,并选择最优函数。【结果】1)不同海拔的川滇高山栎天然林内的竞争指数不同,海拔3 740 m(样地a)、3 640 m(样地b)、3 540 m(样地c)和3 440 m(样地d)样地的种内竞争指数分别占总竞争指数的17.11%、22.26%、30.79%和70.13%,表明样地a、b、c以种间竞争为主,样地d以种内竞争为主。2)在川滇高山栎的伴生树种中,以急尖长苞冷杉的竞争力最强,其次是白桦,竞争力最弱的是糙皮桦。3)在所有样地中,川滇高山栎的竞争指数随对象木胸径增加而不断减小,呈显著负相关。在样地a中对象木胸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