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Ⅵ.小麦品种的抗白粉性何文兰宋玉立何家泌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实践表明,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菌的侵染具有明显不同的反应,表现为抗病或感病或居中间状态。而小麦品种抗白粉性则是小麦与白粉菌在长期的共同演...  相似文献   

2.
条锈病抗性评价采用近年来条锈菌优势小种CYR31、CYR32、CYR33及多小种混合菌系,分小种圃进行接种鉴定;白粉病抗性评价采用白粉菌混合菌系进行接种鉴定,对125个云南小麦生产品种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及白粉病评价。结果表明,有24%的品种兼抗条锈病及白粉病,7.2%的品种抗白粉病感条锈病,42.4%的品种抗条锈病感白粉病,26.4%的品种感条锈病和白粉病。生产上可首要推广兼抗两病的品种,只抗条锈病或白粉病的品种作为应急候补品种酌情种植,兼感两病的品种应尽快压缩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中国小麦生产上主要抗白粉基因、重要生产品种及国外小麦材料对白粉病的田间抗性状况,采用自然鉴定法,在2012-2013年对Pm2、Pm4a、Pm4b、Pm2+6、Pm8及Pm21等6个抗白粉基因、46个中国小麦重要生产品种及66份国外小麦材料在云南临沧、德宏、大理、玉溪、昆明和昭通等6个代表性地点进行成株期抗性监测。结果表明,该6个抗白粉病基因抗性已逐渐丧失,压缩含Pm8及Pm21的小麦品种面积已迫在眉睫,Pm2、Pm4a、Pm4b和Pm2+6,也应合理利用。中国小麦生产品种整体抗白粉病水平低,46个品种中,没有1个在云南2年6点均表现抗性,6个品种仅在1个点表现感病,18个品种在2个点表现感病,22个品种在3个点以上表现感病。66个国外小麦材料中,只有Hybrid 46和Heines Kolben在云南2年6个点均表现抗病,是较稳定的抗白粉病材料。7个材料只在1个点表现感病,29个材料在2点表现感病,28个材料在3个点以上表现感病。说明当前中国白粉病抗源及抗病品种十分缺乏,寻找新的白粉病抗源及培育新的抗白粉病品种,十分紧迫,生产上当务之急是加强监测及应急防控,以确保小麦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2013年阜宁县小麦白粉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阜宁县小麦白粉病达大发生程度,呈现见病早、为害重的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发现气候条件、耕作方式、感病品种及防治方法均有利于白粉病发生、流行。提出了在小麦白粉病防治上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主动适时开展药剂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342-1344
为了发掘与利用小麦白粉病抗性种质资源,利用华北地区小麦白粉菌菌株E09对98份小麦亲本材料和14份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新品系进行了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98份小麦亲本材料中,对E09免疫、中抗的亲本分别占6.1%和4.1%,感病亲本占89.8%;14份省区域试验新品系中感病品种占64.3%,中抗品种占35.7%,参试品种中缺少高抗白粉病小麦品种(系)。  相似文献   

6.
鲁磊 《河南农业》2011,(12):30-30
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春季雨量较多的年份,病害流行严重。如果碰上小麦生长后期雨量偏多分布均匀,温度又偏低,白粉病的流行期会延长。群体过大、氮肥施用过多的麦田。特别是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极易发病流行。  相似文献   

7.
对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苗期、成株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感病品种苗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多于抗病品种;酯酶同工酶抗感品种无明显差异。成株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抗感品种无明显差异,但个别酶带有所加强或减弱;感病品种的酯酶同工酶酶带数多于抗病品种。两种同工酶在苗期和成株期测定的酶谱类型均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1993~1994年主要推广小麦品种白粉病流行时间动态研究王海燕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从近10余年系统调查结果看,河南省推广的小麦品种绝大多数感染白粉病。由于白粉病菌对温湿度适应范围广,繁殖速度快、数量大,在...  相似文献   

9.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Ⅶ.小麦品种抗白粉性的遗传宋玉立何文兰何家泌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明确小麦白粉病抗源品种所含抗性基因的遗传特征,是加速和发展小麦抗白粉育种的科学依据。1国外确定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研究表明,在小麦...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提出,今年河南省小麦秋播品种布局上应参考如下意见:黄河以北地区,以矮秆抗倒、抗寒、耐病(主要是抗白粉病和纹枯病)的高产、优质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早熟弱春性品种;中南部麦区,以抗病(抗锈病、白粉病)、抗穗发芽  相似文献   

11.
对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苗期、成株期叶片进行了还原糖,蔗糖、淀粉和总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小麦苗期叶片还原糖、蔗糖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在抗感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与病情指数也无明显相关。在成株期,抗感品种叶片的蔗糖、淀粉和总可溶性糖含量也无明显差异,与病情指数也无显著相关。但抗病品种的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6740)。  相似文献   

12.
蔡广成  孙友武  张梦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50+3353-3350,3353
[目的]了解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变化,筛选小麦白粉病抗源。[方法]对安徽省不同类型的136个小麦品种进行了苗期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分析。[结果]被测的136个品种中,高抗品种40个,占总品种中的29.4%;中抗品种58个,占总品种的42.7%;中感品种24个,占总品种的17.6%;高感品种14个,占总数的10.3%;鉴定品种大多数为高抗和中抗,感病品种为少数;从不同类型品种上来看,淮北半冬性和淮南春性品种抗病性比淮北春性品种更强一些。[结论]此鉴定为小麦品种的抗白粉性快速筛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Mutants Rseistant to Powdery 本文是探讨辐谢小麦抗白粉病突变体,感病品种经人工接种和自然感染白粉病后,植物体内同工酶的变化趋势,以及与感病程度之间的关系。 取宁麦3号辐射抗白粉病突变体(34080)扬麦3号辐射抗白粉病突变体(34132、34133、34157、34158):抗病品种:白免3号、黔欢2号对照为宁麦3号场麦3号未经辐射之感病材料。材料分为两郎分:一部分播于田间自然感病,另  相似文献   

14.
1989 ̄1997年在田间以高感白粉病品种为诱发品种,创造白粉病流行条件,从国内外引进品种中筛选出抗白粉病小黑麦7份,普通小麦5份;利用小黑麦、中间偃麦草、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太谷核不育轮选等技术,选育出了9个对白粉病免疫或高抗的优良品系和一批抗源材料,并对其抗性遗传分离进行了观察统计。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小麦品种(系)对小麦白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苗期抗病性鉴定试验,筛选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系).[方法]采用离体叶段法和苗期接菌法对小麦白粉病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供试新疆小麦主栽品种新冬17号、新冬18号、新冬19号、新冬20号、新冬22号、新春6号等,以及其余参试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均表现为高感.新紫1号品系对小麦白粉病表现为高抗;14/8329品系对小麦白粉病表现为中抗;其余小麦品种(系)均表现为感病.[结论]供试68个品种(系)中,仅有新紫1号和14/8329两个品种(系)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抗病性,仅占供试品种(系)的2.94;.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系)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和赤霉病是河南省小麦的主要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5年赤霉病大流行,1990年白粉病和条锈病大流行都造成了很大损失。小麦病害越来越成为小麦增产的严重障碍。选用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而抗病品种有计划的培育和合理利用则依赖于大规模准确的抗病性鉴定。为了筛选抗性稳定的多抗或单抗的抗源材料和了解河南省当前推广品种及后备品种的抗病性,我们于1986—1990年连续5年,对多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以抗白粉、条锈、叶锈和赤霉病为主的综合抗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田间抗性表现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种植、推广的24个主要小麦品种,经4年的田间抗白粉病鉴定、调查结果表明,感白粉病的品种占79.2%,种植面积占全省麦播面积的89.3%;抗病品种占20.8%,种植面积不足全省麦播面积的5%。对这些品种需要合理安排利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新技术》2009,(12):58-58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育12号小麦品种,已由河南省中棉种业(电话:0371-67759666)独家经营。其最大特点是综合农艺性状好,综合抗病力强,不仅能中抗条锈病、中抗叶枯病,还能中抗白粉病、中感叶锈病和中感纹枯病。经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没有倒伏现象。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地理条件复杂,山地丘陵区面积占全省的47%左右,平原区占53%。从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很短,这样的地形对小麦白粉病菌从山区向平原迅速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我省近几年种植的主要小麦品种都高感白粉病。致使白粉病致病力变异很快,品种抗病性退化速度也较快。加之播种偏早,播量偏大,偏施氮肥,N、P、K肥料配比不合理,农田灌溉面积扩大,冬季变暖,春雨增多等,对白粉病菌存活(越冬、越复)和发生流行十*分有利,从而造成小麦白粉病连年发生,甚至大流行,损失严重。本研究通过田间系统调查、试验、数据分析等,因地…  相似文献   

20.
江都地区小麦常发性病虫害种类主要有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由于受品种的抗(耐)病性、作物长势及感病生育期间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总体上病害表现为中等偏重发生,虫害表现为中等发生。其中小麦纹枯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赤霉病中等发生,早播田块偏重发生;白粉病见病迟、后期发生快、发生重;小麦梭条花叶病、锈病零星见病;蚜虫、粘虫发生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