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比平面片叶育产茧量平均提高7.2%以上,张种产值平均提高10%以上,可节省1/3的蚕室,节省蚕具等一次性投资;采用剪伐方式收获条桑,可节约采叶与养工近50%,秋蚕期效果尤其明显;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能明显降低蚕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蚕茧产量和质量,有助于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2.
蚕桑生产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迫切需要省力化技术.为此,苏州市于1999年引进了南通市开发的斜面立体条桑养蚕技术,2000年春蚕期在苏州市横泾镇新齐村进行斜面立体条桑养蚕试验获得成功,2001年至今在横泾镇得到全面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本地推广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技术,以春、秋两大期为主,特别是秋蚕五龄期不采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养蚕。每个劳力一般可以承担5张种,养蚕工效提高4倍,且节省蚕匾(扉)和蚕架投入。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是世界蚕桑业的发源地,桑蚕产业已经有了5500a的历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桑蚕面积、产量均得到扩展。然而,就当前来看,我国养蚕质量有待提高。文章将桑蚕的片叶育、条桑育养蚕方法进行实验,比较其在饲养时间和饲养效益之间的差别,目的在于提高养殖水平,推广优良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6.
7.
五龄蚕饲养花工多且用工集中,约占整个蚕期的85%以上,传统方法即多层片叶平面育,每个劳力一般只能承担1张种,还要起早带晚,费工费力.为解决这一难题,根据蚕的生理发育要求,我县从1994年起试验研究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技术.经过几年探索和改进,形成了较为配套的操作规范,春、秋两大期五龄蚕均实施条桑斜面育,特别是秋蚕五龄期不采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简称秋季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推广应用后,真正实现了"快乐养蚕",每个劳力一般可承担5张种,普通农户每期可养蚕10张,养蚕工效提高4倍以上,且节省蚕匾(扉)和蚕架投入.  相似文献   

8.
该文阐述了家蚕大棚条桑育技术要点,主要为棚址选择、大棚规格、进棚时间、饲养方式、温湿度调节、防病防害与上蔟及蔟中管理等7个方面的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9.
该文阐述了家蚕大棚条桑育技术要点,主要为棚址选择、大棚规格、进棚时间、饲养方式、温湿度调节、防病防害与上蔟及蔟中管理等7个方面的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10.
该文阐述了家蚕大棚条桑育技术要点,主要为棚址选择、大棚规格、进棚时间、饲养方式、温湿度调节、防病防害与上蔟及蔟中管理等7个方面的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梯田坝坡条桑养蚕布局与合理用叶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不同开采时期和不同采叶程度对新梢生长量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确定养蚕布局和采叶标准。[结果]养蚕布局:确定5月30日为全年养蚕起始收蚁日期(桑叶开采日期),春、夏、秋蚕饲养比例分别占全年养蚕量的30%、20%、50%;采叶标准:稚蚕期轮流采叶,每次1片,5龄期大量采叶时,春蚕以每条留7片叶为宜,夏蚕以每条留15片叶为宜,秋蚕以每条留7片叶为宜。[结论]合理利用条桑叶养蚕能增加条桑的经济收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对室外大棚养蚕关键性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晟 《农技服务》2008,25(2):112-113
介绍了室外大棚养蚕的消毒防病,温、湿度调节,条桑饲育,方格蔟自动上蔟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种桑养蚕产业的发展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种桑养蚕技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有助于该产业从业者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通过分析种桑养蚕技术,同时制定出符合当地种桑养蚕产业的有效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农村养蚕存在的消毒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综合对策,以为农村健康养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及其推广中必须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包括:研发桑树专用药;正确认识农药特性与杀虫机理,根据害虫习性、为害特点,科学、适时防治;改变治虫观念,控制用药次数等内容,以期为桑治虫防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草本桑规模省力化养蚕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用、草本桑栽植、养蚕大棚搭建、大棚条桑育等方面内容,并阐述了应用成效,指出利用草本桑耐剪伐的特性,采用全年条桑机械收获,可以解决规模养蚕采叶费工成本大的问题,可以实现当年栽培、当年成园、当年收益目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蚕桑生产是河南省传统的优势产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从目前表面看,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并未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就是有一部分蚕农在心理上仍迈不开步子,没有打破传统观念。低效的经营方式,缺乏扩大规模产业经营的胆识,以及一直没有引用养蚕新技术导致了养蚕产量、质量仍在低谷中徘徊,直接影响河南省蚕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大棚养蚕已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并已初见成效。一、大棚养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沙2×伦109杂交桑生长快、叶质好。本文总结了沙2×伦109杂交桑栽培及养蚕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移栽、管理、收获养蚕等技术,当年育苗,当年成园,质好叶嫩,1~4龄期最好选用湖桑适熟叶养蚕,5龄期则用杂交条桑养蚕,这样配合养蚕较好,1年可养3期。  相似文献   

20.
省力化养蚕是指依靠蚕桑科技进步,以优质、高产、高效、省力、低耗为目标,建立起省力化养蚕技术相关体系。下面笔者介绍几种省力化养蚕技术。一、小蚕共育俗话说"育好小蚕七成收",育好小蚕是蚕茧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要育好小蚕,首先要大力提倡推广小蚕共育,实行小蚕共育,用较好的饲养环境、规范的饲养技术确保蚕子发育匀整、健壮,可确保蚕头数量,为夺取蚕茧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