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正> 中国“三北”防护林地区的“三北”,即为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简称,面积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1%,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且急需整治的区域。依据该区域土地资源的特点,合理安排农林牧业用地,则是该区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柳蛎蚧(Lepidosaphes salicinaBorchs)是“三北”防护林地区杨村主要害虫之一。轻者影响林木生长,重者使林木枯死。我们进行几种乳剂的防治试验,结果以松柴乳剂杀虫效果最好,10倍液15天后调查死亡率85.42%,其次是石油乳剂10倍液死亡率为84.59%。  相似文献   

3.
<正> 太平地防护林体系始建于1966年,经历了设计营造及更新两个阶段。为进一步完善防护林体系,从1988年开始了“太平地综合防护林体系营造技术及效益研究”。在原来平川地农田林网的基础上,对太平地乡各类的土地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面利用,建立一个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综合防护林体系。目前,该防护林体系已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4.
“三北”防护林甘青宁类型区土地沙漠化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是“七五”期间“三北”防护林甘青宁类型区土地沙漠化遥感调查成果总结。该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为25878.37km2,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沙漠化土地分别为3020.30km2,7277.44km2、7085.59km2t和8495.04km2.文中对沙漠化土地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筛出合理的农林牧用地结构。  相似文献   

5.
极端气候条件下胡杨的水分状况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蒋进 《干旱区研究》1991,8(2):35-38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主要乔木树种,并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曾对胡杨的生物、生态及育苗造林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在极端干热条件下的水分状况研究很少。本项工作以生态生理的观点,着重研究胡杨水分与环境的关系,旨在了解其在干热的沙漠环境中适应生存的能力,同时也为旱生植物的抗旱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晋陕蒙接壤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晋陕蒙接壤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认为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干旱少雨、风沙危害严重 ;地形破碎、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面积大、侵蚀强度大。继而分析了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和人为的因素 ,同时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振兴地方经济、土地资源开发、土地再利用四者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引起的原因 ,提出主要措施有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重点搞好以治沙为中心的综合治理 ,加强土地管理搞好国土开发 ,并搞好小流域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杨树溃疡病是侵害杨树干部的一种重要病害。由于它发病面广,危害性大,对杨树的生长和发展有严重的影响。该病也是我国平原绿化和发展"三北"杨树防护林工程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8.
民勤沙井子绿洲边缘区防护林景观结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和防护林学原理 ,经 GIS系统的数据处理 ,对沙井子绿洲边缘区防护林体系的组成、结构、功能进行了分析 ,并对该区的防护林体系景观布局进行了综合评价 ,提出在该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方法及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自然环境特点与存在问题出发,对“三北”地区土地的适宜性及其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评价指标与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对“三北”地区土地合理利用与布局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森林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主体林种”和“防护成熟面积比”这两个在国内外文献中罕有的概念 ,采用层次分析法 ,按照第一阶段三个建设时期 ,对三北工程区内的各省份及整个三北地区的森林状况进行了综合因子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土地资源结构理论为依据,论述了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分区,土地资源质量数量结构、农林牧合理用地构成及区域开发的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宁夏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灌区的土地资源质量、数量及其自流灌溉和扬水灌溉的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借助航片,编制景观生态图(1∶1万),并选取基本参数、空间特征指数,从景观的二维水平方面定时研究了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平原区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该地区以旱地、水浇地、草地为主,居民工矿用地、林地、园地、水域占地为辅的典型农牧景观,斑块表现出显著的非随机格局。人类影响强烈的班块,一般形状规则,边界整齐,廊道连通性好而较规则;反之,形状狭窄,边界复杂而不规则  相似文献   

14.
<正> 乌兰布和农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东、南与磴口县农区相毗连,面积200km~2。其区位特点是处在沙漠与河套灌区之结合部,实属防沙前沿。这里下伏地形为古黄河冲积平原。据考证,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曾为汉代垦区,后因战乱而放弃。弃耕后在强烈的风力作用下,在近一千多年来,逐渐演变成沙丘起伏的沙漠化土地。现今土地类型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土地合理利用与绿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合分析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就盆地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与绿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如下见解:(1)立足盆地农业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型绿洲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2)盆地农业开发近期应以改造中低产田和恢复弃耕地为主,适度开垦宜农荒地为辅;(3)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盆地农牧业持续发展;(4)重视盆地天然草场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和保护,加快人工草场建设,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宁南山区农业资源及合理利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宁夏南部山区的土壤、土地、气候、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资源特征,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改良利用的途径及发展农林牧业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类型区的划分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研究阴山北麓地区环境背景的基础上 ,从自然因素、土地利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土地退化程度因素中选出 2 3个指标变量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方法 ,将该区划分为 3个不同的土地退化类型区 ,分别为半干旱农业为主区 ,半干旱牧业为主区 ,和干旱牧业为主区。其次、根据土地退化评价体系对该区退化土地进行了评价研究。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 ,将阴山北麓地区细分为 5个土地退化类型区 ,分别为干旱牧农结合中度风蚀沙化丘陵区 ,半干旱农牧结合极强度风蚀沙化丘陵区 ,半干旱农业为主强度风蚀沙化滩川平原区 ,半干旱林牧农结合中度水蚀山地 ,半干旱牧业为主强度风蚀沙化高平原区。最后对不同的土地退化类型区根据各区地形地貌特征、土地退化类型、土地退化程度、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相似性 ,结合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以保持乡 (镇 )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为原则将该区又划分为四个生态经济类型区 ,即丘陵防风固沙牧、林、农结合区 ,滩川地农牧结合区 ,山地水土保持林、牧结合区和高平原防风固沙牧业为主区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退化防治分区整治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通过建模、计算,对甘肃省两西地区扶贫开发战略问题作了定量化分析,给出了诸战略目标、发展战略、制约因素及方针措施的重要性排序。有关结果,为甘肃省两西地区扶贫开发建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资源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分析表明 ,土地资源数量大、质量差、利用率低 ,土壤类型多 ;草场面积大、质量差 ;森林覆盖率低、疏林、灌木林比重大 ;土地利用中存在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林业、畜牧业比重偏低 ,绿肥和饲料作物面积过小 ;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经营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不高 ;草场面积锐减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保护绿洲的能力下降。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优化农业用地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增加对农业用地开发利用的投入 ,促进农业用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保护和更新胡杨林 ;保护和建设草场 ;大力治理盐碱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扩大绿洲规模 ,加快城市化建设等持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调整农林牧结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走出低谷、摆脱困境的战略措施。本文通过对实验区资源评价、农业生产的历史考察和现状辨识。明确了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主要问题,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确立了多目标兼顾的农林牧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