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虫腈粉剂对黑胸散白蚁具有明显的毒杀效果,至施药后第8d时,7个浓度(5%、2.5%、1%、0.5%、0.25%、0.1%和0.05%)处理的白蚁全部死亡。随着氟虫腈粉剂浓度的降低,其致黑胸散白蚁全部死亡的时间逐渐延长。其中5%和2.5%氟虫腈粉剂致白蚁全部死亡所需时间为2d,0.1%~1%所需时间为5~6d,而0.05%所需时间为8d。氟虫腈粉剂在黑胸散白蚁群体中具有显著的一级传毒能力,但其它级别的传毒能力并不明显。因此,施工人员在使用氟虫腈粉剂时,需在白蚁危害范围内采取"多点少施"的方法,以确保对白蚁的灭治效果。结合氟虫腈粉剂在室内和室外的药效表现,我们认为,1%~2.5%氟虫腈粉剂可在实际灭治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对二种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  何可佳 《江西植保》2010,33(2):69-71,74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和阿维菌素等3种杀虫剂对蜘蛛的选择毒性,指导合理使用农药、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本文模拟稻田施药时稻株中上部药膜、基部液层而设计的"管壁药膜底部液层"法测定了以上3种杀虫剂对拟环纹豹蛛和食虫沟瘤蛛两种蜘蛛的毒力,并通过安全系数评估其对供试蜘蛛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拟环纹豹蛛毒力最低,氰氟虫腙对食虫沟瘤蛛毒力最低,而阿维菌素对食虫沟瘤蛛和拟环纹豹蛛毒力最高;3种杀虫剂对拟环纹豹蛛和食虫沟瘤蛛的安全系数高低顺序为: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阿维菌素。因此,氯虫苯甲酰胺和氰氟虫腙是一种良好的新型杀虫剂,既能有效防治害虫又能减小对自然天敌的杀伤作用,达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条件下(27±1℃;RH 60%~80%)测定了甲胺磷、乐斯本、甲基异柳磷对黑胸散白蚁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以上3种药剂均能在较低浓度下毒杀黑胸散白蚁.有效成分为2μg/ml的甲胺磷,2μg/ml的乐斯本,8μg/ml甲基异柳磷在处理后第一天黑胸散白蚁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2%、89.8%、97.8%.忌避性试验表明,以上3种药剂对黑胸散白蚁均无明显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3龄幼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小菜蛾4龄龄期和蛹期明显延长,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明显降低。另外蛹重也明显低于对照。这表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猛  王凯  刘峰  慕卫 《植物保护学报》2014,41(3):360-366
为比较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的作用差异,采用浸卵法、浸叶法、饲喂毒营养液法等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害虫的卵、3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以及对其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无杀卵作用,但能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0.05和0.13 mg/L,相对毒力分别是氯虫苯甲酰胺的2.8、2.7和5.1倍。溴氰虫酰胺对3种害虫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0.09和0.22 mg/L,相对毒力分别是氯虫苯甲酰胺的3.9、3.8和2.7倍。溴氰虫酰胺在亚致死浓度0.10、0.05和0.14 mg/L的剂量下分别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表现出较强的拒食作用,处理48 h后达到最高,拒食率分别为85.58%、81.91%和86.11%。药剂处理试虫虫体皱缩,体节缩短,体重增加率明显低于对照处理。表明溴氰虫酰胺对3种鳞翅目害虫的毒力作用比氯虫苯甲酰胺好,可作为氯虫苯甲酰胺的替代药品。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叶法、点滴法、夹毒叶片法、成虫药膜法、饲喂毒营养液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对甜菜夜蛾卵、2~4龄幼虫、成虫的活性和对4龄幼虫的拒食活性,以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对不同虫态甜菜夜蛾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杀虫剂均不具有杀卵活性,但可以明显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均对2龄幼虫活性最高,分别为3龄幼虫的1.50、6.17倍和4龄幼虫的22.25、44.95倍,对4龄幼虫胃毒活性分别为触杀活性的14.10、8.44倍;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成虫毒力为氟虫双酰胺的25.53~34.19倍。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对甜菜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强的拒食作用, 至处理后48 h拒食率达到最高, 分别为 82.73%、84.15%,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甲维盐各浓度处理,处理试虫虫体皱缩、体节缩短,体重增加率明显低于对照和甲维盐各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水稻二化螟为靶标,对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的防虫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较高,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其为害;药后21 d,白穗率控制在0.09%,虫伤株率控制在0.3%,残虫防效达86.0%.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合理使用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2011-2013年采用浸叶法,监测了广东连州、惠州、番禺、石井和广西柳州5个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与敏感基线(LC50=0.23mg/L))相比,2011年上半年,各监测点小菜蛾均处于敏感水平。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下半年,各监测点小菜蛾均处于中、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6~506倍。总体上小菜蛾抗药性水平下半年高于上半年。分析认为过度依赖该药,随意提高施用剂量,不合理混配等是导致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迅速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甲维盐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最佳配比,采用浸虫法测定了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及组合物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力,并基于最佳增效配比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组合在二者质量比介于2∶8~7∶3范围内表现增效作用,以3∶7时增效作用最大,共毒系数CTC为173。基于该比例加工获得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并以此开展田间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施药浓度高于有效剂量37.5 g/hm~2时,药后3、14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达到88%和84%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以质量比3∶7混配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良好配方。  相似文献   

10.
氯虫苯甲酰胺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达县应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的试验示范及推广情况,与应用常用农药进行防治进行了综合效益对比分析,总结了氯虫苯甲酰胺的试验防治效果.提出了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药膜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龄和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LC40),以试虫死亡率、取食量、化蛹时间、蛹重、羽化率为指标研究其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与对照相比,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小菜蛾除死亡率显著增高外,幼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幼虫至化蛹平均历期显著延长,取食量、蛹重和化蛹率明显降低。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梳理了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核心专利及外围专利,包括化合物、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专利,并分析了氯虫苯甲酰胺的专利布局和策略,为国内原药研发企业研发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杀虫剂并进行专利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细辛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开发新型白蚁预防药物,以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为试验对象,采用饲喂、驱避、毒土柱等方法,在室内测定了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粉对白蚁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细辛粉对黄胸散白蚁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和较强的驱避活性;毒土柱试验结果表明,细辛粉对黄胸散白蚁有较好的阻杀作用。在白蚁防治方面细辛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云南省不同菜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水平及年度变化规律,于2009—2013年间连续5年,采用浸叶法监测了滇中通海县、滇西弥渡县和滇西南临沧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同时,对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的F1代,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3种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自2009年以来,通海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持续上升,抗性倍数从2009年的2.30倍,逐渐发展到2012年的47.79倍和2013年的43.05倍,达到中等抗性水平;弥渡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除了2010年达12.35倍外,其余均处于低水平抗性;临沧市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在1.01~4.60倍之间,处于低水平抗性。3种增效剂均对氯虫苯甲酰胺无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加0.1%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40 nm波长下对氯虫苯甲酰胺· 噻虫胺颗粒剂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条件下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6和0.9932,标准偏差分别为0.002和0.006,变异系数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使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15mL/667m2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0mL/667m2,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高峰期进行施药,单次施药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可达80%以上,施药2次防效可达90%。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均可作为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理想药剂进行推荐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35%氯虫苯甲酰胺WG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水稻生长与产量的三大病虫害之一,本试验以35%氯虫苯甲酰胺为研究药剂,以期测定不同浓度的35%氯虫苯甲酰胺(WG)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实验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WG)10.5 g/hm2、21.0 g/hm2、31.5 g/hm2 3个浓度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均具有防治效果。31.5 g/hm2、21.0 g/hm2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药后3 d防效分别为70.25%、74.38%,药后8 d防效分别为90.36%、91.98%。药后13 d防效为95.71%、97.83%,药后18 d防效为83.75%、89.95%。药后30 d的药效依然高于标准药剂,达到46.25%、49.75%。通过试验可以得出35%氯虫苯甲酰胺WG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并能减少因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8.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药效。室内试验,6000倍液和8000倍液对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6.66%,对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82%和84.97%;田间试验,在大部分幼虫为3龄期前用药1次,药后15d,防效分别达97.28%和94.98%。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SC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最佳使用浓度,为甘蔗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不同剂量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为处理,并以螟虫防治常用农药10%阿维.氟虫双酰胺SC(稻腾)和3%阿维菌素EC为对照药剂,进行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1~2龄幼虫高峰期,每ha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300~450 mL,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96.7%,且药效期长,防效明显优于10%阿维.氟虫双酰胺SC等常用药剂。从使用成本与防治效果两方面综合考虑,生产上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使用剂量以375 mL/ha为宜。  相似文献   

20.
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体内活性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 体内活性酶的影响,采用叶片药膜法,用氯虫苯甲酰胺LC50和LC25剂量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24、48 h后,测定了幼虫体内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等4种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处理除对羧酸酯酶活性影响不显著外,对另3种酶活性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下降最明显,LC25和LC50处理小菜蛾24 h后,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92.57%和98.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