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地貌学在地学(地球科学)中是一个新的概念和理论,它主要研究地貌条件及地貌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人类——环境”,系统。从大地貌的地域分异看,反映在地理环境中的非纬度地带性规律中,小地貌的差异则表现在土地类型及土地类型组合上,它与岩性、土质、小气候、排水条件的差异有关,由于下垫面地貌条件的差异,又引起植被、土壤、生态系统方面的差异。地貌现象和过程条件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等,其中地貌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地理环境的改变。一般可以说,现代地貌现象反映了第四纪地质运动的发展和变化,是第四纪中地质地貌运动的过程与结果。即第四纪环境中,地貌在形成现代地貌现象的过程中,塑造着每个时期的环境;而今天的地貌现象,则反映现代这个地貌过程,成为研究地貌运动过程的“化石”。现  相似文献   

2.
根据有关本地区地理文字记载,塔里木盆地东部一直是干燥的荒漠气候,干燥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沙源,以及气候的动力作用,是导致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环境变迁和沙漠化必然发展的自然因素。但是,本文认为引起历史时期以来,特别是近代,本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改变地表水的地域分配及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笔者在1998年5月,2002年10月,2004年5月,2006年5月、10月和2007年5月、11月对塔河中、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和实地考察资料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历史时期以来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环境变迁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盐池半荒漠风沙区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耐盐池半荒漠风沙区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在土地沙漠化的过程中土壤和植被的变化过程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历史时期毛乌素地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沙漠化过程的综合分析认为,历史时期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呈逐渐加速的趋势;唐朝之前本区沙漠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控制,之后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不论是冷湿还是暖湿气候,良好的水分条件总是有利于沙漠化的逆转,而农业活动总是会造成沙漠化的扩展。今后本区的沙漠化是扩展还是逆转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全球变暖对毛乌素地区降水量的影响以及农业和牧业所占的份额。  相似文献   

5.
奈曼旗沙漠化及其防治中的政策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漠化是在脆弱的自然条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明确它们在沙漠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沙漠化防治的需要。前人的工作成果显示,人类活动在奈曼旗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比自然条件的作用更为突出,因而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将对这个地区的沙漠化防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奈曼旗沙漠化过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对比研究,明确了人类活动在沙漠化中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左右人类活动的因素,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合理与否,主要受政策因子的控制。因此,政策的制定是否合理、实施是否得力成了奈曼旗沙漠化防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口在土地沙漠化中作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沙漠化,是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近来不少国家侧重其成因研究,特别是对沙漠化多少是自然形成的,多少是人为造成或人为加速的,更给予了充分的注意。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因素在沙漠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尤以人口之作用为显著,所以有人提出:“沙漠化问题总的说来是属于应用人口学的研究领域和环境科学的网络。”但由于研究区域及研究角度的不同,对人口在土地沙漠化中作用这一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本文拟就有关文献作一分析归类,以期得到指教。  相似文献   

7.
青海南部高寒区沙漠化灾害态势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漠化灾害是我国青藏高原严重的灾害之一。青海南部高寒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 ,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本文分析了沙漠化的现状及主要灾害表现 ,阐述了沙漠化灾害的主要驱动机制。本区沙漠化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是自然沙化过程与人为沙化过程共同作用于脆弱的承灾体的结果 ,它不仅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的生存环境与经济发展 ,而且还危及到周边地区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通过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两个参量,构建NDVI-Albedo特征空间,对翁牛特旗1991—2015年沙漠化进行监测,并利用地理探测器结合自然和人为因子分析翁牛特旗沙漠化驱动因子及其影响力。结果表明:(1)翁牛特旗土地沙漠化经历了先发展后逆转的演变进程。1991—2000年为发展期,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增加了2130.29 km2;2000—2015年为逆转期,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3364.61 km2。(2)翁牛特旗沙漠化严重的区域主要是分布在中东部以及北部的西辽河平原地区,而西南区域的冀北辽西山地大部分区域沙漠化程度较轻。(3)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共同驱动翁牛特旗沙漠化演变过程。地形和沙源是翁牛特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翁牛特旗1991—2000年沙漠化发展是在自然条件不利的背景下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环境压力造成的结果,而2000—2015年沙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在沙漠化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沙漠化的研究内容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沙漠化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沙漠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1)沙漠化与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结合,将恢复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在沙漠化的防治中,促进了基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相协调的沙漠化防治模式。(2)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区域沙漠化过程开展研究,揭示了沙漠化过程中的景观结构变化规律;从景观尺度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动因机制进行了研究与补充,为沙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方法。(3)沙漠化研究与生态学水文学研究密切结合也成为沙漠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趋势。这方面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植物个体、种群、群落等水平的生态方面。总之,沙漠化土地的治理与恢复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必将成为今后全球环境问题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变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论文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结论。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风沙活动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下,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绿洲和沙漠化土地交替发展。气候温暖期也正是沙漠化土地减弱时期,寒冷期则是沙漠化发生强烈阶段。研究表明90年代与80年代中期相比,额济纳旗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29.1%,中游地区沙漠化发展速率相对较慢,中游地区1990年比1949年增加约9.4%,年增长速率0.27%。1990年以来,沙漠化呈稳定态势。2000年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共有13508.4km2,占监测区域的11.8%。其中,临泽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占监测区域沙漠化土地面积的1.7%,高台占1.707%,肃南(部分)占1.427%,酒泉占0.851%,嘉峪关占0.276%,金塔占9.391%,额济纳旗沙漠化土地的面积为11434.64km2,占84.648%。由此看出,黑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形势严峻。同时分析了造成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