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研究了单养大宗淡水鱼、单养丝尾鳠及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四种高产无公害网箱养殖模式下所取得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在规格相同的4个网箱(5m×4m×2.5m)中分别投放相同重量的115kg鱼种,经过6个月养殖,产量上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模式最高,为1 683.9kg,其次是单养大宗淡水鱼1 640.7kg、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模式1 543.1kg,产量最低的是单养丝尾鳠模式997.9kg;经济效益上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效益最好,净利润为23 561.6元,其次是单养丝尾鳠16 753元、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模式10 259.48元,效益最差的是单养大宗淡水鱼模式8 529.04元。经过比较,效益最好的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471.23元/m3比单养大宗淡水鱼170.58元/m3的利润高出300.65元/m3。因此,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盐碱地池塘中,研究了五种不同鱼鳖混养育成养殖模式,以其成活率、增重率、出池平均规格、饵料系数、饵料成本、每667m2纯利润和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模式Ⅰ、模式Ⅱ和模式Ⅲ是盐碱地池塘较好的鱼鳖混养育成模式,模式Ⅳ和模式Ⅴ相对较差;在盐碱地池塘中,可采取中华鳖与滤食性鱼类鲢、鳙鱼混养的模式,也可采取中华鳖与鲢鱼、鳙鱼、草鱼一起混养的模式;在本研究条件下,中华鳖的适宜放养密度为4 500~7 500只/hm2,鲢鱼可放养2 250~3 900尾/hm2,鳙鱼可放养450~600尾/hm2,草鱼可放养3 000尾/hm2。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成鱼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 [pseudobagrusfulvidraco (Richardson) ],俗称黄骨鱼、黄丫鱼、黄姑鱼、黄刺鱼、黄鼓鱼、黄蜡丁、安丁鱼 ,鲶形目 ,鱼尝科 ,黄颡鱼属。黄颡鱼肉嫩味鲜 ,营养丰富 ,为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因销量剧增 ,野生资源锐减 ,成鱼售价稳中上扬 ,人工养殖黄颡鱼的热潮 ,正在全国兴起。应广大养殖户要求 ,特编写本资料。黄颡鱼成鱼养殖模式有 :鱼塘单养、鱼塘混养、网箱单养等多种形式。1 鱼塘单养鱼塘单养 (含水泥池精养 )黄颡鱼 ,一亩水面需投放 2 5~ 3cm鱼苗 5 0 0 0~ 10 0 0 0尾 ,另外每亩套养 10 0~…  相似文献   

4.
江苏吴江市自上世纪90年初试养鳜鱼成功,中期进入规模化生产,迎合了市场济经发展,又使传统低值鱼转化为高档品,产量从原来100千克/亩提高到500千克/亩,亩均(包括配套饵料鱼池)效益达3000元以上。主要以传统的鲫鱼、草鱼、鲢鱼、团头鲂作为开口饵料,同时又引进泰国露斯塔野鲮等,作为养殖鳜鱼成鱼的饵料鱼。养殖模式上有单养、套养、混养,在饵料鱼配套池,采取轮作的方式,鲫鱼、鲮鱼、青虾一池多用,多季养殖。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说的大宗淡水鱼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鲂鱼等鱼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鱼,这些鱼类占淡水养殖产量的七成以上,是人们最常食用的鱼类,因此大宗淡水鱼的安全、健康生产尤为重要,在养殖生产中重点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嘎鱼,为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鲤鱼池塘中套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池塘资源,在不用增加饵料成本和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hm2可增加黄颡鱼产量150~300 kg,每hm2增效益几千元以上,是提高淡水养殖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现将鲤鱼成鱼池塘中套养黄颡鱼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对虾高密度精养的成功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我国在鱼类混养技术上已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关于南美白对虾与鱼类的混养,目前已见报道的是与罗非鱼、草鱼、鲢鳙鱼、异育银鲫、黄颡鱼、鲻鱼等,且多数为与某种鱼类单品种单茬混养。目前关于南美白对虾双茬与草鱼、鲤鱼、银鲫混合养殖的报道并不多。一、南美白对虾双茬与草鱼、鲤鱼、银鲫的混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8.
淡水鲳商品鱼的养殖,目前主要有四种方式:鱼种池套养、四大家鱼的成鱼池混养、池塘主养和集约化单养。本文介绍这四种方式的养殖技术,最后叙述养殖淡水鲳的实用饲料配方。一、鱼种池套养,育成商品鱼淡水鲳的苗种较少又缺乏养殖经验的生产单位,主要采用鱼种池套养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2种混养模式进行黄颡鱼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试验,一种模式以加州鲈为主养品种(1500尾/667m^2),套养黄颡鱼(300尾/667m^2)和河蟹(400只/667^2),获得单产497.5kg/667m^2,效益27407元/667m^2;另一种模式以黄颡鱼为主养品种(4000尾/667m^2),套养翘嘴红鲐(400尾/667m^2)和鲢鱼(100尾/667m^2),获得单产816.2kg/667m^2,效益3349元/667m^2。从投入与产出比和水质状况比较,第一种模式养殖风险更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0.
<正>我县池塘养殖面积6800多亩,养殖历史悠久,传统的养殖模式以草鱼为主,套养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鲮鱼等,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引进新品种对套养品种改良,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2010年引进匙吻鲟,以流水结合微孔增氧方式进行单养,效果显著。针对匙吻鲟有滤食浮游动物的习性,作鳙鱼套养品种改良,2013年选择4种类型池塘进行套养,笔者对养殖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探索匙吻鲟在主养草鱼池塘中所需的水质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辽宁和黑龙江 辽宁省是我国大宗淡水鱼类重要养殖地区,传统养殖模式主要养殖鲤鱼,搭配养殖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青鱼。辽宁省养殖的鳃鱼和鲫鱼大部分销售到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鲢鱼、鳙鱼、草鱼狂本地区销售。黑龙江省水产市场上鲤鱼和鲫鱼销售价格的高低,决定了辽宁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匙吻鲟属鲟形目、匙吻鲟科,是北美洲的一种名贵大型淡水鱼类,在我国部分地区已有养殖。鲫鱼系四大家鱼之一,是传统的养殖鱼类品种。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中,主养鲫鱼时通常套养鳙鱼,鳙鱼在食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上较匙吻鲟有一定的差距。匙吻鲟在生活习性和  相似文献   

13.
1基本情况 2005年全市1333hm2淡水养殖面积中测报面积48.3 hm2(其中任丘21.7 hm2,献县26.7hm2);以任丘、献县两县市为测报区设立了6处测报点(任丘3处,献县3处);测报员10人,其中市淡水站2名,任丘和献县水产局各1名,6个测报点各1名;品种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罗非鱼、白鲳鱼等(草鱼、花白鲢、罗非鱼、白鲳单养25hm2,鲂鱼鲢鱼混养3.3 hm2,鲫鱼混养13.3hm2,鲤鱼、白鲳等混养6.7 hm2).在具体工作上我们在两个测报区专门布置了全市技术水平最高的技术人员,结合其他技术推广工作,进行长期巡回指导,确保了病害测报质量.测报区的养殖品种及病害种类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市的养殖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农业农田,扩大黄颡鱼养殖范畴,探索分析丘陵山区稻田主养黄颡鱼的可行性,开展了稻田主养黄颡鱼试验,套养少量鲢鳙鱼.经过5个月的养殖试验,起捕黄颡鱼2909.50公斤,鲢鳙鱼83.50公斤,效益8.2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58,利润约3.04万元,试验效果良好,为广大养殖户在丘陵山区养殖黄颡鱼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鳊鲫鱼主养技术,在常规鱼池进行套养不同密度名优品种的养殖效果试验,实现亩均产量790.18 ̄1094.5kg,其中常规鱼(鳊鱼、鲫鱼、花鲢、白鲢、青鱼和草鱼,下同)716.31 ̄960.8kg/亩,套养名优品种(青虾、鳜鱼、鲌鱼、花鱼、黄颡鱼、河蟹和甲鱼,下同)41.49 ̄192.33kg/亩,亩均毛利2402.97元,其中套养品种亩均毛利1486.06元,占61.84%。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嘉兴秀洲区王江泾、油车港等地的青鱼养殖迅速发展,以青鱼为主,套养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鳊鱼,这种生态混养模式,通过不同食性、不同水层的鱼类及数量比合理例搭配,提高了池塘空间利用率,改善了养殖环境,减少了鱼病发生,养殖的青鱼规格大,品质好。2011年该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综合高效养殖模式是指在主养鲤、草鱼等大宗淡水鱼的养殖池塘中套养南美白对虾以增加效益的养殖模式。衡水地区在2010年进行了该模式的初步试验,2013年对此项模式的养殖技术进行系统性的技术集成试验,2014年在全衡水区域内进行了大力推广,随后该模式的养殖面积迅速发展到266hm2,实施该项技术的池塘南美白对虾平均产量413.9 kg/hm2,效益13 630元/hm2,与大宗淡水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套养草鱼、鲢鱼、鳙鱼健康养殖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青松 《科学养鱼》2012,(12):33-34
南美白对虾是我省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开展南美白对虾套养草鱼、鲢鱼、鳙鱼健康生态养殖,能有效地改善养殖水质,推迟南美白对虾发病时间,起到很好的生态防治病害作用,其综合效益明显。现将模式介绍如下:一、模式特点与主要做法通过养殖池塘改造、养殖设备配置等措施,采用南美白对虾与草鱼、鲢鱼、鳙鱼的套养混养方式,利用鲢鱼、鳙鱼的滤食食性,避免水质富营养化和突  相似文献   

19.
杨军  黄肖六 《水产养殖》2011,32(3):46-48
在原来单养罗非鱼池塘基础上,进行了主养罗非鱼混养草鱼模式试验,并与单养罗非池塘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罗非鱼统一放养密度、草鱼三个不同的放养密度,罗非鱼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而草鱼的放养密度越大,池塘总产量越高,池塘水质较活,罗非鱼和草鱼生长情况均良好。单养池塘和混养不同密度草鱼池塘的罗非鱼出池规格无显著差异。混养草鱼池塘的罗非鱼平均成活率99.3%,放养相同批次和规格情况下,混养了草鱼池塘的罗非鱼比单养罗非鱼池塘成活率提高0.7个百分点,平均利润增加547.5元/667m2,显著提高了池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檀英桃 《河北渔业》2012,(8):47-47,55
1 平山县水产养殖情况 1.1 池塘养殖 1.1.1 一般经济鱼类养殖鲤鱼、草鱼、鲢鱼、鳙鱼养殖主要分布在冶河两岸和滹沱河沿岸以及渠道的附近,始于1970年,最初是将不规则水坑修整成池塘,1983年重新规划建成高标准池塘,目前只有部分池塘实现了精养高产,鲤鱼、草鱼搭配鲢鱼、鳙鱼的养殖模式单产最高可达26 25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