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宋丽  周瑞雪 《茶业通报》2021,43(2):74-77
随着中国茶艺的历史发展,皇家贵族和文人士大夫在饮茶时欣赏或演奏音乐的文化活动,可以看做是茶与音乐结合的开始,到宋明时期茶艺发展逐渐成熟,出现了以茶艺活动为核心的场合演奏音乐来烘托茶艺氛围,直至现在形成了茶艺活动中为增强参与者感官体验、烘托茶艺氛围、促进茶文化传播作用的茶艺背景音乐.在古典名曲音乐、民族特色音乐、西方音乐...  相似文献   

2.
花茶是我国独特茶类,用清高芬芳或馥郁甜香的香花窨制而成。我国生产的花色品种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代代花茶、柚予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品质优、数量多而畅销。为提高茉莉花茶品质,笔者将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窨制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花茶已有很久历史。公元960年茶民就发现茶叶吸收异味的特性,以“龙脑香料”、“珍菜香草”加入茶叶中“以助茶味”。到明代花茶加工已有了很大发展。顾元庆删揖的《茶谱》中详细记载了窨制花茶的鲜花种类和窨制技术。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福州长乐邦茶号已开始用茉莉鲜花窨制花茶销售。1890年前后全国各地茶商纷纷运茶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逐渐成了我国的花茶窨制中心。  相似文献   

4.
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魂宝。饮茶品茗,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一项颇具典型意义并富有特色的生活艺术。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凝结着千千万万爱茶之人的智慧。*美感尽在品茗中,雅趣亦从盏中出”。在饮茶品茗中,接受茶礼的教化,沐浴茶香的熏陶,走进茶艺的境意,推崇茶德的品位。本文谨从品茗文化及其美育功能上作些浅浅的探讨。饮茶礼仪与美育:数千年的中国饮茶史中,积淀着深厚的礼仪文化。这种礼仪文化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的饮茶礼仪是大众化的,以茶敬客,是每个中国人待人接物的起码礼节。客来敬茶,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
关于花茶起源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茶,是将茶叶窨以香花而制成的再加工茶类,在国内有着传统的销售市场。至于花茶起源何时?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书中认为,“茶引花香增益味道,自古有之,是在1000多年前的宋初贡茶,即加龙脑香料制造”;朱自振在《中国茶业历史资料选辑》一书的序言中也说,花茶“产生可能源于北宋片茶中掺龙脑等香料的启发”。持这种看法的还有《福建茉莉花茶》一书及一些有关在茶史方面的论文。然而,只要我们对茶叶发展的历史进行直观,就会得出与此不同的看法,研究花茶起源不能以宋初为上限,必须考察花茶何以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即应追溯到三国时期。  相似文献   

6.
正3月26日,位于江苏省漂阳市苏浙皖边界市场的"花茶坊美学创意生活馆"正式营业。将花与茶的结合在国内并不常见,花茶坊的开业开启了国内花店经营的新模式。"最初是想将花与咖啡结合,但经过一番考虑,我们选择了将花与茶结合。溧阳是绿茶的产地,也有浓厚的花道、茶道文化和完备的鲜花产业产销链,花茶坊将二者一体化经营,是一次创新和尝试。"花茶坊创办人、江苏天目花茶坊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颖说,"相比咖啡,溧阳白茶拥有800多年的文化传承,值得更多人去认识。"  相似文献   

7.
香港的茶道文化团体是挺多的。不过它们通常则皆以“茶艺”的名义而命名之,至于以“茶道”的名义命名的,止是凤毛麟角耳——不久之前,由叶荣枝先生创办的香港茶道协会始告问世。据我所闻,多少茶界人士往往藉由“不轻言道”之说,而将“茶道”这个本属我国的传统称谓,...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李瑞贤团长; 我很荣幸地受安徽省茶业学会、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安徽省海外联谊会、安徽农学院茶业系的委托,对以李瑞贤先生为团长、蔡荣章先生为副团长的台湾陆羽茶艺文化访问团全体成员表示热烈欢迎!访问团顾问陈文怀先生为这次活动从中安排,牵线搭桥,对此,深致谢意! 台湾陆羽茶艺文化访问团首次访问安徽,进行文艺表演,确是十分难得的好机会,今天我们在此可以通过参观代表团的茶艺表演,来学习、交流茶艺学术,增进友谊,为促进今后的交往开辟渠道,这次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台湾已把茶叶文化从栽培、创造,进入茶的品饮艺术,追求美感表现,这是继承了中华几千年来茶文化的遗产而加以光大发  相似文献   

9.
浅析茶艺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丙娟 《贵州茶叶》2008,36(1):26-27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发现茶叶并饮用以来,茶文化就融人了中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并不断发展、升华。茶艺是茶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古老的中华茶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汇了古今茶文化的精典。泡茶可修心养性,品茶如品昧人生,无论是俗世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雅致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始终无可取代。  相似文献   

10.
茶树花作为茶叶的副产资源,其茶多酚、茶咖啡碱和L-茶氨酸等物质含量与茶鲜叶含量接近,是一种可以高效利用的资源。以乌牛早、白鸡冠、黄金芽和普洱大茶树4个品种不同成熟期的茶树鲜花为材料,按照本课题组前期优化的茶树花茶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对加工后的花茶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其茶咖啡碱、茶多酚、L-茶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开放程度茶树鲜花所制作花茶的品质及内含物质差异较大;露白期茶树鲜花制作出的花茶颗粒饱满完整,槐花香高长,滋味清甜爽口、显花味、茶汤蜜黄明亮,口感最佳;其咖啡碱含量为0.17~0.26 mg/g;茶多酚含量总体相对较低,为0.48~0.64 mg/g;L-茶氨酸的含量总体相对较高,为0.82~1.14 mg/g。  相似文献   

11.
《茶业通报》2013,(3):119-119
茶是中国的国粹,为倡导“茶为国饮”,弘扬茶文化,加快培养茶艺高技能人才,促进茶艺从业人员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引导中华茶艺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自2006举办首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以来,时隔7年又迎来了令人期待已久的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竞赛将于2013年10月21~24日在浙江省武义县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2.
花茶窨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鲜花具有吐香性能及茶坯具有吸附性能。应用这一理论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使茶坯吸附鲜花吐放的香气,即可制成既具有茶香又有花香、而且有花、茶调和结合的香气。因此,真正弄清花茶窨制的理论,对于提高窨制花茶的技术,制出高质量的、别具风韵的花茶无疑是很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蒋建明 《茶业通报》2005,27(3):124-124
从茶叶审评与检验的角度审视“洗茶”,客观、求是、理性地论证“洗茶”对绿茶的危害性,借以抛砖引玉,丰富茶艺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14.
寄生茶是桑寄生的枝叶通过茶艺处理而成的一种别样茶,为中国传统保健茶饮,含有黄酮类、萜类、挥发油、维生素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脂、降压、抗炎等保健作用。本研究主要归纳寄生茶的应用现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成果,为寄生茶茶饮工艺迭代式发展及深加工上提供研究和开发的建议,旨在为寄生茶产品的创新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于茶叶吸附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文毅 《茶业通报》1989,11(4):27-28,36
我国花茶历史悠久,古人早就认识到茶叶的吸附现象,在宋初(公元960年)就有在上等绿茶中加入龙脑香,明代程荣所著《茶谱》已详细叙述了花茶窨制方法。为后来花茶生产技术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史料。花茶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花茶生产技术理论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茶叶吸附理论是制茶学的基础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花茶加工工艺的重要基础理论依据。随着物理表面化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认识了茶叶“吸香”的原理,并将理论指导于生产实践,本文着重用物理表面化学基础理论结合花茶生产过程现象讨论茶叶  相似文献   

16.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上海首家茶艺馆—宋园茶艺馆的开馆,引起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随着人们对茶叶作用认识、茶道精神探求的深化,茶艺已风行到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仅海峡彼岸的台湾一地,茶艺馆就达两千家,相比之下,我国大陆茶艺馆起步较晚,而上海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竞没有一家以品茗赏艺为主体的茶艺馆。曾引起上海茶界和各界爱茶人士的焦虑。 58岁的周宝山先生是位有创新精神的老文化工作者,近年来,他以史料馆为基地,广泛联络文化、艺术、收藏各界人士,先后筹建了收藏、博物联谊会。数十名经常一起雅聚的书法家、文学家、收藏家、工艺美术家又都是爱茶之人,一谈到社会时尚,莫不为茶文  相似文献   

17.
发展湄潭茶文化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廷柱 《贵州茶叶》2006,34(2):26-29
1中国茶文化概述1.1茶文化的定义1.1.1目前对茶文化定义的两种主要观点;①狭义的观点:认为茶文化是包括茶道、茶艺、茶的礼仪以及在各个阶层人民中表现的与茶有关的众多文化的现象,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8.
李华超 《茶业通报》2001,23(1):30-30
1 以林养茶是祖国光荣历史传统黔北山区以林养茶历史悠久 ,除大树茶 ,还有乌龙茶、苔子茶、丛茶 1 0多种 ,还有很多早被农民利用了的老鹰茶、白叶茶、苦丁茶、三枝茶、木花茶、甜叶茶、木瓜茶等 1 0多种野生茶。农民采制各种保健茶和药茶。如利用白叶茶枝叶繁殖虫茶 ,可治疗肠胃病。五十年代 ,大型国营茶场开始引种发展新茶园 ,农村仍坚持以林养茶 ,加工青毛茶、金玉茶和晒青茶 ,产量逐年增长。以林养茶管理简单 ,茶农说 :“冬季挖挖 ,越采越发 ,牛马践踏也不怕”。一百多年前 ,我国茶叶产量和出口量之所以居世界首位 ,并非茶园面积有现在…  相似文献   

19.
周文棠 《茶业通报》2000,22(3):47-48
茶艺表演是茶艺员展示宣传茶艺技巧、方法和品饮艺术的一种方式 ,也是观者了解、学习茶艺的一种直接途径。那么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学习、掌握茶艺表演。1 茶艺表演的由来中国最早的茶道萌芽时期晋代开始至茶道大行的唐代 ,尚无茶艺表演的专职 ,但唐代因陆羽善于烹茗被太守请去试茗 ,与现在的茶艺表演却有相似之处。宋代 ,人们兴起斗茶 ,卖茶水的人也相互间试论高低 ,乃至运匕成象 ,被时人称为“茶百戏”,既能称“戏”自然是一种表演内容了。现在茶艺表演与宋代的“茶百戏”无论形式、内容均有所不同 ,现代茶艺表演的兴起也是近十…  相似文献   

20.
茗饮之道     
饮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近期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港台的“茶艺”各以自己的文化表现形式蜚声海内外。饮茶在茶叶祖国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彩,实属难以言表,也难以为现代人全面掌握。茶叶起源于我国,最早为药用,后作为祭物,商周时期已成贡品,为皇宫贵族的保健饮料。唐宋时期茶业斯兴,文人雅士用以激昂文思,高僧寺侣用以参禅修德,武士富商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