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危害玉米生产的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种蝇等。这些害虫主要取食玉米种子、根、幼苗等部位,造成缺苗断垄,不同程度地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2.
地下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害虫,在我国为害多种农作物、中药材、草坪及园林植物等,局部地区可造成非常严重的为害。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地下害虫的优势总会有些不同,但常见的类群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蟋蟀、跳甲幼虫等。目前化学防治通常仍是防治这些地下害虫的主要措施。常用药剂主要有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和克百威(呋喃丹)等。90年代以后,随着这些农药的大规模应用而产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它们的高毒、高残留、高抗药性等缺点,已不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辛硫磷在国内也是较早应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但辛硫磷见光易分解,若…  相似文献   

3.
北安市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等,主要取食作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造成缺苗、断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导致农作物减产。 1 症状诊断 1.1 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咬伤或咬断根部,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粱受害较重。1.2 叩头虫叩头虫的幼虫,为害小麦、玉米、高粱、  相似文献   

4.
花生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市场信息》2003,(15):29-30
<正> 近两年来,随着棉花等传统经济作物价格的一跌再跌,"经济"意义的逐步丧失,花生作为河南省经济作物中的后起之秀,国内市场价格和出口形势看好,种植面积日益增加。但是由于花生的重茬种植,也加重了花生地下害虫虫害的发生,对花生的优质、优价、高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就成了摆在广大花生种植户面前的一大难题。花生地下害虫常见的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害虫,其中又以蛴螬发生最为严重。下面就以蛴螬防治为例,结合两年来在河南杞县的成功经验,介绍一下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是目前危害花生最大的害虫。蛴螬主要取食花生荚果和根,虫量多时可成片将花生荚果和根吃光,严重影响产量。有些地方由于蛴螬的危害,花生减产达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6.
1试验目的夏玉米幼苗常遭受“地老虎”的严重危害。本实验通过不同浓度的“帅苗”杀虫型种衣剂拌种,对“帅苗”安全性、效果做一些观察和分析,以便为用户提供参考。2试验设计供试作物:夏玉米(901);药剂:帅苗3%水乳种衣剂(美国康普顿化工公司供)。试验设4处理(均为667m2(旧制1亩)用量):(1)3kg种子 6m l药 12m l水;(2)3kg种子 7.5m l药 15m l水;(3)3kg种子 10.5m l药 2lm l水;(4)空白对照。采用对比试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一地块,选择每年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帅苗”药剂拌种8h后播种,播种时密度要求一致。3调查方法试验地点:阿克苏市…  相似文献   

7.
金龟子的幼虫叫蛴螬,它广布全国、全球,是为害农作物最严重的地下害虫之一。金龟子有1000多种,常见的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等几十种,其成虫、幼虫都是植物的主要害虫,尤以蛴螬为害最甚。有时一种为害,有时几种混生为害,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蛴螬可为害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果树、林木、苗圃、蔬菜、花卉、特种经济作物和牧草等。  相似文献   

8.
<正>麦田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其中以蛴螬发生最普遍且发生量大,秋播期间要重点防治。蛴螬的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有虫2~3头。虫口密度大的花生茬、大豆茬、玉米茬,采取耕地前撒施毒土和药剂拌种双管齐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社会植树种草、美化环境的观念和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为了贯彻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的"把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城市建设规划中园林绿化工作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其中草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笔者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对草坪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症状识别常在叶、叶柄、茎上发病。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病,产生褐色小病斑,有黄色晕圈,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潮湿时,病斑上密生黑霉(分生孢子)。茎、花梗发病,产生长圆形黑褐色稍凹陷病斑,易折断,种子不饱满,并带有病菌。二、发生原因由胡萝卜链格孢引起。病菌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率高,引起苗立枯。第二年新病斑上长出的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9月7日预报,全省秋播期地下害虫偏轻至中等发生,其中:蛴螬中等偏轻发生,鲁中、鲁南、鲁西南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金针虫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蝼蛄轻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现有耕作制度下,河北省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其在不同作物田分布特点,笔者采用挖土法,于2011~2014年调查了河北省不同区域内主要作物地下害虫发生情况。总体来看,河北省作物田地下害虫年度间发生差异较大。发生种类上,蛴螬和金针虫占全部地下害虫种类的80~90%,但不同种类蛴螬年度间发生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地下害虫发生量存在较大差异,坝上地区和沿海地区发生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96±0.11头/m2和2.31±0.75头/m2,山前平原发生虫量较大,达到了8.09±3.28头/m2。不同作物田地下害虫发生情况来看,马铃薯和莜麦田以金针虫为主,占全部地下害虫的60~70%,小麦和玉米田内以蛴螬为主,占75~80%,花生田内以蛴螬为优势种,占90%以上。笔者根据地下害虫发生危害受分布地域、土壤结构和作物种类等多因素影响,提出了不同区域地下害虫分区分类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刘瑶  孙丽丽 《种子科技》2023,(17):121-123
蛴螬是为害花生的最主要一个地下害虫类群。目前,花生蛴螬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农民为了控制蛴螬数量会不合理施用高毒化学药剂,不仅无法有效控制蛴螬数量,反而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而威胁人体健康。文章从蛴螬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出发,提出了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物地下害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对农作物的种子、地下根、茎等造成危害。对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爱国 《种子科技》2023,(13):19-21
为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对糯高粱种子和幼苗的为害,实现精少量播种,大面积推广糯高粱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针对引进的7种不同种衣剂进行不同剂量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播前100 kg糯高粱种子用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450 m L包衣处理表现突出,可使出苗率达到94.12%,地下害虫防效达到82.67%,实现产量11 178.92 kg/hm2,比处理8(CK)产量10 585.29 kg/hm2增加593.63 kg/hm2,增产率为5.61%,并对糯高粱生长安全,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1988~1995年通过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省调查、分离、接种、鉴定证明,黄淮区大豆根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将该病原菌进一步与豌豆、菜豆等专化型交叉接种,证明大豆根腐病菌与以往报道的专化型不同,定名为F.solanif.sp.glycines.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初侵源是病土和病根,大豆在1~2片复叶开始发病,4~5片复叶期地上部出现黄叶症状,开花结荚期达到高峰,大豆连作、水肥不足是病重的主要原因。为验证包衣对大豆根腐病、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对大豆的壮苗效果及对大豆的安全性,特做此试验。  相似文献   

17.
蝼蛄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东红 《种业导刊》2012,(12):30-30
蝼蛄俗名“拉拉蛄”,是咬食作物地下根茎部及种子的多食性地下害虫,几乎危害所有作物。在我国危害最重的是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经常将植株咬成乱麻状,或在地表活动,钻成隧道,使种子、幼苗根系与土壤脱离不能萌发、生长,进而枯死,造成缺苗断垄或植株萎蔫停止发育。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豫南夏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危害特点,总结了蛴螬危害逐年加重的原因和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摘要:  相似文献   

19.
地老虎高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礼林 《科学种养》2008,(11):28-29
地老虎又名地蚕、土蚕、切根虫等,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是为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林果幼苗和牧草等的主要地下害虫。我国已发现的地老虎有170多种,为害严重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等10多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小地老虎为主,同时混生有大地老虎、黄地老虎、八字地老虎等;西部干旱地区以黄地老虎为主,同时混生有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东北、西北等地区以白边地老虎为主,同时混生有黄地老虎、三叉地老虎等。  相似文献   

20.
根结线虫病是胡萝卜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在胡萝卜多年连作生产区发病严重。总结了胡萝卜根结线虫病的症状表现、病原及其习性以及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