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雷彦龙 《种子科技》2019,(14):108-108,1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和维护技术都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虽然各项技术都得到了质的提升,但是病虫害防护仍然是农业种植过程中的一项重点难点问题,其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还对农产品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减少病虫害给农作物带来的伤害,通过对现阶段农业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预防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适的治理方案,减少了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正>1.在种植方式和方法的创意(1)在种植形式上打破传统农业"横平竖直"的一垄一行的传统种植形式,而是耕种成一种有特定含义和艺术图案的形状,如种成迷宫形、地图形等等。(2)在种植区域上打破传统概念中种地就  相似文献   

3.
从农民种植习惯谈种子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华敏 《种子科技》2008,26(1):31-32
在农业生产中,各地种植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的种植特点常被称为农民种植习惯。作为直接服务于农民的种子营销,与农民种植习惯有着相互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拟从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入手,探寻做好营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关注农产品的质量,还应注重宣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通过运用网络平台,宣传绿色农业种植的意义,使农户认识到种植过程中运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其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质量,同时能够避免农产品出现农药残留的现象,确保农作物质量达标。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应给农户提供补助,并引导农户学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方法,这样才能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及推广策略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芳 《种子科技》2023,(4):124-12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绿色种植技术可减少农药污染,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种植绿色农产品具有低成本、高诉求的特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于农作物优质高产、国家农业发展、人民身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要加大研究和推广力度,使绿色种植技术迈上新的台阶。文章阐述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内涵,分析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总结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2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世界》2000,(8):50-52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精神,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广大农民扩大种植优质品种,压缩滞销农产品的生产,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我部组织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当前种植的早稻、小麦、玉米、油菜和大豆品种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估,筛选出一批适于当前种植结构调整的优质品种,现予公告。  相似文献   

7.
魏和平 《种子世界》2021,(7):0180-018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此人们逐渐提高了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在陕西省商洛市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种植效率与种植质量,就要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本文阐述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并提出了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措施,希望能够对陕西省商洛市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做出帮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温逐渐转暖,新疆自治区春耕备耕工作正逐渐由南至北陆续展开。2016年是新疆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春播农作物种植呈"两减五增"态势,粮食、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油料、甜菜、瓜果、蔬菜和其他作物面积增加。这也反映出各地农民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意愿强于往年。  相似文献   

9.
黄晓伟 《种子科技》2024,(4):128-130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农业技术逐渐朝着绿色方向发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针对绿色农业的种植技术推广进行研究,在分析常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及其优势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绿色种植农业在推广对象、推广方法以及推广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崇明县是国家农业部等部门认定的第一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生态有机食品生产园区。近几年,崇明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方针,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农产品无公害种植加工和农业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04年底,全县农业产业化总产值已达6.5亿元,  相似文献   

11.
王金荣 《种子科技》2023,(8):136-138
农村经济生态环境条件决定了发展后力,在开展农业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农业种植污染的关注力度,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平衡、健康、和谐发展。文章对农业种植污染进行研究,从农业种植污染产生原因及其防控管理方面入手,对后续的实践工作进行探讨,分析种植中可能造成农产品种植环境污染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深化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吴霖 《种子科技》2023,(11):142-144
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农产品绿色、安全,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实现农业经济创收.在绿色农业发展中,要做好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对传统的推广模式进行改造,提高绿色农业的影响力.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为建立完整的推广模式,需要基层工作人员重视学习先进技术,寻找推广的重点,提出推广创新方案,以期保证绿色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物杂志》2000,16(2):1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由自给性向商品性生产转变,传统单一的粮食为主的单元种植结构,已不能满足对优质高效农产品的需要,效益比效低。既影响了农民增加收入也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党中央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得到干部和农民的积极响应。在绝不忽视和动摇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并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作物科技工作者为我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的科学储备做出了不懈努力。在协调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关系,面对国内与国际市场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以及着眼当前与服从长远利益保障可持续发展诸方面……  相似文献   

14.
薛华 《种子世界》2021,(8):0147-0149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生活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人们越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人们越发关注绿色无污染的产品,也就增大了绿色农作物的市场需求。对此,相关部门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进一步为人们提供更为健康、安全的食品。在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过程中,由于是一项低碳环保的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农业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生产生态化。  相似文献   

15.
苏广凯 《种子科技》2023,(7):142-144
目前,市场对于绿色环保农产品的需求量较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价值,分析了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戴晓丽 《种子世界》2009,(11):10-11
近几年,互助县大力发展以优质杂交油菜为重点的油菜产业,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油菜是互助县的特色作物和主导产业,也是互助县农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作物和主导产品,在2005年青海省首届农畜产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4级精炼油被评为优质加工产品,全县种植面积达2.4万hm^2,  相似文献   

17.
当前,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环节,是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因此,满足种植结构调整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优质化的品种需求就是种子部门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8.
王艳丽 《种子科技》2024,(3):158-160
近年来,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给传统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基于此,论述了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深入研究其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水蜜桃生病,蔬菜有害虫,农药化肥是否假冒伪劣……"广东连平县的农民尤其是种植大户担心的这些问题,不久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为该县将于明年元旦前在河源市建立第一所植物保护医院,重点指导农民种植农作物科学用肥用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打造食品安全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新型种植模式的应用,可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新型种植模式的概念、应用、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