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大港油田氧化塘池中分离得到1株能降解原油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I. 经鉴定, 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原油的全烃组分分析, 结果表明原油的重质组分减少, 轻质组分增加, 从而可使原油的流动性增加. 通过选用不同培养基培养来优化代谢产物, 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组成. 最后通过岩心模拟试验来验证其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增大菌液的浓度, 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增大;注入菌液的时机不同, 提高采收率的幅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延长油田水处理站水样和土样,血平板分离筛选到5株具有开发价值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其中1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株BYS6,摇瓶发酵后发酵液糖脂含量为4.73 g/L。发酵液排油效果显著,排油直径>6 cm,其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可将发酵培养基表面张力从69.9 mN/m降低至32.3 mN/m。对菌株BYS6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GenBank登录号为HM132103。通过TLC层析初步鉴定菌株BYS6的代谢产物为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一株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Q11,对其进行分子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Gen Bank登录号为KF111571。BQ11发酵后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可将发酵培养基表面张力从70 m N/m降低至35 m N/m。发酵产物经过薄层色谱及红外光谱分析,为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经UV诱变后,筛选获得一株正诱变幅度达28%的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UBQ11-4,糖脂产量从5.3 g/L提高至6.8 g/L。通过对其产物特性及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该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的乳化降黏效果良好,9 d后乳化相仍可保持86%。经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50 mg/L,低于出发菌株BQ11的CMC值(65 mg/L),并能将培养基的表面张力降低50%以上,有可能应用于石油工业提高采收率和环境工程的油气污染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4.
从含油废水中筛选分离到1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1,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omonas sp.).对该菌株降解石油废水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1菌株对石油的最高降解率可达87.25%;菌株能利用石油产生大量的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使菌体表面疏水性呈下降趋势,疏水性最高为0.677; B-1菌株还能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5.
黄文  蒋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402-4404
[目的]对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种BS-2的生长动力进行研究并对其发酵的营养条件进行优化。[方法]运用Monad、Haldane和Teissier模型对BS-2的生长动力学进行探讨,分别在不同单因素限制条件下对初始营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初始营养中的碳源与氮源的质量比进行优化。[结果]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S-2在单因素营养条件受限时,菌体的最大生长量分别出现在碳源初始浓度为60g/L和氮源初始浓度为4g/L时,此时的特征生长率分别为0.0912h-1和0.092h-1,Teissier模型的回归参数与实际值最为接近,在碳源和氮源受限时的最大生长速率umax分别为0.0903h-1和0.0924h-1;而在保持相同的碳源初始浓度时,培养液的最小表面张力与菌体生长量分别出现在C/N=10和15时。[结论]BS-2对氮源比对碳源有更好的亲和性,C/N比能够较好地调节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在增加自身生长量和产表面活性剂2种生长功能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