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检测伊氏锥虫循环抗原的MeAb—RPHA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4头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病水牛的抗体消长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抗体最早出现的时间为感染后3~6d,第9d达到高峰.高峰时抗体滴度为1:1280~5120.纳加诺尔治疗后,抗体滴度缓慢下降,但有波动,治疗后86~101d全部转阴.由此表明,间接血凝试验用于检测水牛伊氏锥虫病的抗体,具有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伊氏锥虫的优势变异型虫体作为可溶性抗原,通过试验研究和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水牛伊氏锥虫间接ELISA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实验感染样本的检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一种有效的ELIAS方法,为广西水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扩增检测伊氏锥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伊氏锥虫DNA的PCR扩增技术,并用于分裂工锥虫的检测,经PCR增后的DNA片断分子量约为237bp,可以检测到0.1pg总DNA或1条虫体,可以诊断小鼠的早期感染(第一天)和重复感染,还可以用来考核抗锥虫药物疗效,该项技术对锥虫具有特异性,且灵敏性和准确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6.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水牛伊氏锥虫IgG抗体,并与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比较。检测160份伊氏锥虫疫区水牛血清160份,Dot—ELISA和IH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3%和53.75%;其中42份虫检阳性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2.86%,两种试验的一致率为95.63%。两种试验的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8842)。10份非疫区健康水牛血清两种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伊氏锥虫不同虫株免疫抗原差异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8.
将广西骡株伊氏锥虫通过生物增殖,DEAE纯化,反复冻融,10000r/min离心30分钟,得到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SAg),在10℃,1500V,30mA,25W的条件下进行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出现18条蛋白带。各自的等电点为4.62、4.82、4.96、5.03、5.10、5.13、5.22、5.32、5.44、5.51、5.65、5.72、5.96、6.0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许多学者应用间接血凝试验(简称IHA)诊断锥虫病作了大量砍究工作[1-3],初步认为是一种操作简便、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但在抗原制作上,由于锥虫纯度不够,尚有一定的假阳性反应。为了提高抗原的特异性,减少假阳性反应,笔者在江西农大牧医系彭吉生、黎超士、项崇汉老师的指导下,采用省科学院用阴离子交换剂DEAE纤维素分离动物血液内纯净锥虫[4、5],经冻干成粉用来制备IHA诊断液(简称江液),进一步提高了抗原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检出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江液的制备1.1.1 抗原浸出液…  相似文献   

10.
伊氏锥虫抗原变异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国内外已有众多文章报道了伊氏锥虫表面抗原变异现象的特点,但均较零散,本文将这些报道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找出共同点,归纳出伊氏锥虫抗原变异的一些规律,计有伊氏锥虫抗原变异的频率、抗原变异的程序、变异体的数量、优势变异体和非优势变异体,伊氏锥虫感染动物后第一次发生抗原变异的时间和特点等,作者并对尚需继续探索的有关规律性的研究内容也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囊虫循环抗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胶体金和免疫层析技术进行了检测金免疫层析法(GICA)囊虫循环抗原(CA)试验研究。5株抗囊虫McAb和一株多抗用于最佳配对的筛选,一株用于标记胶体金,另一株包被NC膜。以双抗体夹心ELISA为对照,GICA用于CA检测,观察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以McAb 1A5和1B6配对的结果最佳,1A5最适标记量为10μg/mL,186最佳包被浓度为1 g/L;用GIC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囊虫CA,痈猪血清和囊液的符合率达100%,病人血清和脑脊液的符合率达80%;CA最低检测量为10 ng,检测正常猪、人及其他疾病血清,均呈阴性;检测时间5-15 min,整个实验仅一步操作;GICA试纸条分别在4℃和室温下保存105 d以及在37℃保存45 d,检测结果均未发现改变。以上结果表明,快速检测囊虫循环抗原的金免疫层析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和稳定的特点,适合基层使用。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检测包虫病循环抗原的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30份阳性血清(猪65,羊65)作了检测,总阳性率为79.2%,抗原最小检出量为50μg/L。  相似文献   

13.
囊虫病循环抗原检测用于疗效考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 15头囊虫病猪和 15例囊虫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循环抗原 (CA)的变化情况作了观察。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猪 15头 ,经剖检证实治愈 13头 ,其中 10头在治疗后 15 d血清中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治疗 30 d后 13头猪血清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其中 3头猪 CA转阴 ) ,治疗 6 0 d后 CA转阴猪达 10头 ;未治愈的 2头病猪 ,CA一直变化不大。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患者 15例 ,其中 9例经 1个疗程治愈 ,治疗后 30 d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治疗 6 0 d后 CA全部转阴 ;3例经 2个疗程治愈 ,6 0 d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1例转阴 ;2例经 3个疗程治愈 ,治疗 90 d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1例严重感染的患者经 6个疗程治疗未治愈 ,其血清中 CA的衰减幅度小于 2。以上结果表明 ,血清 CA的光密度 (D值 )变化能准确反应囊虫在患者体内的生存状态 ,治疗前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或 CA消失可作为囊虫病治愈的考核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发现了囊虫病猪的循环抗原,并用反向间接血凝技术作了检测。103份囊虫病猪血清琼扩试验对循环抗原的检出率为22.33%(23/103);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出率为32.03%(33/103),其余70份呈阴性反应的血清经免疫复合物解离后,又有25份呈阳性反应,总检出率为56.31%(58/103)。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江西省猪群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感染现状,本试验利用APP江西分离株研制了抗体间接血凝检测法(IHA)。试验将纯化的APP江西分离株培养菌液反复冻融,经超声波裂解处理后提取菌体抗原,致敏经戊二醛固定鞣酸化的兔红细胞,成功建立了APP抗体的IHA法。应用该法对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等病毒的阳性血清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阳性血清检测均为阴性。不同批次APP抗原经IHA检测,结果显示重复性好。本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APP抗体IHA检测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为下一步血清学调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单、方便、准确、特异的方法检测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比较间接HRP-免疫细胞化学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两种方法检测NDV在COS-7细胞中的定位。两种试验方法都可以检测到NDV主要定位在COS-7细胞的胞浆内。间接HR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DV要求一抗滴度≤1∶100,间接免疫荧光法要求的滴度≤1∶100。间接HR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DV要求二抗滴度≤1∶300,间接免疫荧光法要求的滴度≤1∶50。而且结果观察中间接HRP-免疫细胞化学法要比间接免疫荧光法方便。间接HRP-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NDV检测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是一种简单、快捷、准确的适用于检测NDV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间接ELISA检测鸭肝炎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鸭肝炎病毒(DH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特异性及重复性试验,效果良好。ELISA效价与琼扩、中和效价存在平行关系。经ELISA检测,1日龄雏鸭免疫后,4日龄可检出ELISA抗体,10日龄达到峰值。DHV高免血清在雏鸭体内作用维持时间为10d左右。攻毒保护试验表明,攻毒前雏鸭的血清抗体水平与攻毒后雏鸭存活率具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从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者的粪便中分离纯化贾第虫包囊,以此包囊免疫家兔,获得免疫血清,经大肠杆茵吸收后建立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粪中贾第虫特异性抗原。以此法检测39例贾第虫感染者粪便,有36例出现阳性斑点,阳性检出率为92.3%。以超声粉碎的贾第虫包囊抗原为标准,36例阳性标本中,有35例标本贾第虫特异性抗原蛋白含量分布在39~69ng/mL范围内,1例为138ng/mL。  相似文献   

19.
应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以反向被动血凝试验(RPHA)检测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囊虫病猪血清的检出率为94.55%(104/110),健猪血清阳性率为8.5%(8/94).假阳性反应主要来自棘球蚴感染.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可耐受100℃30min而仍保持其抗原活性,提示其可能是一种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