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以秋冬季腹泻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进行采样,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其抗原,以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探讨荷斯坦牛轮状病毒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本地轮状病毒在不同年龄段荷斯坦牛中的流行情况。结果表明,2月龄以内的犊牛阳性率最高(45%),其次是3~6月龄和6月龄以上的奶牛,分别为36%和17%。表明本地荷斯坦牛轮状病毒感染已普遍存在,主要集中在6月龄以内的犊牛,6月龄以上的奶牛感染率较低。本试验为该地区今后荷斯坦牛轮状病毒的临床检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新型饲料——糖蜜豆皮用于育成奶牛日粮的效果,试验挑选16头9~16月龄的奶牛育成牛,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牛日粮添加2kg/头·d糖蜜豆皮,试验107d。结果表明:试验组牛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了14.67kg,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民和县种畜场2001年引进了48头秦川牛,于2001年4月~2002年6月进行了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结果12头秦川牛移植成功,所产荷斯坦牛犊生长发育良好。1材料与方法1.1供体胚胎荷斯坦奶牛7日龄冷冻胚胎,由新疆生物科技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4.
《中国奶牛》2011,(6):7-7
在澳大利亚Warragul的奶牛售卖会上,优质奶牛需求强劲。据悉,16月龄的荷斯坦小母牛平均每头934澳元,8~10月龄荷斯坦小母牛1 100澳元,荷斯坦杂交母牛580澳元。荷斯坦泌乳牛每头高达1 850澳元。  相似文献   

5.
<正>本场现售荷斯坦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利木赞等肉牛,3~6月龄肉牛1000~1500元/头,头胎牛4500元/头,2~3胎带胎带奶牛5500元/头。怀胎7个月以上高产牛,以质论价。先货后款,并承担50%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饲养的奶牛是以"中国黑白花奶牛"为主,本品种是利用引进国外各种类型的荷斯坦牛与我国的黄牛杂交,并经过了长期的选育而形成的一个品种。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荷斯坦奶牛的犊牛、育成牛、成母牛以及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同时讨论了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常见普通疾病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饲养1.1犊牛的饲养犊牛是指出生到6月龄的牛。  相似文献   

7.
奶牛的生理阶段划分:1-6月为犊牛阶段,其中1—3月为哺乳阶段:4—6月为断奶阶段;7-15月龄为育成牛阶段:16-24月龄为青年牛阶段(怀孕);24月龄以上为成年母牛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相同饲养条件下,比较奶牛公犊与秦川牛公犊增重效果.[方法]将20头荷斯坦公犊牛与20头秦川牛公犊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饲养试验,日粮组成和饲喂方法相同,青贮饲料和干草自由采食.[结果]奶牛公犊比秦川牛公犊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奶牛公牛的初生重、6月龄平均体重、12月龄平均体重、18月龄平均体重、24月龄平均体重比秦川牛公牛高.[结论]饲养奶牛公犊比饲养秦川牛公犊的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9.
犊牛一般指从出生到6月龄的小牛。这个阶段是奶牛整个生命过程中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育成牛、初孕牛乃至成牛的质量。因此要认真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引用德国荷斯坦奶牛改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 8月安徽省下萨克森州友谊示范奶牛场从德国引进 79头荷斯坦奶牛 ,其中 1 5~ 1 7月龄种公牛 2头 ,这批奶牛生长发育良好 ,系谱资料齐全 ,外貌评分特级牛 2 8头 ,一级牛 51头 ,均为良种奶牛。而我省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以及体型外貌和乳房结构与德国荷斯坦奶牛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据此我们开展了引用德国荷斯坦奶牛改良效果的研究。1 德国荷斯坦奶牛在合肥地区的适应性研究以安徽省下萨克森州友谊示范奶牛场为基地 ,开展德国荷斯坦奶牛在合肥地区适应性研究 ,为合理的饲养管理、品系纯繁、提高生产性能和杂交改良打下良好的基础。1 .…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农户舍饲养条件下测定并对比研究了皮西黄、德西黄三元杂交牛及西黄二元杂交公牛各6头4月龄、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牛18月龄活重达400kg以上,比二元杂交牛提高14.3%~20.4%;体高提高5.3%~10.8%,体斜长提高13.4%~16.7%,胸围提高19.2%~22.4%,管围提高6.5%~17.1%.三元杂交牛其它各年龄段比二元杂交牛体尺、体重均有大幅度的增长,故以上两种杂交组合是适宜当地发展肉牛生产的较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2.
实验旨在研究初次配种妊娠月龄(AFP)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繁殖性能和产后健康的影响。实验以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2个规模化牧场1 876头荷斯坦青年母牛(A牧场1 004头,B牧场872头)为对象,将AFP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AFP<13.5)、Ⅱ组(AFP为13.5~14.0)、Ⅲ组(AFP为14.1~14.5)、Ⅳ组(AFP为14.6~16.0)、Ⅴ组(AFP>16.0),对比分析各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犊牛初生重、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及产后疾病发生的数据。结果表明:2个规模化奶牛场以AFP≤16月龄为主(总占比为88.22%);AFP为13.5~14.0月龄时头胎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佳,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最高;AFP>16月龄时犊牛初生重最大,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最低,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最高;AFP<13.5月龄的奶牛产后真胃变位的发生率最高。综合以上结果,13.5~14.0月龄可能是荷斯坦青年牛适宜的初次配种月龄,这为规模化牧场选择合适的初次配种月龄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胚胎移植受体母牛的选择效果,分别对共计686头西门塔尔牛与黄牛杂交母牛、本地黄牛母牛和荷斯坦母牛受体进行冷冻胚胎移植试验。结果表明,移植妊娠率分别为48.57%、49.53%和53.65%,彼此差异不显著(P0.05);对其中大于16月龄育成牛、3~7岁成母牛及大于7岁成母牛作为受体的移植效果进行分析,大于16月龄育成牛移植效果最好,高于7岁以上成母牛移植妊娠率(P0.05),但与3~7岁成母牛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奶牛场建设工艺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艺设计是奶牛场设计的核心,也是与民用生活建筑和其他农业生产建筑的最大不同之处。科学的牛场设计应该是在养牛学理论指导下由建筑业内结构、建筑、水暖电等专业人员完成的农业生产建筑。工艺设计的主要成果体现为牛场的总图,包括布局图、全场路网总图、全场水电总图。1奶牛的分群与分组管理对奶牛分群的认识体现了对当代最新奶牛饲养管理科学发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国内一般高度概括地分为犊牛(0~6月龄)、育成牛(7月龄~配种前一般按16月龄)、青年牛(配种后~产犊前一般按26月龄)、成乳牛四大类。西方则更详细地分为哺乳母犊(0~2月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弗莱维赫牛与巍山西本杂交牛的杂交效果,用弗莱维赫牛冻精对巍山西本杂交经产母牛进行人工授精,并对弗西本杂交牛初生、2月龄、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弗西本杂交牛平均体重为:初生33.78kg,2月龄87.40kg,6月龄178.15kg,12月龄253.65kg,18月龄391.00kg;平均体高为:初生70.88cm,2月龄85.60cm,6月龄126.00cm,12月龄137.60cm,18月龄145.90cm;平均体斜长为:初生60.03cm,2月龄87.60cm,6月龄117.90cm,12月龄140.10cm,18月龄144.80cm;平均胸围为:初生74.25cm,2月龄107.75cm,6月龄147.15cm,12月龄154.60cm,18月龄161.75cm;平均腹围为:初生74.90cm,2月龄110.60cm,6月龄150.75cm,12月龄169.00cm,18月龄192.55cm。表明弗西本杂交牛前期生长缓慢、12月龄后生长较快,体型好,杂交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1育成牛不发情的处置一般来说,奶牛达到6~12月龄即可出现发情症状,8~14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荷斯坦奶牛16~18月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时就可配种。一般认为,营养不足会延迟母牛初情期的到来,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及Ca、P、Cu、Mn、Se等矿物质元素的缺乏。  相似文献   

17.
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杂交改良南阳牛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杂交改良南阳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测定了大量的皮南杂交牛、夏南杂交牛、南阳牛的体尺体重数据,并对3月龄、6月龄、12月龄各年龄段的体尺体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用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的效果比夏洛来牛的改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正>冬季里养殖奶牛真不容易,需要注意很多事项才能保证奶牛安全越冬。一、环境方面寒冷季节牛舍要求即保暖又防潮,牛床铺厚垫草并及时更换被粪尿污染的部分。奶牛较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1℃。在这个温度下产奶量最高,犊牛、育成牛增重速度最快;犊牛舍温度不能低于5℃,育成牛和成年奶牛舍温度不低于0℃。冬季温度过低时消化率低,代谢率提高,饲料消耗增大,要做好防寒保暖。湿度以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湟中县牦牛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流行现状,对湟中县内11个乡镇的138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和牛星状病毒(BAstV) 5种病毒性腹泻致病原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BVDV、BEV、BRV、BCV和BAstV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44. 93%、21. 74%、8. 70%、5. 07%和6. 52%,5种病原中BVDV和BEV在所有乡镇均有流行,BRV、BCV、BAstV在部分乡镇呈散发性流行; 5种病原在1~6月龄犊牦牛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6月龄以上成年牦牛。138份腹泻牦牛中存在BVDV、BEV、BRV、BCV、BAstV的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总单感率为53. 62%;共存在10种混感型,总混感率为15. 22%。表明湟中县牦牛存在BVDV、BEV、BRV、BCV和BAstV的感染,且混合感染情况复杂,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皖南牛的种质资源特性,探讨其杂交利用效果。[方法]对皖南牛和和—皖杂交F1代牛进行了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性状测定。[结果]皖南牛和和—皖杂交F1代牛公母牛在0~6月龄、12~24月龄时是体重增长高峰期,利用日本和牛对皖南牛进行杂交改良,可显著改善其个体小、生长慢等不足,杂交优势明显。[结论]皖南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牛之一,具有独特的遗传发育特性,亟需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且杂交改良可能是提高其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