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浮萍放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和水花生为供试材料,以生活污水和经稀释的牛场厌氧废水为供试污水,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浮萍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浮萍单种体系、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供试污水TN、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4%、91.13%和86.42%、86.43%。在低有机污染条件下,浮萍单种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优于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较高时,浮萍单种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明显下降,而混养体系依然能对污水氮、磷进行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2.
浮萍放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和水花生为供试材料,以生活污水和经稀释的牛场厌氧废水为供试污水,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浮萍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浮萍单种体系、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供试污水TN、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4%、91.13%和86.42%、86.43%.在低有机污染条件下,浮萍单种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优于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较高时,浮萍单种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明显下降,而混养体系依然能对污水氮、磷进行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3.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和水花生为供试材料,以生活污水和经稀释的牛场厌氧废水为供试污水,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浮萍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浮萍单种体系、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供试污水TN、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4%、91.13%和86.42%、86.43%。在低有机污染条件下,浮萍单种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优于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较高时,浮萍单种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明显下降,而混养体系依然能对污水氮、磷进行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土壤水分变化会影响微生物介导的氮转化。探明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反映土壤内部氮素动态变化,探索氮转化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采用~(15)N成对标记技术,利用数值优化模型,量化不同水分条件(最大持水量的20%、60%、80%、100%)下,有机氮矿化、铵态氮(NH_4~+)微生物同化、自养硝化、异养硝化和硝态氮(NO_3~-)消耗等主要氮转化过程的初级转化速率。[结果]土壤不同氮转化过程对水分变化的响应不同。随土壤含水量上升(从最大持水量的20%升至100%),土壤中易分解有机氮库初级矿化速率(M_(N_(lab)))从1.757 mg·kg~(-1)·d~(-1)增加到2.598 mg·kg~(-1)·d~(-1),难分解有机氮库初级矿化速率(M_(N_(rec)))变化不显著,总初级矿化速率(M,即M_(N_(lab))和M_(N_(rec)))显著上升。初级自养硝化速率(O_(NH_4))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在最大持水量为100%时达到最大值(0.266 mg·kg~(-1)·d~(-1));初级异养硝化速率(O_(N_(rec)))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最大持水量为60%时达到最大值(0.115 mg·kg~(-1)·d~(-1));土壤在最大持水量为80%和100%时O_(NH_4)显著大于O_(N_(rec)),总初级硝化速率(N,即O_(NH_4)和O_(N_(rec)))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大。总初级NH_4~+微生物同化速率(I_(NH_4))随土壤含水量增加线性上升,土壤在最大持水量的100 %时达到最大值(1.941 mg·kg~(-1)·d~(-1));初级NO_3~-消耗速率(C_(NO_3))在最大持水量的80%和100%时明显增加,总无机氮消耗速率(I_(NH_4)和C_(NO_3))随土壤含水量增加显著增大,并在最大持水量的80%时超过总氮初级矿化速率。因此,随含水量增加土壤氮净矿化速率先上升到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为负值。[结论]红壤不同无机氮产生和消耗过程对水分变化的响应不同;适当增加土壤含水量可提高红壤氮素的可利用性。图5表1参48  相似文献   

5.
浮萍具有易生长、广分布、富集氮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水治理中进行污水脱氮处理。本文对浮萍脱氮作用的相关机制、影响因子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浮萍脱氮的作用途径可分为直接吸收和间接影响2种,其中间接影响主要包括调控氨挥发和水体硝化/反硝化反应。浮萍脱氮作用的影响因子包括水体总氮量、水流条件、光强、温度、酸碱度及有机质含量等。  相似文献   

6.
花生对土壤镉吸收及镉的亚细胞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培试验,以鲁花1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设置0.10(CK)、3.24、7.35、8.38、18.80 mg/kg5种土壤镉浓度,研究了鲁花14各器官对土壤镉的富集效应及其镉在各器官亚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花生根、茎、叶的镉含量也持续增加,不同镉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镉浓度小于(包含)8.38mg/kg时,镉含量大小顺序为叶>根>茎;土壤镉浓度为18.80 mg/kg时,镉含量大小为根>叶>茎。镉在根、茎、叶中亚细胞组分中的含量及其分布比例在不同镉处理间不同。土壤镉浓度小于(包含)8.38 mg/kg时,镉在根、茎、叶中亚细胞组分的镉含量为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镉积累在细胞壁是花生忍耐镉的主要机制。但在18.80 mg/kg时,亚细胞组分的镉含量为细胞器>细胞壁>可溶部分,说明在高镉浓度下,花生受到镉的毒害很严重。  相似文献   

7.
气候条件对浮萍放养体系净化养猪场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46-6949
[目的]考察模拟气候条件对浮萍放养体系净化养猪场废水的影响。[方法]设置浮萍单种和浮萍-水花生、浮萍-水葫芦混养3种体系,并以不加入植物的各水样为对照组,监测各体系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及供试植物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结果]结果表明,浮萍单种体系及混养体系对养猪场废水的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但程度不同,前者较为明显。冬季低温条件下体系中污染物的总去除率出现较大下降,浮萍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减重;混养体系中污染物的总去除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降幅不大,尤其是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其对供试废水COD、NH4+-N和TP的总去除率维持在80%左右。提出宜根据季节变化选用不同浮萍放养体系。[结论]该研究为浮萍污水处理系统在全年气候条件下的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镉积累不同类型的小麦细胞镉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万敏  周卫  林葆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6):671-675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结合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和凝胶过滤等技术 ,研究小麦根系和叶片细胞镉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低镉和高镉品种分别采用烟 86 10 3和莱州 95 3。在高镉与低镉营养液中 ,根细胞壁中镉含量两个品种间差异不大 ,但烟 86 10 3根系细胞质中镉含量较低 ;叶片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器的镉含量均表现为烟 86 10 3小于莱州 95 3。两小麦品种叶片细胞中镉大部分与高分子量化合物配合 ,而根细胞中镉大部分与重金属螯合肽 (PCs)配合。根系镉与PCs配合的组分 (PCs Cd)含量烟 86 10 3远小于莱州 95 3,烟 86 10 3根系细胞质低的镉含量以及低的PCs Cd形成量 ,降低了根系镉的移动及其由木质部向地上部转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锌对长柔毛委陵菜体内镉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Zn对长柔毛委陵菜耐受Cd的影响,通过营养液培养并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研究了zn对长柔毛委陵菜(Potentilla griffithii var.velutina)体内Cd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柔毛委陵菜体内72%-95%的Cd分布在细胞壁和可溶组分中,这表明Cd主要分布在长柔毛委陵菜体内的细胞壁和可溶组分中,而在叶绿体、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分布较少。同时,随Cd或Zn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壁对Cd的固持作用增强。长柔毛委陵菜体内的Cd以不同化学形态存在:对照中73%~93%的Cd以水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存在,在其他处理中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水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为主,三者占总量的86%~96%:其中在Zn/Cd复合处理中氯化钠提取态是含量最高的形态,所占比例为42%-78%;而醋酸提取态、盐酸提取态和残留态的含量在所有处理中分布都较低,只占总量的3%~14%。另外,随Cd或Zn处理浓度的增加,活性较强的水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的分配比例总和减少,而氯化钠提取态所占比例却增加,这表明Cd向活性较弱的化学形态转移。因此,细胞壁固持、可溶组分的液泡区隔化和向活性较弱的结合形态转移可能是长柔毛委陵菜耐Cd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硝酸盐氮对紫背浮萍氨耐受能力的影响,该文通过在4个系列氨氮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水平硝酸盐氮,研究了不同情况下紫背浮萍相对生长速率、叶面积等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硝酸盐氮的情况下,紫背浮萍的相对增长速率和叶状体大小随氨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能够耐受的最大氨质量浓度约为400mg/L[ρ(NH4^ -N)].在硝酸盐存在情况下,紫背浮萍生长则可耐受500mg/L[ρ(NH4^ -N)],并且相同氨氮质量浓度下,硝酸盐存在使紫背浮萍相对增长速率和叶状体面积均增加.从该研究结果来看,水中硝酸盐氮的存在可提高紫背浮萍对氨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15N示踪技术测定作物氮素的利用率及分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氮肥施用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而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1。5N示踪技术作为氮素研究的有效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上。采用15N示踪技术,了解大豆、水稻、烟草、小麦等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利用率,不同来源氮在其体内的吸收、分配和运转规律,从而为各作物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对研究如何减少氮肥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毛白杨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毛白杨新无性系83号插条苗为试材,于2007年3—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应用15N示踪技术测定在相同施氮量下毛白杨苗木对硝态氮(NO3-15N)和铵态氮(NH4-15N)的吸收率、利用率及分配率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施肥后28 d,苗木对两种氮肥的吸收利用达到最大值,其中,标记NO3-15N肥吸收率为0.36 g/株,利用率达35.98%;标记NH4-15N肥吸收率为0.15 g/株,利用率为14.53%。②苗木NO3-15N肥平均利用率(19.75%)约为NH4-15N肥(7.95%)的2.5倍。③施肥后各个时期,全株的NO3-15N肥Ndff值均显著大于NH4-15N肥。各器官对NO3-15N肥的征调能力明显高于NH4-15N肥,茎对肥料征调的竞争能力最强,其次为叶和根。④氮素分配率在各器官中差异显著(P<0.05),总体趋势为叶>根>茎。叶中NO3-15N的分配率均高于NH4-15N,根中储存的氮素主要供地上部分生长所需,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茎是氮素贮藏的"临时库",苗木主要通过茎将吸收的氮素输送到叶等生长旺盛的部位。  相似文献   

13.
^15N示踪技术应用于甘蔗氮素吸收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微区方式,研究在施氮量相等的条件下,基肥、分蘖肥和攻茎肥分别施用20%、30%和50%15N标记尿素对甘蔗氮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不同器官从肥料中吸收的NDFF%和NDFF均表现为攻茎肥>分蘖肥>基肥;氮素在甘蔗根系和叶片的分配比率均为基肥>分蘖肥>攻茎肥,而在蔗茎中的分配比率则是攻茎肥>分蘖肥>基肥;不同时期施肥甘蔗对氮素的利用率表现为攻茎肥>分蘖肥>基肥.  相似文献   

14.
施硼对花生利用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5)N 示踪技术研究施硼对砂地花生氮素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含硼量很低的细质砂土上,施硼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荚果产量;促进花生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硼促进根瘤生长发育、提高固氮能力。收获期土壤中残留肥料氮主要以有机态氰为主,且分布于0~20cm 土层中。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氮和肥料氮对烤烟总氮和烟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5N示踪的方法,研究了烟株打顶后肥料氮和土壤氮两种不同氮源对总氮和烟碱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烟株不同部位总氮含量持续下降,烟碱含量持续上升,烟株总氮和烟碱积累量持续上升;到采收结束时,土壤氮和肥料氮分别占烟株氮素积累总量的63.57%和36.43%,由土壤氮和肥料氮合成的烟碱分别占烟株烟碱积累总量的68.22%和31.78%;烟株上部叶总氮和合成烟碱的氮素来源于土壤氮素最多,其次是根和茎,下部叶最低,但仍在52%以上;烟株吸收的氮素中,无论是土壤氮还是肥料氮,约有2/3分布在叶片,并在上部叶中分布最多,由土壤氮和肥料氮合成的烟碱约有3/4分布在叶片中,1/2以上分布在上部叶中。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沉积物中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03-07在渤海湾采集的柱状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柱状沉积物中氮、磷空间分布特征是近岸高,远岸低;近岸P含量达0.410mg/g,远岸含量为0.233mg/g。其中磷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无机磷约占总磷的50%以上;渤海湾沉积物中氮含量较高,平均达5.96mg/g。  相似文献   

17.
磷对水稻镉的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探讨磷对水稻耐镉性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以沈农315(耐性)和花粳1417(敏感性)水稻为研究对象,对分蘖末期水稻根系及茎叶中镉的亚细胞分布以及化学形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增施磷肥显著降低了两品种水稻的镉含量,沈农315根系镉含量明显高于花粳1417,茎叶镉含量低于花粳1417;两品种各部位细胞壁镉的分配比例随磷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细胞器镉的分配比例逐渐降低。镉的化学结合形态整体上呈现为氯化钠提取态醋酸提取态去离子水提取态乙醇提取态盐酸提取态,其中醋酸提取态所占比例随磷增加而增加,沈农315和花粳1417的增幅分别为19.70%~31.32%、10.05%~16.36%,氯化钠提取态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3.38%~40.11%、22.55%~39.56%。由此说明,增施磷肥能有效增加水稻对镉的耐受性,且不同品种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8.
矩形拟矮螨的一生经卵、幼螨活动期、幼螨静止期和成螨4个虫态历期。在15℃,20℃,25℃恒温条件下,从卵产出到成螨性成熟开始产卵的历期分别为(23.9±3.4)天,(19.5±2.6)天,(10.1±1.8)天,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40.1±11.8)粒,(29.6±5.8)粒,(19.4±4.4)粒。经40℃高温处理24小时后,静止期幼螨、成螨的存活率分别为25%,5.6%,卵不能孵化;活动期幼螨全部不能存活。在蘑菇生长季节,矩形拟矮螨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出现在10月中下旬和次年4月。矩形拟矮螨在蘑菇房内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菜田条件下,以芹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水氮措施下,土壤-芹菜体系中无机氮动态变化及平衡进行了研究,为宁夏地区芹菜的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处理(W2)的芹菜产量与传统灌水处理(W1)相当,推荐施氮处理的芹菜产量均比对照、单施有机肥处理高。全生育期节水灌溉量为518.7 m3,推荐施氮量为200 kg/hm2处理时,芹菜最高产量。在芹菜生长期间,节水灌溉的干物质积累与传统灌水处理相当,不同施氮量处理,干物质积累变化和芹菜的吸氮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均比对照和单施有机肥的处理高。节水灌溉的表观氮素损失量比传统灌溉低26-38 kg/hm2,表观损失率比传统灌溉的低2.1%-6.8%。节水灌溉处理的Nmin(无机氮)残留比传统灌溉处理低8-13 kg/hm2。节水灌溉的土壤残留硝态氮均比传统灌溉的土壤残留硝态氮高,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推荐施氮处理残留的土壤硝态氮比习惯施氮处理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