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泽东把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结合起来,进一步诠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准确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矛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贡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观点实际上是对苏联理论界对当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错误理论观点的反驳,对我们研究和全面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转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鉴于当前国内外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迫切需要落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而培育和践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于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本文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功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对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及实践程度对社会有很大影响,应积极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对现实社会主义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认识 ,实际上存在着多种维度。每一种维度 ,都可以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它们之间的分别应该是和整体观相对照 ,看其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差别性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从社会文明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 ,即把现实社会主义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社会文明进步的长河中去认识 ,能否使我们对问题更加明确 ,从而做到思想上认识深刻和实践起来行动坚定 ,笔者认为 ,答案是确定无疑的。一要弄清社会文明是什么 ,首先需要弄清文明是什么 ,因为社会文明之于文明不过是一种特指。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 ,文明是自人…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大学学报》2014,(2):F0003-F0003
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受来自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威胁、侵蚀以至同化,并能保持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新疆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也由相对稳定的形态变为动态多变的形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因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造成部分少数民族社会心态的失衡。容易消解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新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鲜明。伊斯兰救对穆斯林群众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影响巨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会影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目前。西方反华势力与境内外“三股势力”正加紧对新疆地区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通过宣扬自由、民主“普世价值”及分裂思想。诱导少数民族群众的价值观念和国家认同向消极方面转化。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功能的发挥与意识形态的安全。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疆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指明了方向。因此。结合党的十八大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开展对新疆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空想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不乏真知灼见和天才猜想,如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这些见解对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理论和实践不无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的一个社会主义流派。它提出的许多理论观点和主张在当今世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生态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具体构想上都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的内容和表现虽有不同,但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理论。该理论在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一事实,将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支配和影响着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这些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社会还要不要再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新课题。当前,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正在扩宽和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实践和时代发展的结合过程中,社会主义各国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建设方面,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余维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17-66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与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文化是指先进的精神文化(或精神文明),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好和谐文化,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在追求这一理想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直接启蒙着后来的探索者,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为这一探索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也为后来的改革家们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供了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4.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核心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为使公共图书馆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提出了四项改进措施,为公共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5个方面。建设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发展乡村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加强文化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和谐精神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培育和谐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人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战略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发展是和谐的基础,要依靠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必须以人为本。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要通过社会和谐保障科学发展,为此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重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建设。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内涵、特征、衡量标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这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但建国后不久, 新民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快便夭折了。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 国内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没有长期的实践基础; 第二,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看法不成熟; 第三, 建国后经济建设模式选择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