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保护蜂群安全越冬¥山东招远市农牧局@李树珩@刘春贤怎样保护蜂群安全越冬山东招远市农牧局李树珩刘春贤冬天到来后,白天气温不超过10~12℃时,蜜蜂就要停止飞翔,不保温蜂箱里的蜜蜂,一般弱群在12℃时就要结团,强群在7℃也开始结团。因此,冬期必须把蜂群内部...  相似文献   

2.
冬季到来后,白天气温不超过10℃~12℃时,蜜蜂就要停止飞翔,不保温蜂箱里的蜜蜂,一般弱群在12℃时就要结团,强群在7℃也开始结团。因此,冬期必须把蜂群内部整理适宜,使巢内贮有丰富而优质的蜂蜜,还要有大量的幼蜂和年青而善产的蜂王,避免潮湿,并加以适当保温,方能确保安全越冬。从以上要求出发,笔者在多年来抓科学养蜂工作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应为蜂群越冬创造以下条件: 1.选壮王。在秋季,一年龄的蜂王比二年龄的蜂王产卵的停止日期要晚许多,而且在一年龄蜂王的蜂群内子脾面积也较大。因此,要选留一年龄的壮王越冬为好。  相似文献   

3.
陈光 《中国蜂业》2002,53(1):22-22
东北地区 ,从春节至第一次排泄飞行约有 2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一段是蜂群越冬后期管理的关键阶段。这阶段气温极不稳定 ,且昼夜温差大 ,室内越冬蜂群的管理要非常注意。一、二月份的蜂群管理春节一过室内外气温明显回升 ,正是蜜蜂越冬危险期 ,要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利用春节前后室内气温在 3至 5℃时 ,对越冬蜂群进行突击检查。检查时动作要轻快 ,用双手捏住框耳 ,轻轻向上提起 2~ 3厘米 ,凭轻重感觉来判断存蜜多少 ,不必将巢脾提出查看有无王及其它情况。认为缺蜜的 ,用贮存的大蜜脾加温到 1 0~ 1 5℃后加入到蜂团中央即可。2 检查…  相似文献   

4.
晋北地区蜂群室内越冬法山西省原平市薛孤乡中学(034103)郑开运近年来冬季气温常出现偏高现象,晋北地区11月份中午气温有时达4℃以上。尽管对室外越冬的蜂群严加遮荫挡光,但每到中午仍有少量蜜蜂飞出巢外,结果由于箱前挡蔽严密,无法再飞回蜂巢,死于箱外。...  相似文献   

5.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4,55(4):10-10
南方的初夏气温不断上升,特别是7~8月小暑至大暑,一年温度达到最高点,气温高达35~38℃,有时甚至到达40℃,巢箱里的温度比气温更高出8~10℃.这样的高温(超过蜜蜂生活适温13℃)加上花蜜短缺和敌害严重,可想而知此时是养蜂最困难的阶段,故在养蜂上有"蜂群度夏如过鬼门关"的说法,的确南方蜂群的度夏不亚于北方的越冬,切切不可掉以轻心,具体对策于下.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室外越冬应注意事项国营汤原县东风良种场(154713)王长海,刘汉军,孙兴和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蜂群的越冬期长达5个多月,气温一般在零下-35℃左右。搞好蜂群的安全越冬对发展养峰生产极为重要。窒外越冬是根据原始蜜蜂冬天蛰居在树洞里的启...  相似文献   

7.
西方蜜蜂在南方采用室内(3~13℃)越冬,可使蜜蜂存活率从室外越冬的74.75%提高到89.83%,越冬饲料节约21.9%。方法简便,可利用现成住房或仓库改装,适合在南方广大农村推广。  相似文献   

8.
邹天才  邹化效  王艳 《中国蜂业》2005,56(12):15-16
牡丹江地处黑龙江东南部,冬季最低气温在-28℃左右,相对北部和东北部气温要高6~8℃。该地区有蜜蜂约6.5万群,其中有半数实行室外越冬。调查发现,室外越冬的蜂场中,有相当数量的蜂群越冬前中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受闷和伤热。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连续多年暖冬,越冬期温度提升;二是养蜂人仿用异地蜂群六面严密包装法,结果导致蜂群消耗大量饲料,提早衰老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葛平 《养蜂科技》2003,(5):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因管理不善常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谈谈笔者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助措施供蜂友参考。1 .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 ,蜂群能安全越冬 ,但在 1— 3月份 ,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 .1丢失蜂王 :在稳定的 0℃— 4℃时 ,有个别蜂群不安静 ,时有喧嚷声 ,有时有个别蜜蜂冲击蜂箱 ,蜜蜂散团 ,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1 .2鼠害 :如有老鼠潜入蜂箱 ,当检查蜂群时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 ,死蜂一段段的或有啐巢脾现象。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1…  相似文献   

10.
吕纪增 《蜜蜂杂志》2006,26(12):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但常因管理不善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笔者谈谈在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供蜂友参考。1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蜂群则能安全越冬。但在每年的1~3月份,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丢失蜂王:气温0~4℃时,有个别蜂群不安静,时有喧嚷声,有时个别蜜蜂冲击蜂箱,蜜蜂散团,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2)鼠害:当检查蜂群时,发现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死蜂一段段的或有碎巢脾,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3)缺水:在正常温度下,越冬蜂群若发现有嗡嗡…  相似文献   

11.
张老师您好: 我在辽宁葫芦岛地区养蜂,现在已经进入蜂群越冬阶段,但是外界气温依然较高,白天可以达到16℃~17℃,经常出现晚上结团白天蜜蜂出巢的现象.最近几年我地蜂群越冬效果较差,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年都有损失,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叶俊 《蜜蜂杂志》2001,(11):13-13
岁末的这一个月 ,是我地蜂群正式进入越冬的早期阶段 ,此后的蜂群随着外界温度逐渐下降至 - 7~ - 18℃时而紧密结团、蛰居。我们必须在做好正常管理的同时 ,把“五防范”工作做在前头。1 严防蜜蜂常飞出这多半发生在本月中旬以前。据近几年我地天气预报和实际体验 ,此期的外界气温都普遍高于往年同期 3~ 5℃ ,这就使原先经过“冷处理”的蜂群搬至越冬场所后 ,外界气温越是偏高 ,蜂群越爱飞出 ;飞出次数越多 ,损失也越大 ,尤其是内包装搞得过严者。我认为有效的防控办法就是根据当地天气预报 ,不宜常开箱 ,及时将室外越冬的蜂群上部包装物…  相似文献   

13.
越冬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蜂群处于半蛰伏状态,消耗最少的饲料,维持最低的代谢,延长蜜蜂寿命,安全越冬.1越冬期蜂群的内部状况秋末,当蜂群内的蜂儿全部出房以后,蜜蜂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反应,气温低时就结团,气温高时就疏散。最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蜜蜂就在蜂王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球体,即越冬蜂团。蜜蜂结团以后,依靠群体产生的热量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温度。  相似文献   

14.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1,52(6):19-19
黑龙江地区到 1 0月底 ,蜂群就开始越冬。之前 ,对蜂群进行简易包装 ,如蜂箱上盖草帘等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此时气温通常在 -5~ -1 0℃ ,但有时还会回升到 1 0℃之上。如 1 999年和 2 0 0 0年连续两年的 1 1月 1 1日左右 ,气温回升到 1 5℃ ,蜂群飞翔十分活跃。有位蜂友在气温 -1 0℃时就把蜂箱靠拢 ,结果 ,气温回升时 ,造成工蜂偏集严重。笔者连续数年 ,在蜂群正式越冬前 ,当气温下降至-5℃时 ,都着手简易包装进行保温 ,蜂群不靠拢 ,在蜂箱后面用豆皮埋上一半高度。当气温 -1 0℃时 ,在箱盖上放一些豆皮 ,前面用草挡巢门控飞。当气温 -2 0…  相似文献   

15.
张老师:我是丹东地区的中蜂养殖户,我们辽宁东部山区冬季温度较低,有时可以达到-30℃^-20℃。每年基本在11月初开始越冬包装,这么多年也没出现过什么异常,2018年气温较为反常,12月份白天温度还在0℃以上,时常有蜜蜂飞出,在箱前飞舞,有时中午像春天一样,有的蜂友说中蜂就是耐寒。请问张老师,这种情况正常么?在这种天气环境下,蜜蜂出巢会不会对越冬有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读者:赵志光赵老师您好:您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我们北方蜜蜂越冬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暖冬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养蜂人都知道 ,蜜蜂是离不开蜂王的。当分蜂群出发时 ,大量蜜蜂在空中盘旋 ,它们找不到蜂王就不会结团。此时捉住蜂王就可以将飞舞的蜜蜂引到较低的地方进行收捕。有王的情况下 ,蜜蜂总是围着蜂王聚团。失王的蜂群就显得焦急不安。蜜蜂和蜂王之间这种彼此相互依赖的关系是蜂群生物学的一大特点。然而 ,当我们利用蜜蜂这一生物学特性去管理蜂群时 ,常又出乎意料。1 989年 ,我在书刊上看到囚王断子技术 ,就试着囚了几群。由于当时外界气温还高 ,我将王笼挂在巢脾中间。 1 0月中旬 ,一场寒流来临 ,蜜蜂缩团 ,我才发现多数蜂群并不是围着王笼结…  相似文献   

17.
冬天到来后,白天气温不超过10℃~12℃,蜜蜂就要停止飞翔。不保温蜂箱里的蜜蜂,一般弱群在12℃时就要结团,强群在7℃也开始结团。因此,冬季必须把蜂群内部整理适应,使巢内贮有丰富而优质的蜂群,还要有大量的幼蜂和年轻而善产的蜂王,避免潮湿,并加以适当的保温,这样方能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养殖技术》2008,(23):30-30
整个冬季要10防 1.防热.蜜蜂越冬的适宜温度是-2~8℃.这时蜜蜂在蜂箱内靠食蜜糖维持生命,处于休眠状态.但整个越冬期气温在8℃以上的天数较多,蜜蜂活动量大,饲料消耗多,工蜂老化快,不易春繁.  相似文献   

19.
越冬蜂团     
越冬蜂团众所周知:气温下降时蜜蜂就在巢脾上越来越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例如,在晴朗炎热322℃以上的夏天,查看封盖子脾或幼虫脾时,你会看到,覆盖在每平方英寸不同类型的子脾上的蜜蜂有多有少,大不一样。气温大幅度下降,到156℃后再查看子脾,你会看到单位...  相似文献   

20.
鲁延鹏 《中国蜂业》2001,52(6):15-15
河西走廊地区冬天寒冷而漫长 ,气温变化大 ,如果蜂群越冬条件不好或管理不善 ,就会造成翌年“春衰” ,影响蜂群的繁殖和采蜜 ,直接影响蜂农的经济效益。为保证蜂群安全越冬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适时“巡察”定期检查蜂群入室的头几天要勤观察 ,当室温保持在 -4~4℃时 ,可 1 0天左右入室查看一次 ;在越冬后期室温容易上升 ,要 1~ 3天观察一次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在越冬室内检查蜂群 ,一般只能在箱外贴耳听听蜂箱里的蜂群响动 ,用听响声判断蜂群越冬情况 ,但不要敲打、震动蜂箱或用亮光照射巢门。在室内完全黑暗的情况下 ,如蜜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