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国沙棘引种、杂交及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沙棘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全国大规模的引种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及黑龙江等省区,以引进俄罗斯、蒙古良种及其实生优良株系为主。90年代开展了沙棘的杂交育种研究,主要将中国沙棘与国外品种杂交,以期获得适应性良好并且果实经济性状亦佳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育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引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金争平  蓝登明 《沙棘》1998,11(4):10-16
通过在内蒙古开展的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育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引种研究的结果认为,西藏沙棘,肋果沙棘,云南沙棘,江孜沙棘,海滨沙棘,中亚沙棘不适宜在本区栽培;蒙古沙棘在本区能够正常生长。通过无性系选择,选出了53个中国沙棘优良单株和4个优良类型首次在本区选育出无刺的中国沙棘并进行了繁育;选育出垂枝矮生观赏型中国沙棘和10个极少刺,果较大,产量较高的优良单株,可进行无性繁殖,用于生产或作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沙棘遗传改良研究与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育种策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汉章 《沙棘》1998,11(4):6-9
在总结我国沙棘遗传改良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沙棘遗传改良的理论及选育的有效方法:即环境效益指数模式的应用在潜在优良性状的隐性基因的发掘;建立了具有广泛遗传基础的育种大群体;开展杂交育种:建立育种繁育基地,特别是建高标准的种子园,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棘遗传改良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赵汉章 《沙棘》1996,9(3):1-4
中国沙棘分布广、种类多、变异复杂。野生沙棘果小、棘刺多、产量低、品质差。沙棘遗传改良研究工作显得重要和紧迫。10年来,中国的沙棘遗传改良研究受到了重视,在沙棘群体遗传改良、个体遗传改良、引进国外良种资源、杂交育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生产单位提供了第一代良种,并为下一步杂交育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引种俄罗斯沙棘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肖荀 《沙棘》2001,14(1):4-6
根据我国经济林发展高产优质的目标,应用生境因子分析法的理论,分析了青海海东地区引种俄罗斯沙棘的可行性,指出了引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在驯化的基础上,开展中国沙棘优良类型和俄罗斯沙棘的杂交种,才能选育出适合青海省区域化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沙棘》2002,(3)
“辽阜 1号”、“辽阜 2号”沙棘 ,是阜新市沙棘开发办公室与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辽宁省沙棘开发利用中心合作 ,在承担全国沙棘协作课题“沙棘遗传改良系统研究”中 ,通过外引材料在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我国第一代沙棘良种 ,属经济型高产品种 ,在适宜地区、特定水肥和集约化经营管理条件下 ,亩产可达 5 0 0~1 0 0 0公斤 ,为现有沙棘林亩产量的 7~ 8倍 ,而且具果大 (比中国普通沙棘平均果大 2 .8倍 )、柄长、皮厚、枝条棘刺少等特点 ,同时与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品种相比 ,抗干缩病能力较强 ,经多年在“三北”地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在北纬…  相似文献   

7.
《沙棘》2002,15(4):26-26
“辽阜 1号”、“辽阜 2号”沙棘 ,是阜新市沙棘开发办公室与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辽宁省沙棘开发利用中心合作 ,在承担全国沙棘协作课题“沙棘遗传改良系统研究”中 ,通过外引材料在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我国第一代沙棘良种 ,属经济型高产品种 ,在适宜地区、特定水肥和集约化经营管理条件下 ,亩产可达 5 0 0~1 0 0 0公斤 ,为现有沙棘林亩产量的 7~ 8倍 ,而且具果大 (比中国普通沙棘平均果大 2 .8倍 )、柄长、皮厚、枝条棘刺少等特点 ,同时与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品种相比 ,抗干缩病能力较强 ,经多年在“三北”地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在北纬…  相似文献   

8.
《沙棘》2002,15(2)
“辽阜 1号”、“辽阜 2号”沙棘 ,是阜新市沙棘开发办公室与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辽宁省沙棘开发利用中心合作 ,在承担全国沙棘协作课题“沙棘遗传改良系统研究”中 ,通过外引材料在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我国第一代沙棘良种 ,属经济型高产品种 ,在适宜地区、特定水肥和集约化经营管理条件下 ,亩产可达 5 0 0~ 1 0 0 0公斤 ,为现有沙棘林亩产量的 7~ 8倍 ,而且具果大 (比中国普通沙棘平均果大 2 .8倍 )、柄长、皮厚、枝条棘刺少等特点 ,同时与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品种相比 ,抗干缩病能力较强 ,经多年在“三北”地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在北…  相似文献   

9.
《沙棘》2005,18(4):F0002-F0002
阜新市绿洲沙棘良种选育推广研究所是个专门从事良种沙赫引种,选育、推广的科研单位。本研究所由著名的阜新市沙棘育种专家梁九鸣先生(原阜新市沙棘开发办公室主任)担住所长及技术总监,并聘请中国林科院沙棘育种权威专家黄铨教授为名誉顾问。多年来在成功引育、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辽阜一号、辽阜二号、乌兰沙棘等良种沙棘的基础上,又由国外引进优良种源,运用科学的育种手段及先进的繁育技术,培育出更具优良性状的绿洲系列新品种,进一平满足了沙棘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沙棘》2005,18(1):F002-F002
阜新市绿洲沙棘良种选育推广研究所是个专门从事良种沙棘引种、选育、推广的科研单位。本研究所由著名的阜新市沙棘育砷专家梁九鸣先生(原阜新市沙林开发办公室主任)担任所长及技术总监.并聘请中国林科院沙棘育种权威专家黄铨教授为名誉顾问。多年来在成功引育、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辽阜一号、辽阜二号、乌兰沙棘等良种沙棘的基础上.又由国外引进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1.
桑树为桑科桑属植物。我国是桑树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桑叶的主产地之一。桑树在我国已有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数千年来,桑树在我国丝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桑树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k,主要有:家桑或白桑(Morus alba)、鸡桑(M. australis)、华桑(M. cathayana)、蒙桑(M. mongolic)、山桑(M. diabolica )等10多个种和变种。桑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食品科技界和医药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日本已有部分桑叶保健品面市,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桑叶制品将越来越得…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2~2004年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基本调查,初步掌握了大连地区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了立枯病的流行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主要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提出了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广西速丰桉的主要病害8种,害虫11种,发生面积大,病、虫单独或混合发生。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种植人工纯林、存在明显的病虫种群优势。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4.
贵州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贵州古树名木现状、古树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古树影响出发,分析古树名木衰老原因及其复壮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贵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刺丰"与"深秋红"沙棘品种的选育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铨  赵勇 《沙棘》2004,17(4):7-9
1990年从芬兰和俄罗斯引入沙棘优树或品种沙棘种子45份,于1991年在阜新县育苗,1992年造林,1995年和1999年在阜新市郊区经两次易地移栽,2001年取其分生株,植于内蒙古库伦,经14年的多次被动迁移过程,最终以实生选种法选育出两个沙棘无性系品种。“无刺丰”全株无刺,树冠披散形,采果容易,单株产果量可达20kg,宜作经济型林木栽培。“深秋红”为无刺或少刺的主干型灌木或亚乔木,果实密集、色红、鲜亮,并经冬不落,为我国北方理想的秋冬景观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辽宁杨树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辽宁省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发展中经常遇到的病虫害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发生在杨树上的主要种类蒙古象甲、黑绒金龟、白杨透翅蛾、杨干象、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杨树溃疡病、杨树腐烂病、杨树黑斑病的形态识别、危害部位和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在阿伦河上中游典型地段之甘南县山湾村按生态经济学原理构建一个村级规模的流域治理开发模式:人工建造植被67.3hm2,封育天然灌丛60hm2;建造防洪大堤7000延长米,丁坝一座2200延长米,疏通淤积河道5000延长米,并对其将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景观效益,对嫩江中上游流域各支流的治理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祖建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2):113-115,122
提出了竹木家具的概念,并分析我国今后家具发展趋势和制约我国家具发展的原因,阐述了竹木家具的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兰州市园林绿化用土紧缺,绿地土壤存在密实度高、有机质含量低、污染严重、土源短缺、养护管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必须提高土壤改良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兰州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桉树病虫草害主要种类与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伴随着大面积桉树纯林的营造,物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使得桉树病虫草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摸清桉树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技术,作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了危害的原因,提出了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