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分娩后奶牛发生子宫炎症的概率高达40%,子宫炎引发的不孕症是制约奶牛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于子宫炎的治疗主要有传统的子宫内灌注给药和系统给药方法。近年来,气囊子宫冲洗法逐渐被应用,其利用专用子宫冲洗管,将气囊置于奶牛子宫,注入液体冲洗子宫后,人工把液体及炎性物质全部排出,冲洗干净后投药。本研究利用323头被诊断为子宫炎的奶牛,进行气囊法与常规法治疗效果、气囊所放位置和冲洗用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法相比,气囊子宫体冲洗法提高了子宫炎奶牛的配种率,气囊法配种率达60%以上,而常规法配种率仅为35%左右。气囊子宫体冲洗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子宫角放置法,气囊子宫体冲洗法配种率达60%以上,而气囊子宫角冲洗法治疗后其配种率仅为40%左右,且子宫体冲洗法节省时间、易于操作,安全系数高。3种药物组合都取得明显效果,生理盐水+土霉素子宫注射剂法的配种率达70%以上,露它净+宫得康法的配种率达60%以上,只用生理盐水冲洗的配种率也达55%以上。因此,与子宫内灌注给药、气囊子宫角放置冲洗等方法相比,气囊子宫体冲洗法显著提高了子宫炎奶牛的配种率,适用于在规模化生产中进行应用。这一新方法的推广对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奶牛性控冻精对荷斯坦母牛进行配种,另选对照组母牛采用常规冻精配种,比较两组母牛的情期受胎率和产母犊比例。结果表明,采用性控冻精配种的试验组奶牛产母犊率为92.3%,采用常规冻精配种对照组奶牛产母犊率为50.8%,二者之间差异显著。两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3.9%和59.6%,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应用双轨模式化饲养技术,可延长奶牛的生产年限(健康、长寿),提高母牛的繁殖率(生殖系统疾病减少,配种率提高),增加产奶量20%~40%(每头奶牛年产奶量增加1 000 kg~2 000 kg).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总结重庆市2006~2009年期间,在三个奶牛场使用1 300剂性控精液配种效果观察,分析并总结了奶牛性控精液在生产中的配种效果及经济效益,为奶牛性控精液能否在生产中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从重庆市几年的应用情况看,用奶牛性控冻精给母牛配种,一次情期受胎率平均为54.23%,比普通精液一次情期受胎率低3.2个百分点;性控冻精配种产母犊率为92.5%,显著高于普通精液配种的49.5%。性控冻精配种母牛受胎率虽低于普通冻精配种,但产母犊率显著高于普通冻精,产犊收益既高于普通精液,又能达到快速扩群和选育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性控冻精精子含量少,对配种技术要求高,可在有配种技术高的人工授精人员的大中型奶牛场推广应用,不宜在小规模场和散养户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用ELISA测乳汁孕酮进行奶牛的发情检查和早孕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用ELISA测定了101头奶牛配种期0~2天和配种后18~24天的乳汁孕酮含量,提供了牧场分两阶段测试乳样进行奶牛的发情检查和早孕诊断的可行方案。测定的结果经临床检验核实:发情检查的确诊率为100%;配种后20~22天,妊娠牛和空怀牛的确诊率分别为92.1%和96.9%,可疑率为4.0%,总确诊率为89.9%。  相似文献   

6.
首次采用激素与中药结合的方法对68 头患卵巢疾病的奶牛同时进行治疗和诱导泌乳的实验。结果表明,中西结合诱导不孕奶牛泌乳的成功率达98.5% ,奶牛试验后70~100 d 达到产奶高峰且维持约3 个月,试验奶牛305 d 平均产奶量为4 889 kg,而且这种方法对卵巢疾病不孕奶牛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发情率)达95.5% ,配种受胎率达82.8% 。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管理软件的应用对于牧场的奶牛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观测奶牛发情,提高配种率;可对奶牛周期性生产进行调控;可对生产进行监控和指导。同时可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在我区发展以安格斯牛为主要品种的高端肉牛养殖产业,提高安格斯肉牛繁育生产效率,扩大群体规模,培养地方优质肉牛品种,笔者在2016年4月~2018年9月之间,开展了引进国外优质高产安格斯种公牛冻精,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技术,对区内部分优质荷斯坦奶牛实施配种的试验工作,经过科学饲养,提升了我区杂交安格斯牛繁育生产效率,解决了安格斯肉牛种源稀缺、生产速度慢的难题。本次试验共筛选荷斯坦奶牛母本100头,其中情期配种成功率达到78%,产犊率达到96%,杂交一代犊牛成活率100%。此次试验共获得杂交一代安格斯牛75头,犊牛平均初生重32 kg,6月龄断奶体重198 kg,平均出栏体重550 kg(20月龄),达到优质肉牛品种标准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前治疗子宫炎主要采用子宫直接投药,靠自然排出,这样会造成炎性物质不能短时间内排出,所以影响奶牛正常发情配种,时间更长者造成不孕。为了验证子宫冲洗新技术治疗奶牛了宫炎的效果,试验在季节、饲养管理、病牛初始症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用两种方法冲洗子宫治疗子宫炎并进行了对比,处理后3个月统计正常发情配种情况,结果应用新方法组牛正常发情配种率为60.71%,旧方法正常发情配种率为33.33%,新方法效果明显好于旧方法;在新方法中,对冲洗子宫后是否投药进行了对比,结果投药与不投药无显著性差异,但投药效果好于不投药,3个月后统计,投药组获68.42%的正常发情配种率,不投药组获44.44%的正常发情配种率,建议生产上采用新方法冲洗子宫后进行投药处理,但要选择安全性高的药品,尽量不要影响牛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奶牛早期妊娠的B型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实时B超对不同妊娠日龄黑白花奶牛进行早期妊娠检查。早期妊娠检查声像图特点主要表现为胚囊、胚斑和胎心搏动。配种后33 d声像图可以清晰显示胚囊和胚斑,配种后40 d确诊率可达100%。应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准确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涂蜡笔方法在母牛发情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繁殖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有60%奶牛的发情行为表现在夜间,高产奶牛发情行为更不明显,暗发情比例增多,给繁殖工作带来挑战。通过提高发情鉴定率和配种率来提高繁殖力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利用涂蜡笔技术,通过观察蜡笔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判断奶牛是否发情是一项简单易行且准确率高的技术。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总结,以期更多的牧场能推广使用,提高奶牛发情鉴定率、配种率和繁殖率。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牧场主要效益来源于奶牛产奶,母牛产犊后才能产奶。因此,牧场要将奶牛配种率提上去,提高配种率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做好奶牛的发情鉴定工作。通过发情鉴定,不但可以判断奶牛发情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可以判断奶牛的发情阶段,以便确定配种时间,从而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奶牛发展迅猛,但随着规模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繁殖障碍综合征日益凸显,特别是高产奶牛产后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现象越来越多。单一的外源激素疗法在生产中很难奏效,很多繁殖问题难以解决。笔者应用以牛欢氟孕酮阴道海绵栓为核心组合的“二次发情配种法”,可使奶牛第1情期受胎率达到65%左右,其余牛经1个情期后自然发情配种,两次总发情率95%,受胎率90%,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提高奶牛人工授精准胎率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奶牛的人工授精准胎率,是确保奶牛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1 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促进奶牛正常发情 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尤其是配种季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新研制的“子宫净”防治产后母牛子宫炎49头,经处理的母牛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配种母牛产犊率分别达到95.9%、92.2%和97.9%。用其它药物防治母牛36头,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配种母牛产犊率分别达到100%、56.2%和89%。试验结果说明“子宫净”对奶牛子宫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母牛情期配种受胎率比用其它药物提高64.1%。  相似文献   

16.
受胎率是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是奶牛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工作.笔者在实施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中采用精氨酸在配种前分别注入5%和8%的精氨酸1、2 mL后间隔15、30 min给母牛输精.其中8%精氨酸处理后经30 min输精母牛的产雌率达69.70%,比对照组提高11.21%,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该方法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养殖奶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繁殖配种、产犊,激发奶牛产奶机能,获得量多质优的奶产品,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笔者曾考察过我国北方多个奶牛牧场的繁育配种工作,其繁育水平不尽相同。饲养管理较好的牧场十分重视对奶牛发情的管理,能及时配种,配种率和产犊率很高,并能够及时治疗或淘汰因繁殖疾病无法正常受孕的奶牛。一般情况下,对产后85天仍未参加配种的奶牛定义为繁殖障碍母牛,应于每星期固定的某一天进行直肠检查,并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影响奶牛冻精配种准胎率因素分析张庆山王玉兰李惠智(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150111)刘兴山(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奶牛冻精配种已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成为改良品种、提高生产性能的主要手段,但其准胎率远未达到较高水平,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探讨诸多...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奶牛业经济效益,利用模式化配种方案以期找到一种经济、高效和合理的配种方法。随机选择产后45 d以上的空怀奶牛105头,分为4组,分别用4种不同的激素处理方案(PG方案;生源+PG+生源方案;促排3号+PG+促排3号方案;促排3号+PG方案)模式化配种。结果表明:PG处理后,奶牛同期发情率较高,情期受胎率可达45.45%;生源+PG+生源方案和促排3号+PG+促排3号方案处理后,奶牛发情率较低,但排卵率较高,受胎率达到40%左右。说明模式化配种方案可以达到预期的妊娠结果,适宜在奶牛场推广。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药“子宫净”防治产后母牛子宫炎49头,处理母牛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配种母牛产仔率分别达到95.9%,92.2%和97.9%。用其它药物防治母牛36头,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配种母牛产仔率分别达到100%,56.2%,89%。试验结果说明“子宫净”对奶牛子宫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母牛情期配种受胎率比用其它药物提高6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