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介绍一种新型的盆菊栽培法。培养土同一般盆栽培养土一样,比例如下:园土40%、腐叶土20%、厩肥土20%、草木灰10%、河沙10%再加入少量石灰、骨粉,混合堆放。其间不断注入有机肥水,使之腐熟,经翻堆、消毒、杀虫后备用。  相似文献   

2.
▲原材料的准备和处理 1、腐叶土腐叶土是用水杉林和松树林的秋冬季落叶表层土(树叶较细的其他树种也可以,松针较长的须剪碎),堆集、加肥、腐熟发酵,来年使用。另外,腐叶土中生物碱含量较高,呈微碱性反应,使用时需根据植物种类加以调整,如加入一些硫磺粉来降低pH值。 2、园土之类园土、蛭石、珍珠岩等需过筛除杂质,蛭石、珍珠  相似文献   

3.
凤尾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养好它应从土、水、肥、温、湿五个环节抓起。(一)选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培养土。可用腐叶土二份、园土五份、沙土三份混合配制培养土。(二)浇水量应适中,每隔一天浇水一次,夏季每天浇水一次,冬季3~4天浇水一次。(三)每月追施复合肥1~2次。(四)置于向阳温暖通风良好处养护。北方室内越冬,南方  相似文献   

4.
防虫治病     
1.宁夏白丽娟问: 如何防止盐碱土对花卉的侵害? 答:有四种方法: (1)盆栽选用以腐叶土、褐泥炭土为主的培养土或在园土、河沙中掺入约1/5强酸性的针叶土作培养土,使盆土呈微酸性至酸性反应。 (2)使用中性或微酸性水浇花。  相似文献   

5.
盆栽葡萄既可绿化家庭环境,又可赏果。盆栽葡萄的管理,一定要抓好四条措施。一是配制盆土。盆栽葡萄的土壤,要求疏松、通气、排水良好、含腐殖质较高。因为,盆积所限,土壤不多,因此对盆土要求较高。营养土配制比例:食用菌渣(生产香菇平菇的下脚料)或腐熟的木屑40%,腐叶土或园田土40%(也可用菜叶等腐熟土),山泥土10%,加入适量磷钾肥的枯饼粉或鸡鸭粪干10%,混合均匀,夏秋要腐熟30天以上,冬、春天时间加倍,待腐熟后使用。每年春季2月下旬-3月上旬要进行换土,换去30%-50%旧土,剪除部分老根。根据盆的大小并在盆底部施入200克左右枯饼粉,并与土壤…  相似文献   

6.
虎尾兰是特别适合粗放养护的花卉。但粗不是不管,而是管得简单,管得适当。关于植料虎尾兰适应性强,耐贫瘠,不过如果给它疏松透气、肥力适中的沙壤土,它会长得更好。我养虎尾兰用的植料是:腐叶土30%,粗沙20%,煤球土50%,三者混合配成。以这种植料栽植的虎尾兰,植株肥壮高大,颜色新鲜,年年现花,最多的一次开6箭花。关于温度虎尾兰喜温暖和充足光照,但在半阴条件下也能生长良好。在北方,冬季只要房间最低温度不低于6℃,就可以安全越冬。有暖气的房间,只要室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上(不用考  相似文献   

7.
将经过充分发酵后使用一年以上的矾肥水下部沉淀的残渣捞出,晒至大半干时打碎并用细筛筛一下,然后根据不同花木的喜肥程度,加入一定比例的园土、腐叶土,即成为极佳的盆栽培养土。一般较喜肥的花木如菊花、扶桑、月季等可加入这种残渣40%左右,一般花木可加入20—30%。利用矾肥水残渣直接配成  相似文献   

8.
养兰八要     
笔者养兰多年,感到要养好兰,必须从土、盆、气、光、温、水、肥、保八字入手。具体如下: 土兰土要求偏酸性、易排水、能透气、不板结。我在实践中发现,只有“粗糙”的土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可以山林中的腐叶土(去掉地皮植被即可挖取到的灰黑色疏松壤土,其间夹带小树根无妨)50~60%、中粗沙40~50%拌和而成。如能再加入小风化石、蕨根屑、指甲粗的杉木、无气  相似文献   

9.
最适宜君子兰发育生长的气温条件是15℃—25℃。当气温在25℃以上时,一般停止生长;30℃以上如湿度过大,则会出现徒长,叶片明显变长变窄,管理不当还会出现病害;气温低于10℃时,生长速度变慢,8℃以下停止生长。因此,必须根据气温的变化管理好君子兰。春、秋季节,气温适当,是君子兰生长的旺盛时期。最好在二月下旬和九月底前后(天津地区的气温)换一次新土,一年生小苗可不换。培养土可用腐叶±50%,发酵马粪30%,2—3毫米直径的粗砂或煤渣(轻质多孔的)20%配制;或用腐叶土40%,马粪20%,粗砂20%,骨粉20%配制。每隔10—15天施一次,用豆饼、淡水鱼下水、蹄壳等沤制的液肥。要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液肥浓度,应根据原液  相似文献   

10.
用好植料植料来源广泛。可就地取材,自己配制。现介绍几种简易配方:1.菜园土(或田土)40%、锯木糠40%、河沙20%;2.腐殖土50%、锯木糠30%、河沙20%;3.锯木糠50%、干牛粪粉30%、河沙20%;4.可单独使用产自四川峨嵋山的仙土(一种纯天然植物培养料)。不论用哪种植料,盆底都应垫1/4的砖粒。选好兰种在国兰家族中,不同种类适应性相差甚远。一般高档名兰养护较难,低档的家兰较易。四季兰较其它兰种易养。初养兰者,养植四季兰家兰或下山兰的低档品种,易获得成功。中档的四季兰素心品种也比较好养。管好水肥俗话说“干兰湿菊”。养兰切忌长期用重水。干死兰者,极少见;溺死兰者,屡见不  相似文献   

11.
<正>楼房的阳台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是家庭养花比较理想的场所。如何在阳台上养好月季,笔者谈谈个人体会。土、盆、水、肥盆栽月季用土一定要疏松、排水良好。最好用腐叶土制成的培养土,马粪土或掺有沙子、锯末的黄土也可(马粪、锯末均需腐熟)。阳台上环境比较干燥,为了防止盆土过干,盆要选用较大规格。一般采用口径20cm以上的瓦盆为好。陶瓷盆不透气,不宜栽月季。浇水要见湿见干。为避免浇不透水  相似文献   

12.
怎样配制君子兰培养土? 君子兰能否健壮生长,土壤的好坏非常重要。根据经验,配制君子兰培养土最好用以下四种原料: (一) 腐叶土即林下落叶腐烂后形成的土壤。如搞不到天然腐叶土,可在春、秋季节将树叶堆积于土坑中,加入少量米糠和人粪尿,经一二年即成。用时要用粗筛过一下。柞树等阔叶的腐叶土比松柏类  相似文献   

13.
读者信箱     
问:怎样使盆栽茶花枝壮叶茂花繁? 答:栽培介质要酸性 茶花对土壤要求较严,必须用pH值小于6.5的酸性土栽培。盆土以松叶腐殖土较好,也可用其它疏松肥沃的山泥和沙质壤土,忌用碱性和石灰质土,否则生长不良,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有人常说茶花百栽不活,主要就是盆土酸碱度不合适的缘故。栽培介质常用红壤土6份、腐叶土3份、细河泥1份混合配制,或用腐叶土5份、菜园土4份、河沙1份混合配制。  相似文献   

14.
北方土壤碱性大,兰花不好养,但也并不是绝对养不好。下面介绍一点自己的经验。 1.选好土和盆:首先要选用透气性良好的瓦盆和朱砂盆,大小根据兰苗大小而定。盆土可用腐叶土加沙,也可用高温消毒后的锯末加少量腐叶土。笔者用后一种土养植的兰花根系发达,病虫害少,长势茁壮。 2.上盆:兰花分株上盆一  相似文献   

15.
茶花和茶梅,宜在温暖湿润,半荫或有蔽荫的环境下生长。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带微酸性(pH5.5至6.5)的混合土。家庭盆栽培养土,选用腐叶(或兰花泥)土40%,黄泥30%,焦泥灰10%,砂20%,加少量骨粉。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未萌芽前上盆最好。盆栽茶花和茶梅,经过二、三年,盆土含肥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移栽移栽温室(大棚)可用竹、水管、角铁等建成,要密封,上盖塑料薄膜保湿,并用遮阳网防止光线过强或只盖彩条布。育苗用土要求疏松透气、肥沃、富含有机质、无病虫害,并有一定粘性,pH6~6.5,有机质含量15%~20%,含全氮0.5%-1%,速效氮大于60~100mg/kg(毫克/千克),速效磷大于100~150mg/kg,速效钾大于100mg/kg。可选用腐熟畜粪、炉渣、草炭、稻壳、森林腐叶土或直接铲起苗床带杂草表土7~10厘米,加稻草烧成的火烧土和塘泥、园土配合而成。比例为塘泥或园土3份加腐叶土或火烧  相似文献   

17.
我养君子兰已四年,去年有两株开花,并都具香味,这令我大感兴趣,现将莳养的体会介绍如下,或许对花友有所帮助。一、土腐叶土70%,河沙、黄土、草木灰各10%混合并消毒。  相似文献   

18.
笔者多年来在一座4层办公楼顶上养植盆栽紫藤,年年花繁色艳,惹人喜爱,体会如下:1.紫藤属阳性藤本植物,要想着花好,先决条件是全日照养护,高层楼顶适合它的着花第一条件。2.紫藤对土壤要求不严。笔者做过试验,沙壤土、腐叶土、小黄土、菜地土等栽培都行,只要水肥管理好就能开好花。花后是紫藤耗尽养料之时,必须及时补施以淡肥为主的腐熟肥,每10天  相似文献   

19.
观叶植物的莳养和其它植物一样,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外土、光、水、温、肥几个方面,下面谈一点个人经验。 1.土:观叶植物喜通风、排水良好、肥沃湿润的沙壤土。可用菜园土加入适量腐叶土和牛粪干,再兑进少量沙子配制而成。也可用山泥、黄沙、砻糠灰配制。但不能用砂砾土或粘性土。 2.光:观叶植物一般都不能见强烈阳光,盛夏时节更要避免阳  相似文献   

20.
用土大岩桐盆土要求肥沃疏松呈微酸性壤土,pH5.0~6.5为宜。用山地森林腐殖土(俗称山泥)最好,忌用石灰质土壤栽培。如无山泥,可用腐叶土4份、菜园土4份、厩肥土和肥渣土2份配制使用。施肥除施基肥外,一般在植株3~4片叶子时,每周追施淡肥水1~2次,生长期施肥可用腐熟的人粪尿、饼肥及鱼杂,稀释后使用;也可用氮、磷、钾化肥,比例为1:1:1.5,稀释成0.1%溶液。通常施肥后要立即洒水冲洗。施肥时切勿将肥水溅到叶面和芽上,否则易发生斑点,甚至会腐烂。花期7~10天左右追液肥1次,以稀释的油渣液肥或马蹄片泡水肥料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