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氟虫腈(锐劲特)是近年来宿松县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主要药剂。2008年以来控制效果明显下降。今后该县水稻二化螟的药剂防治要引用其它安全、高效药剂进行轮换或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2.
重庆中邦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农药销售人员深入安徽宿松县水稻田中,查看二化螟虫害情况,及时施打农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龙游县水稻二化螟发生逐年上升并呈加重发生态势,对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遏制二化螟重发势头,根据龙游县2015年以来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动态监测及田间系统调查,分析了近年水稻二化螟逐年加重发生的原因,提出重发区域二化螟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二化螟在我市发生越来越严重,为了摸清我市水稻二化螟发生动态,及时指导防治,笔者对我市水稻二化螟越冬虫量及灯诱二化螟进行了调查监测。调查监测结果表明:二化螟越冬虫量以清新区最多,且连续3年均超过12000头/666.7m2,连州市二化螟越冬虫量最少,2021年和2022年越冬虫源均低于2000头/666.7m2。清新区灯下二化螟发生量2021年呈现单峰现象,发生高峰期集中在7月上旬,2022年呈现“主峰”+“次峰”现象,7月初有一个明显的发生高峰;连南县灯下二化螟发生量2021年呈“主峰”+“次峰”现象,6月中旬二化螟发生具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2022年呈现双峰现象o 关键词:清远 二化螟 种群动态 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湖北省水稻二化螟种群的发生动态,指导开展合理化防治,该研究于2015年在咸宁市崇阳县、孝感市孝南区、随州市曾都区设置诱虫灯,监测水稻二化螟的灯下虫情.监测结果表明,三地二化螟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孝感市孝南区、随州市曾都二化螟的发生呈现明显的"主峰+次峰"现象,而咸宁市崇阳县二化螟发生基数明显较轻,全年具有3个发生高峰,没有明显的"主峰".  相似文献   

6.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主要与稻田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2001年冬季气温高,对二化螟越冬有利,二化螟呈大发生态势,而2002年春季连续低温阴雨,对二化螟生存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因此,2002年一代二化螟实际中等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7.
水稻二化螟近年来在我省,呈逐年扩大加重发生的趋势,该虫害的发生对水稻生产危害极大,因其蛀茎危害,被害株基本绝产。从影响二化螟的发生因素看,今年发生危害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二化螟发生危害,必须了解掌握其相关知识,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水稻二化螟自2003年在我县发生以来,呈逐年扩大加重发生的趋势,该虫害的发生对水稻生产危害极大,因其蛀茎危害,被害株基本绝产。从影响二化螟的发生因素看,今年发生危害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二化螟发生危害,必须了解掌握其相关知识,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诱杀农作物害虫技术是近几年来广泛推广应用的绿色控害技术。为探索水稻二化螟发生区利用性诱剂诱捕的地理区系差异机制,明确二化螟性诱剂的配比类型,验证昆虫性信息素控制水稻二化螟探索田间应用技术,2010年在桂林双季稻区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诱捕水稻二化螟试验,防治效果非常理想,可见,二化螟性诱剂是防控水稻二化螟很有效的措施之一,还可应用于水稻二化螟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准确反映出水稻二化螟各代成虫盛期、高峰期,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在南县已连续多年大发生。分析了二化螟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二化螟无害化治理技术,并在试验、示范中证明了这项技术措施对二化螟的控制有较好的效果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介绍了二化螟的发生与不同粗细茎秆水稻品种的关系及二化螟危害不同粗细茎秆水稻品种的特征,以便为二化螟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0—2018年四川省自贡市水稻(Oryza sativa L.)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发生历史资料与气象资料研究自贡市气象条件对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影响。通过对水稻二化螟灯下诱蛾量与气象条件的分析,选取相关性显著、生物学意义明确的气象因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自贡市水稻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自贡市冬季平均气温对水稻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影响最为显著,翌年各时段温度、降水和湿度条件次之,且常年较高的冬季气温是导致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多年处于3~4级的最关键气象因素。历史回代检验气象等级拟合准确率达72%,2018年试报检验气象等级准确率达到100%,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够为自贡市开展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的气象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二化螟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自2003年在我县发生以来,呈逐年扩大加重发生的趋势,该虫害的发生对水稻生产危害极大,因其蛀茎危害,被害株基本绝产.从影响二化螟的发生因素看,今年发生危害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二化螟发生危害,必须了解掌握其相关知识,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水稻二化螟性诱测报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韶关地区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发生规律进行测报,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雄虫的诱集作用,对二化螟发生的世代、始发期和盛发期进行预测预报。[结果]韶关地区6~10月共出现2代水稻二化螟,第1、2代二化螟的始发期出现在6月的中旬、8月上中旬。第1、2代二化螟的盛发期为7月的中下旬、9月的上中旬。[结论]通过性诱测报方法基本上掌握了水稻二化螟在韶关地区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7.
二化螟一代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南稻区二化螟虫害历年均有发生,近年来为害呈加重趋势,以二化螟一代为害早中稻及早栽麦茬稻的有效分蘖为主,造成严重减产。为解决二化螟一代的防治问题,几年来,对二化螟一代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索出二化螟一代综合防治技术,并在2003、2004年水稻二化螟一代中等偏重发生情况下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控害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二化螟是沿江稻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二化螟的防治水平,探索二化螟防治新技术,2016年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代二化螟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使用二化螟性诱剂防治二代二化螟的防效达85.32%,与常规化防效果相当,该项技术在二化螟中等或偏轻发生年份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省部分稻区二化螟发生逐年上升并呈加重发生态势,对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遏制二化螟重发势头,根据近年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动态监测,分析水稻二化螟加重发生原因主要为抗药性上升、冬季残留基数增加、生育期不齐等。要争取领导重视、积极宣传、加强虫情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力度等综合防控对策,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在吉林省榆树地区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并对防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水稻二化螟发生盛期释放赤眼蜂,可以有效降低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