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朝晃 《中国稻米》2014,20(5):79-80
针对福建省武平县部分稻田光温资源种植水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在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了适宜武平作再生稻栽培的天优3301等高产品种,并对这些品种作再生稻进行高产栽培示范和最佳播种期比较试验,总结了"早播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甬优4901是籼粳交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21年在浙江景宁、龙泉等地作再生稻进行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介绍了甬优4901作再生稻栽培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吨谷田再生稻物质和产量的形成观察蔡亚港,李凌,方各海,许续绵,甘兴旺,官祥责(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为揭示高产再生稻的生长发育、物质生产与分配及产量形成规律,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进行本研究。栽培过程于1993年在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试验基点,...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合马铃薯+中稻+再生稻熟制的冬种马铃薯优质、早熟、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比较分析了6种马铃薯栽培方式的生育进程、成苗和块茎状况及产量。结果表明:翻耕-条播-全程地膜栽培、翻耕-条播-前期覆膜栽培和免耕-条播-盖草-前期覆膜栽培3种栽培方式产量高,可与中稻+再生稻熟制衔接,为适合马铃薯+中稻+再生稻熟制的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方式。考虑到翻耕-条播-前期覆膜栽培和免耕-条播-盖草-前期覆膜栽培覆盖的膜能够全部撤出,不会导致稻田白色污染,且马铃薯商品性好,此两种栽培方式适合马铃薯+中稻+再生稻熟制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超级稻Ⅱ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U-32A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6017)。2006年在尤溪县进行了百亩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年产量平均达1292.94kg/667m^2;2007年在尤溪县进行了百亩、千亩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年产量分别达1393.20kg/667m^2、1209.80kg/667m^2。现将其作再生稻栽培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毛细芝 《作物研究》1997,11(1):40-41
经对岳阳市君山农场的调查分析,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应以迟熟组合汕优63为主,4月初播种,插足基本苗,留桩45~47cm,施好促芽肥和搞好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7.
两优688在长汀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稻两优688在长汀县作为中稻—再生稻栽培,具有抽穗整齐、再生力强、产量高、抗性好等特点,可作为再生稻推广品种。总结了两优688在长汀作中稻—再生稻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醴陵市再生稻种植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再生稻高产栽培应做到精心选择良种、精准安排生育进程和精细田间管理的"三精"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旱区和失灌旱区对超级稻新两优6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试验表明,新两优6号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高产较优质的特点,作再生稻栽培,大田连片示范早季和晚季合计总产12 708.0 kg/hm2,比早、晚季对照合计总产(11 079.0 kg/hm2)增产14.7%。新两优6号可作为广西钦州及类似生态区作再生稻栽培。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再生稻母茎和再生苗、叶系、根系等的生长发育特性,从品种选用、留桩高度、施肥措施、病虫害防治、收获时期和化学调控等诸方面分析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方法与技术。同时结合再生稻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超级稻及超高产组合两优1128、天优3301及Ⅱ优3301为材料,通过2 a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超级稻—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稻—再生稻在高产栽培模式下比在常规栽培模式下增产,产量最高为天优3301,在2012年及2013年分别为10.16和10.84 t/hm2;高产栽培模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超级稻—再生稻提高了有效穗数、千粒重、干物质累积量和叶面积指数;从3个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来分析,天优3301表现最好,其次是两优1128,最后为Ⅱ优3301。  相似文献   

12.
两优389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迟熟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在醴陵市作再生稻进行高产栽培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成效,总结了该品种在醴陵市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0月6日省作物学会水稻学组组织有关单位八位同志前往湖北,实地考察了湖北省农科院的再生稻高产现场,并观看了1985年再生稻高产栽培的幻灯片。 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从“IN40”中选择一特殊变异株培育而成再生稻新品种“40—1”,1984年在本所试种1.14亩,获得成功(头季稻亩产520.8公斤,再生稻亩产311.4公斤,两季亩产832.2公斤)。1986年在黄岗县及龙感湖农场各示范种植200亩,再次获得成功。黄  相似文献   

14.
闽丰优3301系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闽丰优3301在长汀作中稻-再生稻栽培,表现为抽穗整齐、高产、抗病、再生力强等特点。介绍了其在长汀县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晋江市推广早稻—再生稻—蚕豆高产栽培模式,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温光条件、挖掘耕地增产潜力,提高农民收入。通过示范、推广,探讨该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两优676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两优676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特征,调查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在产量4个构成因素中,再生稻头季以每穗粒数的变异最大,与产量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每平方米穗数;再生季则以每平方米穗数的变异最大,与产量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每穗粒数。再生稻要获得高产,头季应主攻大穗,而再生季则应培育多穗,以形成巨大的库容量。  相似文献   

17.
Ⅱ优6号再生稻示范片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詹昌埜 《中国稻米》2005,11(4):28-28
Ⅱ优6号系由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育成,产量高,品质优,尤为适合作再生稻生产,两季产量可达1225.6kg/667m^2。本文对其特征特性和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技术进行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18.
促芽肥施用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献明 《中国稻米》2005,11(4):32-33
再生稻促芽肥的不同施用量试验研究表明,促芽肥的不同施用量,对再生稻的田间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都有明显的影响。试验研究同样说明,再生稻高产栽培,既要提倡重施促芽肥,也应注意用量适当,少施产量不高,多施则会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9.
天优3301在沙县作再生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沙县高桥镇杉口村引进天优3301作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种植获得高产,表现再生能力强,高产稳产,其中头季稻平均产量706.8 kg/667m2,再生季平均产量401.3 kg/667m2,全年稻谷平均产量1 108.1 kg/667m2,适宜在沙县作再生稻种植。介绍了天优3301作再生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Ⅱ优明86再生稻示范片的组织与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明86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主持育成的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米质较优、再生力强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是尤溪县近年再生稻和单季稻推广的当家种,2003年在尤溪县梅仙镇下保村进行了68 hm2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示范,取得全示范片平均产量头季11 328kg/hm2、再生季5 942 kg/hm2,年产量达17 270 kg/hm2的超高产水平.现将Ⅱ优明86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千亩示范片取得的成效与组织措施总结如下,以期为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