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家文库     
王凤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博士,教授。现工作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主讲本科生《饲料添加剂》、《优质畜产品生产技术与管理规范》和《配合饲料生产工艺原理与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的饲料加工技术除传统的粉碎、调质、制粒外,还包括微生物发酵、挤压膨化、化学处理等技术。饲料加工技术研究成果为饲料工业的发展及动物营养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动物营养学的发展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种状况也阻碍了动物营养科学最新成果的应用。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量是动物营养的两大重要基础,而饲料加工技术及生产工艺都会影响这两大基础,因此与动物营养相关的饲料工艺技术研究一直受到学者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动物饲料生产加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广泛。动物营养与饲料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理论知识较为广泛,对饲料英语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基于目的论视域下,实现饲料英语专业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编著一本有关动物饲料生产加工的专业书籍。鉴于此由陈翠玲、张京和编著,联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生产技术》一书对饲料英语专业综合素养的培育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本书编著基于动物营养和饲料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饲料加工及其利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讲述饲料配合技术和具体配方内容。并且在本书编著中融入了饲料生产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还设置有实验实训项目、饲料卫生最新标准、动物的饲养标准和最新的饲料营养价值表能很好的满足饲料英语专业综合素养的培育和饲料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各有关单位:动物营养与饲料技术是现代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科学支柱,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饲料技术人员对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原料价值认识的逐渐深入,如何通过加工技术将营养配方有效转化成动物的  相似文献   

5.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基础理论、饲料营养特性、饲料配方设计,以及饲料分析评价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社会对现代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对《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进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势在必行。文章探讨以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饲料配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具有快速、准确、运算能力强、数据和信息管理方便,以及逻辑推理方式独到等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于畜牧养殖业和饲料科学的范围也迅速扩展,国内外在开发与动物营养科学有关的计算机软硬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计算机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饲料数据库、动物营养需要模型的建立、动物营养需要量数据库、优化饲料配方、动物营养专家系统等方面。其中,计算机饲料配方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动物营养原理、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饲料加工调制及合理利用饲料资源、饲养试验及饲养效果检查、饲料检测和合理设计动物饲粮配方及配合饲料生产的能力,培养初步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谯仕彦,男,1963年生,早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后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加拿大Saskachewan大学畜牧系做博士后研究,回国后一直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研究、教学与技术转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猪的营养与饲料科学。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二级岗教授,  相似文献   

9.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核磁共振、质谱等技术)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的研究,虽在动物营养和饲料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但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主要阐述了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中的应用,为更全面、深入地运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把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配方等研究列入国家饲料开发项目,开始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斑点叉尾(鱼回)、罗非鱼等营养与饲料研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由于起步晚、投入少、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大多数养殖品种营养研究不够深入,制约了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的开发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基础.因此,我国对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和开发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具有快速、准确、运算能力强、数据和信息管理方便,以及逻辑推理方式独到等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于畜牧养殖业和饲料科学的范围也迅速扩展,国内外在开发与动物营养科学有关的计算机软硬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计算机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饲料数据库、动物营养需要模型的建立、动物营养需要量数据库、优化饲料配方、动物营养专家系统等方面。其中,计算机饲料配方技术应用最为广泛。计算机应用运筹学的各种规划方法,使配方设计由初等代数上升为高等数学,由单纯的配合走向配合与筛选结合。计算机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2.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学术著作的问世后近8年来系统动物营养学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其中包括微观营养学理论、饲料-营养学组学理论、动物多层次营养平衡理论、营养组学型饲料产品理论和技术及日粮营养诊断技术等5个方面,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利用系统思维方式对饲料科学中间的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诠释,并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其中包括在后现代化时代饲料科学的历史任务、对饲料营养组成和营养特性的新见解、组合效应理论和技术、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技术新进展以及传统日粮配合技术的新进展等等,特别是首次提出了饲料-营养组学理论新的研究方向,对饲料科学和动物营养学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饲料的预消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现阶段饲料预消化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饲料经过预消化,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状况,减少抗营养因子和有害杂质,以达到提高动物对原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同时实现动物营养保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术大会于 1 0月 1 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及地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水产界专家、学者 ,企事业技术负责人 40 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任泽林博士主持。会上 ,青岛海洋大学教授、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会主任委员麦康森对研究会两年来的工作作了全面回顾 ,同时发表了《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及饲料产业发展方向》的演讲。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同占、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张铭羽、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饲料处处长…  相似文献   

16.
前言针对世界饲料工业90年代发展问题,本刊向有关专家权威作了一些非正式的调查。调查集中在动物营养和饲料技术两个方面,主要是西欧、北美和亚洲等世界主要饲料市场国家,同时也包括亚洲发展中国家及东欧、拉丁美洲国家的一些趋向。本文分动物营养和饲料技术两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生态营养饲料的配制及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营养饲料已经成为当今动物营养与饲料工业研究的最新热点,本文对生态营养饲料的概念,以及配制与调控技术等方面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8.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反刍动物营养,主要包括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特点、水的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蛋白质营养、脂类营养、能量代谢、矿物质营养、维生素营养等。下篇为反刍动物饲料与利用,主要包括反刍动物饲料特性、饲料添加荆、秸杆类饲料加工处理、日粮配合饲料、反刍动物现代饲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鱼类营养与饲料的发展及研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奇友 《饲料工业》2006,27(6):21-23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把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配方等研究列入了国家饲料开发项目,开始了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营养与饲料研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由于起步晚、投入少、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大多数养殖品种营养研究不够深入,制约了渔用饲料工业的发展。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的开发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基础,因此,我国对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和开发十分迫切。1研究现状1.1鱼类营养的科技成就我国从“六五”至“八五”期间,相继开展了“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和鱼饲料…  相似文献   

20.
简介:林映才,研究员,现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南)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养殖岗位专家,广州市动物育种与营养行业工程中心主任,农业部新饲料与新添加剂产品有效性审批专家,广东省教育部饲料产学研战略联盟秘书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营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