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蜂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养蜂业对于满足蜂产品需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蜂农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蜜蜂饲养与蜂产品的生产经营服务为纽带,实现成员共同的经济目的,具有专业性很强的服务内容。发展蜂农专业合作社、依托蜂业龙头企业建设蜂业基地,是我国蜂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蜂农专业合作社是蜂业产业化体系和蜂业基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蜂业龙头企业(蜂业基地﹚和蜂农合作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企业(龙头企业﹚+蜂业协会+蜂业基地+科研+养蜂合作社+蜂农"是当前中国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蜂农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落实中国蜂产品协会2008年工作计划中"培育树立100个示范蜂农专业合作社和培训100个蜂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简称‘双百工程')"的任务,鼓励蜂农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规范合作社发展,推进蜂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蜂业企业经济效益和蜂农专业合作社成员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根据中国蜂产品协会组织蜂农合作专委会和蜂产品生产专委会对全国蜂农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晓明 《蜜蜂杂志》2007,27(1):13-13
[本刊讯]2006年11月23~24日,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湖北省扬子江蜂业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蜂业行业协会、蜂业合作组织工作研讨会暨中国蜂产品协会蜂农合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蜂业协会、蜂业合作社、企业家代表71人欢聚一堂,共议养蜂产业大计,庆祝中国蜂协蜂农合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宣读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热烈祝贺中国蜂产品协会蜂农合作专委会成立贺信;国家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社团登记处刘忠祥处长宣读了民政部有关中国蜂产品协会成立蜂农合作专业委员会准予登记通知书。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马良 《中国蜂业》2014,(6):52-53
<正>黑龙江省蜂业以优良的东北黑蜂蜂种和甘美的椴树蜂蜜闻名全国。规模化养蜂的低投入高产出研究,是组装集成近年来我省蜂业成果如"东北黑蜂高产蜜胶蜂种选育的研究"和"中药生物制剂防治蜜蜂大小蜂螨研究以上技术"等,按照"规模化养蜂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在省内有代表性蜂产品主产区研究建设绿色高品质蜂产品示范基地,提高蜂农效益。尝试探索推广"龙头企业+养蜂合作社+蜂农"的运作模式,促进蜂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11月25日~26日,来自台湾及大陆的200余名蜂业专家及蜂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在安徽省绩溪县召开了第二届海峡两岸蜂农专业合作社研讨培训班。此次会议由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安徽省绩溪五蜂园蜂业有限公司承办。来自中国蜂产品协会、  相似文献   

6.
在蜂业产业化经营中 ,蜂产品加工是实施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中间环节。从事蜂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一头连接基地和农户 ,另一头连接国内外市场 ,是组织小规模经营蜂户进入商品经济大市场、带动蜂农致富的重要力量 ;是实现蜂产品加工增值、推进蜂业产业化的主体之一。因而探讨蜂业加工企业的发展变化 ,对推进蜂业产业化有重大作用。1 市场 +加工企业 +蜂农———一种典型的蜂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工企业作为龙头 ,上联市场 ,下接蜂农 ,形成一体化经营 ,特别有利于协调蜂产品生产分散、蜂农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同时有利于科学养殖、科学取蜜…  相似文献   

7.
<正>产业是一项符合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的朝阳产业,是致富产业、健康产业、创汇产业、授粉产业和生态产业的统一体。蜂农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蜂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蜂农专业合作社以广大蜂农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蜂业生产资料的购买、蜂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蜂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相似文献   

8.
邛崃市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是成都市第一个成立蜂业专业合作社和申请蜂产品注册商标的合作社,于2007年成立合作社社员从成立之初的22人发展到现在的312人,合作社的蜂群数从0.65万群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群,年生产蜂产品能力从300吨发展到现在的3000吨以上。该合作社被中国蜂产品协会评为"全国蜂农合作社示范社",被成都市农业委员会评为成都市唯一一家蜂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现将其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在成立时就确定加入合作社的社员  相似文献   

9.
刘进祖 《中国蜂业》2012,(5X):67-67
<正>蜂农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蜂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蜂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发展蜂农专业合作社是推进蜂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推进蜂业产业化,要求将蜂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蜂产业的规模效应;在蜂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提高蜂业生产的科技化、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正>6月27日,北京市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在密云县拉开序幕,当天就有45户蜂农、蜂群4402群参加了保险。截止到6月30日,密云县北京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北京黄峪口村养蜂专业合作社三家养蜂专业合作社共组织蜂农231户、蜂群24082群参加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投保96.33万元,实现风险保障1011.44万元。蜂产业属于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的农业产业之  相似文献   

11.
胡元强 《中国蜂业》2009,60(1):19-19
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的海峡两岸蜂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4~26日在江苏省溧水县召开。来自海峡两岸150余名蜂业界人士欢聚一堂,围绕“发展蜂农合作组织,共同繁荣中华蜂业”主题,进行了热烈研讨,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蜂农合作社是广大蜂农为提高自身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而创建的合作组织,是蜂农应对激烈蜂产品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近年来,北京市蜂产业大力发展蜂农专业合作组织,构建新型蜂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蜂农专业合作组织的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和协调服务的优势,促农学技、带农入市、为农争利、助农增收,切实紧密政府、企业和蜂农之间的联系,促进蜂农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蜂业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大蜂农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资本为纽带,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提供蜂业生产资料的购买、蜂产品的贮藏、运输、加工、销售以及与蜂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重点解决蜂农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实现互助互利、合作共赢,是促进蜂农创业  相似文献   

14.
<正>"农企对接"是农业部2010年6月印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只有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的产业化发展,减少蜂产品的流通环节,将商贩利润转让给蜂农获得增收来提高养蜂经济效益。2010年初,笔者所创办的芜湖市叶金蜂业合作  相似文献   

15.
蜂农设立养蜂专业合作社目的为了增加养蜂收入。本文论述合作社实施优质优价的必要性,必要条件论述及缙云县绿纯养蜂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结果表明,优质优价是养蜂专业合作社的生命线。养蜂专业合作社组织蜂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蜂产品,并与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溯源管理,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兑现优质优价,增加蜂农收入,合作社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合作社通过科技培训、法制教育、评选先进,全面提高蜂农养蜂技能和道德品质,才能确保优质蜂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6.
蜂业走向全而繁荣几点战略抉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养蜂大国,但要发展成养蜂强国尚需作较大努力.要保护中蜂资源,做到中西蜂并重;要改变着重生产蜂产品之生产模式,全面推进蜜蜂授粉业的开展,使我国养蜂业成为一个完整的蜂业;以质量求发展,恢复自然成熟蜜生产,防止污染,以优质、安全蜂产品投放市场,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积极扩大内需,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以经济合作社的形式把蜂农组织起来,创造规模效益,实现中国蜂业由数量、速度型向优质、安全、高效型转变.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沁水县位于山西东南部,是三晋著名的蜂蜜之乡。近年来,该县以标准化带动,依托“蜂农+基地+合作社+公司”模式,大力拓展养蜂产业链,形成以蜜蜂养殖、育种、蜂产品加工、流通、蜂业服务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有力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  相似文献   

18.
吕灿  陈建鹏 《中国蜂业》2012,(9X):35-36
<正>依托自有品牌"精灵子",2011年,蜂谷美地开始了触网之旅。第一站选择了目前国内最大的B2C平台——天猫(淘宝商城),建立了自己的商城旗舰店。蜂产业因它的古老,而延续着传统销售模式,蜂农养蜂、沿街售卖蜂蜜的经营方式由古至今仍然随处可见。传统销售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制约,造成蜂产品存在"难卖"等问题,由此,蜂农合作社,蜂业协会悄然兴起,但最为壮观的是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9.
李易谷 《蜜蜂杂志》2006,26(5):44-45
实现“公司+蜂农”的蜂业产业化,是解决中国蜂产品质量的必由之路,但是要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而又流动性大的广大蜂农组织起来,并按市场需求去生产优质蜂产品,其工作难度很大。虽然近几年不少企业同十几户、几十户、几百户蜂农形成了“公司+蜂农”的产业化关系,而且进行了大力培训与投入,可除了蜂产品制假售假现象得到一定遏制外,蜂产品质量还是难以得到全面提高,因此蜂产品出口形势还是严峻的。究其原因是一些蜂产品企业只是把蜂业产业化和培训工作当作花架子,尤其出于成本考虑,有些企业还难以兑现优质优价的许诺,未从产业化过程中获得增收…  相似文献   

20.
胡元强 《中国蜂业》2005,56(5):34-35
今年,欧盟进口蜂产品除了不得含有氯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外,新增加禁用药物磺胺、硝基呋喃、甲硝唑等.我国蜂产品出口欧盟等国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如何杜绝蜂产品中蜂药残留已成为我国当前蜂业界首要任务.蜂产品中蜂药残留是蜂农在防治蜂病过程中喂饲蜂药污染蜂产品造成,有的是蜂农盲目用药的恶果.蜂群无病蜂农就不会用药,健壮的蜂群是生产无公害蜂产品的基础,也是杜绝蜂药污染蜂产品的根本.如何培育健壮蜂群,笔者根据实践与调查研究,总结以下经验供蜂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