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油松梢小蠹Cryphal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在豫北山区危害油松日趋严重。本文记述了该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多毛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毛切梢小蠹Tomicus pilifer Spessivtseff在河北省围场县燕柏林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该虫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大树及幼树枝梢,严重影响林木生长。清理林地,饵木诱杀及化学防治等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3.
微红梢斑螟危害对种子园油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微红梢斑螟幼虫钻柱油松,嫩梢,以打枝,弯曲,分叉,丛枝,枯梢等方式影响树型,导致油松高生长降低39.59%。  相似文献   

4.
赵美玲 《山西林业》2023,(S2):76-77
油松梢小蠹是是油松幼林的寄生性害虫。介绍了宁武县上河南油松梢小蠹的分布及为害特点,分析了油松梢小蠹为害现状、发生规律和爆发原因,提出了油松梢小蠹虫害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调查及实验测定,主要研究油松枯梢病的发病症状及土壤条件和立地条件与油松枯梢病发病的关系。调查发现,油松枯梢病于5~7月发病,发病初期的症状是油松针叶枯黄,部分油松针叶尖端逐渐枯死。至10月份,油松感病的枝干上会出现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进行越冬,分生孢子器越冬后形成的分生孢子是次年侵染油松的主要病原。土壤肥力对油松枯梢病发病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油松枯梢病的发病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含量的降低,油松枯梢病的病害程度加深;土壤的全氮、全磷、速效钾的含量与油松枯梢病的发生测定无明显关系。立地条件对油松枯梢病发病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坡向对油松枯梢病的发病并无明显关系;坡位对油松枯梢病的发病有明显关系,坡下的发病率较高,坡上的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取成龄油松休眠封顶芽离体培养,获得大量组培嫩梢,并使其抽茎生长和增殖。结果表明:油松愈伤组织上形成的针叶束,是组培嫩梢的来源,继代培养必然经历自然休眠,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维生素类,并进行适量的暗培养,可使嫩梢伸长或增殖,从而为油松无性系林业和大规模离体元性繁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省,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rubellaHampson幼虫钻蛀火炬松PinustaedaL幼树嫩梢,一年中达8个月。该虫以第2、3代混合幼虫蛀梢率最高,平均达8.14梢/头,幼虫种群数量比率占全年的58.5%。火炬松主梢被害率为58.8%。当年被害主梢的高生长比健康主梢的高生长低0.27m,高生长量的损失率达25.0%。  相似文献   

8.
油松的无性繁殖与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取成龄油松休眠封顶芽离体培养,获得大量组培嫩梢,并使其抽茎生长和增殖。结果表明,油松愈伤组织上形成的针叶束,是组培嫩梢的来源,继代培养必然经历自然休眠,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维生素类,并进行适量的暗培养,可使嫩梢伸长或增殖,从而为油松无性系林业和大规模离体元性繁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乡土针叶树种油松和黑松作对比,研究了从美国引种的12年生美国白松的物候期及新梢、针叶的生长特性。以Logistic方程拟合3种针叶树新梢和针叶的生长,并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树种新梢和针叶的速生期和速生点。测定了3个针叶树种的径、高年生长量。结果表明,美国白松在山东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比油松和黑松短,但生长迅速,年生长量比较大,是一个值得引进并扩大栽培的速生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10.
油松、辽东栎混交林中生化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了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混交林中的生化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松、辽东栎纯林及松栎混交林下的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及表层土壤水浸液对油松及其它植物的种子发芽和幼苗胚根、幼茎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一般在高浓度下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低浓度下作用不显著或起促进作用。其中辽东栎枯落叶水浸液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混交林中枯落叶的抑制作用有所下降。说明在某些条件(干旱、混交比例和混交方式不当)下,两树种混交可引起林地生化他感物质富积,从而导致油松生长不良,林地生产力下降。解释了实际林地的现象,为营造松栎混交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青山地区油松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大青山阳坡油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枯梢病病原菌为松球壳孢菌。油松枯梢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明显,每年5~6月,油松枝条自下部、外部向上部、中部逐渐枯黄,少数针叶尖端枯死变灰或针叶段枯死。8月下旬,枝干皮下生长子实体、分生孢子器,10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器成熟后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油松枯梢病的发病与立地条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寄主及危害油松球果螟(Dioryctria mendacella Stgr。)是章古台地区油松、赤松、樟子松林内的主要害虫之一。油松球果螟(以下简称球果螟),幼虫钻蛀球果和嫩梢,个别植株一年生梢几乎100%受害,弄得松树披头散发,影响树木生长,尤其主梢受害,造成嫩梢丛生,形成分叉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主要蠹害林区,采集松纵坑切梢小蠹异常虫体76号,在室内进行分离培养、纯化鉴定,致病测定后,到林间接种试验。筛选出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致病性强的本色镰刀菌FusariumconcolrReinr,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Basls)Vuil.粘孢白僵菌BeauveriavelataSamsonetEvans,青霉菌Peniciliumsp.拟青霉菌Paecilomycessp.等5种寄生真菌。经林间蛀干实验,小蠹带菌在干内死亡率分别为85.6%,82.1%,80.5%,81.5%,82.1%,90.1%。  相似文献   

14.
油松×樟子松杂交种培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樟子松(PinussyivestrisL.var.mongolicaLitv)杂交种的培育方法、形态特征、生长状况及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姜琳 《北京园林》2005,21(4):50-51
松纵/横切梢小蠹是危害油松的两种蛀干害虫.常伴随发生,均属于毁灭性蛀干害虫.介绍松纵/横切梢小蠹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甘肃古树名木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甘肃省林学会组织实地调查,全省古树树种达40余种,分属19科27属。主要有:银杏。(Ginkgo biloba L)、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 Mast.)、青海云杉(P.crasgifolia Kom.)、青杆(P.wilsonii Mast.)、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白皮松(P.bungeana Zucc.)、侧柏(Platycladus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发生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辽宁省章古台,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主要发生在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苗木和中老龄树木上,树龄越大,病害越重。病菌孢子在整个生长季节均能放散与传播,降雨节律和降雨量直接影响到放散数量多,病害发生重。人工接种树木发现,从新梢伸长至针叶发育完全期间,病菌无需伤口即可直接侵入当梢并使之枯萎。病菌的侵入时期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此间也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西省太岳山区沁源县境内的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林遭受一种叶蜂Diprionsp.为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虫灾十分严重。通过观察和研究,本文记述了该虫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乔山林区油松林是陕北种子基地之一,但由于油松球果小卷蛾(为主要虫种)、油松球果螟、松梢螟的危害,油松球果被害率以往一般达70%,今年调查,油松球果被害率达64.8—86.5%(见表1),造成油松种子大幅度减产,影响育苗、造林的发展。同时,危害嫩梢,使嫩梢秃顶或干形不正,不能长成高大用材。  相似文献   

20.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新丰林场和山湾子林场的蒙古栎、山丁子、油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修剪强度(轻度修剪、中度修剪、重度修剪等)对胸径基本一致或者树龄基本一致的几组油松、山丁子、蒙古栎进行修剪,以树木的新梢生长量作为测定指标,对每组油松、山丁子、蒙古栎进行测定、记录、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修剪强度越大,新梢生长量越大,重度修剪的油松新梢生长量比轻度修剪提高58.5%,蒙古栎提高73.2%,山丁子提高6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