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乌塘鳢的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隶属于虾虎鱼科塘鳢属。目前已有一些个体经营者进行小规模养殖。为适应发展生产,我们进行了人工育苗的试验,并获成功。现将有关育苗工作情况报告如下。1.繁殖习性中华乌塘鳢为雌雄异体,喜在滩涂钻洞生活。具雌雄配对现象,即在同一洞穴中,只生活着雌雄两条鱼,未发现集群行为。在繁殖季节,雌雄同时成熟,雌鱼产卵附于洞  相似文献   

2.
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宽意 《齐鲁渔业》1996,13(6):22-24
进行了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试验,采用背鳍基部肌肉注射,多次注射激素促熟催产,控制水温,不断充气等措施,提前1个多月孵出苗,相对延长了养殖期,提高了经济效益,试验证明:培育亲鱼投喂活沙蚕好,雌雄比1:1,孵化水温26~28℃,盐度16~17注射LRH-A剂量150μg/尾,可提高催产率,受精率和出苗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991—1994年进行的中华乌塘鳢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的结果,探讨了人工催产、采卵、卵的孵化、鱼苗生长与发育,饵料系列等育苗工艺,并对工厂化育苗技术确立的可能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中华乌塘鳢Bostrichihys sinensis隶属于虾虎鱼科,塘鳢属。在我国南海和东海均有分布,以广东、广西较多,广东俗称乌鱼、泥鱼,广西多称汶鱼。主要栖息于河口或淡水内,喜居石缝或洞穴中。个体较小,一般在50克以下,以动物食性为主,是比较凶猛的鱼类。其经济价值很高,多数产品出口港澳,但资源贫乏。目前已有一些个体经营者进行小规模养殖,为适应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华乌塘鳢的苗种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中华乌塘鳢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乌圹鳢 Bostrichthys Sinensis(Lacepede)俗称蟳虎、土鱼、鳁鱼,是种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畅销深圳、港澳市场的高蛋白低脂肪鱼类。也是种广盐性河口营洞穴栖息的内海暖水性、肉食性小型鱼类。其抗病力强,易于养殖。由于鳃上腔具有鳃上器,可以直接呼吸空气,而适于长途运输,为此中华乌塘鳢是种有发展前途的高档忧质的养殖鱼类。 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的成功将弥补天然苗种的不足,从而大大促进人工养殖的发展。现将我们1991—1993年进行的乌扩鳢人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sis(Lace Pede),为塘鳢科、乌塘鳢属的近内海暖水牲小型鱼类,营穴居生活,喜钻洞栖息于中低潮区滩涂,其肉富含蛋白,质细嫩,为名贵滋补鱼类。且生命力旺盛,耐干性强,长途运输易于保活,鲜活鱼出口畅销于港澳市场。乌塘鳢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易于养殖,饲料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因此发展乌塘鳢增养殖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中华乌塘鳢     
渔工 《珠江水产》1998,(3):48-48
  相似文献   

9.
中华乌塘鳢人工苗种的养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勇 《海洋渔业》1996,18(3):111-113
中华乌塘鳢人工苗种的养成试验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把平均体长2.0cm的人工鱼苗培育、养成商品规格的鱼。  相似文献   

10.
我县沿海各岛蕴藏着丰富的中华乌塘鳢鱼苗,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苗种,应该引起我们水产工作者的重视。中华乌塘鳢隶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大多数栖息在海草丛生的高潮区。越冬时行穴居生活,洞深60cm左右,清明后出洞,它肉味鲜美,深受广东、港澳客商青睐。我站1991年6月立项试养,通过140天的养殖,中华乌塘鳢平均体重达66.5克,净增重50.9克,成活率达52.08%,亩产366.25公斤,创产值11872元。除去生产性开支(包括苗种费、饲料费、机械折旧费及其他费用),净收入6202元,投入产出比为1:2.094,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乌塘鳢(Bostrichys sinesls)俗称鲲鱼,属于塘鳢科塘鳢属。中华乌塘鳢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并具有使伤口加快愈合的功效,另外,该鱼最大特点为离水在阴湿条件下可保持一星期不死亡,是一种活运远销和出口创汇的良好海鲜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乌塘鳢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辉成 《水产科学》1997,16(2):18-20
本文报道了中华乌塘鳢的人工繁殖技术,详细介绍了人工催产、注射剂量、人工采卵方法、苗种培育期间的管理技术等。尤其是文中介绍的两种采卵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中华乌塘鳢生态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和方法 (一)亲鱼 1.亲鱼来源:亲鱼一部分取自人工养殖,一部分取自野生捕捞,要求体质健壮,无损伤,无疾病,雌鱼体重100克以上腹部饱满,生殖突红润且较突出的;雄鱼体重120克以上,生殖突浅红色的。共收购亲鱼600尾,约90千克。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乌塘鳢嗅觉器官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llsis Lacepede)样品体长17.0~19.8cm,性成熟鱼性腺为Ⅳ~Ⅴ期,性未成熟鱼性腺为Ⅱ期。取嗅囊切片、染色、固定。分别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拍照。结果显示,中华乌塘鳢具一对纺锤形嗅囊,由前、后鼻孔与外界相通,嗅上皮向嗅囊腔内突起形成10~16个初级嗅板,初级嗅板上有次级嗅板,可增大嗅上皮的表面积。嗅板由嗅上皮和中央髓两部分构成,中央髓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构成;嗅上皮排列于中央髓的两侧,由多层细胞组成。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嗅上皮分为非感觉区和感觉区两部分,非感觉区位于嗅板边缘,较薄且平滑,外缘高倍放大呈指纹状或块状结构;感觉区位于中央部位,呈连续分布,细胞种类多样,表层为纤毛非感觉细胞,中上层为纤毛感受细胞和柱状细胞,中卜层为支持细胞,底层为基细胞。纤毛感受细胞为一种双极神经元,树突在上皮表面形成嗅结;轴突则穿过基膜,在固有层内集合成束,形成嗅神经纤维,终止于嗅叶。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乌塘鳢养殖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cSinensis)俗称鱼,乌鱼,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暖水性浅海咸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河口、港湾,栖息于泥孔或洞穴中。该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鱼类,也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而且该鱼离水在阴湿条件下可保持一星期内不死亡,是一种活运远销和出口创汇的良好海鲜品之一。目前中华乌塘鳢的养殖已初成规模,但是饲料加工及鱼病防治技术还不够齐全,适养海域不广。近年来该鱼养殖的效益较好,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风险不大,深受沿海群众的欢迎。本人在防城港茅岭乡沿海建塘面积667m2,于1997年3…  相似文献   

17.
赵青松  金珊 《水利渔业》2005,25(5):19-20
介绍了中华乌塘鳢野生苗种采捕的5种方法,苗种采捕后的鉴别与分捡及其暂养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乌塘鳢人工诱食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人工繁育的75日龄中华乌塘鳢(长约4cm,重约0.986g/i)进行一个月饲养试验,从虾粉、海带粉、谷氨酸,甜菜碱,大蒜素等组合成的8种诱食剂中筛选诱食效果最佳者,试验结果表明,在以白鱼粉为主的基础日糖中加入不同配方的诱食剂,对试验鱼的诱食效果不同,其中以2号诱食剂(第三组)的诱食效果最好,增重和成活率拉近鲜虾对照组(第一组)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乌塘鳢隶属脊椎动物门、鱼纲、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属暖水性鱼类,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海水比重低的河口区的浅水区域。喜欢生活在有红树林的滩涂和浅海,有穴居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Sinensis(Lacepede)]属鲈形目,塘鳢种,塘鳢属,在我国分布于江苏南部至海南、广西沿海及其河口区。作者根据养殖经验将中华身塘鳗的半咸水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半咸水中生物学特性1.1生活习性中华乌塘鳢生活在饵料丰富的浅海内湾和入海的成淡水汇合处,喜暗怕光,昼伏夜出,直居于洞穴之中。它是一种广盐性鱼类,可以从盐度1%o的水中直接放人盐度为30%。的海水中而不死亡,且能正常生长。经驯化后,还可以移回淡水中养殖。适宜水温为10'C~30C,最适水温为22"C~26"C。中华身塘因能用皮肤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