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农村电工的管理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乡电管站对村电工实行线损承包.也就是说,乡电管站给某村确定一个承包线损指标,超过承包线损指标的,由村电工自己负责,乡电管站只管收取国家电费和低压维护管理费部分.而村委对村电工无任何考核要求,只要有电用就行.这种情况容易造成村电工个人在执行电价政策时乱加价,这种管理形式应予以取消.二是乡电管站对村电工实行统一管理.所谓统一管理.即工作统一安排,工资统一发放,劳保、福利待遇统一标准,属于行业管理,而村里对村电工只有推荐权,没有人事管理权.这样使村委班子认为村电工已  相似文献   

2.
两年前,我中专毕业,受村委委托,挑起了村里管电这个担子.当时,我们村电费收不上来,经常停电,电工换了一个又一个.究其原因,主要是线损大、电费高,用户有意见.针对这种情况,我暗下决心,要在降低线损上做文章.在乡电管站和村委的支持下,我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乡亲们,我是咱村电工赵宗英,这个月咱村用电15300千瓦·时,线损率达13%,比我向大家保证的12%高出1个百分点,现在利用村里的大喇叭趁大家吃早饭的时间,我向大伙作检查……”这是1998年6月30日早晨,发生在河北省枣强县新屯乡西水堤村的一件新鲜事.8年前,西水堤村用电低压线损率高达30%,窃电事件不断发生,私拉乱接严重,造成电价居高不下,群众怨声载道.原村电工无力收抬这烂摊子,弃掉“电官”这顶乌纱帽,撂了挑子.村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急得村干部团团转.赵宗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跑到村委和新屯电管站,毛遂自荐,自愿当电工.经过电管站3个月的培训,回村上岗当了电工.他严格管理,热情为群众眼务,不徇私情.窃电和私拉乱接的少了,线损降了,电价也低了,乡亲们无不夸他是  相似文献   

4.
我是孟津县苇园村电工。俺村月用电量仅有2000千瓦时左右。由于经济落后,线路老化,用电量少(基本上全是照明用电),低压线损一直徘徊在50%左右。为了降低线损,经村委会研究,实行一天三供电(早上一小时,中午2小时,晚上5小时),并加收1千瓦时的表损。就这样电费还月月收不够数,无奈只有提高电价来弥补亏空。电价高,群众又不能全天用电,干部群众怨声载道。怎么办呢?整改线路吧,至少得花4万元。村里没有钱,换了几任电工都没法。  相似文献   

5.
农村电工的苦衷最近,山东省桓台县电业局组织调查组,深入农村进行电价电费收取执行情况调查,在调查中村电工们讲述了他们的苦衷:其一:别看村电工不是官,但在村里人们都高看一眼,因为家家用电,经常用着你,因此,村委领导也就拿电工当“枪”用。村里集资修路,修学...  相似文献   

6.
我供电所辖区内的一个村,每月低压线损都很高。村里的电能表轮校了一遍后,线损仍然居高不下。村电工要求校验配变计量表。 我打开计量箱,感觉手有点麻。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因为配变内部原因致使配变有感应电。重新打好接地线,手不麻了。校验好表后,安装完毕,为了检验是否潜动,电工拉下了配电室内的总闸,使配变空载运行,结果表盘仍慢慢蠕动不止。经查,漏电的地方在计量箱出线孔上。由于孔中橡胶护垫已脱落,导线的绝缘层常与计量箱壁摩擦,加之导线老化,线芯外露,电流便经配变外壳流向大地,下雨天更加严重。由于漏电处在电流互…  相似文献   

7.
我村是1992年腊月28日通的电,通电那天山村沸腾了,学生大叫,我们再也不用油灯上课了。有的村民把伴随多少代的油灯扔出门外。 可是好景不长,村委为了使用户减少开支,从老台区买了一批DD17和DD14的几种淘汰表给用户使用。加上山区用户分散,线路长,线损大,短短的七个月内就损去电费千元之多。电工下了很大功夫,明修夜查,砍线路的树障。到头来又是惊人的线损数字,被迫停电,扔去的油灯又重新点起来。 乡电管所听说这个消息十分着急,带领电管所的几位老同志校表计搞集控,更换不合格的电能表,对盗电用户进行教育。电能表计集控到那组讲到那组,有的用户没钱就把猪卖掉,换成节能表和节能灯。 现在我村变成正规的用电村,供电正常了,这都是电能表集中控制的优越啊!  相似文献   

8.
南召县南河店镇范庄村村电 工李吉东,他认准了村电工这条 路,默默作贡献。 受命在危难之时 李吉东沉默寡言,对管电始终充满着自信与坚毅。一九八六年春,在父老乡亲们因电费高而纷纷不用电时,村干部找他让他当村电工。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情况是:全村七个联组九个自然村,低压线路象蜘蛛网一样乱,线损高达50%,千瓦时电价高达六角以上,十三年前已用上  相似文献   

9.
从1998年6月份起,河北省巨鹿县农村干部和电工用电,将由乡电管站直接抄表收费,在村电费公开栏公布,这是5月15主管副县长与乡(镇)长签订整顿电价军令状的主要内容.这个县农村电费电价高的原因,除了设备老化,线损高以外,少数村干部和电工用电不拿钱,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电费电价,加重了农民负担.为了真正把农村电价落实到省规定的限额以内,今年5月初,县、乡政府成立了治理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下乡催交陈欠电费,发现相当一部分是离任村电工欠的电费,而且数额较大,扯皮较多,涉及到前任的前任,还与村里及其他方面有关,在清理时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当前,农村电费回收,村里这一块基本上是村电工完成的,掌握好村电工的电费发票与电费结零十分必要。村电工调整是很正常的事,有的地方还较频繁,过去村电工由村委和电管站双重领导时,往往以村里为主,一调了事,不搞交接,不理清财务,以至形成巨额电  相似文献   

11.
贵刊1995年第3期30页题为《安装片表的优越》一文,我认为它也有不妥之处。它的主要弊端:1、分片表管理,管理员无报酬,有的不认真负责,有的从中挪用电费,增加了中间环节,村电工电费不能按时上缴。 2、线路长、居住分散的片表、损耗大,造成电费分摊,电价过高,物价部门不允许,用户意见大。 3、村电工只管片表收费,对用户线路设备管理不善,与用户脱离了关系,用户称村电工为“电干部”群众不满意。私拉乱接严重,增加了不安全的隐患。 4、以片表来说,线路长度、导线大小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配变上用电而价格不一,用户不理解,甚至有的片表管理人员胡乱加价。 根据片表所发生的不良情况,我乡实行安装片表村电工统一管理,分户表收费到户,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增加了村电工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有的农民把“技术低,水平差,电工专业没几下;设备坏了不能修,出了故障不会查;在外打工挣大钱,设备老化线损大;上级检查找不见,农民有事不见他;晚上送,早上拉,家用电器当墙画;只会接个保险丝,有电没电合刀闸”的电工称为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电工在原有的低压线路上做断连.常常感到很麻烦,有时两人上杆,折腾了半天,既费时又费力.下面本人介绍一种直线杆上简易做断连的方法.1 只需一名电工登上电杆,拿两把紧线钳,两钳共用1.5米长的8号铁丝相互固定,把两钳钳口松开后,然后卡紧在横担两边的导线上.2 拆掉原有的导线扎线和瓷瓶,加装三眼联板及两端固定瓷瓶.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滑县城关镇刘庄村农民孔某,年过而立却无一技之长。一日突发奇想,要弄个村电工干干。 拿定主意后,孔某拒交电费,并对村电工说:“你怕垫钱,就别干了,村里的电从此以后由我来管。不然,再来要电费,对你不客气。”村电工好言相劝:所收电费是标准电价,你不交没道理,电是商品,用电必须交电费,要当电工,须由村委会和电管站决定。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上某些人崇尚“拜金主义”的今天,有一个不为金钱所动,两年义务为农民办事不取任何报酬的人,他就是河南省台前县孙口乡古贤桥村义务电工岳宗焕。 以前,古贤桥村由于没有变压器,村民自己从外村扯线用电,不仅电压低而且由于线路混乱,电价较高。1993年10月,在濮阳市电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安上了变压器,办起了电。在众多人的竞争中,岳宗焕被大伙推上了电工这个位置上。面对乡亲们的厚望,岳宗焕下决心干好这份工作。他首先对线路进行整改,把全村60户分4个小组,每个小组电表统一集装入箱,杜绝了偷电现象的发生,低压线损也下降到12%。深知乡亲们生活并不富裕的他,要让乡亲们用得起电,交得起电费。经过综合测算,岳宗焕确定电价比市批电价还低5分钱。按此收费,除上交电费外,还剩20元左右,只够正常维修开支,忙活一个月,一分钱不落。1995年7月,由于连降大雨,天气潮湿,线损升高,结果还赔了钱。最初办电,大队书记也想在电价上“优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灵寿县说起马阜安乡索阜安村村电工兰德林,无论是乡镇电管站人员,还是各村电工,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我们跟人家比起来差得远啦!” 兰德林是个忠实憨厚的汉子,乍看起来貌不惊人,讲起电来却头头是道。有一次市局领导到他村检查农电管理工作,看到村里的电气设备安装、线路架设,整齐规范,电费电价公布栏、宣传安全用电的标语等很引人注目。又到各家各户查询了电费电价情况,群众相当满意。随时向兰德林提出了“农户电能表每月加1KWh的电量这是为什么?”他滔滔不绝地说出根据某某文件,第几条规定……,并又根据电能表的电压电流线圈可消耗的功率讲出了计算的依据。又问他“人触电后,谁来判断触电人是否死亡。”他竞毫不含糊地说,“当然是医生,只有医生才有这个权力。”作为一个农村电工,在不加思索地情况下,立即能回答上述问题,实在是难能可贵。 兰德林是在10年前当上电工的。当初,全村低压线损高达38%,照明用电大部分是包灯收费,每盏15瓦灯泡每月至少收费二元以上(当时电价每KWh0.15元)。高电价使农民望电兴叹,只好又点起了  相似文献   

17.
1 当前“两改一同价”中出现的矛盾 1.1 最高限价与实际电价的矛盾1999年,我省对农村电价实行最高限价.在用电户较为集中的村实施最高限价,还较为容易,但对偏远山区的村执行最高限价就有很大难度.有的山区行政村只有几十户却分布在十几个自然村内,有的自然村只有三几户,月用电量总共有几千瓦·时.现在我们的农村到户最高限价为0.70元,配变计量总表的电价为0.45元,由于线路长、线损高,几乎全是亏损,连村聘用电工发工资都很困难.  相似文献   

18.
俺村人口不到二百口,村里没有农副业加工,每月用电只有几百千瓦时,与邻村共用一台变压器,供电半径一千多米,导线型号LJ—16,电压损失大,电能损耗多。电工整天忙,电费还是收不够。电费高了群众有意见,电费低了完不成上缴任务。我村连换了几位电工,以致后来没人干。在村领导的支持下,我走上了村电工这一工作岗位。我决不辜负领导和群众的希望。为了管好电,让群众  相似文献   

19.
农电小台区难管理,许多管理人员也有同感,似乎这已成为定论。其实不然,河南省遂平县关王庙乡池海明管理台区的事实否定了这个定论。池海明所负责的贾庄村杨庄配变台区是一个只有10kVA的配变,这个庄只有50户人家,150多口人,月用电量只有七八百千瓦时,可谓是袖珍配变。这个台区过去是个老大难台区,以前走马灯似的换了三四任电工都管不好。可是这个台区到了池海明的手里,就变了样,低压线损降到了12%,电价一直控制在每千瓦时0.55元以下。安全用电有了保证,群众对用电非常满意,池海明也连年被评为全区优秀村电工。池海明是如何管理的呢? 强烈的责任心 1988年村里推举池海明当电工。上任之后,池海明首先和管电小组一起制定了以改善用电设施为主的一整套改造管理计划,紧接着更换了6条不合理的线路。在改造线路时,正值农忙季节,池海明10多天顾不上自己的农活,一心扑到线路整改上。为了彻底改  相似文献   

20.
我于1993年担任了村电工。在及时整改线路,集装表计的同时,我着重在抓线损、查原因上下苦功,这几年低压线损一直控制在电业局下达的指标以内,并且还能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受到了领导表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