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扫描电镜技术中,样品的干燥法直接影响着观察结果,本文报道一种适应于植物病原真菌电镜样品的简易干燥法。此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利用常规抽气装置即可完成样品的干燥过程。观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干燥的样品上病菌形态结构与常规方法干燥的样品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观察中华微蛾的触角感器。[方法]从河北省昌黎县碣石山上采集若干只未羽化成虫的虫瘿,采用扫描电镜对培养羽化后的中华微蛾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观察。[结果]中华微蛾触角38节,与体等长,丝状,密披刚毛。触角感器共有8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锥形乳头状感器、芽形感器、指形感器、鳞形感器和镰刀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具有3种类型;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指形感器有2种类型;锥形乳头状感器、芽形感器、鳞形感器和镰刀形感器各具1种感器类型。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基本相同,仅在数量上有些差异。不同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长度和分布各有不同。[结论]该研究为探索控制中华微蛾的新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转干、转梢期雌、雄成虫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了解触角的表面结构、形态特征,初步确定了触角上的5种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特点,其中芽形、锯齿形感器是两种新发现的感器种类.  相似文献   

4.
三种叶蝉触角化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Uhler)、甘蔗叶蝉Exitianus indicus(Distant)和尼氏铲头叶蝉Hecalus nitobei(Matsumura)3种叶蝉昆虫成虫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种叶蝉触角上有1种毛形感器、1种鳞形感器,其感器数量和分布在雌雄两性个体间相似。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端黑萤(Luciola praeusta Kiesenwetter)成虫及幼虫头部的形态,结果表明:端黑萤成虫复眼发达,但口器退化,仅由上唇、1对上颚、1对下颚须及下唇组成;幼虫有1对不发达的侧单眼,1对发达的、左右对称的3节触角,其口器非常发达.具有1对锋利的、中空的镰刀状上颚,1对下颚须,1对下唇须和1对内颚叶.端黑萤幼虫口器的典型特征为上颚近1/2处向内侧弯曲成1个齿状突起.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褐三刺角蝉Tricentrus brunneus Funkhouser 和黑圆角蝉Gargara genistae(Fabricius)雌、雄成虫触角的形态及感受器的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以期进一步明确角蝉触角的形态结构,为角蝉科昆虫触角感器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种角蝉触角形态相似,均为刚毛状触角,包括柄节、梗节及鞭节3部分,触角表面存在不同的表皮突起,梗节中部一周均着生有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鞭节的前10个亚节部分侧面上仅着生锥形感器。两种角蝉的触角形态与感器类型在雌、雄成虫间基本不存在差异,两种角蝉之间在感器种类和分布方面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东北刺人参叶芽和带有叶柄的幼叶为外植体,研究6-BA浓度对东北刺人参体细胞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以带有叶柄的东北刺人参幼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附加4.0 mg/L 6-BA和0.5 mg/L NAA,可获得健状的胚状体,并且胚状体经过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的胚胎发育时期,最终形成可发育成完整小植株的成熟胚.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冻干、常温干燥器干燥、36℃烘干、液氮冷冻、-80℃冷冻等5种方法对海南高种椰子花粉的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样品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以冻干法的效果最好;常温干燥器干燥与36℃烘干法制备的花粉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呈现塌陷、变形状;-80℃冷冻与液氮冷冻处理的雄花外壁呈褐色,花药、花丝潮湿,电镜观察视野中的杂质、碎片较多。  相似文献   

9.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金边窗萤(Pyrocoelia analis Fabricius)成虫和幼虫头部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金边窗萤成虫复眼发达,口器退化;幼虫有一对发达且左右对称的3节触角,其口器发达,具有1对锋利的、向内弯曲的镰刀状上颚,及1对下颚须、1对下唇须和1对内颚叶。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镜观察DFRIKN-1分离物菌体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青战  张靠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33-5834
[目的]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式,在扫描电镜下清晰地观察DFRKN-1分离物菌体的表面结构特征。[方法]以不经过固定液处理的菌体为对照,将使用戊二醛、卢戈氏碘液、福尔马林固定的DFRKN-1分离物菌体细胞采用离心法、直接干燥法收集,进行酒精梯度逐级脱水,干燥并真空喷金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不经过固定液处理的菌体形态脱水变形,经过固定液固定后的样品仍然保持原细胞形态,且戊二醛的固定效果优于其他2种固定剂;离心法不能收集到游动孢子,而直接干燥法收集则弥补了这一缺陷。使用戊二醛固定,直接干燥法收集菌体是处理DFRKN-1分离物样品的最优选择。在电镜下观察到DFRKN-1分离物表面的假根、游动孢子以及孢子囊的释放孔。[结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DFRKN-1分离物的结构特征,为研究其与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