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油松针叶红化与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关系,试验分析测定了油松不同红化等级针叶与正常针叶中全量N、P、K、Ca、Mg、Fe、Mn、Cu、Zn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红化程度重的针叶中全量N、Ca、Cu含量与正常针叶相比差异显著(P<0.05),全量P、Mg、Fe含量差异不显著;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针叶红化现象与针叶中N元素的缺乏及Ca元素的过量存在着紧密的相关联系,与K、Fe、Zn元素的含量关系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2.
油松是我国西北旱寒地区主要的树种,其发达的根系和四季的绿叶对当地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幼苗油松根系的发达程度对油松的成活长势影响很大。文章将不同树龄的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研究了2~6年生的根系。分析表明,根系随着树龄的增长,垂直向土层深处生长,分布的范围变大,而水平方向的扩展不明显。土层的深度影响着油松根系的生长与分布范围,油松的根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根系生物量也随着树龄增加显著增大。2~3年生的油松根生物量主要在0~20cm厚的土层中,4~6年生的油松根生物量主要在0~30cm厚的土层中。通过试验,了解了油松幼苗根系生长与分布的规律,对提高油松幼苗培育的成活率提供了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的生产、改善和调节林木生长环境,同时也为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利用效率和林地生产力提供依据,使油松人工林在青海生态环境中更好地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本文对青海不同区域天然油松林和人工油松林生长状况、针叶枯黄病害发生情况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与人...  相似文献   

4.
生长季油松针叶叶绿素荧光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北地区常绿树种油松耐严寒酷暑的特性,测定生长季针叶叶绿素荧光随短时温度胁迫的变化规律,以探讨油松光合机构对异常温度波动的响应特性。结果显示:在30 和35 ℃常见高温下,随温度升高,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逐渐上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最大量子产额(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逐渐下降,变化的幅度较平稳,表明夏季常见高温可影响油松针叶PSⅡ的活性,但造成的损伤不大;而40 ℃以上的高温胁迫,F0、qN上升与Yield、ETR下降的幅度明显增大,Fv/Fm降低到0.8以下,表明针叶的光合机构受损严重。在零上低温(0~15 ℃范围)胁迫下,随温度降低各参数变化不明显,表明生长季油松PSⅡ对零上低温的扰动较稳定;零下低温胁迫时,Fv/Fm、ETR、Yield、qN急剧下降,F0显著上升,且这种损伤是不可恢复的,表明油松PSⅡ在生长季对零下低温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油松人工林直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对华北地区油松人工林直径分布规律进行了拟合检验与直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整个调查地区油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不太合理,林分的密度需进行必要的调整,尤其是对于高密度造林的地段;(2)整个调查地区绝大多数林木的直径分布仍表现为中度偏小的径阶林木株数占多数的特点,急需进行必要的抚育间伐,以提高油松人工林质量;(3)平均胸径与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三参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还不能充分应用于生产实践,有待于今后深入的探讨与试验。  相似文献   

6.
沈阳街路油松生长现状调查分析与养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根据油松生长现状如:生长状态、生存环境、土壤条件等调查结果,分析土壤环境、生存环境对油松生长的影响,同时实验恢复油松生长的养护措施,并利用生理实验结果来分析养护措施对油松促进生长的作用,提出了适用于街路油松养护的、可行的综合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7.
营养元素在油松非同化器官中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木质部氮、磷、钾和镁含量从心材到边材递增,而钙含量降低。外树皮的营养元素含量均低于内树皮的测定值。干、皮中元素含量随树干高度变化不大,仅在梢头氮、磷、钾含量有显著增高,枝中元素含量随枝龄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轮枝层的二龄枝中这些元素含量变化不 大。根中氮、磷、钾、钙、镁含量随根径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以辽西半干旱地区不同类型的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了6种类型林分在层次结构、径阶分布、植物多样性3个方面的特征,旨在选择出适合本地区的最优油松阔叶水土保持林。结果表明:油松-山杏、油松-紫穗槐两种林分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层次,油松-山杏、油松-刺槐、油松-紫穗槐3种林分具有较好的径阶生长结构,油松-小叶锦鸡儿、油松-黄栌、油松-紫穗槐3种林分树高与胸径生长最优,油松-紫穗槐、油松-刺槐、油松-黄栌3种林分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综合各林分类型的生长特征及植物多样性特点,油松-紫穗槐林分为该地区最优的水土保持林类型;油松-刺槐、油松-黄栌水土保持林表现次之;油松-山杏、油松-小叶锦鸡儿林分排在第3位;油松纯林为最差。油松-紫穗槐混交林应成为辽西半干旱地区重点发展的一个水土保持林类型。  相似文献   

9.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对油松分布及生长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植被与气候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根据CO2倍增时的气候变化,分析了我国油松分布区及其生长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到2050年,油松分布的北界将向北推移1.5°,在垂直方向上,其分布的上界约上升300m,油松的气候产量约增加8.5%。  相似文献   

10.
大青山区油松人工林密度对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青山区对油松人工林密度与其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指出,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林分平均胸径、冠幅呈减小趋势,二者呈幂指数函数关系,即在一定林分密度范围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胸径和冠幅减小。树高随密度的变化不显著,而树木的高径比随密度增加呈上升的趋势,二者关系可拟合为对数曲线。该区油松人工林密度对生长因子影响的最大临界值阳坡为3 000株/hm2,阴坡为4 000株/hm2可作为调空密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及个体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县人工油松同龄纯林林分结构特点,为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样地调查,对陕北黄土高原神木、绥德、吴起、延川、黄龙、宜川等8个县油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林木个体生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黄龙和宜川两县的直径和树高分布遵从于正态分布。由北向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冠高逐渐增加;黄龙和宜川两地油松人工林林下有1~10年生的幼苗(树),数量丰富,生长正常;年均降水量和1月平均最低气温对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影响显著,纬度和无霜期影响次之;黄龙和宜川两县人工油松林可以自我更新,个体生长发育正常,是人工栽培适宜地区;两县以北年均降水量小于550mm的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不良,今后人工林培育需要谨慎选择生境。  相似文献   

12.
油松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油松的主要分布范围及形态特征进行概述,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有针对性地探讨,对科学认识、扩繁及积极推广该树种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化感作用物对油松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进一步了解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Carr.)辽东栎 (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混交林中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 ,该文作者于 1998年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该混交林中部分化感作用物对油松 1年生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油松、辽东栎纯林及混交林中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及表层土壤水浸液对油松幼苗高生长、叶绿素含量 (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 )及净光合速率均有显著影响 .一般表现为高浓度抑制或降低 (气孔阻力为增强 ) ,低浓度无作用或起促进或增强作用 (气孔阻力为减弱 ) ;同林分下 ,一般以枯落叶高浓度水浸液的抑制或降低 (增强 )作用为最强 ,半分解枯落叶及表层土壤的作用较弱 ;辽东栎枯落叶高浓度水浸液使油松幼苗停止光合 ,混交林枯落叶高浓度水浸液的作用较两个纯林为弱 .说明影响油松光合作用是油松辽东栎混交林中化感作用的生理机制之一 .  相似文献   

14.
天坛公园油松、侧柏大树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树木的根系分布是影响灌溉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园林树木的科学灌溉,对两种常见园林树木的根系分布特征开展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对天坛公园60年生油松、侧柏大树根系进行定点逐层取样,利用Win-RHIZO Pro根系分析系统分析各径级根系(直径1mm、1~2mm、2~5mm)的根长、根表面积、根重和根体积等指标,研究油松、侧柏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油松和侧柏各径级根系的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均以直径1mm根系最多,直径2mm的吸收根为总根量的主体。在垂直分布上,两树种均在0~60cm深度范围内有大量吸收根存在,其中,10~40cm土层是油松根系集中分布区,0~40cm土层是侧柏根系集中分布区。油松吸收根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峰值出现在20~30cm土层处;侧柏吸收根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0~10cm土层处。【结论】公园绿地中油松、侧柏的根系分布在垂直方向上与野外林地根系分布更为接近,而与同为城市绿化树的行道树根系分布差异较大;而水平方向上分布较均匀,这可能是由于公园休闲场所的密植特征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叶作为松树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其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解剖特征与生理指标的关联尚待阐明,两者间联系可以为认识油松适应性变异提供新的视角。方法本研究在对来自油松全分布区不同生境的8个地理种群田间对比试验基础上,分析了4年生苗木次生针叶形态解剖指标、蒸腾与光合生理指标变异及两类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针叶粗细、维管束、气孔和树脂道指标在地理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变异;(2)各生理指标在地理种群间有极显著遗传差异;(3)针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与形态解剖指标均存在不同紧密程度的正相关;(4)种群的胞间CO2浓度与产地年降水和1月均温与年降水比值呈显著正相关,气孔限制值与年降水量和1月均温/年降水量成显著负相关;(5)种群针叶的气孔线数与经度成显著正相关,而树脂道数与经度显著负相关,但与海拔成显著正相关;树脂道面积和叶肉面积比值与经度和纬度成显著负相关。结论遗传相对稳定的针叶形态解剖指标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理种群间的光合生理差异,种群间存在针叶气孔量和调节能力随降水量及其维持力减低而提高趋势,树脂道数量及相对截面积随降水量降低而降低的适应性进化趋势。该发现为认识针叶形态解剖特性与光合生理指标关系,松种的适应性进化以及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纤维素酶对油松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素酶对油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油松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同时使油松种子提早出苗.纤维素酶对油松萌发促进效果的最佳活力为5 u·mL-1,酶液浸种较佳有效时间为3 h,经处理后发芽势比对照提高了28.1,种子的发芽率由76.7提高到88.6,并使油松种子提早3 d以上出苗.  相似文献   

17.
油松在我国的北方,对于荒山造林、涵养水源以及保持水土等各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且在园林绿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突破。本文主要讨论了油松的生长习性以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油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动态预测及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北京山区调查的246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运用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油松人工林林分高和断面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价及预测检验。结果表明:Compertz、Mitscherlish、Logistic方程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高生长过程时,方程渐近参数受立地指数的影响,将立地指数作为方程自变量时,预测精度最高的是Mitscherlish方程;将立地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引入Korf理论生长方程中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其模拟精度R2达0.98;对两个模型进行χ2检验,发现观测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显著,拟合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对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进行精确预测,为油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107-109
利用引诱剂对北京门头沟地区红脂大小蠹蛾发生情况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监测,并结合北京油松的实际生长和分布情况,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了防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地区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策略,为有效控制该地区红脂大小蠹危害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外源多胺对油松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盆栽PEG处理的方法摸拟干旱条件,研究了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均能促进油松幼苗的生长,且干旱条件下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能提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维持或提高SOD和CAT活性,降低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防止或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对膜的伤害.这些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能恢复或维持植物的正常代谢水平,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