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19年5月12日出现在乌兰察布市的一次大风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出此次大风天气的类型是低涡旋转型和冷槽下滑型结合,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冷涡和地面冷高压及其前部的冷锋,对流层中低层气压梯度大,次级环流将高空能量有效向下传递,是造成大风天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14日夜到15日凌晨受1个生命史达4 h之久超级单体影响,安徽东部出现罕见的冰雹天气过程。该文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云图、MM5、地面遥测和高空天气图等资料分析,试图揭示该次冰雹过程的天气特征。结果表明:该次大范围风雹强对流天气系统是在东北低涡下,高空前倾槽与地面辐合线有利的大环流背景下,一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8~9日受北方强冷空气东移南压的影响黄南州出现了一次寒潮、大风天气过程。本文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系统及高空物量量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贝加尔湖冷空气的堆集,蒙古横槽转竖和锋区南压,地面冷高压的分裂南下,是爆发寒潮大风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郝巨飞  孙东磊  白艳辉  褚建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73-2675,2677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核桃树冬季冻害的天气形势分型,通过该形势模型的建立,归纳出河北省太行山区核桃树低温冻害天气环流形势特征。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环流形势有冷涡型、小槽型、横槽型、两槽一脊型及西北气流型,其中冷涡型是造成冻害发生最多的天气形势,横槽型是造成冻害发生最少的天气形势。冻害发生下的冷空气经常采用东北路径,在850和500 hPa冷空气强度分别可达-20和-40℃以下。当冷空气以偏西或西北路径侵入时,由于源地与影响区距离较远,500 hPa低涡强度往往可达508 gpm;而以东北路径侵入时,由于源地与影响区距离较近,低涡在一个相对较弱的水平就可达到低温冻害指标,低涡中心最高可在536 gpm。地面形势场上,在贝湖附近有1个冷高压系统存在,高压中心最高〉1 060.0 hPa,地面气压差也处于一个高值,一般情况下在10个纬距里气压差可达10~20 hPa。小槽型与寒潮天气分型中的小槽有类似的相同点,但小槽出现及消亡的位置与寒潮天气中的小槽型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利用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15年11月11~13日广西一次秋季罕见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以及物理量的诊断。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稳定维持,中纬度西风带多波动,高空低槽发展东移是造成此次强降雨天气的大环流背景;中低层切变线、急流以及冷空气南下影响是引起此次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正涡度平流、强烈上升运动、良好的热力条件以及水汽条件的共同影响最终导致了此次暴雨。  相似文献   

6.
刘英 《北京农业》2015,(6):122-12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3年4月16-17日出现在包头机场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欧亚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呈现两槽两脊型,高空冷槽和地面冷锋后西北大风是主要影响系统,地面热低压发展旺盛,与冷锋后的强冷高压对峙,形成北高南低的气压形势;槽后较强冷平流配合中低层干暖舌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高空强烈的辐散产生巨大的抽吸作用引发高层动量下传,地面风速加大,而且强负涡度平流对地面冷高压的发展较为有利,加大了气压梯度,使得强沙尘天气得以维持发展。  相似文献   

7.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若干物理量等对2005年7月22日郑州地区受"海棠"台风倒槽和西风槽的共同影响,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中的环流形势特征、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台风暴雨天气出现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郴州市1981 ~ 201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按照定义秋季(9月21日~1l月20日)连阴雨天气过程的条件进行相应的资料处理,统计出每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并对发生的每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郴州各县市区连续3d以上的秋雨次数分布呈现中部地区多、南部地区少,10月上旬和11月中旬是秋雨过程的多发期.郴州秋季连阴雨天气的形成,其大气环流形势和季节性转换基本一致,其中地面冷空气入侵影响郴州是秋季连阴雨开始的主要特征;与长波槽系统的稳定维持有着密切的关系,沿海槽的建立是郴州秋季连阴雨天气结束的主要特征,长波槽系统的稳定决定秋雨的长短.总结郴州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的变化特征,有助于提高对郴州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的预测预报水平,提升为农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2年8月3—5日的实况数据和数值预报产品,对1210号台风"达维"带来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从高空环流、地面形势、物理量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辽阳本地的地理特征,揭示造成此次降水的环流特征以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台风外围云系受副高边缘气流引导,与西风槽结合,是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辽阳市东部山区的地形作用也使降水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12~15日江西宁都县受高空低槽等影响,出现了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通过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分析得出,高空低槽、切变线、低空急流等是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东北部大雪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T213物理量产品,红外云图、湿度图、风廓线,对2009年12月8日、10日夜间造成2次呼伦贝尔北部大雪天气事件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①2次天气事件发生在前期欧亚地区西风环流控制呈现高指数特征,呼伦贝尔异常偏暖背景下;②影响系统蒙古气旋—东南移动变成倒槽—东北上形成强烈的东北涡;③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在50 N°附近形成降雪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和监测资料,从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地面气压场特征、卫星云图以及风廓线等方面对长治市2014年9月13—17日连续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连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下形成的;700h Pa切变是影响连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地面气压场属典型的回流型特征;垂直风廓线剖面显示为湿层较厚,900 h Pa以下为一致的偏东风和东南风;连阴雨天气过程系属典型的中低云维持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29-16830
从大尺度环流背景、云图、数值预报着手,对2007年3月4日朝阳全区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此类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天气成因及发生、发展机理。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雪的产生是在稳定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下,高空槽与地面倒槽相互作用的结果。西南—华北东北部—东北地区南部有低空急流,是形成大暴雪天气的主要条件之一,为这次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日本降水预报产品准确率较高,对朝阳地区强降雪天气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以及常规观测数据,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中尺度天气和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13年8月16—17日本溪地区发生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机制、过程特征进行了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环流形势中高层在中纬度以西风带急流以及急流上的短波槽和副热带高压相结合为主,副高西伸稳定维持并形成闭合环流,东部日本海上副高形成阻塞形势,有利于槽前暖湿气流东北上和降水时间延长,副高与西风带急流之间形成较强的能量锋区,斜压扰动作用下转化为动能,激发为强烈的上升运动,从而产生暴雨天气。中尺度分析中可以得出,前期500 h Pa一直有一干冷区域维持在降水区上游,伴随着急流轴的方向带来强大的干冷空气;850 h Pa大范围的显著湿区以及准饱和区,配合受热带系统而形成的暖脊,为降水区提供了深厚的暖湿条件。在今后的预报中,应在大尺度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中尺度系统的分析和订正,对本地区的暴雨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本溪地区2014年3月3—4日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及T639、日本、欧洲数值产品输出资料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环流背景分析及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揭示了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地面气旋的演变等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过程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东北冷涡与乌拉尔山高压脊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冷空气持续南下,使辽宁西部低值系统建立和发展,为本溪地区的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了有力的环流背景;本溪地区3月降水相态主要包括雪、雨夹雪和雨,在降水的预报中根据850 h Pa、925 h Pa、地面温度以及0℃层高度可以作出降水相态的预判;在低空急流的影响下,暖湿西南气流沿低空急流倾斜上升,与高层冷空气形成下暖湿、上干冷的大气不稳定层,低空急流作为低层能量和水汽的集中输送带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产生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切变线、高低空急流及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为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6.
周琴  谢启玉  李洪梅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4):138-142,157
应用探测资料及地面台站的观测资料,对2008年3月30—31日在青海高原东北部形成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地面冷锋演变形势及影响大风发生的持续的关键物理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总结归纳出了此次灾害性大风天气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1)此次大风天气过程具有日变化明显(昼强夜弱),过程中伴随沙尘暴、寒潮、弱降水等复杂天气的特点;(2)西伯利亚横槽转竖携带冷空气向南暴发,与地面系统发展共同造成的强气压梯度、高低空强的温度差动平流是造成此次大风的主要原因;(3)低层辐合上升运动与高空急流入口区次级环流叠加加大低层位势梯度和地面气压梯度,配合冷锋过境,使得白天近地层不稳定性加大,湍流加强,动量下传加大地面风速,导致地面持续强劲的大风;(4)柴达木盆地作为沙源在前期干燥无降水的气候条件下,加之层结不稳定和湍流活动造成的地面持续强劲的大风是引起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场,对2010年5月4—5日锡林郭勒盟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大雨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充沛的水汽,为大雨天气的产生提供了良好动力和水汽条件;高空冷槽、低空急流、地面低压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8.
甘肃罕见区域性冰雹成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云图雷达等资料,对2006年8月2日发生在甘肃陇东地区罕见区域性冰雹天气的成因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过程是大尺度环流形势异常情况导致影响系统反常规西进引发的,当华北冷涡分裂的横槽经河套北部南下,与300 hPa急流、地面冷锋交汇时触发了强烈对流;降雹区上空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和不稳定层结;卫星云图上有3个MCS;雷达回波图上有弓形回波形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74-27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6-2010年辽宁地区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并按冷空气路径将影响辽宁地区的寒潮天气划分为3种,即东北路径、西北路径和偏西路径,重点研究东北路径冷空气对辽宁地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辽宁地区的东北路径寒潮冷空气从源地到达中西伯利亚后堆积加强,后经内蒙东部或黑龙江地区南下到辽宁,造成辽宁的区域性寒潮天气。从环流形势上来看,东北路径寒潮天气中横槽型占较大比例,其次为小槽发展型。  相似文献   

20.
在本文中,通过使用高空、地面实况观测资料,物理量场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从环流背景、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和能量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在2014年11月26至27日东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出现的寒潮大风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亚欧中高纬两脊一槽的纬向环流形式中。亚洲北部有一极涡稳定维持,并向南伸出一个低槽,随着极涡向东移动,低槽也逐渐向东移动至东北部地区,槽后的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给呼伦贝尔市带来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发生在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6-7级的阵风是由于强冷空气、地面气旋剧烈锋生与地面较大的气压梯度;强盛的冷平流时造成呼伦贝尔市大幅度降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